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部超声检查在儿童肺炎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颜铭 张建平 +2 位作者 张成 于波 燕瑞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7期1119-1122,共4页
肺部超声主要基于胸部贴壁气—液体界面的成像,近些年来逐渐成为常见的肺部辅助检查方式之一。由于肺部超声能够避免辐射、操作方便、可动态监测以及特异性高的优点,在儿童肺炎的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就肺... 肺部超声主要基于胸部贴壁气—液体界面的成像,近些年来逐渐成为常见的肺部辅助检查方式之一。由于肺部超声能够避免辐射、操作方便、可动态监测以及特异性高的优点,在儿童肺炎的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就肺部超声检查在儿童肺炎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 儿童 肺炎 鉴别诊断 肺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眼轴:肠道菌群在干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郑玉翠 郝瑞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246,共5页
干眼的特点是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近年大量研究证实干眼与肠道菌群之间关系密切,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可以穿透血眼屏障,调节免疫应答,并抑制炎症反应。本文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益生菌和益生元与干眼之间作用机... 干眼的特点是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近年大量研究证实干眼与肠道菌群之间关系密切,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可以穿透血眼屏障,调节免疫应答,并抑制炎症反应。本文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益生菌和益生元与干眼之间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梳理,旨在为今后干眼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干眼 短链脂肪酸 丁酸盐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的药理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付志强 《医药前沿》 2025年第7期38-40,共3页
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型超短效镇静药物,具有起效迅速和半衰期短的特点。其体内代谢不依赖肝肾功能,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抑制较轻,苏醒较快且质量较高,长时间连续输注不会蓄积,且可被氟马西尼快速拮抗。这些特性使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 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型超短效镇静药物,具有起效迅速和半衰期短的特点。其体内代谢不依赖肝肾功能,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抑制较轻,苏醒较快且质量较高,长时间连续输注不会蓄积,且可被氟马西尼快速拮抗。这些特性使其在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瑞马唑仑的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临床麻醉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酮症糖尿病性癫痫发作临床特点分析
4
作者 张婷婷 张淑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7期1256-1258,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上升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浓度增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由于代谢紊乱可能引起各种急慢性的并发症。非酮症性糖尿病性癫痫属于糖尿病神经系统重要的一种并...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上升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浓度增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由于代谢紊乱可能引起各种急慢性的并发症。非酮症性糖尿病性癫痫属于糖尿病神经系统重要的一种并发症,临床上偶有报道,由于其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对于既往无糖尿病史的患者,容易造成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酮症 糖尿病 癫痫 首发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用于治疗妊高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邓幻苏 宋艳引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5期86-88,共3页
目的:探究将硝苯地平与硫酸镁一同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疾病(妊高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3年11月河北省涿州市医院收治的80例妊高症患者,通过计算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常规硝苯地平治疗)和研究组(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 目的:探究将硝苯地平与硫酸镁一同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疾病(妊高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3年11月河北省涿州市医院收治的80例妊高症患者,通过计算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常规硝苯地平治疗)和研究组(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各40例,比较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压水平以及母婴结局。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压水平、尿蛋白定量均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1例心率加快、1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母婴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硝苯地平、硫酸镁联合用于妊高症治疗中,效果比较明显,可以有效抑制血压上升,改善妊娠结局,且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小,可以保证母婴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症 硫酸镁 血压水平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三序”疗法联合引导性音乐想象技术改善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疲乏症状群的护理体会
6
作者 廉晓静 杨兴华 +1 位作者 黄砚萍 田小冬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9期65-69,共5页
本文总结1例耳穴“三序”疗法联合引导性音乐想象技术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肝郁脾虚型)患者疲乏症状群的护理经验。入院后完善护理评估,基于患者主要症状,采用耳穴按摩、耳部刮痧、耳穴贴压“三序”疗法联合引导性音乐想象技术进行干预,... 本文总结1例耳穴“三序”疗法联合引导性音乐想象技术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肝郁脾虚型)患者疲乏症状群的护理经验。入院后完善护理评估,基于患者主要症状,采用耳穴按摩、耳部刮痧、耳穴贴压“三序”疗法联合引导性音乐想象技术进行干预,缓解患者疲乏、焦虑、失眠症状,提高其总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 耳穴按摩 刮痧 耳穴贴压 引导性音乐想象技术 症状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和网络药理学的雷公藤-甘草配伍减毒作用机制研究
7
作者 王磊 孙杨 +5 位作者 孙悦 李嘉晨 刘莹 刘洪庚 刘雪瑞 王玉明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2期1-11,共11页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别检测雷公藤单煎液和雷公藤-甘草合煎液中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阐明以甘草配伍降低雷公藤肝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雷公藤单煎液和雷公藤-...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别检测雷公藤单煎液和雷公藤-甘草合煎液中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阐明以甘草配伍降低雷公藤肝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雷公藤单煎液和雷公藤-甘草合煎液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探究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基于成分分析结果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的数据库(DAVID),DisGeNet等数据库对其化学成分、成分靶点以及肝损伤靶点进行检索和分析并绘制韦恩图。将共有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并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将网络可视化,并筛选出核心治疗靶点。对核心治疗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采用UPLC-QTOF-MS技术鉴定,雷公藤-甘草合煎液与雷公藤单煎液相比有27种成分减少。雷公藤单煎液、雷公藤-甘草合煎液成分与肝损伤相关靶点取交集,分别得到146个和244个共有靶点。通过PPI网络分析发现,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酪氨酸激酶(SRC)等靶点可能就是雷公藤造成肝脏损伤的关键靶点,蛋白激酶B1(Akt1)、肿瘤蛋白53(TP53)等靶点可能是雷公藤-甘草配伍减毒降低肝脏损伤的关键靶点。KEGG结果显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的生物过程可能是雷公藤配伍甘草减毒的起效通路。结论雷公藤-甘草配伍通过多靶点和多通路发挥降低肝毒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甘草 配伍减毒 成分分析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肝切除术后早期肝再生的促进作用
