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西格玛管理在预防肝移植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
1
作者 邸梦雪 马欢欢 +2 位作者 蒋莹 董环 高伟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8期97-102,共6页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预防肝移植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9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216例患儿为对照组,2022年1月—9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192例患儿为干预组。针对肝移植儿童中心静...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预防肝移植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9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216例患儿为对照组,2022年1月—9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192例患儿为干预组。针对肝移植儿童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比两组的CLABSI的发生率及千日导管血流感染率。结果干预组CLABSI发生率为1.04%,低于对照组的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千日导管血流感染率为0.64‰,低于对照组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玛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肝移植儿童CLABSI发生率,提高患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格玛管理 肝移植 儿童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 Ⅱ评分等因素对肝移植后ICU停留时间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勇强 孙丽莹 +4 位作者 王东浩 王峪 刘懿禾 曹书华 沈中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57-458,共2页
目的:探讨接受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 24 h APACHE Ⅱ评分等相关因素对其在ICU停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肝原位移植患者术前、术后APACHE Ⅱ评分以及年龄、原发病、手术时间、无肝期、术中失血、术中低血压、输血及输... 目的:探讨接受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 24 h APACHE Ⅱ评分等相关因素对其在ICU停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肝原位移植患者术前、术后APACHE Ⅱ评分以及年龄、原发病、手术时间、无肝期、术中失血、术中低血压、输血及输液量等因素对ICU停留时间的影响。结果:APACHE Ⅱ评分升高,ICU停留时间延长。并提示原发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低血压时间、输血及输液量也对ICU停留时间有影响。结论:APACHE Ⅱ评分系统可较好预测肝移植患者在ICU停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停留时间 影响 肝移植 APACHEⅡ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肝移植术后FK506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孙晓叶 朱志军 +6 位作者 饶伟 蒋文涛 张建军 张雅敏 刘懿禾 沈中阳 孙丽莹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1-622,共2页
婴幼儿肝移植术后可应用以FK506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FK506的药物浓度在术后不同阶段应维持于何种水平,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本研究对2006年9月—2009年11月我院行肝移植的婴幼儿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后不同阶段FK506的用量、血药浓... 婴幼儿肝移植术后可应用以FK506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FK506的药物浓度在术后不同阶段应维持于何种水平,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本研究对2006年9月—2009年11月我院行肝移植的婴幼儿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后不同阶段FK506的用量、血药浓度水平及相关并发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免疫抑制剂 他罗利姆 血药浓度 婴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犬肝移植大血管快速重建的新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史源 蒋安 +6 位作者 张勇 李泉源 李建辉 张吉成 孟珂伟 刘昌 吕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0-423,共4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大血管重建方法的改进,提高吻合速度,缩短无肝期时间,减少其对机体的损害。方法选用杂种犬32只,随机分为供、受体两组,每组16只,再将受体组按血管重建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10只(磁环吻合非转流组,使用不同口径的...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大血管重建方法的改进,提高吻合速度,缩短无肝期时间,减少其对机体的损害。方法选用杂种犬32只,随机分为供、受体两组,每组16只,再将受体组按血管重建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10只(磁环吻合非转流组,使用不同口径的氧化钛涂层磁环),B组6只(手工吻合被动静脉转流)。对术中各组的手术时间、血液动力学、血管吻合情况及术后存活情况分别进行观察。结果1手术时间A组手术时间为3.24±0.49h,无肝期为5.89±2.27min,肝下下腔静脉吻合时间为3.89±0.73min;B组手术时间为4.12±0.51h,无肝期为28.33±6.04min,肝下下腔静脉吻合时间12.16±3.72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血流动力学A组血流动力学稳定,不用升压药,补液730.56±150.56ml;B组无肝期血压偏低,持续时间长,肝脏复流后需要大量升压药维持血压,补液量2241.67±390.78ml。3血管吻合口情况A组吻合口均无渗血,少数扭曲吻合口通过轻度旋转磁环予以纠正,术后无血栓形成;B组有4只因肝素化导致吻合口持续渗血,其中1只门静脉血栓,1只门静脉扭曲。4术后存活情况A组存活7d以上3只,3-6d6只,12h1只;B组存活3-6d2只,1-2d3只,12h1只。