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治疗痛风相关专利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闫海峰 杨凯伦 +2 位作者 樊克涛 代向东 王怡 《天津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629-633,共5页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和特点,为中医治疗痛风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近10年相关专利,将符合标准的484篇中医治疗痛风专利中的中药归类,并分别查出其功效、性、味、归经、证型、治则,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统...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和特点,为中医治疗痛风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检索近10年相关专利,将符合标准的484篇中医治疗痛风专利中的中药归类,并分别查出其功效、性、味、归经、证型、治则,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治疗痛风出现频数最高为茯苓,其次是牛膝、当归,占全部用方的85.96%;从功效角度以利湿为主共达29.68%,其次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此3类药物占全部功效组成的48.60%;药物归经以归肝经的药物为最多,其次是归肺经、胃经、脾经、肾经的药物,药物归经占到了全部用药归经的74.76%;从药味角度以甘味为最多,其次是辛味、苦味药,此3药味占到了全部用药药味的62.56%;从药性角度主要是性温,其次是性寒、性平的药物,此3种药性占到了全部用药药性的69.65%。从中医证型角度主要为:湿热蕴结证45.94%、瘀血阻滞证24.48%、肝肾亏虚证17.75%、脾虚湿盛证11.83%等四大主证。[结论]从以上规律中可以看出常用药物临床上多选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疏肝补肾、健脾化浊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痛风 用药规律 专利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中药连翘药用及非药用部位中7种有效成分含量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晋 王春鹏 +3 位作者 马琳 张坚 胡静 常艳旭 《天津中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440-443,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连翘药用部位和非药用部位中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紫云英苷、连翘苷、牛蒡子苷、槲皮素和牛蒡子苷元7种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Eclipse Plus C18(4.6mm×1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连翘药用部位和非药用部位中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紫云英苷、连翘苷、牛蒡子苷、槲皮素和牛蒡子苷元7种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Eclipse Plus C18(4.6mm×100 mm,1.8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为30℃。[结果]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紫云英苷、连翘苷、牛蒡子苷、槲皮素和牛蒡子苷元分离与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99.1%、104%、104%、98.4%、99.0%、103%,RSD分别为2.27%、1.59%、1.94%、1.25%、2.97%、2.10%、2.67%。[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简便快速,可用于同时检测连翘药用及非药用部位中连翘酯苷A,连翘酯苷B,紫云英苷,连翘苷,牛蒡子苷,槲皮素和牛蒡子苷元的含量,为连翘资源全面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连翘 连翘酯苷A 连翘酯苷B 紫云英苷 连翘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神曲”发酵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双 杨静 +1 位作者 江振作 王跃飞 《天津中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318-320,共3页
神曲是由面粉和/或麦麸、苦杏仁、赤小豆、青蒿、苍耳、辣蓼按照一定比例混匀后发酵而成的复方中药。性温,味甘、辛;归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消食,理气化湿的功效。作为传统曲剂,神曲的发酵工艺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本文就神曲的发酵... 神曲是由面粉和/或麦麸、苦杏仁、赤小豆、青蒿、苍耳、辣蓼按照一定比例混匀后发酵而成的复方中药。性温,味甘、辛;归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消食,理气化湿的功效。作为传统曲剂,神曲的发酵工艺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本文就神曲的发酵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系统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曲 发酵工艺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甘松中的白藜芦醇低聚体类成分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忠平 陈应鹏 +3 位作者 梁爽 汪娟 郑红红 吴红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48-1551,共4页
采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现代分离方法,从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根及根茎70%乙醇冷浸渗漉提取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白藜芦醇低聚体类化合物,通过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 采用硅胶、凝胶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等现代分离方法,从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根及根茎70%乙醇冷浸渗漉提取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白藜芦醇低聚体类化合物,通过物理化学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α-viniferin(1)、kobophenol A(2)、蛇葡萄素A(ampelopsin A,3)、isohopeaphenol(4)、grandiphenol A(5)。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化学成分 白藜芦醇 低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化独活总香豆素的渗漉提取工艺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春鹏 罗倩 +4 位作者 李晋 何俊 马文芳 刘二伟 常艳旭 《天津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研究独活总香豆素的最佳渗漉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泡时间对独活提取物中蛇床子素、二氢山芹醇乙酸酯、二氢山芹醇、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含量的影响。[结果]乙醇浓度为影响独活总香豆素... [目的]研究独活总香豆素的最佳渗漉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泡时间对独活提取物中蛇床子素、二氢山芹醇乙酸酯、二氢山芹醇、二氢山芹醇当归酸酯含量的影响。