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平-平轧制Mg/Al复合板界面结构演变及力学性能
1
作者 朱金森 边丽萍 +3 位作者 雒宝权 李腾 王涛 梁伟 《金属热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47,共6页
采用波/平-平轧制制备了Mg/Al复合板,并对复合板材进行200℃×1 h最终退火热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EDS)、电子背散射衍射仪和万能电子拉伸机探究了Mg/Al复合板界面结构演变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轧制方式第1道次... 采用波/平-平轧制制备了Mg/Al复合板,并对复合板材进行200℃×1 h最终退火热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EDS)、电子背散射衍射仪和万能电子拉伸机探究了Mg/Al复合板界面结构演变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轧制方式第1道次及400℃×15 min中间退火后,界面均实现了冶金结合,界面处无金属间化合物生成。波-平轧制第2道次及200℃×1 h退火后,镁合金基体晶粒尺寸在波谷与波峰处呈现不均匀分布,波谷处晶粒得到明显细化,但晶粒尺寸大于平-平轧制,界面处形成“交错咬合式”金属间化合物颗粒,化合物沿波纹界面呈离散分布,具有更好的界面结合特性;平-平轧制界面则形成平直连续的金属间化合物层。波-平轧制工艺具有局部强压、强剪切的变形特征,较平-平轧制,Mg/Al复合板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高,塑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l复合板 波-平轧制 平-平轧制 界面组织 金属间化合物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AZ91镁合金表面电化学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及其耐蚀性
2
作者 张忠忠 徐芳君 +2 位作者 贾甜甜 邓坤坤 聂凯波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5-618,636,共5页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AZ9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涂层,研究了电沉积工艺参数对羟基磷灰石涂层形貌和相组成的影响,并通过腐蚀浸泡试验、极化曲线测试等方法对该涂层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4.5,温度为60℃时,...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AZ9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涂层,研究了电沉积工艺参数对羟基磷灰石涂层形貌和相组成的影响,并通过腐蚀浸泡试验、极化曲线测试等方法对该涂层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4.5,温度为60℃时,涂层的致密性最好,呈放射状的结构,主要成分为HA相,涂层的厚度约为60~70μm,与基体结合较好;HA涂层对镁合金基体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显著提高了基体合金在生理溶液中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沉积 羟基磷灰石 晶体结构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铝/镁爆炸焊复合板波形界面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婷婷 王文先 +1 位作者 魏屹 曹晓卿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3-36,共4页
文中提出以薄的铝合金板作为过渡层,采用爆炸焊接技术成功制备钛/铝/镁层状复合材料.对钛/铝接合界面、铝/镁接合界面及钛/铝/镁爆炸复合板的整体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OM和SEM试验结果表明,钛/铝接合界面和铝/镁接合界面均为波状接... 文中提出以薄的铝合金板作为过渡层,采用爆炸焊接技术成功制备钛/铝/镁层状复合材料.对钛/铝接合界面、铝/镁接合界面及钛/铝/镁爆炸复合板的整体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OM和SEM试验结果表明,钛/铝接合界面和铝/镁接合界面均为波状接合界面,在铝/镁界面出现了局部熔化区;钛/铝接合界面为小尺寸波(λ=160μm,h=26μm),铝/镁接合界面为大尺寸波(λ=1 740μm,h=406μm);拉-剪试验表明,复合板沿着铝/镁接合界面断裂;弯曲性能测试表明,钛板一侧受拉时复合板弯曲强度和塑性均优于镁合金板一侧受拉,断裂始于铝/镁接合界面,最终从镁合金板一侧剪切断裂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镁爆炸焊复合板 波形界面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w+TiC_p)/Ti复合材料的高温拉伸力学行为与失效机理 被引量:9
4