结论使用磁环进行犬肝移植大血管重建,吻合过程简便,无肝期明显缩短。但磁环需要留置腹腔内,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血管吻合 磁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脊髓病肝移植术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庆军 朱志军 +5 位作者 郑虹 李延钧 张建军 薛芳菁 侯建存 沈中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98-900,共3页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是慢性肝病晚期少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以进行性双下肢痉挛性截瘫为特征性临床表现。本病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肝移植治疗肝性脊髓病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有较好的疗效。我院自2004年以来,为4例终末期...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是慢性肝病晚期少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以进行性双下肢痉挛性截瘫为特征性临床表现。本病缺乏有效治疗方法,肝移植治疗肝性脊髓病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有较好的疗效。我院自2004年以来,为4例终末期肝硬化合并肝性脊髓病的患者施行了原位肝移植术,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疾病 肝移植 肝疾病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营养与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 被引量:9
6
作者 沈中阳 刘懿禾 +3 位作者 于立新 王峪 刘蕾 明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99-602,共4页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早期不同营养治疗方法对应激性高血糖和围手术期预后的影响,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更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因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导致肝功能衰竭或终末期肝硬化行肝移植手术患者172例,回顾性分析在肝移植...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早期不同营养治疗方法对应激性高血糖和围手术期预后的影响,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更合理的营养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因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导致肝功能衰竭或终末期肝硬化行肝移植手术患者172例,回顾性分析在肝移植术后早期采用较高或较低热量标准及血糖控制标准情况下,围手术期并发症和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肝移植术后早期采用较低热量(83.7~104.6kJ·kg^-1·d^-1)和增加脂肪供能比例(糖:脂肪=50%:35%)的阶梯营养治疗、并保持血糖〈8mmol/L组,较采用较高热量(125.5~146.4kJ·kg^-1·d^-1)和常规供能比例(糖:脂肪=55%:30%)、血糖控制在〈12mmol/L组患者在本后14d内每日胰岛素用量减少(P〈0.01);术后30d内感染相关病死率降低(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缩短(P均〈0.05)。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伤口和吻合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白蛋白总用量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采用低热量营养并控制血糖〈8mmol/L的治疗方式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且不会影响外科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高血糖 应激性 营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6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建军 朱志军 +8 位作者 郑虹 邓永林 潘澄 杨涛 张雅敏 蒋文涛 高伟 方振宇 沈中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1-471,共1页
近年来联合应用手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等治疗手段使肝内胆管结石的治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残留结石、复发、反复发作胆管炎并逐渐进展为胆汁性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移植是治疗... 近年来联合应用手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等治疗手段使肝内胆管结石的治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残留结石、复发、反复发作胆管炎并逐渐进展为胆汁性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移植是治疗此类终末期肝病的理想方法之一,但在手术适应证、术式选择、术中术后处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 肝内 胆结石 肝移植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肝脏移植术治疗纤维板层型肝癌一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玮晔 朱志军 +2 位作者 邓永林 田大治 沈中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7-528,共2页