[结果]乙醇浓度为影响独活总香豆素渗漉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最佳提取工艺为75%乙醇,料液比为1∶8,浸泡8 h。[结论]此方法可作为独活总香豆素的最佳渗漉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 渗漉提取 正交实验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条形码区域的中药地鳖隐存物种多样性发现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田晓轩 刘杰 +2 位作者 肖咪 王鹏 朱彦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COI数据,发现地鳖(土鳖虫主要基原)内部可能的隐存多样性。[方法]对8批33个地鳖个体的线粒体COI片段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分析COI序列单倍型,分析变异位点,运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分别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合种...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COI数据,发现地鳖(土鳖虫主要基原)内部可能的隐存多样性。[方法]对8批33个地鳖个体的线粒体COI片段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分析COI序列单倍型,分析变异位点,运用邻接法、最大简约法分别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合种群(批次)内及临时种间的遗传距离发现隐存多样性。[结果]根据系统发育结果区分临时种EsPS1及EsPS2。分析得到COI基因的物种间阈值SST为5.33%。临时种EsPS1与EsPS2间的最小遗传距离为12.00%,显著大于物种间阈值SST。[结论]地鳖内部存在隐存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鳖 DNA条形码 隐存种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7
作者 严春琳 杨静 +1 位作者 韩际宏 朱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04-913,共10页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因脂质代谢紊乱、炎症细胞浸润、氧化应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激活等多种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导致斑块的破裂,血栓形成,造成严重心脑...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因脂质代谢紊乱、炎症细胞浸润、氧化应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激活等多种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导致斑块的破裂,血栓形成,造成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中药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防治效果,部分中药复方和单体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多靶点协同作用机制已经得到了初步的阐明。本文从调节脂质代谢、抗炎、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改善凝血纤溶系统及稳定斑块等方面对相关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中药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血小板介导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志龙 王淼 +2 位作者 华声瑜 张鹏 朱彦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2期252-258,共7页
血小板不仅是止血和血栓形成的关键因子,而且在不同的生理病理条件下对炎症和血管新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血小板介导的相关功能具有显著的双向调节作用,而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层次的治疗特点是其具有双向调节... 血小板不仅是止血和血栓形成的关键因子,而且在不同的生理病理条件下对炎症和血管新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血小板介导的相关功能具有显著的双向调节作用,而中药多组分、多靶点、多层次的治疗特点是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基础。本文从止血/血栓形成、抗炎/抑炎、促进/抑制血管新生几个方面来综述最近几年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血小板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揭示双向调节作用这一中药独特功能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其安全有效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血小板 血栓形成 炎症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液“Q-Markers”的辨析研究——丹红注射液研究实例 被引量:24
9
作者 杨静 江振作 +4 位作者 柴欣 王毅 赵步长 赵筱萍 王跃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2期2056-2061,共6页
中药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制约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由于中药的复杂性,目前的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仍比较薄弱。构建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当前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 中药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制约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由于中药的复杂性,目前的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仍比较薄弱。构建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当前中药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丹红注射液为例,从化学物质基础、质量标志物、质控方法 3个层次,阐述中药注射液"Q-Markers"辨析策略,为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标志物 质量控制 中药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测定乌头属中药中8个生物碱含量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萌 张根衍 潘桂湘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51-53,共3页
