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02
篇文章
<
1
2
…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五环三萜羽扇豆烷型天然产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1
作者
王艺玮
徐盛涛
徐进宜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7年第4期336-342,347,共8页
天然产物是抗肿瘤药物的重要来源。三萜化合物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中五环三萜羽扇豆烷型天然产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均表现出很强地抑制活性,同时由于毒性较低且作用机制独特,使其成为优秀的抗肿瘤先导...
天然产物是抗肿瘤药物的重要来源。三萜化合物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中五环三萜羽扇豆烷型天然产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均表现出很强地抑制活性,同时由于毒性较低且作用机制独特,使其成为优秀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近年来,针对羽扇豆烷型天然产物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越发深入,对其结构进行衍生化从而提升活性、改善成药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综述了五环三萜中白桦酸、23-羟基白桦酸、桦木醇和羽扇豆醇4个天然活性化合物的来源、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及结构衍生化等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扇豆烷
白桦酸
23-羟基白桦酸
桦木醇
羽扇豆醇
抗肿瘤
衍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方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述评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君
林朝展
+1 位作者
付剑江
韩立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1-215,共5页
"中药药效物质"是中药学基础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学科项目申报的热点,受到中医药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学科申请代码H2803"中药药效物质"方向共接收面上项目、青年...
"中药药效物质"是中药学基础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学科项目申报的热点,受到中医药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学科申请代码H2803"中药药效物质"方向共接收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申请449项,其中受理425项。本文总结了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该研究方向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并从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两个方面对申请项目进行重点评述分析。我刊在此予以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效物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思路
研究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胆木浸膏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筛选与药效评价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超
徐晓军
尹庆锋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18年第6期59-63,共5页
目的:探究胆木浸膏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抗菌谱,为其后续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等常见临床菌株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胆木浸膏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抗菌谱,为其后续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等常见临床菌株为研究对象,以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作为抗菌活性的评价指标,采用微量法与平板法测试胆木浸膏提取物及阳性药青霉素对上述8种目标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胆木浸膏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而对其他6种菌株在所测试的浓度范围内均无明显的抑菌作用。胆木浸膏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浓度范围分别为1.56%~3.13%和1.56%~25%;对肺炎链球菌的MIC和MBC浓度范围分别为1.56%~3.13%和3.13%。胆木浸膏提取物对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敏感株和耐药株)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除对耐甲氧西林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的MBC浓度较大外,对其他菌株的MBC浓度基本与MIC浓度相当。这提示胆木浸膏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无选择性差别,而阳性药青霉素对临床耐药菌株基本无效。结论:胆木浸膏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具有进一步开发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木浸膏提取物
细菌耐药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手性分子印迹材料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宇晨
杜迎翔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76-78,共3页
阐述了近年来基于手性分子印迹材料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通过归纳国内外最近的相关文献报道,对基于手性分子印迹材料毛细管柱的制备和通过毛细管电泳实现手性分离的相关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综述。通过报道可知...
阐述了近年来基于手性分子印迹材料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通过归纳国内外最近的相关文献报道,对基于手性分子印迹材料毛细管柱的制备和通过毛细管电泳实现手性分离的相关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综述。通过报道可知将分子印迹材料用于毛细管柱的制备,可以显著提高手性药物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分离度和拆分效果。手性分子印迹材料修饰的毛细管柱在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毛细管电泳
手性拆分
聚合物
手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药物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17
5
作者
黄寅
许风国
+2 位作者
张伟
王俊南
张尊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12,共8页
药物代谢组学是在系统生物学背景下,代谢组学与药学紧密交叉、有机结合促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依托现代分析技术、化学计量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通过分析比较给药前后生物体液中小分子代谢物轮廓的改变来进行药物疗效和毒性的评价、预测...
药物代谢组学是在系统生物学背景下,代谢组学与药学紧密交叉、有机结合促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依托现代分析技术、化学计量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通过分析比较给药前后生物体液中小分子代谢物轮廓的改变来进行药物疗效和毒性的评价、预测。本文对药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流程和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概括,并对相关技术要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代谢组学
系统生物学
代谢通路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分子对接和QSAR方法预测B-Raf Ⅱ型抑制剂活性
被引量:
10
6
作者
刘海春
卢帅
+6 位作者
冉挺
张艳敏
徐金星
熊潇
徐安阳
陆涛
陈亚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91-2206,共16页
B-Raf激酶在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已被确定为癌症治疗非常有吸引力的靶标.新型高效B-Raf抑制剂的开发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以结构多样的B-Raf II型抑制剂为研究对象,联合应用分子对...
