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天 张翔 +3 位作者 姜毅 朱彤 叶兆祥 李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CT表现 脂肪密度 神经纤维瘤 神经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肝恶性肿瘤肝动脉介入治疗:附4例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方 张俊义 邢纪中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28-329,共2页
对4例肝恶性肿瘤患儿(肝横纹肌肉瘤2例,肝癌2例)进行了5次介入治疗。肿瘤平均缩小3.1cm,1例做了Ⅱ期手术切除,患儿长期生存。3例症状缓解。全部病例未出现骨髓抑制及肝功能严重损害等副作用。作者认为对巨大或手术不能切除的肿瘤该方法... 对4例肝恶性肿瘤患儿(肝横纹肌肉瘤2例,肝癌2例)进行了5次介入治疗。肿瘤平均缩小3.1cm,1例做了Ⅱ期手术切除,患儿长期生存。3例症状缓解。全部病例未出现骨髓抑制及肝功能严重损害等副作用。作者认为对巨大或手术不能切除的肿瘤该方法应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恶性肿瘤 肝动脉 介入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介入放射学新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方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2年第2期113-115,共3页
本文从影像学设备、支架技术、导管栓塞技术、基因治疗等几个方面阐述介入技术的最新成果 ;计算机控制的显示技术、造影剂长距离自动跟踪技术 (步进技术 )及三维血管成像等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上 ,CT透视引导介入穿... 本文从影像学设备、支架技术、导管栓塞技术、基因治疗等几个方面阐述介入技术的最新成果 ;计算机控制的显示技术、造影剂长距离自动跟踪技术 (步进技术 )及三维血管成像等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上 ,CT透视引导介入穿刺正逐渐在临床应用 ,介入MRI基本处于研究阶段 ;内支架及导管栓塞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可部分取代外科手术 ;用介入放射学方法进行基因治疗前景令人鼓舞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和普遍应用 ,现已成为同内科、外科并列的三大诊疗技术之一 ,在新的世纪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中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CT分析(附10例报告)
4
作者 吴天 叶兆祥 李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10例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CT表现。方法:对本组10例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进行CT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检查,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观察10例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增强后改变并归纳其不... 目的:总结分析10例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CT表现。方法:对本组10例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进行CT平扫,其中5例行CT增强检查,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观察10例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增强后改变并归纳其不同CT表现。结果:在肿瘤的形态、密度、边缘情况、与周围组织关系及增强后改变等方面,不同类型的肿瘤CT表现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根据不同的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不同CT特征,部分肿瘤可以做出定性诊断。CT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良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联合诊断标准的乳腺动态MRI检查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福强 张云亭 +2 位作者 刘佩芳 刘松龄 张敬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定量定性标准 ,建立一个最佳的乳腺动态MRI诊断标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0例 4 5个乳腺病变 ,其中恶性病变 19个 ,良性病变 2 6个。 6例患者仅行平扫检查 ,34例患者行动态增强扫描。动态资料的评价参数包括 :...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定量定性标准 ,建立一个最佳的乳腺动态MRI诊断标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0例 4 5个乳腺病变 ,其中恶性病变 19个 ,良性病变 2 6个。 6例患者仅行平扫检查 ,34例患者行动态增强扫描。动态资料的评价参数包括 :早期增强率、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以及病变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大多数病变在平扫自旋回波序列MRI上不显影 ,以早期增强率≥ 6 0 %为诊断标准 ,敏感性为 5 6 .3% ,特异性 81.8% ;以Ⅲ型曲线为诊断标准 ,敏感性为 6 2 .5 % ,特异性 95 .5 % ;以形态学特征为诊断标准 ,敏感性为 5 0 % ,特异性 90 .9% ;联合应用定量定性诊断标准 ,敏感性为 87.5 % ,特异性 95 .5 %。结论 MR平扫在乳腺病变的发现和定性方面不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磁共振成像检查 诊断标准 动态扫描 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油混合乳剂栓塞术治疗晚期肾癌 被引量:9
6
作者 邢纪中 张俊义 +2 位作者 肖建宇 李文录 贾炜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870-872,共3页