目的:建立LC-MS/MS测定乌头属中药8种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甲醇-水(水相含0.1%甲酸和2.5mM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C18柱分离,采用ESI(+)源,MRM监测,对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药材饮片中的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鸟... 目的:建立LC-MS/MS测定乌头属中药8种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甲醇-水(水相含0.1%甲酸和2.5mM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C18柱分离,采用ESI(+)源,MRM监测,对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药材饮片中的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鸟头碱、次乌头碱),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胺醇型生物碱(乌头原碱、新鸟头原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上述8种生物碱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的RSD都低于6%,加样回收率为95.77%-101.9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应用于乌头属中药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类生物碱 LC—MS MS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测定16种市售中药制剂中8种乌头类生物碱的含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圆 王晓明 +1 位作者 潘桂湘 张根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23-2825,共3页
目的采用LC-MS/MS方法测定16种含乌头属中药制剂中8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方法以90%甲醇-水(水相含0.1%甲酸和2.5 mmol/L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采用ESI(+),MRM监测方法,对16种市售含乌头属中药制... 目的采用LC-MS/MS方法测定16种含乌头属中药制剂中8种乌头类生物碱含量。方法以90%甲醇-水(水相含0.1%甲酸和2.5 mmol/L醋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采用ESI(+),MRM监测方法,对16种市售含乌头属中药制剂中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新乌头原碱、乌头原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上述8种生物碱的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重复性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5.3%~102.3%,不同含乌头属中药制剂中8种生物碱成分的含量差别较大。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可靠,可应用于对乌头属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类生物碱 LC-MS/MS 中成药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高通量活性筛选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明 夏爽 +2 位作者 李文芳 陈浩浩 潘桂湘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105-107,共3页
高通量筛选(HTS)技术是以药物和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检测指标,高通量地筛选与特定靶点具有亲和力样品的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HTS具有快速、高效、灵敏、经济的特点,近年来在中药研发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有效推动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高通量筛选(HTS)技术是以药物和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检测指标,高通量地筛选与特定靶点具有亲和力样品的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HTS具有快速、高效、灵敏、经济的特点,近年来在中药研发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有效推动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HTS包含初筛、复筛、深入筛选、确证筛选四个过程。其模型类别包括分子水平模型、细胞水平模型和动物水平模型。HTS常用的技术包括报告基因系统、荧光影像技术、荧光标记检测、离子流检测和微量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筛选 中药研究 筛选过程 筛选模型 筛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药及天然药物中寻找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春华 姜苗苗 +2 位作者 王国才 张晓琦 叶文才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78-687,共10页
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为当前癌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在癌症患者化疗过程中,肿瘤细胞产生的多药耐药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寻找和开发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是当前医药科技工作者... 癌症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为当前癌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在癌症患者化疗过程中,肿瘤细胞产生的多药耐药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寻找和开发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是当前医药科技工作者十分重视的工作。中药及天然药物具有资源丰富、毒副作用小、蕴含化学成分多样化等特点,是寻找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重要来源。经过数年的研究,已经从中药及天然药物中发现了一些具有肿瘤多药耐药逆转活性的天然产物。本文综述了自2000年以来,从中药及天然药物中寻找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天然药物 肿瘤 多药耐药 逆转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前景 被引量:6
14
作者 贺爽 朱彦 《天津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145-149,共5页
外周动脉疾病是由于肢体远端动脉硬化加重而引起动脉狭窄,是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全身动脉硬化的表现之一。外周动脉疾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明显升高,是典型的糖尿病缺血性血管疾病。近年来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活血化瘀类... 外周动脉疾病是由于肢体远端动脉硬化加重而引起动脉狭窄,是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全身动脉硬化的表现之一。外周动脉疾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明显升高,是典型的糖尿病缺血性血管疾病。近年来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活血化瘀类中药对外周动脉疾病缺血损伤部位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因此,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为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治疗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 研究进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补骨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5
作者 柴丽娟 张晗 +3 位作者 王少峡 王虹 王安红 徐金虎 《海峡药学》 2013年第7期12-14,共3页
对近年来补骨脂的药理作用研究作了综述,补骨脂中主要含有香豆素类、黄酮类、萜酚类成分,具有治疗白癜风、血管性痴呆、骨质疏松、抗癌、抗炎、抗抑郁等药理作用。
