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我市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情况报告——2009年7月22日在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1
作者 李福海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09年第4期24-28,共5页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安排,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我市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情况,请予审议。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始终高度重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管理工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安排,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我市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情况,请予审议。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始终高度重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管理工作。市委书记张高丽同志对城市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亲自部署,亲历亲为。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整治 环境卫生 城市管理 工作高度 副主任 城市道路绿化 国家卫生城市 园林城市 环境整治 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天津市公园条例(草案)》的说明——2010年9月25日在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
2
作者 李福海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1年第1期14-15,共2页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就《天津市公园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这个《条例(草案)》已于2010年8月2日经市人民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请予审议。一、制定《条例(草案)...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就《天津市公园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作如下说明。这个《条例(草案)》已于2010年8月2日经市人民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请予审议。一、制定《条例(草案)》的必要性公园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公园事业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末,全市已有公园209个,总面积26 33万平方米,是2000年966万平方米的2.7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副主任 常务会议 日经 生活质量 保护原则 人居环境 立法保障 二十五条 足额拨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天塔夜景观景平台规划设计
3
作者 马剑 李金亮 +2 位作者 陶东宁 赵国珠 袁志霞 《灯与照明》 2004年第2期14-18,共5页
该文简要介绍天津市天塔观景平台夜景灯光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并就规划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理念创意 ,景观与照明技术定位 ,以及探索与思考 ,与各位代表交流讨论。
关键词 夜景照明 灯光 观景平台 城市景观 城市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规划发展研究刍议
4
作者 许朝 王文杰 +1 位作者 王言 路阳 《环境卫生工程》 2015年第4期67-70,共4页
分析了天津市垃圾处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天津市"十二五"垃圾处理规划的执行情况;并针对问题梳理天津市"十三五"垃圾处理规划发展思路,提出了着力实施设施能力建设、收运体系建设、监管体系建设的具... 分析了天津市垃圾处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天津市"十二五"垃圾处理规划的执行情况;并针对问题梳理天津市"十三五"垃圾处理规划发展思路,提出了着力实施设施能力建设、收运体系建设、监管体系建设的具体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市 生活垃圾 处理工艺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绿化条例》立法历程回顾
5
作者 赵勇 《环境卫生工程》 2015年第1期5-6,共2页
回顾了《天津市绿化条例》起草制定过程,介绍了天津市在依法建绿依法管绿方面的制度设计与制定背景,分析了该条例的鲜明特色。
关键词 《天津市绿化条例》 设计 历程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分市容环境管理不同层面 建设高效管理体制
6
作者 刘鸿尧 《城市》 2009年第3期60-62,共3页
市容环境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这个城市市民生活追求的彰显.同时也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执政水平和管理理念。一个市容环境靓丽、清新、整洁、大气的城市.必定有着积极向上的市民和高水平的城市管理者,也必定... 市容环境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这个城市市民生活追求的彰显.同时也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执政水平和管理理念。一个市容环境靓丽、清新、整洁、大气的城市.必定有着积极向上的市民和高水平的城市管理者,也必定有着幸福、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天津市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市容环境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经济等各项事业发展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容环境管理 管理体制 城市管理者 层面 精神文明 生活质量 管理理念 社会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滨海盐碱地绿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姜世平 袁东升 +1 位作者 赵万苓 王正祥 《园林科技》 2011年第4期1-6,共6页
滨海地区一直被称为"绿色禁区",天津园林部门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破解了这一难题,实现了盐碱滩变绿洲。本文从盐渍土改良、耐盐植物筛选培育、盐碱地绿化技术查询系统、相关技术规程等方面介绍天津滨海盐碱地绿化系列技术成果。
关键词 滨海盐渍土 土壤改良 筛选培育 查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环境卫生管理角度审视电子垃圾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龙生 《环境卫生工程》 2009年第S1期39-41,共3页
介绍了各国电子垃圾处理情况,并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加强电子垃圾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电子垃圾 环境卫生管理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河入海·建筑沉浮——天津的建筑与文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鸿尧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3年第3期26-31,共6页
建筑是物质的存在,但它是精神和物质共同的产物,是一种文化现象。规划大师老沙里宁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想知道那里的人在想什么吗?那就去看看那座城市吧。"看什么呢?就是看城市的风土人情、市井百态和那里的建筑。这些东西就... 建筑是物质的存在,但它是精神和物质共同的产物,是一种文化现象。规划大师老沙里宁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想知道那里的人在想什么吗?那就去看看那座城市吧。"看什么呢?就是看城市的风土人情、市井百态和那里的建筑。这些东西就反映了那里居民的心理世界与精神追求,反映了那里的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现象 建筑 天津 沉浮 入海 风土人情 文化底蕴 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生活废弃物管理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滨 李向勤 王和祥 《环境卫生工程》 2013年第2期51-54,共4页
分析了日本生活废弃物管理对策及处理现状,以及管理队伍、资金来源和工作特点,针对天津市生活废弃物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日本 生活废弃物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抢抓机遇 迎接挑战 推动天津市容环境 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11
作者 史晓成 《天津经济》 2001年第12期18-20,共3页
市容环境工作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充分认识市容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自觉履行好城市管理职能,推动市容环境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天津 市容环境 跨越式发展
原文传递
批转市建委市市容委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关于建设项目周边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12