8
作者 郑燕 高伟 +3 位作者 孟庆红 龙艺尹 韩洪起 王玉亮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对大鼠70%肝部分切除术(PH)后早期残肝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大鼠70%PH组(模型组,n=12)、大鼠70%PH后自体ADSCs移植组(移植组,n=12)。比较模型组和移植组术后2...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对大鼠70%肝部分切除术(PH)后早期残肝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大鼠70%PH组(模型组,n=12)、大鼠70%PH后自体ADSCs移植组(移植组,n=12)。比较模型组和移植组术后24、72 h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获取肝组织,比较形态学改变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水平,RT-PCR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移植组术后24 h血清ALT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5,P<0.05);与模型组比较,移植组术后24、72 h血清AST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9、3.323,均P<0.01)。光镜下观察移植组术后24、72 h肝窦轻度扩张,肝细胞结构排列紊乱程度较模型组轻。与模型组比较,移植组术后24、72 h PCNA指数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1、2.825,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移植组术后24、72 h H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1、3.263,均P<0.05)。结论:自体ADSCs移植可促进70%PH后早期残余肝脏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组织 大鼠 肝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电子阴道镜检查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尹宏向 张磊磊 南芳芳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1期22-26,共5页
电子阴道镜检查是宫颈癌筛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以识别宫颈癌前病变并指导活检部位,但结果常受到检查者专业水平限制及主观意识的影响,导致检查结果的偏差。鉴于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在辅助电子阴道镜检查中的应... 电子阴道镜检查是宫颈癌筛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以识别宫颈癌前病变并指导活检部位,但结果常受到检查者专业水平限制及主观意识的影响,导致检查结果的偏差。鉴于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在辅助电子阴道镜检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本文介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概况,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电子阴道镜检查的相关研究、意义和目前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阴道镜 人工智能 宫颈癌筛查 宫颈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评估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价值
10
作者 魏亚君 侯泽 +4 位作者 刘雨庭 王孟薇 王欣怡 叶英楠 贾克刚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6,共8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MHR)评估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日至2023年1月15日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治疗的HFrEF(LVEF<40%)患者,记录HFrEF患者入院时MHR水平...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MHR)评估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日至2023年1月15日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治疗的HFrEF(LVEF<40%)患者,记录HFrEF患者入院时MHR水平,对患者定期随访12个月,将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源性死亡和心衰再入院)界定为预后不良。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对预后不良的关联因素进行分析;ROC曲线评估MHR对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采用DeLong检验分析MHR和脑钠肽(BNP)对不良预后的检测效力的差异;通过MHR评估不良预后的临界值分组,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86例,其中男206例,女80例,年龄M(Q 1,Q 3)为67(58,74)岁。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MHR(HR=1.482,95%CI:1.015~2.164)和BNP(HR=1.001,95%CI:1.000~1.001)是HFrEF患者预后不良的关联因素。MHR、BNP及两者联合对HFrEF患者不良预后的辅助诊断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9、0.738和0.769;临界值分别为0.486、1090 pg/ml、0.41。DeLong检验分析MHR、BNP和两者联合对不良预后检测效力无差异。12个月的随访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FrEF患者MHR>0.486组发生预后不良的时间(8.645个月)明显短于MHR≤0.486组(10.296个月,P<0.001),MHR>0.486组预后不良风险是MHR≤0.486组的2.843倍(HR=2.843,95%CI:1.867~4.327)。结论MHR可作为评估HFrEF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预后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的附子煎剂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毒性的影响
11
作者 杨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4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附子煎剂的剂量不同和煎煮时间不同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毒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40只昆明种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4组(正常组、模型组、匹多莫德、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附片组),每组10只小鼠,除正常组外,均应用环磷酰胺诱导成... 目的:分析附子煎剂的剂量不同和煎煮时间不同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毒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40只昆明种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4组(正常组、模型组、匹多莫德、不同剂量和煎煮时间附片组),每组10只小鼠,除正常组外,均应用环磷酰胺诱导成为免疫低下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予相应剂量的自来水,其他22组按照分组的药物种类、剂量和煎煮时间给药。将毒性情况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作为观察指标,借助Bliss法进行半数致死量(LD50)的检测。结果:用药剂量与安全性呈负相关,煎煮时间与安全性呈正相关。与模型组相比,附片60 g煎1.5 h、2.0 h、2.5 h、3.0 h组及高压1.0组的脾指数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附片100 g煎0.5 h、1.0 h、1.5 h、2.0 h、2.5 h组的脾指数较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附片30 g煎3.0 h组的胸腺指数更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附片30 g煎0.5 h、1.0 h、1.5 h、2.0 h、2.5 h、3.0 h组和附片60 g煎0.5 h组的粒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较高(P<0.05)。结论:附子煎剂的用药剂量与安全性呈负相关,煎煮时间与安全性呈正相关。通过科学的用药策略和规范的管理,可以在充分发挥附子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毒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煎剂 不同剂量 不同煎煮时间 非特异性免疫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架联合双层VSD治疗对开放性跟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12
