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深层地下水回灌效果预测
1
作者 徐佳 李佳琦 +3 位作者 闫伟 苑崴 路旭 顾立军 《地下水》 2024年第3期74-76,92,共4页
地下水人工回灌是恢复地下水位和控制地面沉降的重要方法。为实现减小地下水开采漏斗影响范围、消除地面沉降严重区的目标,本文通过建立天津市某地面沉降严重区深部含水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模拟不同采灌方案,结合地下水水位抬升、地面... 地下水人工回灌是恢复地下水位和控制地面沉降的重要方法。为实现减小地下水开采漏斗影响范围、消除地面沉降严重区的目标,本文通过建立天津市某地面沉降严重区深部含水组地下水流数值模型,模拟不同采灌方案,结合地下水水位抬升、地面沉降控制程度等因素,综合评价天津市深层地下水人工回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地下水人工回灌对深部含水层地下水位恢复和地面沉降减缓起到十分显著的效果,地下水开采量逐步压缩至零开采并结合地下水回灌是适宜天津市深层地下水位修复和控制地面沉降的最优采灌方案;(2)据文中方案R-4计算结果显示,地下水压缩开采至零对地面沉降的控制效果占控沉整体效果的84.5%,约为地下水回灌对地面沉降控制效果的5倍;(3)为尽快实现消除地面沉降峰值的目标,建议于天津市平原区年沉降量大于50 mm的沉降严重区优先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选择沉降严重区内部的地下水漏斗中心作为回灌靶区实地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试验工程,填补天津市深层地下水人工回灌技术研究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人工回灌 地面沉降 深层地下水 数值模拟 地下水位 沉降严重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揭示的天津市地面沉降变化规律研究
2
作者 易长荣 刘杰 李佳琦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6,共5页
为揭示天津市地面沉降变化规律,利用高精度GNSS解算软件对天津市17个GNSS连续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以基岩上的GNSS连续站为监测基准。为提高GNSS沉降监测精度,使用了一些垂向上最优的模型和参数设置,采用小尺度区域网平差方法... 为揭示天津市地面沉降变化规律,利用高精度GNSS解算软件对天津市17个GNSS连续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以基岩上的GNSS连续站为监测基准。为提高GNSS沉降监测精度,使用了一些垂向上最优的模型和参数设置,采用小尺度区域网平差方法,得到长时间的GNSS高程序列。高程序列揭示了天津市累计地面沉降量北小南大、东小西大的分布特征和近年来地面沉降速率总体减缓的趋势,但不同GNSS连续站的减缓开始时间不一致。高程序列还反映了天津市地面沉降的短期变化规律,表现为波动式沉降和缓变式沉降两种模式,其中波动式沉降与搜集到的地下水埋深变化一致。研究结论可为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且有助于下一步进行水文地质方面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地面沉降 高程序列 连续站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城区不同功能区绿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侯佳渝 杨耀栋 程绪江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0-1134,共5页
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内居住文教区、交通绿化带、工业区、公园、河岸5类功能区的绿地土壤中As、Cd、Cr、Cu、Hg、Ni、Pb、Zn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绿地土壤中重金属累积程度Hg>Cd>Pb>Zn>Cu;As、Cr、Ni平均含量接近... 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内居住文教区、交通绿化带、工业区、公园、河岸5类功能区的绿地土壤中As、Cd、Cr、Cu、Hg、Ni、Pb、Zn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绿地土壤中重金属累积程度Hg>Cd>Pb>Zn>Cu;As、Cr、Ni平均含量接近背景值。Pb、Zn、Cu、As在工业区绿地土壤中含量最高,Cd、Hg、Ni、Cr在河岸绿地土壤中含量最高。大气沉降是重金属进入绿地土壤的主要途径;大气沉降物质重金属平均含量和土壤背景值的比值与绿地土壤重金属累积系数显著相关。大气重金属沉降量的差异是造成不同功能区绿地土壤重金属差异的主要原因;河岸绿地还受到河道污水灌溉和河道底泥的影响;生产和生活垃圾也可能造成重金属的局部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区 绿地土壤 重金属 分布特征 来源 天津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darSat-2的天津市地面沉降监测与精度验证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洪月 周大山 +1 位作者 易长荣 常明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35-139,共5页