B-Raf激酶在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已被确定为癌症治疗非常有吸引力的靶标.新型高效B-Raf抑制剂的开发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以结构多样的B-Raf II型抑制剂为研究对象,联合应用分子对接和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研究其定量构效关系去探讨抑制活性的起源.两个主题作为研究重点:生物活性构象和描述符.首先对分子对接方法(Glide、Gold、Ligand Fit、Cdocker和Libdock)进行准确性评价,后将研究的对象分子对接到B-Raf活性位点并获得生物活性构象.基于准确的对接结果,计算得到16个打分评价函数和21个能量描述符,以此构建定量构效关系模型.QSAR结果表明模型具有高度精确的拟合和强的预测能力(模型M1:r2=0.852,=0.790,=0.864;模型M2:r2=0.738,=0.812,=0.8605).同时探讨了对抑制活性有重要影响的描述符,结果表明打分评价函数(G_Score,-ECD,Dock_Score,PMF)与能量描述符(S(hb_ext),DE(int),Emodel)对抑制活性影响非常大.通过虚拟筛选和QSAR模型理论预测,一些新的具有潜在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作为B-Raf II型抑制剂被获得.上述信息对于进一步设计新颖高效的B-Raf II型抑制剂提供了有用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F
Ⅱ型抑制剂
分子对接
打分评价函数
对接能量描述符
定量构效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苦瓜多糖的纯化、结构解析及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
14
7
作者
张逸
王旺
+3 位作者
蔡寅
王旻
顾春艳
杨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提取并纯化苦瓜多糖,对其结构特征进行解析并研究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方法热水提取苦瓜多糖,透析后纤维素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多糖产物。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量,并采用FT-IR和NMR法对其局部...
目的提取并纯化苦瓜多糖,对其结构特征进行解析并研究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方法热水提取苦瓜多糖,透析后纤维素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多糖产物。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量,并采用FT-IR和NMR法对其局部结构特征进行解析。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药理学等手段测定苦瓜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活性。结果分离纯化获得分子量为745kDa的杂多糖MCP-2,测定其单糖组成为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对应的摩尔比为1.19∶15.97∶3.40∶0.73∶0.94。此外,还发现MCP-2能够促进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RAW264.7中炎症因子NO、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MCP-2还具有体内抑制S180肿瘤细胞的活性。结论本研究表明MCP-2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和肿瘤抑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多糖
纯化
结构特征
免疫调节活性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肿瘤微环境响应型智能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3
8
作者
刘艳红
周建平
霍美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5-133,共9页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及肿瘤微环境研究的深入,基于肿瘤微环境设计的刺激响应型智能纳米药物载体在抗肿瘤药物递送系统中受到了广泛瞩目。该智能纳米药物载体可在体内稳定转运,抵达肿瘤靶组织或靶细胞后在肿瘤微环境刺激下载体结构发生响...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及肿瘤微环境研究的深入,基于肿瘤微环境设计的刺激响应型智能纳米药物载体在抗肿瘤药物递送系统中受到了广泛瞩目。该智能纳米药物载体可在体内稳定转运,抵达肿瘤靶组织或靶细胞后在肿瘤微环境刺激下载体结构发生响应,有效控制负载药物的转运部位和释放速度,从而显著提高靶点药物浓度,增加其抗肿瘤活性并降低其不良反应。常见的肿瘤微环境刺激因子有:p H、还原物质、酶浓度、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三磷酸腺苷(adenosine-5'-triphosphate,ATP)等。本文主要从p H响应型、酶响应型、还原响应型、ROS响应型、ATP响应型智能给药系统5个方面,综述了肿瘤微环境刺激响应型智能纳米药物载体在抗肿瘤领域的新研究与新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响应型
肿瘤微环境
纳米药物递送载体
抗肿瘤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脂蛋白纳米药物传输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9
作者
王若宁
刘聪燕
+2 位作者
周建平
陈键
王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6,共7页
脂蛋白作为一种内源性纳米颗粒,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彻底生物降解、无免疫原性、不被体内网状内皮系统识别而快速清除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前景的靶向药物载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脂蛋白(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
脂蛋白作为一种内源性纳米颗粒,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彻底生物降解、无免疫原性、不被体内网状内皮系统识别而快速清除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前景的靶向药物载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脂蛋白(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纳米药物传输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
纳米药物传输系统
靶向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采收期广东紫珠中两种抗炎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
8
10
作者
陈颖
许敏
+3 位作者
凌嘉伟
王晓丹
程雨兰
刘丽芳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广东紫珠(G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中抗炎活性成分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的含量,研究这两种活性成分动态变化,为药材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C18色谱柱(1...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广东紫珠(G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中抗炎活性成分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的含量,研究这两种活性成分动态变化,为药材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17:83)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32nm;柱温为30℃。结果:连翘酯苷B及金石蚕苷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51-4.696μg(r=0.999 7)、0.028-0.767μg(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8%(RSD=0.93%)、99.24%(RSD=1.54%)。结论:研究得出该产区广东紫珠的最佳采收期为7月和1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广东紫珠
连翘酯苷B
金石蚕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活性成分发现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1
作者
宋慧鹏
杨华
+2 位作者
高雯
陈君
李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7期1093-1098,共6页
中药是当今新药研发的重要来源之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中药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促进了中药理论的不断创新。建立既符合中药特点又适应现代药物研发的理论和技术是中药药效物质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课题组...