作者 张长江 张树志 +3 位作者 侯赵平 林鹏 孔凡涛 陈玉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87-2295,共9页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技术制备不同体积分数(TiB_w+TiC_p)/Ti复合材料,研究该系列复合材料在600~750℃高温拉伸力学行为。结果表明:(TiB_w+TiC_p)含量由0增加到7.5%(体积分数)时,(TiB_w+TiC_p)/Ti复合材料基体初始β晶粒和α片层得到显著细... 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技术制备不同体积分数(TiB_w+TiC_p)/Ti复合材料,研究该系列复合材料在600~750℃高温拉伸力学行为。结果表明:(TiB_w+TiC_p)含量由0增加到7.5%(体积分数)时,(TiB_w+TiC_p)/Ti复合材料基体初始β晶粒和α片层得到显著细化;TiB_w及TiC_p的原位生成显著提高了基体合金的抗拉强度,并随(TiB_w+TiC_p)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拉伸温度升高,(TiB_w+TiC_p)/Ti复合材料抗拉强度降低而塑性增加,TiB_w及TiC_p对基体的强化作用主要源于细晶强化、载荷传递强化;(TiB_w+TiC_p)/Ti复合材料在600~700℃的断裂机制为TiB_w和TiC_p的断裂在750℃为增强相与基体间界面脱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显微组织 高温拉伸性能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加工CNTs/7075铝基复合材料热膨胀性能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奋成 钱涛 +1 位作者 邢丽 梁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1-257,共7页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法制备CNTs/7075铝基复合材料,测量并分析加工态、热处理态试样的热膨胀系数,并分别用ROM、Turner和Schapery模型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搅拌摩擦加工后材料的晶粒细小,CNTs的添加能进一步细化晶粒。CNTs/7075复合材...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法制备CNTs/7075铝基复合材料,测量并分析加工态、热处理态试样的热膨胀系数,并分别用ROM、Turner和Schapery模型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搅拌摩擦加工后材料的晶粒细小,CNTs的添加能进一步细化晶粒。CNTs/7075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低于退火态和搅拌摩擦加工后7075铝合金试样的,说明搅拌摩擦加工对材料晶粒的细化及CNTs的加入可以有效地约束基体材料的热膨胀,且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呈减小趋势。后续热处理对CNTs/7075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也有影响,退火和固溶时效处理均可以降低该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理论计算发现,Turner模型计算得到的热膨胀系数预测值最接近于实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搅拌摩擦加工 热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S方法对B_4C/6061Al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武翘楚 王文先 +3 位作者 李宇力 陈洪胜 赵峻超 刘瑞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6-580,共5页
采用化学镀铜的方法对B4C颗粒表面进行改性,以提高颗粒与基体合金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通过等离子放电烧结(SPS)的方法制备颗粒含量为10%~50%的B4C/6061Al复合材料;对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物相组成进行观察分析,并通过高速... 采用化学镀铜的方法对B4C颗粒表面进行改性,以提高颗粒与基体合金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通过等离子放电烧结(SPS)的方法制备颗粒含量为10%~50%的B4C/6061Al复合材料;对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物相组成进行观察分析,并通过高速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分析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B4C颗粒均匀分布于基体合金中,B4C颗粒表面的镀铜层在等离子烧结过程中与基体发生反应,生成第二相Al2Cu,改善了增强体与基体间的结合情况;相对于B4C/6061Al复合材料,采用镀铜处理后的碳化硼制备出的复合材料表现出较低的磨损率,其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6061Al 复合材料 化学镀铜 放电等离子烧结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DR-热压烧结制备纳米晶纯镁及其力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静 樊建锋 +1 位作者 郭卉君 田笑颖 《铸造技术》 CAS 2019年第7期649-653,656,共6页
在纯镁粉经过氢化脱氢(HDDR)后得到纳米晶纯镁粉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案探索了最佳的热压烧结工艺参数,结合热挤压工艺获得了平均晶粒尺寸为15 nm均匀致密的大尺寸纳米晶纯镁块体与棒材。结果表明,纳米晶纯镁棒材的室温拉伸屈服强度... 在纯镁粉经过氢化脱氢(HDDR)后得到纳米晶纯镁粉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案探索了最佳的热压烧结工艺参数,结合热挤压工艺获得了平均晶粒尺寸为15 nm均匀致密的大尺寸纳米晶纯镁块体与棒材。结果表明,纳米晶纯镁棒材的室温拉伸屈服强度达到了265 MPa,压缩屈服强度高达17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纯镁 氢化脱氢 热压烧结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轧温度对1060/6201/1060复合板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杨磊 边丽萍 +4 位作者 冀宏亮 王鹏辉 王涛 梁伟 薛峰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07-110,共4页