利用16期高分辨率RadarSat-2(R2)SAR影像数据,以天津市为主要研究区,获取该城市2020-09至2021-10期间地面沉降速率信息。经初步分析天津市沉降速率超过30 mm/a的区域分布较广泛,超过50 mm/a的辖区包括武清、静海及西青。其中,静海地面... 利用16期高分辨率RadarSat-2(R2)SAR影像数据,以天津市为主要研究区,获取该城市2020-09至2021-10期间地面沉降速率信息。经初步分析天津市沉降速率超过30 mm/a的区域分布较广泛,超过50 mm/a的辖区包括武清、静海及西青。其中,静海地面沉降整体趋势最为明显。根据收集GNSS监测与水准同期观测数据对获取的InSAR结果利用临近点法匹配同名点进行精度验证分析,由结果可知,23个GNSS监测站统计结果显示,整体偏差的平均误差为6.1 mm,中误差为7.3 mm,正态分布趋势不显著;GNSS与1400余个水准点进行动态平差结果统计分析显示,平均误差为4.73 mm,中误差为6.27 mm,偏差趋近正态分布规范,验证精度优于单GNSS监测结果。本文综合利用InSAR与常规地面沉降观测技术,较好地提取了城市地面沉降相关资料,可为天津精细化控沉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ARSAT-2 时序InSAR 地面沉降 水准和GNSS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数据的2020年天津市地面沉降监测与时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洪月 易长荣 +1 位作者 周鑫 张志全 《城市勘测》 2023年第3期66-70,共5页
选用27景覆盖天津市主城区的Sentinel-1A SAR数据,采用短基线InSAR技术获取研究区域2020年高精度地面沉降监测信息。经与水准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共识别32对水准-InSAR同名点,两者整体偏差均方根为5.15 mm。根据研究区沉降速率分布情况,... 选用27景覆盖天津市主城区的Sentinel-1A SAR数据,采用短基线InSAR技术获取研究区域2020年高精度地面沉降监测信息。经与水准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共识别32对水准-InSAR同名点,两者整体偏差均方根为5.15 mm。根据研究区沉降速率分布情况,进一步筛选静海区团泊镇、津南区八里台镇及东丽区机场区域作为重点区域,分别绘制其时序沉降图,可知上述区域沉降整体呈线性趋势,最大沉降发生在静海区,其沉降速率超过80 mm/a。最后绘制选定区域走向线的剖面图,提取非均匀沉降特殊点位信息,为其建筑物高精度沉降稳定性监测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沉降 Sentinel-1 时序InSAR 动态监测 地表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GNSS地面沉降监测数据解算改进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崔立 易长荣 丁开华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78-83,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精度,提出一种GNSS地面沉降监测数据解算改进策略:选择GNSS连续站作为沉降监测基准;采用最优的计算模型;改进平差方法。以天津市2007—2008年数据为例验证,结果表明,GNSS高程时...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精度,提出一种GNSS地面沉降监测数据解算改进策略:选择GNSS连续站作为沉降监测基准;采用最优的计算模型;改进平差方法。以天津市2007—2008年数据为例验证,结果表明,GNSS高程时间序列残差的均方根可以减小27%~44%;地面沉降年度速率误差平均减小35%左右;高程时间序列中的年度内地面沉降变化趋势更加明显,GNSS连续站表现出线性沉降或周期性波动式沉降。提出的改进策略可以有效解决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基准问题,并提高地面沉降的监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连续站 地面沉降 高程时间序列 监测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在地壳形变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高志钰 郭进义 刘杰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35,共4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于2020年建成并开始向全球提供服务。如何提高其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是目前关注的焦点。本文梳理了国内外采用BDS数据开展地壳形变(包括同震和震间形变获取)研究的现状,总结了BDS数据的定位精度,归纳出基于BDS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于2020年建成并开始向全球提供服务。如何提高其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是目前关注的焦点。本文梳理了国内外采用BDS数据开展地壳形变(包括同震和震间形变获取)研究的现状,总结了BDS数据的定位精度,归纳出基于BDS数据的地壳形变监测需要进一步解决、有待拓展的关键问题:(1)扩展GNSS地壳形变监测的内涵,采用GPS与BDS双模或多模算法提高形变解算精度;(2)开展BDS实时形变监测在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中的应用;(3)开发、发布相关数据处理算法与软件系统,切实推进BDS在高精度地壳形变监测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定位精度 地壳形变 同震形变 震间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面沉降严重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佳琦 徐佳 +2 位作者 刘杰 易长荣 顾立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3年第2期53-60,共8页