纤维板层型肝癌(FLC)属于一种特殊病理类型的肝细胞肝癌(HCC),生长缓慢,预后较其他类型的肝细胞肝癌好。我院于2005年10月采用原位肝移植术治疗1例纤维板层型肝癌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余,至今效果良好。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移植 移植 同种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次肝移植的免疫抑制方案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雅敏 蔡金贞 +4 位作者 朱志军 郑虹 邓永林 潘澄 沈中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85-1087,共3页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ROLT)的免疫抑制剂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再次肝移植临床资料,根据所使用的免疫抑制方案分为:①环孢霉素A(CsA)+硫唑嘌呤(Aza)+强的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方案;②普乐可复(FK506)+骁悉(MMF)+强的松(Pred)免疫抑制... 目的探讨再次肝移植(ROLT)的免疫抑制剂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再次肝移植临床资料,根据所使用的免疫抑制方案分为:①环孢霉素A(CsA)+硫唑嘌呤(Aza)+强的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方案;②普乐可复(FK506)+骁悉(MMF)+强的松(Pred)免疫抑制方案;③抗IL-2R抗体+普乐可复(FK506)+骁悉(MMF)+甲强龙四联免疫抑制方案;④无激素免疫抑制方案;⑤改变FK506服药次数的免疫抑制方案。结果99例再次肝移植患者术后3个月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方案①为早期2例移植患者,其中1例发生急排;方案②37例患者4例发生急排(10.8%);方案③50例患者5例发生急排(10.0%);方案④9例患者1例发生急排(11.1%);方案⑤1例患者,未发生急排。所有发生急排的病例经加大FK506用量或甲强龙冲击治疗后症状均缓解。结论再次肝移植术后是一个免疫动态过程,鉴于个体差异性和免疫系统复杂性,不可能采用统一免疫抑制模式,应选择恰当的药物组合,维持适度的免疫抑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肝移植 免疫抑制方案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治134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东旭 刘臻 +4 位作者 刘宝林 张小薄 许维雪 邓永林 沈中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3045-3048,共4页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0/2006-01施行的134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共20例次)出现胆道并发症,治愈17例,1例放弃治疗.其中胆道狭窄12例次,胆漏2例次,胆管结石6例次.与T管...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0/2006-01施行的134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共20例次)出现胆道并发症,治愈17例,1例放弃治疗.其中胆道狭窄12例次,胆漏2例次,胆管结石6例次.与T管相关的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1.7%(14/120).胆道并发症组冷缺血时间(624min)和二次热缺血时间(60min)均高于无胆道并发症组(384min,43min,均P<0.05).结论:保存性损伤和缺血性损伤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术后早期胆道造影并联合应用核磁共振胆管成像有助于及时诊断胆道并发症.介入技术是胆道并发症的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后淋巴漏3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全胜 史源 +6 位作者 史瑞 滕大洪 褚志强 唐兆贺 方振宇 张建军 郑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5865-5868,共4页
背景:肝移植后淋巴漏为少见的并发症。但门脉高压可导致腹腔淋巴回流障碍,因而术中应重视预防淋巴管的损伤。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移植后淋巴漏的防治经验。方法:总结分析3例肝移植后淋巴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丙肝后肝硬化2例,原发... 背景:肝移植后淋巴漏为少见的并发症。但门脉高压可导致腹腔淋巴回流障碍,因而术中应重视预防淋巴管的损伤。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移植后淋巴漏的防治经验。方法:总结分析3例肝移植后淋巴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丙肝后肝硬化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乙肝肝硬化1例,均接受经典原位肝移植术。记录分析3例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与结论:3例患者均于肝移植后6~8d,恢复正常饮食后,肝周引流管处引流量突然增多,为乳白色,改为低蛋白饮食后引流液性状趋向清亮。无腹痛、腹胀及发热等表现,腹部压痛及反跳痛均为阴性。3例患者引流液苏丹Ⅲ染色均为阳性,引流液中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水平接近血清水平,腹部超声均提示腹腔积液。肝移植后淋巴漏患者经先禁食,而后给予低脂饮食加全胃肠外营养的保守治疗方案1周左右均获治愈。结果提示,肝移植中游离解剖应尽量结扎,以避免淋巴漏;移植后出现淋巴漏,给予积极的饮食控制及全胃肠外营养后可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漏 肝移植 并发症 全胃肠外营养 淋巴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肝移植术中肿瘤播散以及与CD44v6及MMP9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迪 郑虹 +6 位作者 朱志军 邓永林 潘澄 王玉亮 王政禄 高东宸 沈中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21-1524,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播散细胞检测对肝癌肝移植术中转移的评价意义以及与基质金属蛋白水解酶(MMP-9)、黏附分子(CD44v6)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联合荧光标记探针杂交法定量检测30例血清AFP阳性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播散肿瘤细胞AFPmRNA... 目的探讨肿瘤播散细胞检测对肝癌肝移植术中转移的评价意义以及与基质金属蛋白水解酶(MMP-9)、黏附分子(CD44v6)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联合荧光标记探针杂交法定量检测30例血清AFP阳性肝癌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播散肿瘤细胞AFP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肝癌肝移植术前患者血清CD44v6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MMP9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运用统计软件SPSS9.0行χ2检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30例肝癌肝移植术中肿瘤播散阳性率肺动脉、外周动脉、外周静脉、门静脉分别为63.3%、60%、50%、40%;肝移植手术过程中对肝脏的挤压可以引起肿瘤播散,并且以肺动脉途径为主,P<0.01;术中肿瘤播散组与无肿瘤播散组血清CD44v6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中肿瘤播散组与无术中肿瘤播散组肿瘤组织表达MMP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RT-PCR联合荧光标记探针杂交法能够检测到肝癌患者血液中播散肿瘤细胞,并且以肺动脉血阳性率最高;在肝移植过程中对病肝的搬动、挤压可以引起肿瘤细胞播散;其过程与基质金属蛋白水解酶(MMP-9),黏附分子(CD44v6)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肝移植 肿瘤播散细胞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卉 张淑英 +4 位作者 王政禄 朱丛中 蔡文娟 郑虹 沈中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肝移植术后PTLD行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CR、IgH基因重排检测,同时复习其临床资料并随访。