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后腹腔粘连形成机制及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治疗前景
1
作者 张兴洲 魏明 +3 位作者 董国强 杜为 罗依雯 张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背景:术后腹腔粘连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预防术后粘连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旨在从细胞及分子水平分析粘连的发生机制,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预防和治疗粘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腹腔粘连,盆腔粘连,术后粘连,上皮间充质转... 背景:术后腹腔粘连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预防术后粘连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旨在从细胞及分子水平分析粘连的发生机制,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预防和治疗粘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腹腔粘连,盆腔粘连,术后粘连,上皮间充质转化,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外泌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为中文检索词,以“Abdominal adhesion,pelvic adhesion,postoperative adhesion,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mesenchymal stem cell,stem cell exosomes,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8月发表的术后腹腔粘连及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干预研究的相关文章,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最终纳入54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任何腹膜炎症、机械损伤、组织缺血和异物植入等病理因素均可引起腹膜表面的损伤,引起术后腹腔粘连;腹腔粘连的形成过程包括腹膜间皮细胞修复、炎性反应、纤溶系统及凝血途径等过程的相互作用,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包括Wnt/β-catenin通路能诱导纤维化和血管生成,并与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通路相互协同,能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引起腹膜纤维化;同时,核转录因子kB信号通路上调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组织纤维化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2)干细胞的旁分泌功能是目前以再生医学为基础的分子干预腹腔粘连的重要方向,可以参与作用于腹腔粘连中的多种复杂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3)相对于传统治疗腹腔粘连的方法,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具有生物活性、使用安全、无需特殊培养和扩增、更低的免疫原性及较长的稳定性等优势,能通过多种途径引导一种正常的修复和愈合。(4)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以往研究中均被证明可以参与调节粘连形成的上述各过程,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但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以探索适当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方案,来解决临床转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腹腔粘连 上皮间质转化 炎症反应 纤溶系统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通路 Wnt/β-catenin 核转录因子k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胆固醇血症与腹部外科危重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翁欣 傅强 +4 位作者 巩传勇 陆盛 邵伟 曾宪民 吴隆懿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9-310,共2页
在危重病医学研究领域,如何能早期判断病情变化和预后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以期做到早期干预,降低死亡率。文献报道,腹部外科大手术术后的危重患者低胆固醇血症发生率很高.且低胆固醇血症对手术后患者、外科危重病及老年患... 在危重病医学研究领域,如何能早期判断病情变化和预后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以期做到早期干预,降低死亡率。文献报道,腹部外科大手术术后的危重患者低胆固醇血症发生率很高.且低胆固醇血症对手术后患者、外科危重病及老年患者的预后有不良影响。本研究选取了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入住我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的外科危重病患者32例。旨在探讨其血中胆固醇变化与外科危重病预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腹部 危重病 阿普加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方法对天津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筛查、营养支持情况调查 被引量:12
3
作者 常艳 郑文郁 +3 位作者 陈鄢津 郭庆捷 马军宏 赵平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272-275,共4页
目的调查天津三级甲等医院部分科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方法适用率、营养风险发生率以及接受营养支持的情况,为合理应用肠外肠内营养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对天津南开医院及天津胸科医院6个科室住院患者采用... 目的调查天津三级甲等医院部分科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方法适用率、营养风险发生率以及接受营养支持的情况,为合理应用肠外肠内营养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对天津南开医院及天津胸科医院6个科室住院患者采用连续定点抽样调查,应用NRS2002方法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营养支持情况。结果共完成1200例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NRS2002方法在1200例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适用率为93.0%,总的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9.8%和42.8%。有营养风险者接受营养支持为241例(46.4%),无营养风险者接受营养支持为244(35.9%)。结论NRS2002方法对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有较高的适用率。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的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足,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各科室医生对于营养风险、营养不足了解和关注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临床可能存在着营养支持某些不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营养风险筛查2002 营养支持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外科理论临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元海成 秦鸣放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34-536,共3页