自1991年7月~1994年12月,对13例中晚期肾癌进行肾动脉插管碘油混合乳剂栓塞化疗术,其中8例肿瘤明显缩小(61.54%),3例无明显变化(23.08%),2例略增大(15.38%)。碘油用以导向治疗肾癌能在肿... 自1991年7月~1994年12月,对13例中晚期肾癌进行肾动脉插管碘油混合乳剂栓塞化疗术,其中8例肿瘤明显缩小(61.54%),3例无明显变化(23.08%),2例略增大(15.38%)。碘油用以导向治疗肾癌能在肿瘤区聚积,既提高局部化疗浓度又能栓塞肿瘤末稍血管。13例中晚期肾癌姑息治疗,证明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动脉栓塞 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插管化疗和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 被引量:9
7
作者 邢纪中 张俊义 +1 位作者 刘佩芳 肖建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40-441,共2页
<正>目前,临床收治肝癌患者绝大多数已届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因此一般认为肝癌患者自然生存期为1月~3个月.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和栓塞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期平均延长6月~18个月,部分病人经导管治疗后还可获得Ⅱ期手术.1 材料和方法... <正>目前,临床收治肝癌患者绝大多数已届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因此一般认为肝癌患者自然生存期为1月~3个月.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和栓塞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期平均延长6月~18个月,部分病人经导管治疗后还可获得Ⅱ期手术.1 材料和方法本组自1991年1月~1993年3月收治86例原发性肝癌,男71例,女15例,年龄28岁~72岁(平均51.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药物疗法 栓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类癌 被引量:9
8
作者 翁巍立 张俊义 +2 位作者 鲍润贤 刘方 赵卫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856-856,共1页
纵隔类癌十分罕见,至今国内文献报道不过10余例。现将我院近年有完整X线、CT及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和1993年曾报告的1例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性,50岁。因胸闷、心慌、消瘦50天,于1995年5月8日入院... 纵隔类癌十分罕见,至今国内文献报道不过10余例。现将我院近年有完整X线、CT及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和1993年曾报告的1例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性,50岁。因胸闷、心慌、消瘦50天,于1995年5月8日入院。伴有进食梗噎感、乏力;无咳嗽、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类癌 CT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毒C铁磁性微球磁响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焦玉彦 林世寅 +8 位作者 国毅 葛向南 徐杰 周力 张熙曾 白人华 张俊义 李晓欧 吴德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1-163,共3页
考察了自制的磁性微球的体外物理栓塞及动物体内栓塞情况,研究了外加磁场对微球体内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微球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能,在磁场作用下能滞留、栓塞于靶位;外加磁场能改变微球在体内的分布。
关键词 磁性微球 栓塞 磁场 丝裂霉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HRCT征象概率分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陶鑫 赵志梅 +4 位作者 刘颖华 徐覃莎 张海涛 叶兆祥 苏斌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9年第4期196-199,共4页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病灶HRCT征象与病变性质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方法收集149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行常规和对病灶局部薄层扫描,将初步确定的15项HRCT征象按照病灶良恶性分组进行χ2检验,筛选在统计学上有...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病灶HRCT征象与病变性质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方法收集149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行常规和对病灶局部薄层扫描,将初步确定的15项HRCT征象按照病灶良恶性分组进行χ2检验,筛选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的征象作为自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分析HRCT征象与病变性质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结果选出8项HRCT征象作为自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浅分叶征、边缘锐利、晕征及钙化等征象与良性病变正相关,其RR值分别是15.387,42.162,12.917,3.253;深分叶征、毛刺征及血管集束征等征象与恶性病变呈正相关,其RR值分别是0.067,0.109,0.526;锯齿状边缘在回归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揭示了肺结节HRCT征象与病灶性质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等内在联系,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肺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肺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缓慢滴注化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纪中 张俊义 刘佩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799-799,共1页