中药是当今新药研发的重要来源之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中药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促进了中药理论的不断创新。建立既符合中药特点又适应现代药物研发的理论和技术是中药药效物质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课题组近5年的研究实例,介绍了中药活性成分发现的关键技术,包括化合物库制备-活性评价-结构鉴定一体化技术、生物垂钓和化学垂钓技术、基于配体和受体的虚拟筛选技术、中药谱效关联发现技术、等效成分群发现技术等,以期为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发现
先导化合物
等效成分群
整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有机硒化合物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12
作者
李方正
吴方
徐进宜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6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机体多个代谢通路有关,如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含硒蛋白质更是人体内许多关键酶的组成部分。有机硒化合物因其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而成为抗肿瘤、心血管保护、抗病毒、抗菌、免疫调节及神经保护药物研发的...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机体多个代谢通路有关,如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含硒蛋白质更是人体内许多关键酶的组成部分。有机硒化合物因其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而成为抗肿瘤、心血管保护、抗病毒、抗菌、免疫调节及神经保护药物研发的热点。依布硒及乙烷硒啉都是目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有机硒类候选药物。本文将从药理活性、作用机制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机硒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
有机硒化合物
抗肿瘤
心血管保护
抗病毒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法尼基硫代水杨酸/羟基肉桂酸偶联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
2
13
作者
王志强
王雪敏
+3 位作者
张伟
王新杨
凌勇
陈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2-399,共8页
通过偶联法尼基硫代水杨酸(FTS)的羧基与羟基肉桂酸的酚羟基,设计合成了16个新型FTS/羟基肉桂酸偶联物(7a^7p),并对其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6种人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抗增殖活性,其中,化合物7b表现出最佳的...
通过偶联法尼基硫代水杨酸(FTS)的羧基与羟基肉桂酸的酚羟基,设计合成了16个新型FTS/羟基肉桂酸偶联物(7a^7p),并对其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6种人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抗增殖活性,其中,化合物7b表现出最佳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对所测肿瘤细胞的IC50为5.51~9.25μmol/L,优于FTS和索拉非尼的活性。并且,化合物7b可以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对正常细胞损伤较小。此外,流式细胞分析显示化合物7b可以浓度依赖性地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基硫代水杨酸
羟基肉桂酸
合成
细胞凋亡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逆转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6
14
作者
吴亚琼
方伟蓉
李运曼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6年第1期43-47,共5页
导致肿瘤多药耐药的机制很复杂,主要涉及有:ATP结合盒型转运蛋白超家族、DNA甲基化、细胞凋亡、拓扑异构酶Ⅱ、谷胱甘肽解毒系统及相关多药耐药信号通路等,这些机制单独或共同存在而导致耐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方法主要有:化疗增敏剂...
导致肿瘤多药耐药的机制很复杂,主要涉及有:ATP结合盒型转运蛋白超家族、DNA甲基化、细胞凋亡、拓扑异构酶Ⅱ、谷胱甘肽解毒系统及相关多药耐药信号通路等,这些机制单独或共同存在而导致耐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方法主要有:化疗增敏剂、中药逆转剂和基因工程技术逆转耐药等。本文就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及逆转耐药的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多药耐药
耐药逆转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桦褐孔菌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
7
15
作者
吴泽华
程文明
+2 位作者
张致勇
缪忆如
李春如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57-1761,共5页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初步筛选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单体化合物。方法用制备型高效液相、大孔树脂HPD100、Sephadex LH-20凝胶、小孔树脂MCI、硅胶等柱层析方法对桦褐孔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综合应用光谱法(1HNMR...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初步筛选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单体化合物。方法用制备型高效液相、大孔树脂HPD100、Sephadex LH-20凝胶、小孔树脂MCI、硅胶等柱层析方法对桦褐孔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综合应用光谱法(1HNMR、13CNMR、HRMS)鉴定结构。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肝癌HepG2及神经胶质瘤U-87细胞,不同浓度(12. 5、25、50、100、200μmol/L)单体化合物刺激后,MTT法观察各单体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12个成分(酚类、羊毛脂烷型三萜和甾醇),分别为:原儿茶醛(1)、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2)、大黄酚(3)、Coelarthenol(4)、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ibuty ester(5)、栓菌酸(6)、柠檬酸三乙酯(7)、(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8)、Aquilarin A(9)、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1-butyl-4-(2-methylpropyl) ester(10)、3β-羟基-(22E,24R)-麦角甾-7,22-二烯(11)、(24S)-Ergost-7-en-3-ol (12)。结论化合物2、6、8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其中化合物2、9首次从桦褐孔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
乙酸乙酯部位
抗肿瘤
酚类
羊毛脂烷型三萜
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皂苷类药物的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6
作者
管越
周洋
+2 位作者
史记
张晓琳
刘丽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3年第1期15-17,41,共4页
皂苷类药物普遍分子量比较大,水溶性好,但不易透过细胞膜难以被人体吸收,因此口服制剂体内生物利用度较低。近年来对单体皂苷及总皂苷类药物制剂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随着新型的给药系统和新辅料的出现,皂苷类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大...