关键词 补骨脂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膜色谱技术及其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和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颖 柏自松 +1 位作者 朱彦 张鹏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373-378,共6页
细胞膜色谱法是一种可在体外模仿药物与靶点相互作用的生物色谱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活性成分的筛选中。通过概述细胞膜色谱技术的发展过程,详细总结了细胞膜色谱法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及安全性评价过程中所针对的疾病、靶点及涉及... 细胞膜色谱法是一种可在体外模仿药物与靶点相互作用的生物色谱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活性成分的筛选中。通过概述细胞膜色谱技术的发展过程,详细总结了细胞膜色谱法用于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及安全性评价过程中所针对的疾病、靶点及涉及的细胞类型、中药和化学成分类型,并探讨其在应用过程中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色谱 中药 活性筛选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及单因素实验优化冲和凝胶处方组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艳明 杜守颖 +2 位作者 王亚静 张德芹 孙士真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25-229,共5页
[目的]优化冲和凝胶的处方。[方法]以黏度、芍药苷与蛇床子素稳定性为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处方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进一步优化冲和凝胶的处方。[结果]筛选实验表明,卡波姆、载药量、甘油、pH... [目的]优化冲和凝胶的处方。[方法]以黏度、芍药苷与蛇床子素稳定性为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处方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进一步优化冲和凝胶的处方。[结果]筛选实验表明,卡波姆、载药量、甘油、pH值为制剂黏度主要影响因素;pH值、亚硫酸氢钠为芍药苷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各因素优化,最终制剂处方为1.5%卡波姆981、12%甘油、0.175%亚硫酸氢钠、三乙醇胺调节pH值4.5~6.0,载药量20%~30%。[结论]经验证,优化的处方考察各项指标符合制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CKETT-BURMAN设计 冲和凝胶 处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在干细胞增殖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叶 崔元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4243-4249,共7页
背景:中药的某些成分有与生长因子类似的功能和相应的药理作用,对细胞增殖以及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再生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且价格低廉,理化性质相对稳定,因此中药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的:综述中... 背景:中药的某些成分有与生长因子类似的功能和相应的药理作用,对细胞增殖以及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再生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且价格低廉,理化性质相对稳定,因此中药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的:综述中药在干细胞增殖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方法:以"中药,组织工程,干细胞,抗炎,交联,表面修饰,成骨细胞,血管"为中文检索词,以"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ssue engineering,application,stem cell,anti-inflammatory,cross linking,surface modification,osteoblast,blood vessel"为英文检索词,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 ed数据库、中国知网1987至2015年间关于中药在干细胞增殖和组织工程中应用的文章。结果与结论:天然药物和传统中药有望成为生长因子和抗生素的替代物而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其在组织工程中具有抗炎、表面修饰、促进血管生长、抗凝血、交联、促进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等广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干细胞 细胞增殖 组织工程 分化 中药 生物材料 抗炎 交联 表面修饰 成骨细胞 血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化学成分体内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丽霞 杨立国 +3 位作者 夏桂阳 马江浩 康宁 邱峰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711-720,共10页
传统中药多为口服用药,其在体内发挥药效的物质可能是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还可能是中药成分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中药产生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原因也可能与中药成分的体内代谢产物有关。而迄今中药成分代谢产物的研究多局限在分析和结构推... 传统中药多为口服用药,其在体内发挥药效的物质可能是中药中的化学成分,还可能是中药成分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中药产生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原因也可能与中药成分的体内代谢产物有关。而迄今中药成分代谢产物的研究多局限在分析和结构推测鉴定水平,仅对少数可通过简单方法间接获取的代谢产物进行了较深入的生物学研究。因此,代谢产物的获取是深入研究其生物活性,进而明确中药药效和毒效的关键物质基础。本文结合本课题组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对目前中药活性成分体内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总结和综述,希望能够为中药成分的体内代谢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化学成分 体内代谢 代谢产物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独活中总香豆素高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晋 郭新荣 +1 位作者 张秋红 常艳旭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9期48-49,共2页
建立中药独活中总香豆素的含量测定的高通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320nm对中药独活药材中的总香豆素进行测定。结果:采用该方法可准确测定中药独活药材中总香豆素的含量,蛇床子素在3.0-60μg/mL范围内,吸光度... 建立中药独活中总香豆素的含量测定的高通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320nm对中药独活药材中的总香豆素进行测定。结果:采用该方法可准确测定中药独活药材中总香豆素的含量,蛇床子素在3.0-60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1%,精密度RSD为0.27%,稳定性RSD为0.9%(24h),重复性RSD为1.83%。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中药独活药材中总香豆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 总香豆素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