通过首道次大变形量热轧、再经两道次冷轧方式成功制备了1060/6201/1060三层复合板,详细考察了不同热轧温度对复合板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轧温度的升高,复合板的力学性能逐渐降低,导电率先升高后降低。在200℃热轧... 通过首道次大变形量热轧、再经两道次冷轧方式成功制备了1060/6201/1060三层复合板,详细考察了不同热轧温度对复合板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轧温度的升高,复合板的力学性能逐渐降低,导电率先升高后降低。在200℃热轧时,抗拉强度为257.21 MPa,导电率为57.45%IACS,综合性能最佳。在300、400℃轧制时,由于发生动态回复,析出相粗化,基体晶粒长大,复合板的强度降低,伸长率提高,导电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201铝合金 复合板 力学性能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耐蚀1420Al-Li/Mg-9Li/1420Al-Li复合板制备及力学性能
9
作者 吴世松 边丽萍 +4 位作者 刘先文 于培文 刘江林 梁伟 张红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8-100,共3页
采用高强耐蚀超轻1420 Al-Li合金作为覆板,通过一道次热轧制备了1420Al-Li/Mg-9Li/1420Al-Li复合板,研究了不同压下量、450℃热轧复合板界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轧制压下量为35%时,复合板仅为部分结合—机械结合+冶金结合... 采用高强耐蚀超轻1420 Al-Li合金作为覆板,通过一道次热轧制备了1420Al-Li/Mg-9Li/1420Al-Li复合板,研究了不同压下量、450℃热轧复合板界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轧制压下量为35%时,复合板仅为部分结合—机械结合+冶金结合,界面无化合物生成,复合板的抗拉强度为236 MPa,伸长率为26%;当轧制压下量为50%时,复合板实现完全冶金结合,无界面化合物生成,复合板的抗拉强度高达272 MPa,伸长率为14%,在提高抗腐蚀性的同时,大幅提高了Mg-9Li合金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9Li 1420Al-Li 复合板 轧制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下量对钛/钢双层直接热轧复合板结合强度的影响
10
作者 梁经韬 边丽萍 +3 位作者 韩绍杰 朱金森 王涛 梁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104,共4页
采用非真空直接热轧法在不同轧制压下量(30%~45%)下对TA1纯钛/304不锈钢双层复合板进行一道次热轧复合,考察压下量对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组元板变形率、界面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压下量的增加,复合板所受正应力和界面剪切应力... 采用非真空直接热轧法在不同轧制压下量(30%~45%)下对TA1纯钛/304不锈钢双层复合板进行一道次热轧复合,考察压下量对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组元板变形率、界面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压下量的增加,复合板所受正应力和界面剪切应力显著增加,界面接触面积加大、元素扩散加剧、TA1层晶粒显著细化,界面结合强度显著增加。当压下量为40%时,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显著增加,304与TA1的变形率比达到最高值75%,变形协调性最好;45%压下量时界面剪切强度最高,达23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钢复合板 轧制压下量 结合强度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含量、固溶处理工艺对Mg-4Zn-xNd镁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伟林 杨晓宁 +1 位作者 邓坤坤 黄晓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91-96,共6页
采用重力铸造工艺制备了Mg-4Zn二元镁合金及不同Nd元素含量的Mg-4Zn-xNd(x=1,2,3)三元镁合金。对铸态合金先后在420℃(24 h)、510℃(4 h)工艺条件下进行固溶处理。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动电位极化测试、浸渍试验和体外细胞试验研究了Nd含... 采用重力铸造工艺制备了Mg-4Zn二元镁合金及不同Nd元素含量的Mg-4Zn-xNd(x=1,2,3)三元镁合金。对铸态合金先后在420℃(24 h)、510℃(4 h)工艺条件下进行固溶处理。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动电位极化测试、浸渍试验和体外细胞试验研究了Nd含量及固溶处理工艺对Mg-4Zn-xNd(x=0,1,2,3)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及细胞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Nd的添加使合金晶粒尺寸减小,以及三元合金腐蚀速率降低;铸态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基体中第二相含量明显降低,该三元合金的腐蚀速率降低;当Nd含量达到2 wt%时,Mg-4Zn-2Nd合金的耐腐蚀性及细胞相容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腐蚀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microstructure uniformity on fracture behavior of magnesium alloy rolling sheet based on slip trace analysis