皂苷类药物普遍分子量比较大,水溶性好,但不易透过细胞膜难以被人体吸收,因此口服制剂体内生物利用度较低。近年来对单体皂苷及总皂苷类药物制剂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随着新型的给药系统和新辅料的出现,皂苷类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以单体皂苷或总皂苷活性部位为主药的制剂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类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皂苷
总皂苷
制剂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米粒子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7
作者
杜迎翔
杨玥
于涛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47-549,共3页
目的阐述近年来纳米粒子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归纳国内外最新的文献报道,对纳米粒子在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纳米粒子用于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可以显著提高对映体的分离度和分...
目的阐述近年来纳米粒子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归纳国内外最新的文献报道,对纳米粒子在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纳米粒子用于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可以显著提高对映体的分离度和分离效率。结论纳米粒子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分离领域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毛细管电泳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皮不同提取物及橙皮苷部位的抗炎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
28
18
作者
贺燕林
杨中林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13期23-25,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陈皮醇提物、陈皮水提物及橙皮苷部位的抗炎活性。方法:用1μg/mL的脂多糖(LPS)处理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采用NO试剂盒检测各实验样品对模型细胞NO释放量的影响;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及结论:陈皮醇提物、陈...
目的:比较研究陈皮醇提物、陈皮水提物及橙皮苷部位的抗炎活性。方法:用1μg/mL的脂多糖(LPS)处理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采用NO试剂盒检测各实验样品对模型细胞NO释放量的影响;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及结论:陈皮醇提物、陈皮水提物及橙皮苷部位均具有显著抗炎活性,且陈皮醇提物、陈皮水提物的抗炎活性优于橙皮苷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醇提物
陈皮水提物
橙皮苷部位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蔺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9
作者
孟宇
谢国勇
+1 位作者
石璐
秦民坚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7年第3期42-49,共8页
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为鸢尾科(Iridaceae)鸢尾属(Iris)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传统的药用植物资源,主要含黄酮类、苯醌类和茋类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保肝等生理活性。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
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为鸢尾科(Iridaceae)鸢尾属(Iris)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传统的药用植物资源,主要含黄酮类、苯醌类和茋类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保肝等生理活性。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调研,从马蔺的名称考证、用途、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对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蔺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肠癌的脂质代谢与天然产物的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0
作者
张莉
闻晓东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9年第4期289-293,共5页
脂质代谢紊乱是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包括大肠癌,主要表现为脂质合成增加,进而引起脂质堆积。这一改变伴随着脂质代谢通路中相关酶及转录因子活性的改变,进而激活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天然产物具有降血脂、抗炎、抗癌等多种药理作...
