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功举办第十届全国职业教育新思维博士论坛
1
作者 刘晶晶 《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24年9月28日,第十届全国职业教育新思维博士论坛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师资培训楼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使用与愿景”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024年9月28日,第十届全国职业教育新思维博士论坛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师资培训楼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使用与愿景”为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论坛 师资培训 教育强国 教育新思维 报告厅 技术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成功举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的职教师资队伍建设——2024年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研究与实践新进展
2
作者 曹晔 刘红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3,90,共9页
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新时代新征程强教强师的纲领性文件。一年来,职业教育领域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探讨教育家精神的价值、路径及其与工匠精神、师德师风的关系;继续推动教师教学创新团... 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新时代新征程强教强师的纲领性文件。一年来,职业教育领域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探讨教育家精神的价值、路径及其与工匠精神、师德师风的关系;继续推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在建设思路、建设范式、教师能力提升、课程体系重构和模块化教学实施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教师培养在教育博士下增设了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从制度上完善了本硕博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教师培训逐步形成了“五化”的改革发展趋势;“双师型”教师内涵建设、认定标准、平台建设、考核评价等进一步完善;教师制度从师德师风、教师管理、教师发展、教师评价、教师激励等多个维度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各种学术组织和相关院校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政策咨询、学术交流和师范生竞赛等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队伍 建设现状 研究综述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现状及提升研究
3
作者 王晓军 赵文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3,共7页
教材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已确立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具体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质量进行评价。经调查分析,得出新形态教材在内容维度处于“良好”偏“优秀”水... 教材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已确立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具体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质量进行评价。经调查分析,得出新形态教材在内容维度处于“良好”偏“优秀”水平,在呈现维度处于“良好”偏“优秀”水平,在教学适用维度处于“良好”偏“一般”水平,在设计维度处于“良好”偏“优秀”水平,在适应维度处于“一般”偏“良好”水平。未来提升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需要进一步增强教材内容的实用性、教材形式的多样性、教材资源的丰富性、教材设计的创新性、教材开发的多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态教材 质量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炎培早期乡村职业教育思想探析
4
作者 刘晶晶 赵国琴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6,共8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很多关心乡村教育的有识之士提出了改善乡村教育的策略并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探索,但受制于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乡村教育较为落后。黄炎培分析了乡村教育面临的困难与矛盾,通过乡村改进试验,提出了包含“综合改进”“划...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很多关心乡村教育的有识之士提出了改善乡村教育的策略并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探索,但受制于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乡村教育较为落后。黄炎培分析了乡村教育面临的困难与矛盾,通过乡村改进试验,提出了包含“综合改进”“划区施教”以及“富教合一”在内的推动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注重施教对象的广泛性、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师资队伍的融合性等,对改善乡村教育面貌、促进乡村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炎培 乡村职业教育 划区施教 富教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在高等教育转型中的样板作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研究》评介 被引量:1
5
作者 曹晔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44-46,共3页
《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研究》一书提出高等教育转型的要义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创新。同时专章论述了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发展,认为: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较早开始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研究》一书提出高等教育转型的要义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创新。同时专章论述了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发展,认为: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较早开始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的样板;“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达成转型目标和提升转型质量的主要路径;学术性、技术性和师范性“三性统一”作为一种教育模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经验;把高等教育转型视为“教育升级”,必须充分认识和肯定“技术技能”是教育的天然基因;面对产业不断升级的要求与挑战,高等教育转型需要有新思维、新格局、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特征与响应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梦卿 王志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27,共6页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手段,可以推进数字教育理念变革,提高职业教育学生数字信息素养;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的关键能力;深化数字教育内涵发展,培育职业教育数字工匠人才。面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全新要求以及...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手段,可以推进数字教育理念变革,提高职业教育学生数字信息素养;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的关键能力;深化数字教育内涵发展,培育职业教育数字工匠人才。面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全新要求以及产业结构变革下人才结构的调整需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与态势,彰显出创新性、生态性、适应性等特征。数字技术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为:以优化数字要素配置为主线,构建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闭环培养生态系统;以数字资源集聚驱动产教深度融合为依托,健全智能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以统筹推进数字化新基建为牵引,打造政校行企人才培养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信息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工匠培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梦卿 郭方营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40-46,共7页
数字工匠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为应对数字工匠供给滞后于产业需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以及“三教改革”不同步等现象,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和教师应积极找回在人才培养中缺失的角色,以疏远性伴随者、干预性伴随... 数字工匠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为应对数字工匠供给滞后于产业需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以及“三教改革”不同步等现象,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和教师应积极找回在人才培养中缺失的角色,以疏远性伴随者、干预性伴随者和响应性伴随者的身份,开展“理性研究—理性实践—反思性实践”,让数字工匠培养从以谋求“量”的增长到注重“质”的提升转变,回归面向“职业性”的属性。通过实施优化数字工匠培养机制,构建“数字匠心—数字技能”体系,创新“教学课堂+工作课堂+云端课堂”育人模式,引入学习行为变化态势感知系统等教育策略,可以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数字工匠和服务数字中国建设的数字化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数字工匠 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的三种取向分析——基于哈贝马斯认识兴趣理论的视角
