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片与传统修补法治疗腰疝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朱敏 周冰 崔乃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观察补片与传统修补法治疗腰疝的优缺点。方法:对15例腰疝病例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传统修补法组(n=9)和补片修补法组(n=6),观察2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早期及远期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早期并发症... 目的:观察补片与传统修补法治疗腰疝的优缺点。方法:对15例腰疝病例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传统修补法组(n=9)和补片修补法组(n=6),观察2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早期及远期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早期并发症、方面2组无显著差异,远期并发症补片组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由于采用了无张力修补的原则,补片方式避免了对原有已薄弱组织的依赖,减少了复发的几率,术区不适感明显减轻,改善了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疝 腰上三角 腰下三角 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大黄素收缩大鼠胃平滑肌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朱敏 孙振学 齐清会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63-465,i0002,共4页
[目的]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大黄素对大鼠胃平滑肌细胞收缩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酶解法分离的大鼠胃平滑肌细胞经过培养后分为3个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大黄素组、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组(Calphostin C+大黄素)。通... [目的]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大黄素对大鼠胃平滑肌细胞收缩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酶解法分离的大鼠胃平滑肌细胞经过培养后分为3个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大黄素组、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组(Calphostin C+大黄素)。通过Western blotring方法分析p44/42 MAPK在不同实验组中的表达量变化。[结果]磷酸化p44/42 MAPK的表达量在对照组最少,大黄素组最多,抑制剂组表达量较大黄素组少;三组表达量的差别具有显著性(P值均<0.01)。[结论]磷酸化p44/42 MAPK的表达量变化说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PKC受抑制后,磷酸化p44/42 MAPK的表达明显低于未受抑制的试验组。本实验结果提示, PKC到p44/42 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大黄素对大鼠胃平滑肌细胞收缩活动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蛋白激酶C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敏 孙振学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500-503,共4页
生物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各种各样信号。细胞感知这些信号后,通过细胞内信号分子的逐级传递作用,最终诱导产生一系列的细胞质、细胞核内事件和各种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表明,细胞内信号转导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并且是... 生物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各种各样信号。细胞感知这些信号后,通过细胞内信号分子的逐级传递作用,最终诱导产生一系列的细胞质、细胞核内事件和各种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表明,细胞内信号转导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并且是高度网络的过程。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系统和Janus激酶细胞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JanusKinase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JAKs.STATs)系统_lJ。MAPK信号转导通路是介导细胞反应的重要信号系统,普遍存在于多种生物,包括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就MAPK信号系统及其对平滑肌细胞动力调节的作用重点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欣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10期134-136,共3页
目的 研究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天津市永久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 目的 研究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并分析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天津市永久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疼痛情况。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d、5 d,观察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 4,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手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明显,患者疼痛会明显减轻,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使治疗的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 并发症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欣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9期21-24,共4页
腹腔镜手术作为当前临床手术治疗技术创新和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是针对腹部疾病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经现阶段临床研究分析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当患者发病后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因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 腹腔镜手术作为当前临床手术治疗技术创新和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是针对腹部疾病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经现阶段临床研究分析发现,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当患者发病后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因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可以满足患者治疗要求,能够突出治疗优势。临床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对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水平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就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力图能够了解结直肠癌发病情况,对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及进展作出评估,以改进患者治疗方案,为患者手术治疗顺利开展提供帮助,从而有效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手术 研究现状
原文传递
无张力补片修补法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6
作者 刘欣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8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对腹股沟疝患者的应用价值,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病例选自2020年4月—2021年5月于天津市永久医院治疗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以奇偶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5例。在常规组中应用传统修补术,研究组患者应用... 目的探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对腹股沟疝患者的应用价值,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病例选自2020年4月—2021年5月于天津市永久医院治疗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以奇偶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5例。在常规组中应用传统修补术,研究组患者应用无张力补片修补法。统计两组手术效果、围术期各项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5)。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低于常规组的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5)。结论以无张力补片修补法实施治疗,可有效改善腹股沟疝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缩短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同时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提升手术效果及促进患者恢复起着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无张力补片修补法 疗效 围术期指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