脂质代谢紊乱是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包括大肠癌,主要表现为脂质合成增加,进而引起脂质堆积。这一改变伴随着脂质代谢通路中相关酶及转录因子活性的改变,进而激活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天然产物具有降血脂、抗炎、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优点逐渐成为医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脂质代谢通路、肿瘤脂质代谢异常及基于脂质代谢通路的抗大肠癌天然产物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脂质代谢
天然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环三萜羽扇豆烷型天然产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1
作者
王艺玮
徐盛涛
徐进宜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7年第4期336-342,34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3306)
文摘
天然产物是抗肿瘤药物的重要来源。三萜化合物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中五环三萜羽扇豆烷型天然产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均表现出很强地抑制活性,同时由于毒性较低且作用机制独特,使其成为优秀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近年来,针对羽扇豆烷型天然产物的抗肿瘤机制研究越发深入,对其结构进行衍生化从而提升活性、改善成药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综述了五环三萜中白桦酸、23-羟基白桦酸、桦木醇和羽扇豆醇4个天然活性化合物的来源、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及结构衍生化等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羽扇豆烷
白桦酸
23-羟基白桦酸
桦木醇
羽扇豆醇
抗肿瘤
衍生化
Keywords
Lupane
Betulinic Acid
23-Hydroxy Betulinic Acid
Betulin
Lupeol
Anti-tumor
Modification
分类号
R284.979.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方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述评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君
林朝展
付剑江
韩立炜
机构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八处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1-215,共5页
文摘
"中药药效物质"是中药学基础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学科项目申报的热点,受到中医药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学科申请代码H2803"中药药效物质"方向共接收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申请449项,其中受理425项。本文总结了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该研究方向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并从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两个方面对申请项目进行重点评述分析。我刊在此予以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关键词
中药药效物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研究思路
研究内容
Keywords
Effective constitu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research thinking, research content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胆木浸膏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筛选与药效评价
被引量:
2
3
作者
徐超
徐晓军
尹庆锋
机构
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法迈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18年第6期59-63,共5页
文摘
目的:探究胆木浸膏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抗菌谱,为其后续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等常见临床菌株为研究对象,以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作为抗菌活性的评价指标,采用微量法与平板法测试胆木浸膏提取物及阳性药青霉素对上述8种目标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胆木浸膏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而对其他6种菌株在所测试的浓度范围内均无明显的抑菌作用。胆木浸膏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浓度范围分别为1.56%~3.13%和1.56%~25%;对肺炎链球菌的MIC和MBC浓度范围分别为1.56%~3.13%和3.13%。胆木浸膏提取物对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敏感株和耐药株)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除对耐甲氧西林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的MBC浓度较大外,对其他菌株的MBC浓度基本与MIC浓度相当。这提示胆木浸膏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无选择性差别,而阳性药青霉素对临床耐药菌株基本无效。结论:胆木浸膏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具有进一步开发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胆木浸膏提取物
细菌耐药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Keywords
The extracts of Nauclea officinali
Bacterial resistance
MIC
MBC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手性分子印迹材料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宇晨
杜迎翔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
药物
质量与安全预警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76-78,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73809)。
文摘
阐述了近年来基于手性分子印迹材料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通过归纳国内外最近的相关文献报道,对基于手性分子印迹材料毛细管柱的制备和通过毛细管电泳实现手性分离的相关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综述。通过报道可知将分子印迹材料用于毛细管柱的制备,可以显著提高手性药物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分离度和拆分效果。手性分子印迹材料修饰的毛细管柱在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分子印迹
毛细管电泳
手性拆分
聚合物
手性识别
Keywords
molecularly imprint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hiral resolution
polymer
chirality recognition
分类号
O65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药物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17
5
作者
黄寅
许风国
张伟
王俊南
张尊建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
药物
质量与安全预警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274108)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No.SKLN-MKF201220)
江苏特聘教授计划资助项目[苏教师(2012)2号]~~
文摘
药物代谢组学是在系统生物学背景下,代谢组学与药学紧密交叉、有机结合促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依托现代分析技术、化学计量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通过分析比较给药前后生物体液中小分子代谢物轮廓的改变来进行药物疗效和毒性的评价、预测。本文对药物代谢组学的研究流程和应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系统概括,并对相关技术要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药物代谢组学
系统生物学
代谢通路
生物标记物
Keywords
pharmacometabolomics
system biology
metabolic pathway
biomarker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分子对接和QSAR方法预测B-Raf Ⅱ型抑制剂活性
被引量:
10
6
作者
刘海春
卢帅
冉挺
张艳敏
徐金星
熊潇
徐安阳
陆涛
陈亚东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理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91-2206,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02181,81302634)资助项目~~
文摘
B-Raf激酶在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已被确定为癌症治疗非常有吸引力的靶标.新型高效B-Raf抑制剂的开发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以结构多样的B-Raf II型抑制剂为研究对象,联合应用分子对接和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研究其定量构效关系去探讨抑制活性的起源.两个主题作为研究重点:生物活性构象和描述符.首先对分子对接方法(Glide、Gold、Ligand Fit、Cdocker和Libdock)进行准确性评价,后将研究的对象分子对接到B-Raf活性位点并获得生物活性构象.基于准确的对接结果,计算得到16个打分评价函数和21个能量描述符,以此构建定量构效关系模型.QSAR结果表明模型具有高度精确的拟合和强的预测能力(模型M1:r2=0.852,=0.790,=0.864;模型M2:r2=0.738,=0.812,=0.8605).同时探讨了对抑制活性有重要影响的描述符,结果表明打分评价函数(G_Score,-ECD,Dock_Score,PMF)与能量描述符(S(hb_ext),DE(int),Emodel)对抑制活性影响非常大.通过虚拟筛选和QSAR模型理论预测,一些新的具有潜在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作为B-Raf II型抑制剂被获得.上述信息对于进一步设计新颖高效的B-Raf II型抑制剂提供了有用的指导.