作者 郭晓征 黄津汉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1期189-192,共4页
目的 探究外固定架联合双层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70例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对照组采用复位手术外固定架联合普通换药引流治疗,... 目的 探究外固定架联合双层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70例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5)。对照组采用复位手术外固定架联合普通换药引流治疗,研究组采用复位手术外固定架联合双层VSD治疗。比较两组常规临床指标、影像学指标、切口并发症,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估患者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切口干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伤口愈合、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皮瓣转移术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 <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Maryland足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足功能优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大于对照组且内侧缩短率小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外固定架联合双层VSD治疗可更好改善开放性跟骨骨折患者临床症状、足功能,加速患者术后恢复,且具有较少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双层负压封闭引流 开放性跟骨骨折 愈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光辉 冯小兵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期131-134,149,共5页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放疗除了射线本身能够破坏肿瘤细胞,还可以通过激发体内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效应达到抗肿瘤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放疗的免疫调节作用为...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放疗除了射线本身能够破坏肿瘤细胞,还可以通过激发体内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效应达到抗肿瘤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放疗的免疫调节作用为全身抗肿瘤反应提供了新的亮点。通过恢复抗肿瘤免疫发挥全身作用的PD-1/PD-L1抑制剂与放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许多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已经显示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因此联合治疗被认为是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策略。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放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放疗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对患者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刘师桐 何英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9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施以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以及对其血糖指标、胰岛素β细胞功能、胰高血糖素、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生态城医院的300例初诊2型糖尿... 目的观察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施以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以及对其血糖指标、胰岛素β细胞功能、胰高血糖素、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生态城医院的3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0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150例,采用西格列汀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胰岛素β细胞功能、胰高血糖素、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及餐后2h的胰高血糖素,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比于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西格列汀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改善其血糖指标、胰岛素β细胞功能、胰高血糖素,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西格列汀 血糖 胰岛素β细胞功能 胰高血糖素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诊断效能及相关征象分析
15
作者 于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85-0188,共4页
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效果有相关征象。方法 将2021年3月到2023年12月到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到我院治疗的10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开展高频... 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效果有相关征象。方法 将2021年3月到2023年12月到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到我院治疗的10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开展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收缩期峰值流速和血流阻力指数为鉴别指标,判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当中诊断的效能,并分析比对相关征象。结果 (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2)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结节相比征象突出且明显;(3)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征象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关联密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效能较高,且具有明显的征象,其征象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关联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乳头状癌 诊断效能 征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效能
16
作者 于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57-160,共4页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的88例疑似肾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以后对患者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患者开展肾动脉造影,并将其作为金标准,判断超声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效能...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的88例疑似肾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以后对患者均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患者开展肾动脉造影,并将其作为金标准,判断超声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效能。结果 (1)经金标准检出动脉狭窄78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7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价值较高;(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动脉狭窄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时间少于肾动脉造影,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在肾动脉狭窄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能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超声 肾动脉狭窄 诊断 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腹部超声检查在肝脏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效果分析
