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产科产褥期防控产后抑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秦峰 李丽娟 +11 位作者 蔡红霞 殷浩 李凤贤 孙佳宁 罗靖 王东燕 腾堃 朱金娜 王月华 陈承美 邓杰芳 张立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23期18-21,共4页
目的围产和产科门诊在产褥期应用多学科合作模式的生理调控、心理调节、音乐调理(physiological regulation,psychological adjustment,music conditioning,PPM)诊疗系统早期预防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11月-12月,在十... 目的围产和产科门诊在产褥期应用多学科合作模式的生理调控、心理调节、音乐调理(physiological regulation,psychological adjustment,music conditioning,PPM)诊疗系统早期预防产后抑郁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11月-12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等4家医疗机构的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研究基地,以产后19~22天的2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方式,将受试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14)及对照组(n=12)。研究组在健康教育基础上,应用PPM进行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健康教育。对于2组产妇的年龄、学历、职业、产妇类型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对于治疗前2组产妇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功能状态数据值及干预3周后2组产妇自主神经系统(ANS)功能状态数据值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值等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2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干预前,研究组产妇ANS数据值(0.2517±0.1047)较对照组(0.2258±0.0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的年龄、学历、职业、产妇类型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产妇ANS数据值(0.5592±0.1792)较对照组(0.2625±0.0879)显著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8,P=0.000)。干预后,研究组产妇EPDS评分值(4.5833±2.1933)分较对照组(8.0833±4.2310)分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9,P=0.017)。结论围产和产科门诊在产褥期应用多学科合作模式的PPM临床诊疗系统早期预防产后抑郁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产妇 产褥期 心身障碍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自主神经 P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产期心身障碍临床路径(2020修订版) 被引量:3
2
作者 秦峰 郑军 +12 位作者 李丽娟 张立新 李建娟 陈坤 卢春梅 蓝海英 庞强 陈双燕 陈瑶 李凤贤 李春宏 朱丽秋 杨凤英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5期535-542,共8页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孕产期心身障碍(PPPSD)是指孕产妇集心理-妊娠期生理-社会因素的“心-身”作用,或集妊娠期生理、病理危险因素的“身-心”作用,或二者共存相互作用,导致的个体躯体功能障碍。孕产妇发生PPPSD,可严重影响产...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孕产期心身障碍(PPPSD)是指孕产妇集心理-妊娠期生理-社会因素的“心-身”作用,或集妊娠期生理、病理危险因素的“身-心”作用,或二者共存相互作用,导致的个体躯体功能障碍。孕产妇发生PPPSD,可严重影响产科医疗质量,对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全国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总课题组(以下简称为“总课题组”)对PPPSD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后及康复等进行研究,并制定PPPSD临床诊疗系统及相应规范和标准,创建孕产妇心身健康门诊医疗服务模式,在全国不同民族与不同经济和文化特点地区的各级综合性医院围生保健中心或产科、妇幼保健院(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门诊研究基地,持续开展PPPSD相关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总课题组自2015年制订《孕产期心身障碍临床路径》后,根据临床实践,不断进行修订、完善,并陆续发布2016修订版、2017修订版、2018修订版PPPSD临床路径。随着总课题组对PPPSD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并结合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大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再于《孕产期心身障碍临床路径(2018修订版)》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推出基于围生保健中心和产科的《孕产期心身障碍诊疗临床路径(2020修订版)》,为临床规范诊疗PPPSD提供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生理性障碍 躯体型障碍 精神障碍 焦虑 抑郁 临床路径 孕产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