天津市地面沉降历史悠久,自1923年至今共经历了6个不同的阶段。截至2020年,天津市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局部还存在年沉降量大于50 mm的沉降严重区,从大面积治理到小区域精准防控,天津市地面沉降分布特征已体现出新形势,地... 天津市地面沉降历史悠久,自1923年至今共经历了6个不同的阶段。截至2020年,天津市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局部还存在年沉降量大于50 mm的沉降严重区,从大面积治理到小区域精准防控,天津市地面沉降分布特征已体现出新形势,地面沉降防治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要求。为准确掌握新形势下地面沉降发展规律,精准施策,针对性治理,文中收集并分析2010—2020年天津市地面沉降水准测量、地下水位、地下水开采量等数据,对2010—2020年天津市地面沉降严重区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表明:2010—2020年,天津市地面沉降经历了沉降波动期(2010—2012年)、稳中向好期(2013—2016年)和快速减缓期(2017—2020年)三个时期,地面沉降平均沉降量下降了37%,沉降严重区面积减小了67%。各阶段沉降变化均与地下水开采量密切相关,截至2020年,天津市现存集中分布于西南部的5个沉降严重区,分布范围与深部含水组地下水漏斗分布范围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沉降严重区 地下水开采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巴嘎旗某莹石矿区地下水赋存模式及供水前景研究
9
作者 韩晔 郑玉萍 +2 位作者 吴荣泽 李明辰 王林海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90-296,共7页
依托于某萤石矿生产单位的供水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在矿区及周边154 km^(2)范围内开展了1∶5万初步供水水文地质调查。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地层岩性、构造背景,按照赋存条件将研究区地下水划分为冲洪积松散岩类孔隙地下水、火山... 依托于某萤石矿生产单位的供水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在矿区及周边154 km^(2)范围内开展了1∶5万初步供水水文地质调查。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地层岩性、构造背景,按照赋存条件将研究区地下水划分为冲洪积松散岩类孔隙地下水、火山岩类风化带裂隙地下水、石英脉及萤石脉构造角砾岩空隙地下水、断裂构造裂隙地下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地下水共五种地下水赋存模式;结合前期已有开采井水文地质试验成果,确定石英脉及萤石脉构造角砾岩空隙地下水蓄水构造、断裂构造裂隙地下水蓄水构造具有满足矿区1万m^(3)/d供水需求的供水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巴嘎旗 萤石矿 地下水赋存模式 蓄水构造 供水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非稳定流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典型案例探讨
10
作者 韩晔 郑玉萍 +2 位作者 胡海博 牛文明 马武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5-180,187,共7页
多孔非稳定流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是求取目标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最为有效方法。通过在山东省高密市开展的1组孔隙型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和1组隔水边界附近的基岩裂隙型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分析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正确求取水文地质参数... 多孔非稳定流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是求取目标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最为有效方法。