17
作者 于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23-026,共4页
分析中腹部超声检查在肝脏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中新生态城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内收治的75例因肝脏肿块到院就诊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腹部超声检查,而75例患者中,61例... 分析中腹部超声检查在肝脏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中新生态城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内收治的75例因肝脏肿块到院就诊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腹部超声检查,而75例患者中,61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良性肿块,14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肿块(以此为金标准)。统计分析腹部超声对肝脏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并对比肝脏肿块良恶性在腹部超声中的指标差异、影像学表现。结果 (1)腹部超声检出71例肝脏肿块,其中58例良性肿块、13例恶性肿块,与金标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腹部超声检出的58例良性肝脏肿块HVCI、DPI、THBF、RR等血运指标均显著低于13例恶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8例良性肝脏肿块患者的腹部超声影像显示,肿块回声以实质高回声或低回声为主,且肿块边界清晰、性状规则,而13例恶性肝脏肿块患者的腹部超声影像显示与其相反,组间占比对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脏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腹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准确率,且可通过彩色多普勒系统,明确其血流信号与影响形态特征,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可靠客观依据,倡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块 良恶性肿块鉴别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血流参数和肿瘤病理分期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颜铭 王潇漩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6期2807-2809,共3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血流参数和肿瘤病理分期及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天津第五中心医院生态城医院以及天津港口医院就诊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以及同时间段在以上医院就诊治疗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60...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血流参数和肿瘤病理分期及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天津第五中心医院生态城医院以及天津港口医院就诊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以及同时间段在以上医院就诊治疗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60例的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超声检查常规特征情况、超声血流参数情况[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对比不同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超声血流参数情况。对比不同预后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超声血流参数情况。分析不同超声血流参数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增厚程度、血流信号比例以及内膜回声不均匀比例均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患者(均P<0.05)。子宫内膜癌组患者的PI、RI均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组患者,PSV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患者(均P<0.05)。不同FIGO分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PI、RI、PSV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3年,子宫内膜癌患者死亡14例,死亡患者的PI、RI均低于子宫内膜增生患者,PSV高于存活患者(均P<0.05)。利用PI、RI、PSV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进行预测,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47、0.35、44.86cm/s,约登指数分别为61.80%、62.42%、67.39%。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部分超声血流参数和肿瘤的病理分期与预后具有关联性,利用部分超声血流参数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推测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超声 病理分期 预后 子宫内膜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耗材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管理分会 张磊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2期190-195,共6页
医用耗材管理指医疗机构以患者为中心,以医学科学为基础,对医用耗材的采购、储存、使用、追溯、监测、评价、监督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组织实施与管理,是医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用耗材的科学管理可促进临床医学、合理使用医用耗材,... 医用耗材管理指医疗机构以患者为中心,以医学科学为基础,对医用耗材的采购、储存、使用、追溯、监测、评价、监督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组织实施与管理,是医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用耗材的科学管理可促进临床医学、合理使用医用耗材,提升专业技术服务和相关医用耗材管理工作水平。为了规范和落实医用耗材管理过程中的每项内容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管理分会组织天津地区的专家,并邀请全国知名专家进行讨论指导后最终形成医用耗材管理专家共识,以促进提升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耗材 管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韧带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20
作者 贾璐 张建平 王静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韧带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fibrous tumor,SFT)的影像学、临床病理特点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对1例结肠韧带SFT患者进行影像学鉴别检查(包括CT、超声造影、核磁共振检查等),后通过手术及病理诊断该病例属于罕见结肠韧带S... 目的探讨结肠韧带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fibrous tumor,SFT)的影像学、临床病理特点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对1例结肠韧带SFT患者进行影像学鉴别检查(包括CT、超声造影、核磁共振检查等),后通过手术及病理诊断该病例属于罕见结肠韧带SFT,总结该病例的相关检查、诊断、手术治疗与术后随访过程。结果患者胃结肠网膜近胃底处结肠韧带可见肿物,肿物肉眼观灰褐色,表面光滑可见血管扩张,切面灰白、实性质中,中央可见钙化灶。镜下特点:镜下瘤细胞周界清晰,呈交织状或席纹状排列,局部呈纤细梭形,血管丰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TAT-6、CD34阳性,Ki-67(3%+),SALL-4、CD117、S-100阴性。术后随访2个月,无复发,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结论结肠韧带SFT疾病较罕见,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变化和免疫表型,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肿瘤为主,且术后应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韧带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超声造影 增强核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