本文对28例中晚期肺癌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滴注化疗。年龄26~67岁(平均52.4岁),男17例,女11例。病理证实23例;鳞癌12例,腺癌4例,未分化癌7例,病理未能分型5例,但支气管镜检发现肿物.胸片、CT有明确肺癌表现。X线分型:中心型肺癌右侧9... 本文对28例中晚期肺癌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滴注化疗。年龄26~67岁(平均52.4岁),男17例,女11例。病理证实23例;鳞癌12例,腺癌4例,未分化癌7例,病理未能分型5例,但支气管镜检发现肿物.胸片、CT有明确肺癌表现。X线分型:中心型肺癌右侧9例,左侧8例;边缘型右9例,左2例。本组采用Seldinger经皮股动脉插管方法,导管在胸主动脉(相当于胸椎4~7水平范围)自上而下缓慢移动导管,当导管准确进入支气管动脉注入50%优维显2~3ml,进一步确认肿瘤所属的支气管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支气管动脉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癌的术前CT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鲍润贤 王金妹 张熙曾 《天津医药》 CAS 1989年第2期96-98,共3页
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0例贲门癌术前 CT 所见。39例做了根治性手术,11例为探查手术。所有病例在 CT 上均见造影剂充盈缺损及突向腔内或腔外的软组织块影。CT 所显示的肿瘤范围均较 X 线片广泛,而与病理标本的测量较一致。CT 上24例... 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0例贲门癌术前 CT 所见。39例做了根治性手术,11例为探查手术。所有病例在 CT 上均见造影剂充盈缺损及突向腔内或腔外的软组织块影。CT 所显示的肿瘤范围均较 X 线片广泛,而与病理标本的测量较一致。CT 上24例见到有增大淋巴结,经病理证实21例为转移,3例为炎症。另有3例手术及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但 CT 未能检出。故 CT 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8.5%。CT 能检出的最小淋巴结为0.5cm 直径。本组经 CT 提示13例肿瘤已侵犯胰腺,手术证实其中10例有侵犯,3例局限脂肪界面消失者并无侵犯。手术证明5例有腹主动脉或/和腹腔动脉干侵犯,CT 仅提示其中4例。另有2例 CT 呈假阳性。2例 CT 见肿瘤似已波及肝脏,但术中发现仅为粘连,肿瘤能顺利切除。1例肝内有2×3cm 及1×0.7cm 囊性低衰区,不能肯定为转移。病理证实共有4个转移区,另2个较小的转移灶(0.7cm 直径)在 CT 上未能显出。2例大网膜上弥漫粟粒状转移灶,CT 上亦未能检出。在39例根治性手术例中,CT 仅提示其中2例不能手术,而在11例探查者中,CT 预测到其中10例已无法切除。作者认为,贲门癌术前 CT 检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它可比较可靠地预测手术的可能性,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贲门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临床应用及其各法的比较与评价(160例分析和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欧阳墉 马和平 +4 位作者 顾苏滨 周群惠 张淑兰 刘鹏芝 张俊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14-217,233,共4页
本文对160例接受DSA 不同造影方法或同一造影方法之不同操作法的192例次检查(包括12例外围和中心法IVDSA 的对比)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各法进行了比较与评价。结果指出:(1)外围法IVDSA 之套管穿刺法比短导管插入法简便,但造影剂... 本文对160例接受DSA 不同造影方法或同一造影方法之不同操作法的192例次检查(包括12例外围和中心法IVDSA 的对比)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各法进行了比较与评价。结果指出:(1)外围法IVDSA 之套管穿刺法比短导管插入法简便,但造影剂外溢均多于中心法;(2)上腔静脉下段和右房腔皆为中心法IVDSA 的安全注射部位,由此获得的动脉内造影剂浓度高出外围法一倍左右,在颅内血管的显示上也优于外围法,但不论外围法或中心法IVDSA 皆不能清晰显示直径小于1mm 的小动脉;(3)IVDSA 仅在主动脉及其主干疾患的造影上可取代常规血管造影;(4)IADSA 的缺点现今已有克服,因此IADSA 正在成为最理想的造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诊断 D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导管化疗栓塞治疗后骨转移2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纪中 张俊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7-157,T000,共2页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能使生存时间延长6~18个月,个别生存有达5年者.随着生存期有所延长,引起血行转移机率也相应增加.常见转移部位为肺、脑及肝内转移,肝癌转移至锁骨、胸骨者非常少见.现报告2例如下:例1,男,60岁...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能使生存时间延长6~18个月,个别生存有达5年者.随着生存期有所延长,引起血行转移机率也相应增加.常见转移部位为肺、脑及肝内转移,肝癌转移至锁骨、胸骨者非常少见.现报告2例如下:例1,男,60岁,肝区痛,食欲下降,乏力,消瘦1个月.30年前曾患黄疸性肝炎.查体:胸部检查无异常.