12
作者 Jing TIAN Jia-fei DENG +2 位作者 Wei LIANG Xi ZHAO Xiao-gang WA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25年第4期1122-1136,共15页
The nonuniform microstructure of magnesium alloy rolled sheets tends to influence their plastic deformation capacity.This study employed multi-pass restricted rolling to successfully prepare AZ31 magnesium alloy rolle... The nonuniform microstructure of magnesium alloy rolled sheets tends to influence their plastic deformation capacity.This study employed multi-pass restricted rolling to successfully prepare AZ31 magnesium alloy rolled sheets with a uniform microstructure,enhancing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Quasi-in-situ tensile EBS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crostructure uniformity on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behavior of magnesium alloy.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nonuniformity of the magnesium alloy microstructure intensifies the strain asynchrony between adjacent grains,leading to relative misalignment and crack formation.Fine grains cannot coordinate the strain within their adjacent coarse grains,resulting in ledge formation at their common grain boundaries.Moreover,low-angle grain boundaries(LAGB)influence fracture behavior,rendering fine grains penetrated by LAGB more susceptible to becoming strain concentration areas that promote intergranular fracture and even transgranular fra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 magnesium alloy ROLLING MICROSTRUCTURE fracture behavior plastic de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造+挤压复合变形对SiC_(p)/Mg-Zn-Y-Ca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晋华 聂凯波 +2 位作者 邓坤坤 康心锴 郭亚超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共9页
采用锻造+挤压对SiC_(p)/Mg-Zn-Y-Ca复合材料进行复合变形,研究挤压温度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挤压温度从190℃降低到150℃时,SiC_(p)/Mg-Zn-Y-Ca复合材料的晶粒尺寸随挤压温度的降低而逐渐细化,同时再结晶体积分数也... 采用锻造+挤压对SiC_(p)/Mg-Zn-Y-Ca复合材料进行复合变形,研究挤压温度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挤压温度从190℃降低到150℃时,SiC_(p)/Mg-Zn-Y-Ca复合材料的晶粒尺寸随挤压温度的降低而逐渐细化,同时再结晶体积分数也随之减少。不同的挤压温度下复合材料中均存在MgZn_(2)相的动态析出,且析出相尺寸随挤压温度降低逐渐减小,而析出相体积分数逐渐增加。在150℃以0.1 mm/s的挤压速度挤压后,SiC_(p)/Mg-Zn-Y-Ca复合材料的强度最高,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337.2和405.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锻造 热挤压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玻璃-硅阳极键合机理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大明 胡利方 +1 位作者 时方荣 孟庆森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3-127,166,共6页