8
作者 赵文平 高雅琴 王晓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2,共8页
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理论对于分析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的取向具有指导意义。技术取向下,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立场基于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教师教材使用形态表现为复制占据主导地位的机械执行。实践取向下,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立场基... 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理论对于分析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的取向具有指导意义。技术取向下,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立场基于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教师教材使用形态表现为复制占据主导地位的机械执行。实践取向下,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立场基于交往理性的价值取向,教师教材使用形态表现为一种解释关系下的调适性运用。解放取向下,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立场基于批判理性的价值取向,教师教材使用形态表现为基于教学情境的自主创造。这三种取向各有优势和适用的范围,各有可能的挑战和风险,需要职业教育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整合好各种取向,创设一种高质量的教学,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材使用 哈贝马斯认识兴趣理论 技术取向 实践取向 解放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 被引量:3
9
作者 宋玲玲 赵文平 《职教通讯》 2024年第2期41-49,共9页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双师型”教师有着内在的关系,深化产教融合需要“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职教教师落实产教融合的形象表征,而“双师型”教师培养需要产教融合的指引。实际上,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是一类具有产教融合特征...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双师型”教师有着内在的关系,深化产教融合需要“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职教教师落实产教融合的形象表征,而“双师型”教师培养需要产教融合的指引。实际上,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是一类具有产教融合特征的教师。从教育与职业跨界来看,“双师型”教师既是传递职业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又是指向特定岗位的职业形象代言人;从教育与技术跨界来看,“双师型”教师既是服务学生技术技能开发的教育工作者,又是服务技能型社会构建的技术大使;从教育与产业跨界来看,“双师型”教师既向学生传递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信息,也向产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产教融合引领下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是:确立“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复合性观念,优化“双师型”教师认定的跨界性标准,营造“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双场域联动,培养“双师型”教师能力的复合型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范蓉 曹晔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3-98,共6页
当今开放创新、合作共赢成为时代主旋律,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也要协同创新。文章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提出的建立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分析建立协作共同体的意义,明确协作共同体的内涵,剖析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与... 当今开放创新、合作共赢成为时代主旋律,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也要协同创新。文章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提出的建立团队建设协作共同体,分析建立协作共同体的意义,明确协作共同体的内涵,剖析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与团队协作共同体的关系,指出协作共同体建设的主要内容,构建协作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 协作共同体 建设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教师角色转型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宏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5-10,共6页
回顾历史,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总是受到人之技术生存的内在影响。"中国制造2025"将会引发技术生存理念、技术生存逻辑、技术生存方式三个层面的深刻变革。与此相适应,职业教育教师角色的定位也必须作出调整,指向职业教育回归生... 回顾历史,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总是受到人之技术生存的内在影响。"中国制造2025"将会引发技术生存理念、技术生存逻辑、技术生存方式三个层面的深刻变革。与此相适应,职业教育教师角色的定位也必须作出调整,指向职业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引领者、课程和教学的革新者、技术伦理教育与技术美学教育的开拓者、技术创新教育的推动者。促进职业教育教师角色转型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从制度构建层面完善职教师资培训、示范培训、教师赴企业实践制度,二是从教师自身发展层面,强化全面的角色意识,培养完满的职业人、提升整体性的角色能力,促进课程和教学的合理开展、培育积极的角色情感,传播技术生存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职业教育教师角色 技术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定向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兴革 曹晔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4,共7页
为适应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转型升级、赋能增值、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将开展职业学校教师学历提升行动。依据我国硕士、博士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已有经验,在总结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五大特色的基础上,... 为适应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转型升级、赋能增值、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将开展职业学校教师学历提升行动。依据我国硕士、博士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已有经验,在总结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五大特色的基础上,从两个层次、三个维度提出了职业学校教师学历提升行动实施策略,旨在为高质量、定向培养职业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学校 专业学位研究生 定向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吴晓霜 徐宏伟 李良君 《职教通讯》 2022年第1期75-81,共7页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新时代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建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对提高职业本科办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教...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新时代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建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对提高职业本科办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教学团队协作凝聚力不强、教师科研能力不强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应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奠定团队建设的人才基础;健全教师培养机制,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团队教学模式与方法;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教师科技研发能力;健全制度体系,完善教师“共同体”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双师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技术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宏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1,共7页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既受到国家教育与产业政策的导引,又是现代技术创新活动的客观逻辑要求。有三个层面的核心因素为二者协同技术创新提供了演化动力,一是组织结构因素生成内驱力,二是知识学习因素促动转化力,三是精神文...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既受到国家教育与产业政策的导引,又是现代技术创新活动的客观逻辑要求。有三个层面的核心因素为二者协同技术创新提供了演化动力,一是组织结构因素生成内驱力,二是知识学习因素促动转化力,三是精神文化因素孕育涵化力。依此分析,依托职教集团构建协同技术创新总体组织架构、结合现代学徒制与创新创业教育构筑协同技术创新的人才培养渠道、营造和培育协同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与环境,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三条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企业 协同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