通过在山东省高密市开展的1组孔隙型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和1组隔水边界附近的基岩裂隙型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分析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正确求取水文地质参数犜和μ^(*)应套用的地下水动力学模型以及应当采取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离抽水井越远求得犜越大是人为误差的体现,适当调整配线的方法力求规避这种误差;水文地质边界的确定需要进行严谨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并在试验中设置观测孔予以验证。本研究对于水文地质参数的精确求取,水源地规划和建设、地下水资源保护以及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非稳定流 承压含水层 抽水试验 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高氟区地下水勘查思路探讨:以山东省高密市为例
11
作者 韩晔 郑玉萍 +1 位作者 张涛 马武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478-482,共5页
高密市是山东省地氟病控制的重点地区。在高氟区进行地下水勘查一直是一项难度大、重要性高的工作。在简要分析高密市北部平原区高氟地下水形成的地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按照遥感解译、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采样分析、物探定井、钻探成... 高密市是山东省地氟病控制的重点地区。在高氟区进行地下水勘查一直是一项难度大、重要性高的工作。在简要分析高密市北部平原区高氟地下水形成的地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按照遥感解译、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采样分析、物探定井、钻探成井、抽水试验、水质测试的工作流程,论述了成功开展低氟地下水勘查的过程。最终得出平原高氟区地下水勘查的思路:在查明特定地质环境背景的前提下,了解高氟水形成的影响因素,按照由宏观到局部、由粗到细、由面到点的工作方法逐步进行低氟地下水勘查,提高找水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氟区 高氟地下水 勘查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蓟县系铁岭组叠层石中微体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飞 曹阳 +2 位作者 杨耀栋 翟子梅 马婵娟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1-212,共12页
天津蓟县系铁岭组叠层石因其出露完整,形态丰富,备受地质工作者的关注,是“蓟县中上元古界标准剖面”中研究程度较高的叠层石组合。本文主要介绍发现于铁岭组贝加尔贝加尔叠层石(相似形)Baicalia cf. baicalia(Maslov) Krylov中的微体化... 天津蓟县系铁岭组叠层石因其出露完整,形态丰富,备受地质工作者的关注,是“蓟县中上元古界标准剖面”中研究程度较高的叠层石组合。本文主要介绍发现于铁岭组贝加尔贝加尔叠层石(相似形)Baicalia cf. baicalia(Maslov) Krylov中的微体化石, 4属4种,它们分别是:膨大蓝丝菌(相似种) Cyanonema cf. inflatum Oehler,大型冈弗林特藻Gunflintia grandis Barghoorn,粗壮管状丝藻Siphonophycus robustum schopf,以及变异角球藻(相似种)Cornosphaeria cf. variabilis Zhu。本次发现填补了蓟县剖面中叠层石碳酸盐岩中的微生物化石空白,为研究前寒武纪以叠层石为代表的微生物碳酸盐岩所经历的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历史演变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佐证了叠层石的生物沉积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石 微体化石 中元古代 铁岭组 蓟县系
原文传递
GNSS速度测量若干数学模型研究
13
作者 王志林 王沛文 +1 位作者 刘爽 魏子婷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19,27,共6页
为解决GNSS伪距变率双差测速和高斯投影、墨卡托投影坐标系中的速度投影计算问题,以大地坐标速度为未知数,推导GNSS伪距变率双差测速解法,基于高斯投影、墨卡托投影公式,推导其速度投影算法。建立了以大地坐标速度为未知数的GNSS伪距变... 为解决GNSS伪距变率双差测速和高斯投影、墨卡托投影坐标系中的速度投影计算问题,以大地坐标速度为未知数,推导GNSS伪距变率双差测速解法,基于高斯投影、墨卡托投影公式,推导其速度投影算法。建立了以大地坐标速度为未知数的GNSS伪距变率双差测速数学模型,建立了高斯投影、墨卡托投影坐标系速度投影计算方法,给出了应用试验和算例。结果表明,GNSS伪距变率双差测速大地坐标分量精度达到毫米/秒级,高斯投影、墨卡托投影坐标系速度投影算法正确。提出的GNSS伪距变率双差测速解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提出的高斯投影、墨卡托投影坐标系速度投影数学模型,可以满足低、中、高速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测速 伪距变率 伪距变率双差 高斯投影速度 墨卡托投影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