采用两步法阳极键合技术成功实现了硅-玻璃-硅的连接.两次键合过程中,电流特征有明显差异,第一次键合电流先迅速增大到峰值电流,然后迅速衰减至一较小值.受先形成Na+离子耗尽层的影响,第二次键合电流从峰值电流衰减的过程中,出现二次增... 采用两步法阳极键合技术成功实现了硅-玻璃-硅的连接.两次键合过程中,电流特征有明显差异,第一次键合电流先迅速增大到峰值电流,然后迅速衰减至一较小值.受先形成Na+离子耗尽层的影响,第二次键合电流从峰值电流衰减的过程中,出现二次增大然后衰减的现象.利用扫描电镜对键合界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玻璃两侧界面均键合良好,玻璃表面可观察到大量析出物.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键合强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界面强度随着键合电压的升高而增大.断裂主要发生在玻璃基体内部靠近第二次键合界面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键合 硅-玻璃-硅 电子封装 键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SPS多孔镁的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笑颖 樊建锋 +5 位作者 张华 张强 吴玉程 李卫国 董洪标 许并社 《铸造技术》 CAS 2020年第9期811-815,共5页
利用氢化脱氢(HD)+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制备了多孔镁块体材料,研究了不同MgH2含量下多孔镁孔隙率、孔结构及压缩和吸能性能。结果表明,HD+SPS法制备的总孔隙率分别为7.5%和17.8%的多孔镁,且其孔径尺寸细小,内部组织均匀;孔隙率为17... 利用氢化脱氢(HD)+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工艺制备了多孔镁块体材料,研究了不同MgH2含量下多孔镁孔隙率、孔结构及压缩和吸能性能。结果表明,HD+SPS法制备的总孔隙率分别为7.5%和17.8%的多孔镁,且其孔径尺寸细小,内部组织均匀;孔隙率为17.8%的多孔镁具有相对较低的压缩屈服强度43 MPa,单位体积吸能较高,为34.04 MJ/m^3,最大能量吸收效率为1.42。17.8%孔隙率的多孔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较7.5%孔隙率的多孔镁有相对较低的屈服强度及较长的应力平台阶段,在能量吸收材料应用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镁 HD+SPS 孔结构 压缩性能 吸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_p+SiC_p)/AZ91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及耐磨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白岩 邓坤坤 康金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51-2257,共7页
采用半固态搅拌技术制备出了5μm 10%Grp/AZ91、(5μm 5%Grp+5μm 5%SiCp)/AZ91和(5μm 5%Grp+10μm 5%SiCp)/AZ91(体积分数)镁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在300℃、0.05 mm/s的条件下进行了热挤压,研究了SiCp对挤压态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力学性... 采用半固态搅拌技术制备出了5μm 10%Grp/AZ91、(5μm 5%Grp+5μm 5%SiCp)/AZ91和(5μm 5%Grp+10μm 5%SiCp)/AZ91(体积分数)镁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在300℃、0.05 mm/s的条件下进行了热挤压,研究了SiCp对挤压态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与Grp/AZ91相比,SiCp的引入导致基体晶粒尺寸增大和石墨颗粒碎化;随着SiCp尺寸增加,晶粒尺寸增大,石墨碎化现象更为显著。SiCp的加入提高了Grp/AZ91复合材料的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随着SiCp尺寸增加,这种提升更为显著。SiCp的引入降低了Grp/AZ91复合材料的磨损率,但提高了摩擦系数,随着SiCp尺寸增加,磨损率进一步下降,摩擦系数进一步上升,磨损机制由剥层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混杂增强 热挤压 力学性能 耐磨性
原文传递
Si-glass-Al阳极键合电流特性及其力学性能
17
作者 薛永志 胡利方 +2 位作者 王浩 李蓉 王文先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76,86,I0004,共8页
采用两步法实现了Si-glass-Al的可靠连接,提出了键合三层晶片的电流时间模型.键合电流结果表明,两次阳极键合的电流变化规律一致,即先迅速增加至最大值,然后呈指数式下降;发现第二次键合的电流峰值总是大于第一次,结合提出的电流时间模... 采用两步法实现了Si-glass-Al的可靠连接,提出了键合三层晶片的电流时间模型.键合电流结果表明,两次阳极键合的电流变化规律一致,即先迅速增加至最大值,然后呈指数式下降;发现第二次键合的电流峰值总是大于第一次,结合提出的电流时间模型,表明键合材料之间因不完全接触而产生的电阻会对电流峰值产生显著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Si-glass-Al界面形貌,界面结合良好,在450℃/800V的条件下,glass-Al及glass-Si界面处Na^+耗尽层厚度分别达到了546,820nm.试样的拉伸强度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升高,无论是先键合Si还是先键合Al箔,断裂总是发生在第二次键合界面附近或玻璃基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 阳极键合 Si-glass-Al 电流-时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温度对超声辅助粉末热压法制备n-SiC/Mg-9Al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盟 王红霞 +3 位作者 付青云 靳威威 景森 李浩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11-115,共5页
