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孙影 《广州医药》 2023年第4期110-114,共5页
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特征表现为听力下降和中耳积液,与中耳化脓性炎症常伴随耳部急性感染不同,SOM常伴随耳部闷胀、轻微耳痛等,致使听力出现障碍。SOM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感染、免疫、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相关,治疗方法也... 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临床特征表现为听力下降和中耳积液,与中耳化脓性炎症常伴随耳部急性感染不同,SOM常伴随耳部闷胀、轻微耳痛等,致使听力出现障碍。SOM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感染、免疫、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相关,治疗方法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本文就SOM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方式展开综述,以期为临床及早诊断和治疗SOM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病因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塞米松给药方式治疗对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影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363-36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地塞米松给药方式对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静海区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00例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 目的:探讨不同地塞米松给药方式对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静海区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00例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观察组耳后注射地塞米松,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测试结果、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功能指标、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频率点的听力、血液流变学指标、内皮功能指标、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侧组各频率点的听阈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低切、中切、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内皮素-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后注射地塞米松能够有效改善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力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下降型 突发性耳聋 地塞米松 耳后注射 听力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低频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特征分析
3
作者 孙影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2442-244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低频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静海区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00例(210耳)急性低频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纯音测听(PTT)、听性脑干反应测试、声导抗测试,分析急... 目的:探讨急性低频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静海区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00例(210耳)急性低频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纯音测听(PTT)、听性脑干反应测试、声导抗测试,分析急性低频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发病患者中20~45岁患者占77.50%(155/200);男性患者占40.00%(80/200),女性患者占60.00%(120/200);患者主诉以听力下降、闷胀感及耳部堵塞为主,三者出现的频率分别为90.00%(180/200)、72.50%(145/200)、80.00%(160/200),190例(192耳)患耳PTT图呈低频听阈升高为特征的上坡型图,10例(18耳)合并高频陈旧性听力损伤,患耳PTT图呈非典型上坡型图。患者患耳三个低频频率均高于健耳相应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耳三个高频的纯音听阈值与健耳相应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就诊时间患者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21 d后患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耳治疗后的三个低频纯音听阈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高频区纯音听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低频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闷胀感及耳部堵塞,发病3 w内就诊者疗效较好,该疾病有自愈倾向,但有复发可能,应加强追踪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低频区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临床特征 听力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配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性聋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芦家慧 《慢性病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868-1870,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配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性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94例老年性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用药方案分组,对照组45例予以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49例予以银杏叶提取物配合前列地尔治疗。...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配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性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94例老年性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用药方案分组,对照组45例予以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49例予以银杏叶提取物配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听力障碍程度[听力平均阈值、老年人听觉障碍量表(hearing handicap inventory for the elderly-screening,HHIE-S)]、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相较于对照组的51.11%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听力平均阈值、HHIE-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SF-36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提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4%,相较于对照组的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配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性聋有助于增强疗效,改善听力水平,提高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具有良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血管扩张 认知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