关键词
B-RAF
Ⅱ型抑制剂
分子对接
打分评价函数
对接能量描述符
定量构效关系模型
Keywords
B-Raf Type Ⅱ inhibitor
Molecular docking
Scoring function
Docking-generated energy-based descriptor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model
分类号
TQ460.1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苦瓜多糖的纯化、结构解析及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
14
7
作者
张逸
王旺
蔡寅
王旻
顾春艳
杨烨
机构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39,共7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6104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普通高校项目(16KJB310009)
+2 种基金
江苏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FJGJS-2015-03)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面上科研项目(H201625)
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GY12016047)
文摘
目的提取并纯化苦瓜多糖,对其结构特征进行解析并研究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方法热水提取苦瓜多糖,透析后纤维素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多糖产物。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量,并采用FT-IR和NMR法对其局部结构特征进行解析。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药理学等手段测定苦瓜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活性。结果分离纯化获得分子量为745kDa的杂多糖MCP-2,测定其单糖组成为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对应的摩尔比为1.19∶15.97∶3.40∶0.73∶0.94。此外,还发现MCP-2能够促进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RAW264.7中炎症因子NO、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MCP-2还具有体内抑制S180肿瘤细胞的活性。结论本研究表明MCP-2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和肿瘤抑制的活性。
关键词
苦瓜多糖
纯化
结构特征
免疫调节活性
抗肿瘤
Keywords
polysaccharide from Momordica charantia L.
purification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antitumor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肿瘤微环境响应型智能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3
8
作者
刘艳红
周建平
霍美蓉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5-13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102397)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BK2012761)
+2 种基金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No.024320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o.JKPZ2013004)
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No.JKGQ201107)~~
文摘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及肿瘤微环境研究的深入,基于肿瘤微环境设计的刺激响应型智能纳米药物载体在抗肿瘤药物递送系统中受到了广泛瞩目。该智能纳米药物载体可在体内稳定转运,抵达肿瘤靶组织或靶细胞后在肿瘤微环境刺激下载体结构发生响应,有效控制负载药物的转运部位和释放速度,从而显著提高靶点药物浓度,增加其抗肿瘤活性并降低其不良反应。常见的肿瘤微环境刺激因子有:p H、还原物质、酶浓度、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三磷酸腺苷(adenosine-5'-triphosphate,ATP)等。本文主要从p H响应型、酶响应型、还原响应型、ROS响应型、ATP响应型智能给药系统5个方面,综述了肿瘤微环境刺激响应型智能纳米药物载体在抗肿瘤领域的新研究与新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刺激响应型
肿瘤微环境
纳米药物递送载体
抗肿瘤
进展
Keywords
stimuli-responsiv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drug delivery nanosystem
antitumor
advances
分类号
R943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脂蛋白纳米药物传输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9
作者
王若宁
刘聪燕
周建平
陈键
王伟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复旦大学药学院智能化递药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102398
81273469)
+2 种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BK2011624)
复旦大学药学院和智能化递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开放课题资助项目(No.SDD2012-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No.JKVD2013011)~~
文摘
脂蛋白作为一种内源性纳米颗粒,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彻底生物降解、无免疫原性、不被体内网状内皮系统识别而快速清除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前景的靶向药物载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脂蛋白(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纳米药物传输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脂蛋白
纳米药物传输系统
靶向
进展
Keywords
lipoprotein
nano scale drug delivery system
targeting
advances
分类号
R943 [医药卫生—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采收期广东紫珠中两种抗炎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
8
10
作者
陈颖
许敏
凌嘉伟
王晓丹
程雨兰
刘丽芳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29-31,共3页
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No.G12126)
文摘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广东紫珠(G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中抗炎活性成分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的含量,研究这两种活性成分动态变化,为药材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17:83)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32nm;柱温为30℃。结果:连翘酯苷B及金石蚕苷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51-4.696μg(r=0.999 7)、0.028-0.767μg(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8%(RSD=0.93%)、99.24%(RSD=1.54%)。结论:研究得出该产区广东紫珠的最佳采收期为7月和11月。
关键词
HPLC
广东紫珠
连翘酯苷B
金石蚕苷
Keywords
HPLC
Gallicarpa kwangtungensis Chun.