《天津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6年第19期20-25,共6页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市建委、市市容委、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关于建设项目周边环境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现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关键词 建设项目 市容管理 市建委 国土资源 项目建设单位 燃气集团 资金回收 直属单位 工程建设 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天津市生活垃圾处理财政支持政策的建议
13
作者 刘钺 魏侠 +2 位作者 韩冰 赵勇 郑强 《天津经济》 2017年第3期34-38,共5页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阐述了天津市生活垃圾处理财政支持政策情况,针对天津市生活垃圾处理及财政政策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活垃圾 处理 财政政策
原文传递
建筑垃圾堆山工程中软土地基稳定性评价探讨 被引量:13
14
作者 雷华阳 李鸿琦 +2 位作者 刘祥君 张振宇 宛子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589-593,共5页
利用建筑垃圾进行堆山工程,一方面给垃圾的处理、堆放提供了一条废弃资源再生利用的新途径; 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与软土地基有关的工程问题,尤其是地基的稳定性问题。基于软土地基 BIOT 固结有限元构式及程序的基础,对建筑垃圾堆山工... 利用建筑垃圾进行堆山工程,一方面给垃圾的处理、堆放提供了一条废弃资源再生利用的新途径; 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与软土地基有关的工程问题,尤其是地基的稳定性问题。基于软土地基 BIOT 固结有限元构式及程序的基础,对建筑垃圾堆山工程分级加荷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固结变形、孔隙水压力分布等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分析,分别从应力和位移两个角度,采用侧向位移速率法、有效应力途径法以及安全图法进行地基稳定性评价。结果得出:在工期允许的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断面形式以及加荷方案,利用堆载预压是一种以时间换取金钱的最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本文的计算方法和结论,对类似工程的施工设计可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软土地基 BIOT固结 有限元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案例与经验 被引量:12
15
作者 梁耀元 陈小奎 +2 位作者 李洪远 郝翠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6期93-96,100,共5页
通过介绍和分析韩国清溪川与光州川生态恢复的案例,在河流生态恢复的设计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提出对我国城市河流治理的借鉴。认为只有把城市河流生态恢复作为系统工程,对城市河流进行多目标的恢复治理、将河流治理列入城市规划、分区... 通过介绍和分析韩国清溪川与光州川生态恢复的案例,在河流生态恢复的设计理念、技术方法等方面提出对我国城市河流治理的借鉴。认为只有把城市河流生态恢复作为系统工程,对城市河流进行多目标的恢复治理、将河流治理列入城市规划、分区域规划和建设、多学科开展研究和基础调查、营造动物栖息地、恢复河流自然功能才是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城市河流 生态恢复 清溪川 光州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垃圾填埋场沉降计算中模型参数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雷华阳 李鸿琦 +3 位作者 宛子瑞 刘洪俊 应耀明 马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75-678,共4页
建筑垃圾土的变形机理复杂,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土体。通过大量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找到了双屈服面模型中影响建筑垃圾填埋场沉降的主要参数,并给出了各参数与沉降之间的定性关系,为建筑垃圾填埋场沉降计算和参数灵敏度分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建筑垃圾 沉降 双屈服面模型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垃圾土变形特性的现场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雷华阳 李鸿琦 +3 位作者 宛子瑞 刘洪俊 叶金水 王沛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6,39,共4页
建筑垃圾堆山造景是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一个新课题,是有效处理及利用建筑垃圾的新方法。而建筑垃圾土的变形机理复杂,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土体。通过现场的静载荷试验,模拟了垃圾土的实际受荷条件,结合室内试验分析了建筑垃圾土的变形特性... 建筑垃圾堆山造景是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一个新课题,是有效处理及利用建筑垃圾的新方法。而建筑垃圾土的变形机理复杂,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土体。通过现场的静载荷试验,模拟了垃圾土的实际受荷条件,结合室内试验分析了建筑垃圾土的变形特性,对其变形机理做出初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载荷试验 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建筑垃圾堆填工程的现场试验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雷华阳 李鸿琦 +4 位作者 宛子瑞 应耀明 马峰 刘洪俊 叶金水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10-1315,共6页
为了研究建筑垃圾的工程性质以及该种材料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探讨利用建筑垃圾作为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对建筑垃圾堆填工程进行了现场载荷试验和堆填过程中土压力、沉降、孔隙水压力等监测,探讨了大面积堆填工程的地基变形、孔... 为了研究建筑垃圾的工程性质以及该种材料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探讨利用建筑垃圾作为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对建筑垃圾堆填工程进行了现场载荷试验和堆填过程中土压力、沉降、孔隙水压力等监测,探讨了大面积堆填工程的地基变形、孔隙水压力以及土压力等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稳定性控制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垃圾是一种散粒状结构体,在荷载作用下与一般土体相比,表现出小变形特性和时效性.利用建筑垃圾本身的工程特性进行地基处理,按提出的沉降、侧向位移控制标准,同时严格控制堆填速率,是进行软土地基大面积堆填工程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地基变形 载荷试验 地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过程中农业用地规划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发辉 王丽娟 +2 位作者 史滟滪 周青云 孟立君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32-34,共3页
基于小王庄镇的实际现状,结合土地整理规划的成果,对沈清庄村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旨在为农业用地的专项规划模式提供创新思路。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业用地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来源及控制策略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卢欣 蒋晶 +5 位作者 刘庆江 林朋飞 祝捷 陈丰 徐媛 周烈波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16年第4期22-25,61,共4页
酸雨受致酸污染物、碱性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气象条件,以及长距离输送过程等影响。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环太湖地区某典型中小型城市酸雨致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降水离子主要来源是人为活动源、地壳源和海盐源... 酸雨受致酸污染物、碱性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气象条件,以及长距离输送过程等影响。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环太湖地区某典型中小型城市酸雨致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降水离子主要来源是人为活动源、地壳源和海盐源。通过定量计算得出,三种来源贡献率分别为86.4%,7.3%和6.3%。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加快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创新、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立基于临界负荷的减排策略、建立多污染协同控制策略等建议,为环太湖地区酸雨防治的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来源分析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