结果3例中,2例位于肝门部,1例位于肝动脉旁淋巴结。临床表现为发热和...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肝移植术后PTLD行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CR、IgH基因重排检测,同时复习其临床资料并随访。结果3例中,2例位于肝门部,1例位于肝动脉旁淋巴结。临床表现为发热和梗阻性黄疸。病理诊断例1为单形性T细胞PTLD的周围T细胞淋巴瘤,例2、例3为单形性B细胞PTLD的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例1 TCR阳性,例2、例3 IgH阳性。3例EBV免疫组化染色均阳性。行再次移植降低免疫抑制剂用量并配合抗病毒、抗CD20单抗和化疗等治疗,例1、例3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4个月死于淋巴瘤复发和肺感染,例2随访11个月无瘤生存。结论PTLD是肝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独特的形态和临床特征。病因可能与EB病毒感染和免疫抑制有关,需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肝移植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诊治 被引量:7
14
作者 邓永林 张建军 +1 位作者 李林 沈中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4-885,888,共3页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血栓形成的诊治程序,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成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的临床经过。结果540例共7例发生HAT,分别经溶栓、取栓术和再次移植术治疗,手术效果明显,溶栓失败者出...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血栓形成的诊治程序,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成人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HAT)的临床经过。结果540例共7例发生HAT,分别经溶栓、取栓术和再次移植术治疗,手术效果明显,溶栓失败者出现胆道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螺旋CT及血管造影有助于及时诊断,果断手术是理想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动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伟 朱志军 +4 位作者 郑虹 邓永林 潘澄 吴斌 沈中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8-709,共2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以小叶间胆管阻塞为特征。肝移植是PBC的唯一治愈手段,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接受肝移植治疗的PBC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肝移植 移植 同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肝供肝活体肝移植的术前评估 被引量:2
16
作者 史瑞 蒋文涛 +4 位作者 朱志军 郑虹 邓永林 潘澄 沈中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5725-5728,共4页
背景:活体肝移植供者的脂肪肝情况与移植效果有明显的关系,如何尽量应用无创检查来准确评估脂肪肝供肝尤为重要。目的:比较体质量指数、B超及CT检查综合评价脂肪肝供肝进行肝移植的可能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活体肝移植供者... 背景:活体肝移植供者的脂肪肝情况与移植效果有明显的关系,如何尽量应用无创检查来准确评估脂肪肝供肝尤为重要。目的:比较体质量指数、B超及CT检查综合评价脂肪肝供肝进行肝移植的可能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活体肝移植供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身高体质量指数,术前腹部B超及CT评估供肝脂肪变情况,并与术中供肝活检的病理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供肝活检病理结果显示:轻度脂肪肝8例,中度脂肪肝3例。以术前体质量指数≥25kg/m2为轻度脂肪肝诊断标准,存在脂肪肝12例,与病理结果对照特异性为41.7%,敏感性45.4%。如这一标准用于评价中度脂肪肝,其中诊断中度脂肪肝的敏感度为100%,诊断中度脂肪肝的特异性为60%;术前CT诊断脂肪肝9例,特异性为44.4%,敏感性36.4%;术前超声诊断脂肪肝5例,特异性为60%,敏感性为27.7%。结果提示活体肝移植术前体质量指数,B超及CT评估脂肪肝供肝与供肝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均有较大差异,术前超声诊断特异性相对较高,术前体质量指数诊断敏感性相对较高。需要3者结合使用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可行肝穿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活体肝移植 术前评估 体质量指数 CT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肝移植后的近期并发症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晓叶 孙丽莹 +6 位作者 朱志军 饶伟 蒋文涛 张建军 张雅敏 刘懿禾 沈中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5733-5736,共4页