快速康复外科理论推荐项目不断改进,成为临床研究热点。快速康复外科与传统管理相比,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但尚未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开展和落实。通过添加项目已难以改善快速康复外科的临床效果,转化型研究是提升快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可行性... 快速康复外科理论推荐项目不断改进,成为临床研究热点。快速康复外科与传统管理相比,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但尚未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开展和落实。通过添加项目已难以改善快速康复外科的临床效果,转化型研究是提升快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可行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关于术后机体复杂免疫、炎症反应的细胞水平研究,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 外科 临床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超声引导引流和外科手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70例 被引量:2
5
作者 严豪杰 崔乃强 +2 位作者 赵二鹏 崔云峰 么国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593-1596,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的引流和外科手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疗效以及住院时间和费用.方法:回顾分析了2012-01/2015-01来天津市南开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A组24例行内镜超声引导引流治疗.B组4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的引流和外科手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疗效以及住院时间和费用.方法:回顾分析了2012-01/2015-01来天津市南开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A组24例行内镜超声引导引流治疗.B组46例行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临床治愈率、并发症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出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A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B组(12.5%vs 30.4%,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3.1d±1.7d vs7.5d±2.2d),并且费用也明显低于B组(1056元±856元vs2349元±457元)(P<0.05).而两组在临床治愈率、复发率以及死亡率中没有差异.结论:内镜超声引导的引流术治疗效果要优于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治疗效果,不仅减低了感染率,还将缩短住院时间以及费用,降低患者以及社会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假性囊肿 内镜超声引导 外科手术 住院时间 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通道外科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马洪 于向阳 周振理 《腹部外科》 2010年第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外科研究 快通道 surgery 术后应激反应 康复外科 术后并发症 手术方式 疼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咸中院士与中西医结合外科 被引量:1
7
作者 崔乃强 田在善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23-325,共3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外科 吴咸中 院士 中西医结合专家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事业 腹部外科疾病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癌危险因素及外科治疗预后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晖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33-335,共3页
原发性胆囊癌是肝外胆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恶性程度较高,手术切除率较低,预后较差。胆囊癌的相对危险因素包括女性绝经年龄晚、行经时间长,生育次数多,高龄,胆囊腺瘤,胆囊腺肌症,Ⅱ型糖尿病,吸烟,饮食习惯及职... 原发性胆囊癌是肝外胆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恶性程度较高,手术切除率较低,预后较差。胆囊癌的相对危险因素包括女性绝经年龄晚、行经时间长,生育次数多,高龄,胆囊腺瘤,胆囊腺肌症,Ⅱ型糖尿病,吸烟,饮食习惯及职业因素等。但最高危因素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导致的感染和炎症。因此,针对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术成为必要。对于胆囊癌,其治疗同样以手术治疗为主,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对根治性手术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高危因素 炎症 胆囊结石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腔镜外科治疗胆管病135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许红兵 秦鸣放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腹腔镜 十二指肠镜 胆道镜 胆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外科及内镜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震 王震宇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43-446,共4页
胃食管反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许多患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无法取得满意效果。手术和内镜方法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更多且有效的治疗选择,本文对这些方法的操作、优缺点及近、远期疗效做一综述。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内镜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外科危重病人抗感染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二鹏 《继续医学教育》 2004年第4期56-58,共3页
外科危重病 ,无论是否为感染性疾病 ,都有潜在细菌易感的很大可能性。随着抗生素大量使用 ,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使原来有效的抗生素变得无效 ,甚至出现交叉耐药 ,而严重难控感染往往是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直接原因 ,故对... 外科危重病 ,无论是否为感染性疾病 ,都有潜在细菌易感的很大可能性。随着抗生素大量使用 ,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使原来有效的抗生素变得无效 ,甚至出现交叉耐药 ,而严重难控感染往往是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直接原因 ,故对外科危重病抗感染的治疗在初期阶段使用广谱强效抗生素是十分必要的 ,即采用降阶梯治疗的策略。研究表明 ,对外科危重患者采用抗感染降阶梯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在治疗前就留取病原菌培养标本 ,开始广谱抗生素治疗后 ,一旦病原菌明确 ,应该毫不犹豫地更换敏感的窄谱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实施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1)高度怀疑患者为耐药菌感染及明显具有死亡的危险因素 ,适合使用降阶梯治疗。 2 )选择抗生素时 ,应充分考虑具体情况 ,以及本地区的细菌流行病学和药敏资料。 3)起始治疗不当将导致病死率增加。 4 )降级使用窄谱抗生素时 ,应综合考虑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及临床转归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降阶梯治疗 外科危重病 抗感染治疗 感染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黄片在外科领域中的应用