Forsythiaside B
Poliumoside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活性成分发现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11
作者
宋慧鹏
杨华
高雯
陈君
李萍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7期1093-109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81421005):中药活性成分群发现与作用机理
负责人:李萍
文摘
中药是当今新药研发的重要来源之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中药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促进了中药理论的不断创新。建立既符合中药特点又适应现代药物研发的理论和技术是中药药效物质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课题组近5年的研究实例,介绍了中药活性成分发现的关键技术,包括化合物库制备-活性评价-结构鉴定一体化技术、生物垂钓和化学垂钓技术、基于配体和受体的虚拟筛选技术、中药谱效关联发现技术、等效成分群发现技术等,以期为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发现
先导化合物
等效成分群
整合作用
Keywords
Bioactive compoun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screening technology
integration effect
lead compound
bioactive equivalent combinatorial components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有机硒化合物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12
作者
李方正
吴方
徐进宜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药物
化学教研室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中心生物医学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6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302635)
文摘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机体多个代谢通路有关,如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含硒蛋白质更是人体内许多关键酶的组成部分。有机硒化合物因其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而成为抗肿瘤、心血管保护、抗病毒、抗菌、免疫调节及神经保护药物研发的热点。依布硒及乙烷硒啉都是目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有机硒类候选药物。本文将从药理活性、作用机制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机硒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硒
有机硒化合物
抗肿瘤
心血管保护
抗病毒
抗菌
Keywords
Selenium
Organic selenium compounds
Anti-tumor
Cardiovascular
Antiviral
Antibacterial
分类号
R961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法尼基硫代水杨酸/羟基肉桂酸偶联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
2
13
作者
王志强
王雪敏
张伟
王新杨
凌勇
陈莉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
药物
化学教研室
南通大学药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2-39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302628)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BK2011389)
南通市应用研究资助项目(No.BK2012085)~~
文摘
通过偶联法尼基硫代水杨酸(FTS)的羧基与羟基肉桂酸的酚羟基,设计合成了16个新型FTS/羟基肉桂酸偶联物(7a^7p),并对其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6种人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抗增殖活性,其中,化合物7b表现出最佳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对所测肿瘤细胞的IC50为5.51~9.25μmol/L,优于FTS和索拉非尼的活性。并且,化合物7b可以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对正常细胞损伤较小。此外,流式细胞分析显示化合物7b可以浓度依赖性地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
关键词
法尼基硫代水杨酸
羟基肉桂酸
合成
细胞凋亡
抗肿瘤活性
Keywords
farnesyhhiosalicylic acid
hydroxylcinnamic acids
synthesis
cell apoptosis
antitumor activity
分类号
R914.5 [医药卫生—药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逆转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6
14
作者
吴亚琼
方伟蓉
李运曼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6年第1期43-4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173088)
文摘
导致肿瘤多药耐药的机制很复杂,主要涉及有:ATP结合盒型转运蛋白超家族、DNA甲基化、细胞凋亡、拓扑异构酶Ⅱ、谷胱甘肽解毒系统及相关多药耐药信号通路等,这些机制单独或共同存在而导致耐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方法主要有:化疗增敏剂、中药逆转剂和基因工程技术逆转耐药等。本文就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及逆转耐药的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
多药耐药
耐药逆转剂
Keywords
Tumor
Multidrug resistance
Reversal agents
分类号
R979.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桦褐孔菌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
7
15
作者
吴泽华
程文明
张致勇
缪忆如
李春如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安徽
天然
药物
活性
研究省级
重点
实验室
安徽省
天然
药物
活性
成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药科大学)
浙江泛亚生命科学研究院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57-1761,共5页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090413105)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资助项目(编号:SKLNMKF201416)
文摘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初步筛选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单体化合物。方法用制备型高效液相、大孔树脂HPD100、Sephadex LH-20凝胶、小孔树脂MCI、硅胶等柱层析方法对桦褐孔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综合应用光谱法(1HNMR、13CNMR、HRMS)鉴定结构。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肝癌HepG2及神经胶质瘤U-87细胞,不同浓度(12. 5、25、50、100、200μmol/L)单体化合物刺激后,MTT法观察各单体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12个成分(酚类、羊毛脂烷型三萜和甾醇),分别为:原儿茶醛(1)、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2)、大黄酚(3)、Coelarthenol(4)、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ibuty ester(5)、栓菌酸(6)、柠檬酸三乙酯(7)、(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8)、Aquilarin A(9)、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1-butyl-4-(2-methylpropyl) ester(10)、3β-羟基-(22E,24R)-麦角甾-7,22-二烯(11)、(24S)-Ergost-7-en-3-ol (12)。结论化合物2、6、8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其中化合物2、9首次从桦褐孔菌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桦褐孔菌
乙酸乙酯部位
抗肿瘤
酚类
羊毛脂烷型三萜
甾醇
Keywords
Inonotus obliquus
ethyl acetate extracts
antitumor
phenols
lanostane triterpenoids
steroids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Q939.5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皂苷类药物的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16
作者
管越
周洋
史记
张晓琳
刘丽芳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3年第1期15-17,41,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009ZX09103-371)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资助项目(2010)
文摘
皂苷类药物普遍分子量比较大,水溶性好,但不易透过细胞膜难以被人体吸收,因此口服制剂体内生物利用度较低。近年来对单体皂苷及总皂苷类药物制剂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随着新型的给药系统和新辅料的出现,皂苷类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以单体皂苷或总皂苷活性部位为主药的制剂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类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单体皂苷