背景:婴幼儿肝移植作为肝移植领域的难点,技术难度很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围手术期管理困难,目前在国内开展时间短,病例数量少,临床经验相对缺乏。目的:探讨婴幼儿肝移植术后近期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 背景:婴幼儿肝移植作为肝移植领域的难点,技术难度很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围手术期管理困难,目前在国内开展时间短,病例数量少,临床经验相对缺乏。目的:探讨婴幼儿肝移植术后近期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06-09/2010-01完成的14例婴幼儿肝移植临床资料,年龄6个月~2岁8个月,其中活体肝移植8例,劈离式肝移植6例。记录分析术前情况,手术方式,围手术期处理,术后一般情况,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与结论:14例婴幼儿肝移植术后早期有13例存活,1例患儿术后第5天因原葛西式手术吻合口溃疡穿孔致重度感染死亡;其他术后近期并发症依次包括:病毒感染6例次、腹腔感染3例次、胆道逆行性感染3例次、胆漏3例次、乳糜漏2例次、胆道吻合口狭窄1例次、急性排斥反应1例次、药物性精神症状2例次。结果表明婴幼儿肝移植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感染及手术并发症为主,对其合理防治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肝移植 近期并发症 感染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镜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阻塞40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蒋文涛 朱志军 +6 位作者 邓永林 郑虹 潘澄 蔡金贞 张海明 魏林 沈中阳 《消化外科》 CSCD 2006年第5期324-328,共5页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诊断及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阻塞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阻塞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经T管造影证实为肝内胆管阻塞伴狭窄,经T管途径扩张窦道并行胆道镜,再于X线透视下放管支撑。结果29例疗效满...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诊断及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阻塞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阻塞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经T管造影证实为肝内胆管阻塞伴狭窄,经T管途径扩张窦道并行胆道镜,再于X线透视下放管支撑。结果29例疗效满意;8例得到控制;3例效果较差,接受了再次移植。结论胆道镜治疗是肝移植术后肝内胆管阻塞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阻塞 胆道镜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凯 王凯 +9 位作者 马楠 孟醒初 张威 孙超 董冲 吴斌 韩潮 覃虹 沈中阳 高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分析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移植科接受肝移植手术的219例胆道闭锁患儿临床资料。根据肝移植术前是否接受过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手术)、肝移植术前是否发生胆管炎以... 目的分析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移植科接受肝移植手术的219例胆道闭锁患儿临床资料。根据肝移植术前是否接受过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手术)、肝移植术前是否发生胆管炎以及肝移植术中肠袢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间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结果 219例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总体发生率为23.29%。Kasai手术组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高于非Kasai手术组(30.70%vs 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6,P=0.007)。而Kasai手术组患儿中,术前胆管炎组与术前非胆管炎组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组间比较(28.57%vs 32.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5,P=0.628);肠袢保留组与肠袢重建组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组间比较(31.43%vs3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3,P=0.911)。在Kasai术后存在胆管炎的患儿中,原肠袢组与新肠袢组肝移植术后胆管炎发生率组间比较(33.33%vs 2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9,P=0.447)。结论对于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的顽固性胆管炎,肝移植手术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胆管炎较为常见,但基本可以治愈。保证胆肠吻合的输入端肠袢长度足够,可有效控制肝移植术后胆管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外科手术 胆管炎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移植术后HCMV感染先驱性诊断与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阳德 刘辉 +4 位作者 李浩 朱勤 彭健 张建军 王晓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5,7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较好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6月 ̄2006年6月进行的78例同种异体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18例,出现发热12例,肺部感染5例,黄疸2例,6例无明显症状。...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较好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6月 ̄2006年6月进行的78例同种异体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18例,出现发热12例,肺部感染5例,黄疸2例,6例无明显症状。经更昔洛韦治疗后,18例患者HCMV抗体、PP65和HCMV-DNA转变为阴性。结论肝移植后HCMV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预防、早期治疗是至关重要的,HCMV抗体、PP65和HCMV-DNA的应用能够对HCMV感染患者作出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传统治疗与先驱性治疗其并发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先驱性治疗有针对性,能降低耐药的发生率,避免药物的毒性反应,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巨细胞病毒感染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