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分布相关因素讨论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轶劼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0期155-157,共3页
目的 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探讨中医证型与理化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0月天津中医一附院肝胆科病房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讨论... 目的 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探讨中医证型与理化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0月天津中医一附院肝胆科病房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讨论其中医证型与理化指标的联系。结果 合并症中高血压病最多。肝郁脾虚型多为轻中度脂肪肝,BMI数值多集中在超重,HGB指标多在正常范围内;湿热蕴结型多为重度脂肪肝,BMI多集中在肥胖数值内,多有HGB数值水平高于正常值。湿热蕴结型TC升高幅度大于肝郁脾虚型。结论本病超声分度在中医辨证分型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医证型与BMI、HGB和血脂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中医证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措施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延磊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8期180-180,共1页
目的:探讨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 目的:探讨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 高血压 老年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徐娜娜 《光明中医》 2021年第21期3705-3707,共3页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后对其生活质量以及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中医护理干预组(55例):采用基础护理干预+中医护理干预方式完成脑梗死护理;基础护理干...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后对其生活质量以及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110例脑梗死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中医护理干预组(55例):采用基础护理干预+中医护理干预方式完成脑梗死护理;基础护理干预组(55例):采用基础护理干预方式完成脑梗死护理;就2组脑梗死患者GQOLI-74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结果以及Fugl-Meyer简式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结果展开对比。结果护理前,中医护理干预组脑梗死患者躯体功能评分(45.22±2.39)分、心理功能评分(49.99±4.02)分、物质生活评分(54.01±2.52)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50.53±4.59)分同基础护理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中医护理干预组躯体功能评分(75.29±5.11)分、心理功能评分(80.59±6.03)分、物质生活评分(81.41±2.17)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分(83.33±5.02)分均高于基础护理干预组明显(P<0.05);护理前,中医护理干预组脑梗死患者上肢Fugl-Meyer评分(27.85±5.49)分、下肢Fugl-Meyer评分(17.69±4.29)分同基础护理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中医护理干预组上肢Fugl-Meyer评分(37.79±6.13)分、下肢Fugl-Meyer评分(24.49±3.22)分均高于基础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方式科学运用,可使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运动功能获得双重提升,最终实现脑梗死患者有效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干预 脑梗死 生活质量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逐瘀活血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万堃 张菲菲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325-1328,共4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以温针灸+逐瘀活血汤联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从2021年1月—2022年6月,研究对象为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就诊的7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70例患者以治疗计划分为对照组(35例,神经... 目的:分析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以温针灸+逐瘀活血汤联合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从2021年1月—2022年6月,研究对象为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就诊的7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70例患者以治疗计划分为对照组(35例,神经内科常规治疗+逐瘀活血汤)和研究组(35例,神经内科常规治疗+逐瘀活血汤+温针灸),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方案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CVR、V_(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I、RI及中医证候积分、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以温针灸+逐瘀活血汤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对加快症状转归、调节脑血运与改善脑血管储备等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气虚血瘀证 神经内科治疗 温针灸 逐瘀活血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通络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宋雅琳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20期118-118,共1页
目的:探讨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施以醒脑通络针刺法+康复训练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给予醒脑通络针刺法+康复训练干预。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施以醒脑通络针刺法+康复训练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给予醒脑通络针刺法+康复训练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以及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情况。结果:观察组脑中风后遗症疗效(98.33%)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及ADL评分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施以醒脑通络针刺法+康复训练治疗,在将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大幅度改善的形势下,有效提高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通络针刺法 针灸 康复训练 脑中风后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老年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宋雅琳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第20期79-79,共1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施以奥拉西坦联合丹红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丹红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变化以... 目的:探讨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施以奥拉西坦联合丹红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丹红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变化以及脑梗死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93.33%)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合理施以奥拉西坦+丹红治疗,对于神经功能的良好变化可以发挥促进作用,对于血液循环的良好可以做出保证,最终获得显著的老年脑梗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丹红 老年脑梗死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议痛泻要方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悦 《内蒙古中医药》 2018年第3期37-38,共2页
痛泻要方为经典古方,是扶脾抑肝的代表方,流传至今,备受历代医家推崇,为治疗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方剂。今将临床应用心得记录于此,以期同道中人指正,为古方的开发及研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痛泻要方 临床应用 扶脾抑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护理联合耳穴埋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付伟灵 张静怡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3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联合耳穴埋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12月在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接受常规治疗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和耳穴埋豆干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常...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联合耳穴埋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12月在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接受常规治疗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和耳穴埋豆干预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常规护理的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总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压、中医症候积分和治疗依从性评分均较干预前得到改善,且干预后观察组血压、中医症候积分和治疗依从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护理联合耳穴埋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压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耳穴埋豆 中医综合护理 效果
原文传递
心电监护仪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作者 于曼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18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仪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所聘请的医务人员中随机选取4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心电监护仪技术培训及考核,并对考核成绩以及合格率进行比较,并对培训前后医务人员使用心电监护仪期间常...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仪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所聘请的医务人员中随机选取4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心电监护仪技术培训及考核,并对考核成绩以及合格率进行比较,并对培训前后医务人员使用心电监护仪期间常见问题发生情况观察并比较。结果: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医务人员的考核成绩以及合格率均明显提高,对心电监护仪使用期间所产生的问题明显减少,组间差异均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分析意义(P<0.05)。结论:临床科室应按时观察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情况,以利于尽早对心电监护仪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所发现,还需定期对医务人员展开相应培训,以减少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监护仪 问题 对策 生命体征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