利用超声辅助粉末热压法在热压温度分别为470、490、510和530℃条件下制备出了n-SiCp/Mg-9Al镁基复合材料。采用OM、EDS、SEM及电子拉伸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室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粉末热压法能够使n-S... 利用超声辅助粉末热压法在热压温度分别为470、490、510和530℃条件下制备出了n-SiCp/Mg-9Al镁基复合材料。采用OM、EDS、SEM及电子拉伸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室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粉末热压法能够使n-SiCp良好地分散在n-SiCp/Mg-9Al复合材料中,并且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n-SiCp的团聚现象先减少后增加,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热压温度为510℃时,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最高,晶粒尺寸最为细小,n-SiCp分散最为均匀。n-SiCp/Mg-9Al复合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在510℃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为优异,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178 MPa、210 MPa、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C颗粒 镁基复合材料 粉末热压 热压温度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态AZ31镁合金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研究
19
作者 李仟姗 林飞 +1 位作者 杨裕泉 王飞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70-172,共3页
对AZ31镁合金进行了恒温超塑性压缩和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试验,研究了AZ31镁合金在大气环境下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可行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温度对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接头强度影响较大,时间的影响其次,应变速率的影响相对较小。恒温超塑... 对AZ31镁合金进行了恒温超塑性压缩和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试验,研究了AZ31镁合金在大气环境下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可行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温度对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接头强度影响较大,时间的影响其次,应变速率的影响相对较小。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过程中组织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并能在更省能源、省时间的条件下,达到与扩散焊相当的接头剪切强度。在预压应力30 MPa、焊接温度450℃、应变速率为1×10^(-4) s^(-1)的条件下,经13 min压接,可实现AZ31镁合金的超塑性连接,剪切强度达到42.0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 镁合金 恒温超塑性压缩 恒温超塑性固态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次压下率对稀土镁合金板材性能及组织的影响
20
作者 周彦材 常原颖 +2 位作者 邓嘉飞 田静 梁伟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29-34,44,共7页
为了制备高强度的稀土镁合金薄板,研究了在交叉轧制过程中道次压下率对稀土镁合金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轧制道次压下率不仅有助于改善稀土镁合金的成形性能,同时也可以提高板材的力学性能。轧制后,板材中的晶粒尺... 为了制备高强度的稀土镁合金薄板,研究了在交叉轧制过程中道次压下率对稀土镁合金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轧制道次压下率不仅有助于改善稀土镁合金的成形性能,同时也可以提高板材的力学性能。轧制后,板材中的晶粒尺寸变细,LPSO相增多,KAM值增大,同时产生细晶强化、固溶强化以及位错强化效果,使稀土镁合金板强度提升;当道次压下率为20%时,板材的基面织构弱化效果显著,可以激活更多种类的滑移系统,使轧制后的板材伸长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镁合金 交叉轧制 压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