12
作者 何清宇 罗连城 吴咸中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2-44,共3页
以巴豆霜、生大黄分别提取后,制成片剂,具有通里攻下作用,效果好,副作用少,除用于治疗各类急腹症外,还可用于腹部手术后、术前肠道准备等方面。
关键词 巴黄片 外科药 急腹症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联合顺铂通过下调环氧化酶-2抑制食管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仲卫 李志刚 李彩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62-567,共6页
目的:探究没食子酸(GA)和顺铂(DDP)是否能对食管癌细胞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将人食管癌细胞株KYSE150细胞接种于裸鼠左侧肋腹皮下,建立KYSE150细胞荷瘤裸鼠模型,待肿瘤生长至直径约5~7 mm时,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A组、DDP组及联... 目的:探究没食子酸(GA)和顺铂(DDP)是否能对食管癌细胞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将人食管癌细胞株KYSE150细胞接种于裸鼠左侧肋腹皮下,建立KYSE150细胞荷瘤裸鼠模型,待肿瘤生长至直径约5~7 mm时,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A组、DDP组及联合(GA+DDP)组。分别于干预后1、2、3、4周给各组裸鼠称重并测定各组肿瘤体积,计算肿瘤抑制率。干预后4周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及血清。采用RT-qPCR、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环氧化酶(COX)-2及其衍生物前列腺素E_(2)(PGE_(2))的表达水平。体外研究方面,分别用GA、DDP及联合组处理食管癌细胞系EC9706和KYSE150,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变化;用RT-qPCR、Western blot和ELISA法分别检测COX-2及PGE_(2)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体重在喂养过程中都在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GA组、DDP组和联合组肿瘤体积均比对照组显著减小,且三组显著降低食管癌组织中COX-2 mRNA及COX-2蛋白的表达及血清中PGE_(2)的含量(P<0.05)。与GA和DDP单独使用相比,联合用药抑瘤效果更好(P<0.05)。GA组、DDP组和联合组均能显著降低食管癌细胞的增殖、COX-2 mRNA及COX-2蛋白表达以及PGE_(2)含量(P<0.05)。与GA和DDP单独使用相比,联合用药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结论:GA联合DDP在体内、外均具有协同抗食管癌的活性,且可能成为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食管癌临床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 顺铂 食管癌 环氧化酶-2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食管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慧超 荀敬 +3 位作者 姜晓琳 刘宾 张琦 吴瑜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19-423,共5页
食管癌作为全球第二常见的消化道癌症,其治疗和预后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中医药治疗在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及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方面优势显著,其作用机制更是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中药复方或单体治疗食管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 食管癌作为全球第二常见的消化道癌症,其治疗和预后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中医药治疗在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及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方面优势显著,其作用机制更是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中药复方或单体治疗食管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促进细胞自噬、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抑制血管生成、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调节免疫功能以及提高化疗敏感性,以期增加专家学者对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为食管癌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食管癌 作用机制 中药单体 中药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MJD3在胃肠道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天宇(综述) 于向阳(审校)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76-478,F0003,共4页
JMJD3是与肿瘤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表观遗传修饰酶。JMJD3在胃肠道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并且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JMJD3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在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JMJD... JMJD3是与肿瘤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表观遗传修饰酶。JMJD3在胃肠道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并且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JMJD3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在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JMJD3可能通过调节胃肠道肿瘤干细胞特性、肿瘤免疫微环境,影响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和耐药性。因此,JMJD3被认为是胃肠道肿瘤的潜在治疗靶点,针对JMJD3的治疗策略可能为胃肠道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MJD3 胃肠道肿瘤 表观遗传修饰 去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附156例报告) 被引量:57
16
作者 王庆 秦明放 +5 位作者 勾承月 李宁 董默 李勇 王震宇 邹富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88-489,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转开腹的原因。 方法 对我院 1 991年 1 2月~ 2 0 0 1年 1 0月实施的1 2 6 72例LC中转开腹手术 1 5 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中转开腹率 1 2 3% (1 5 6 / 1 2 6 72 ) ,术中因病情复杂及术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转开腹的原因。 方法 对我院 1 991年 1 2月~ 2 0 0 1年 1 0月实施的1 2 6 72例LC中转开腹手术 1 5 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中转开腹率 1 2 3% (1 5 6 / 1 2 6 72 ) ,术中因病情复杂及术前误诊所致的被迫性开腹 92例 (5 8 97% ) ,术中因出现技术性并发症而导致强迫性开腹 4 7例 (30 1 3% ) ,延期开腹 1 7例 (1 0 90 % ) ,胆管损伤率 0 2 % (2 6 / 1 2 6 72 )。 结论 LC中转开腹主要原因为术前准备不充分 ,术者经验不足 ,病变复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 原因分析 手术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及丹参素对内毒素刺激下肝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影响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47