肝上界左锁骨中线第6肋间,剑突下6cm,右肋下3cm,边缘结节感.B超检查发现,肝右叶9.1×5.9cm低回声反射区,边界不清,内部结构不均匀,门静脉、脾静脉增宽,诊断:肝右后叶占位性病变合并肝硬化.CT显示肝右叶有一直径10cm圆形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疗法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错构瘤的CT及MRI诊断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秀宇 叶兆祥 《罕少疾病杂志》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总结肾错构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对1987年1月至2003年3月20例(共23个病灶)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含脂肪组织较多的肿瘤14例(共17个病灶);少脂或无脂肿瘤6例,2例经薄层CT扫描发现常规扫描不能确定... 目的总结肾错构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对1987年1月至2003年3月20例(共23个病灶)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含脂肪组织较多的肿瘤14例(共17个病灶);少脂或无脂肿瘤6例,2例经薄层CT扫描发现常规扫描不能确定的脂肪成分。结论含脂肪较多的错构瘤CT及MRI表现典型,诊断容易;少脂或无脂的错构瘤由于部分容积效应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薄层CT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错构瘤 CT MR 诊断 MRI扫描 肿瘤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神经鞘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亮 翁巍立 +1 位作者 钟进 刘筠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9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四肢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神经鞘瘤的MRI平扫资料。结果:全部肿瘤均位于神经血管束走行区。5例与神经偏心性相连,1例与神经中心性相连,1例未追踪到起源神经。5例有完整包膜。7例... 目的:探讨四肢神经鞘瘤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神经鞘瘤的MRI平扫资料。结果:全部肿瘤均位于神经血管束走行区。5例与神经偏心性相连,1例与神经中心性相连,1例未追踪到起源神经。5例有完整包膜。7例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低混杂信号。结论:四肢神经鞘瘤的典型MRI征象为神经血管束走行区的椭园形肿块,边界清楚,T2WI呈不均质高信号,与起源神经偏心性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 神经鞘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原发型肺结核的临床X线诊断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小明 唐显映 鲍润贤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89年第5期267-269,共3页
目前世界上肺结核的主要特点是患病率下降,原发感染推迟;成人原发肺结核的发病率增高,约占同期成人活动性肺结核的10-25%。那种将原发型肺结核称为儿童型肺结核的概念则应抛弃。成人原发型结核的发病率高峰年龄也有向后推移的趋势。1968... 目前世界上肺结核的主要特点是患病率下降,原发感染推迟;成人原发肺结核的发病率增高,约占同期成人活动性肺结核的10-25%。那种将原发型肺结核称为儿童型肺结核的概念则应抛弃。成人原发型结核的发病率高峰年龄也有向后推移的趋势。1968年Stead等报道的成人原发型肺结核的年龄均在40岁以上。1977年Khan等报道83%患者≤38岁。1983年Choyke报道103例中,39岁以前27例,40岁以后76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痛觉缺失症伴夏科氏关节X线诊断(附四例报告)
18
作者 王庆全 杨建梅 +3 位作者 王林森 姚健 鲍润贤 陈洪骏 《天津医药》 CAS 1998年第3期179-180,共2页
先天性痛觉缺失症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先天性缺欠而引起的临床及骨关节改变疾病,常以进行性骨关节异常就诊。本文报告4例,重点就临床症状和骨关节X线表现分析如下。
关键词 先天性 痛觉缺失 夏科氏关节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治疗巨大型肝血管瘤
19
作者 邢纪中 张俊义 +2 位作者 鲍润贤 刘方 王殿昌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目的 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技术 ,化疗及栓塞联合治疗巨大型肝血管瘤的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Seldinger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法 ,在引导导丝的导向下 ,导管超选择至 2~ 3级肝动脉内 ,超选困难者 ,采用SP超微同轴导管 ,直到最接近肿瘤的主... 目的 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技术 ,化疗及栓塞联合治疗巨大型肝血管瘤的疗效观察。方法 采用Seldinger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法 ,在引导导丝的导向下 ,导管超选择至 2~ 3级肝动脉内 ,超选困难者 ,采用SP超微同轴导管 ,直到最接近肿瘤的主供血动脉 ;灌注平阳霉素 8~ 16mg ,缓慢推注鱼肝油酸钠与超液状碘油混合硬化栓塞剂。结果 本组对 11例巨大型肝血管瘤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 ,有效率 10 0 % ,治疗后肿瘤内皮细胞变性、萎缩、退化 ,微血管损害破坏 ,纤维化 ,复查B超及CT肿瘤平均缩小 5 15cm× 8 95cm ,术后随访 16个月以上均健在 ,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治疗巨大型肝血管瘤操作简便 ,损伤性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插管 肝血管瘤 平阳霉素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髓上皮瘤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渤瀚 刘佩芳 《罕少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腹膜后髓上皮瘤 神经源性肿瘤 转移瘤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