15
作者 曹晔 《职业教育研究》 2022年第5期10-16,共7页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母机,建设一流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以新中国第一所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从萌芽、探索发展、新时代深化改革三个阶段阐述了建设历程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改革成果,以及对职业技...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母机,建设一流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以新中国第一所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从萌芽、探索发展、新时代深化改革三个阶段阐述了建设历程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改革成果,以及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职业教育所做出的贡献,展望未来提出了亟需开展的五方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一流学校 建设历程 未来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职教师管理制度的新价值、新特色与新跨越——兼评新修订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16
作者 曹晔 《职教发展研究》 2025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为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要求,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结合,国家对2012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 为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要求,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结合,国家对2012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创新点突出表现为内容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三大创新,完善了选聘制度、培训制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工作制度、表彰制度等六项制度,特色表现在价值引领、严格标准、产教融合、以人为本、社会支持五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职教师 管理制度 创新与特色 职业学校 教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课程制度设计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文平 王晓军 高雅琴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12,共8页
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课程体系一体化,中高本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制度直接影响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的质量。基于本体论、类型论、系统论视角阐述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课程制度内涵,可以从规则、对象、理念、... 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课程体系一体化,中高本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制度直接影响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的质量。基于本体论、类型论、系统论视角阐述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课程制度内涵,可以从规则、对象、理念、载体四个层面得出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课程制度的结构要素,分别为:中高本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评估体系、中高本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多元参与者协同、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观导向与行动体系转型、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平台与资源。支持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课程制度设计策略是:确立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与质量保障体系,适应多元化学习需求的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课程设计,融合创新与实践的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策略,利用实践经验和现代技术资源支持中高本一体化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本一体化 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课程 课程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工业技术文化与职业教育(笔谈) 被引量:27
18
作者 陈洪捷 徐宏伟 +3 位作者 咸佩心 王兆义 任平 贺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17-28,共12页
德国的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一直把德国作为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主要参照对象。但实践证明,在德国运行良好的制度,在国内却往往难以落地,这与我们对德国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理... 德国的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一直把德国作为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主要参照对象。但实践证明,在德国运行良好的制度,在国内却往往难以落地,这与我们对德国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关于德国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研究,往往关注制度、政策,而缺少对其背后文化因素的分析,缺乏对制度的文化逻辑的认知。工业技术文化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德国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运行逻辑及其文化前提。本刊特约北京大学陈洪捷教授团队笔谈"德国工业技术文化与职业教育",透过教育的制度政策之中可视的层面,深入探索其工业技术文化的特征,解析其深层的机理,为我们借鉴德国经验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等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 参照对象 实践证明 运行逻辑 运行良好 借鉴德国经验 笔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解读 被引量:8
19
作者 曹晔 《职教发展研究》 2021年第3期86-91,共6页
国家首次制定了五类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进一步加强师范类专业建设,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促进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在教育领域就业,从源头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本... 国家首次制定了五类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进一步加强师范类专业建设,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促进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在教育领域就业,从源头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本文基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分析了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介绍了标准的框架体系、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剖析了五类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共性特色和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旨在帮助理解标准,更好地指导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师范生 教师职业能力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时代内涵与职业教育的弘扬路径 被引量:16
20
作者 曹晔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共7页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如何把教育家精神融入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建立起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是当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重中之重。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如何把教育家精神融入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建立起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是当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重中之重。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角度深入理解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内涵,结合职业教育特点,职业学校教师本着“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可从政治品质、职业准则、职业素养、职业发展、职业境界、职业理想等方面弘扬、践行好教育家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职业教育 弘扬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