总皂苷
制剂研究
Keywords
nonomer saponins
total saponins
dosage forms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粒子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7
作者
杜迎翔
杨玥
于涛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
中国药科大学
药物
质量与安全预警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47-549,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001422)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目的阐述近年来纳米粒子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方法归纳国内外最新的文献报道,对纳米粒子在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纳米粒子用于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可以显著提高对映体的分离度和分离效率。结论纳米粒子因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分离领域具有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毛细管电泳
手性分离
Keywords
nanoparticles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enantioseparation
分类号
R917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皮不同提取物及橙皮苷部位的抗炎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
28
18
作者
贺燕林
杨中林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第13期23-25,共3页
文摘
目的:比较研究陈皮醇提物、陈皮水提物及橙皮苷部位的抗炎活性。方法:用1μg/mL的脂多糖(LPS)处理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采用NO试剂盒检测各实验样品对模型细胞NO释放量的影响;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及结论:陈皮醇提物、陈皮水提物及橙皮苷部位均具有显著抗炎活性,且陈皮醇提物、陈皮水提物的抗炎活性优于橙皮苷部位。
关键词
陈皮醇提物
陈皮水提物
橙皮苷部位
抗炎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蔺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9
作者
孟宇
谢国勇
石璐
秦民坚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资源学教研室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7年第3期42-4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03220)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150706)
文摘
马蔺[Iris lactea Pall.var.chinensis(Fisch.)Koidz.]为鸢尾科(Iridaceae)鸢尾属(Iris)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传统的药用植物资源,主要含黄酮类、苯醌类和茋类等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氧化、保肝等生理活性。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调研,从马蔺的名称考证、用途、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对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蔺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
Keywords
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 Fisch. )Koidz.
phytochemistry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research advance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肠癌的脂质代谢与天然产物的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0
作者
张莉
闻晓东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9年第4期289-29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3567)
文摘
脂质代谢紊乱是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包括大肠癌,主要表现为脂质合成增加,进而引起脂质堆积。这一改变伴随着脂质代谢通路中相关酶及转录因子活性的改变,进而激活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天然产物具有降血脂、抗炎、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优点逐渐成为医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从脂质代谢通路、肿瘤脂质代谢异常及基于脂质代谢通路的抗大肠癌天然产物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大肠癌
脂质代谢
天然产物
Keywords
Colorectal cancer
Lipid metabolism
Natural products
分类号
R735.3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五环三萜羽扇豆烷型天然产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王艺玮
徐盛涛
徐进宜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方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述评
陈君
林朝展
付剑江
韩立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胆木浸膏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筛选与药效评价
徐超
徐晓军
尹庆锋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手性分子印迹材料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
李宇晨
杜迎翔
《广东化工》
CAS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药物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黄寅
许风国
张伟
王俊南
张尊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分子对接和QSAR方法预测B-Raf Ⅱ型抑制剂活性
刘海春
卢帅
冉挺
张艳敏
徐金星
熊潇
徐安阳
陆涛
陈亚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苦瓜多糖的纯化、结构解析及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英文)
张逸
王旺
蔡寅
王旻
顾春艳
杨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肿瘤微环境响应型智能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刘艳红
周建平
霍美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脂蛋白纳米药物传输系统研究进展
王若宁
刘聪燕
周建平
陈键
王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不同采收期广东紫珠中两种抗炎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
陈颖
许敏
凌嘉伟
王晓丹
程雨兰
刘丽芳
《中医药学报》
CAS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中药活性成分发现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宋慧鹏
杨华
高雯
陈君
李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有机硒化合物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
李方正
吴方
徐进宜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新型法尼基硫代水杨酸/羟基肉桂酸偶联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王志强
王雪敏
张伟
王新杨
凌勇
陈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逆转药物的研究进展
吴亚琼
方伟蓉
李运曼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6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桦褐孔菌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吴泽华
程文明
张致勇
缪忆如
李春如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皂苷类药物的制剂研究进展
管越
周洋
史记
张晓琳
刘丽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纳米粒子在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拆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杜迎翔
杨玥
于涛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陈皮不同提取物及橙皮苷部位的抗炎活性比较研究
贺燕林
杨中林
《亚太传统医药》
2014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马蔺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孟宇
谢国勇
石璐
秦民坚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大肠癌的脂质代谢与天然产物的防治研究进展
张莉
闻晓东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