17
作者 许锋 陆伯刚 +2 位作者 姚智 鲁焕章 吴咸中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6年第5期262-265,共4页
采用大鼠肝巨噬细胞(KC)分离与培养技术,动态观察丹参及其有效成分丹参素对内毒素(LPS)刺激下KC分泌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毒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为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并对KC分泌的... 采用大鼠肝巨噬细胞(KC)分离与培养技术,动态观察丹参及其有效成分丹参素对内毒素(LPS)刺激下KC分泌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毒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为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并对KC分泌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前列腺素E2(PGE2)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LPS具有明显的刺激KC活化作用,在一定LPS浓度范围内,KC分泌的细胞因子与LPS刺激浓度呈平行关系。IL6升高最早,活性最强。丹参和丹参素对LPS刺激下KC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参素 内毒素 肝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所致MODS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4
18
作者 崔乃强 赵琪 +8 位作者 葛智慧 殷宗福 靳殿功 孙新明 邱奇 张灼 张风云 房洁 吴咸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6年第5期315-320,共6页
用通里攻下法治疗295例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观察结果表明,MODS患者中80%以上为里实热证,其病死率随脏器衰竭数量增加而呈上升趋势,通里攻下治疗组较对照组发生脏器衰竭数量明显降低,外周循环、心功能、消化道、肝功能及代... 用通里攻下法治疗295例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患者,观察结果表明,MODS患者中80%以上为里实热证,其病死率随脏器衰竭数量增加而呈上升趋势,通里攻下治疗组较对照组发生脏器衰竭数量明显降低,外周循环、心功能、消化道、肝功能及代谢、肾脏,凝血机能等功能不全治愈率均较单纯支持疗法为高(P<0.05),且通里攻下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经通里攻下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内毒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表明通里攻下法可保护组织脏器,降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具有提高MODS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里攻下法 疗效 多器官衰竭 急腹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里攻下法对SIRS/MODS的治疗价值——多中心临床分析 被引量:42
19
作者 崔乃强 傅强 +5 位作者 邱奇 崔云峰 曹书华 金鸿斌 邓诗林 吴咸中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病因所致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SIRS及MODS的发生、发展规律,评价通里攻下法代表方剂大承气颗粒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作用。方法:前瞻性对照分析2002—2005年来... 目的:观察不同病因所致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SIRS及MODS的发生、发展规律,评价通里攻下法代表方剂大承气颗粒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作用。方法:前瞻性对照分析2002—2005年来源于4个医疗中心的符合SIRS或MODS标准的202名病人,随机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105例(对照组)和大承气颗粒+西医治疗组97例(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器官损害或衰竭数、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体温(每日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血浆内毒素、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治疗组病死率分别为15·24%和5·15%,器官受损率对照组105例中发生器官功能障碍215个,平均每例发生器官功能障碍2·05个,治疗组97例中发生器官功能障碍133个,平均每例发生器官功能障碍1·27个,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通里攻下法代表方剂大承气颗粒可以明显改善SIRS/MODS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脏器功能恢复,预防或减少MODS/MOF的发生,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里攻下法 大承气颗粒剂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SIRS MODS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景陶 张仲卫 +2 位作者 张永民 鄢文强 李志刚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3825-3828,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lsevier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吉西他滨联合多... 目的:系统评价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lsevier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试验组)对比第三代化疗药联合顺铂(对照组)治疗NSCLC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提取资料,并采用改良的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合计1 9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有效率[RR=0.93,95%CI(0.83,1.05),P=0.27]、1年生存率[RR=0.97,95%CI(0.87,1.09),P=0.64]、肝功能损害发生率[RR=0.35,95%CI(0.06,2.18),P=0.26]、白细胞减少发生率[RR=0.80,95%CI(0.57,1.10),P=0.17]、血红蛋白下降率[RR=0.65,95%CI(0.25,1.69),P=0.3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RR=0.09,95%CI(0.02,0.38),P=0.001]、神经毒性发生率[RR=0.51,95%CI(0.28,0.94),P=0.03]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肺损伤发生率[RR=8.71,95%CI(2.04,37.12),P=0.003]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NSCLC的疗效与第三代化疗药联合顺铂相当,但其对患者肾功能及神经系统的损害更小而肺毒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多西他赛 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