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学研融合机制促进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以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旭东 刘振民 +2 位作者 高新丽 张跃忠 宋素芳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227-229,共3页
创新型人才已然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在新工科背景及当前工程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力军,如何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已成为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人才... 创新型人才已然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在新工科背景及当前工程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力军,如何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已成为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人才培养上需要结合自身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有效地融合生产、科研与教学,探索和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基础学科积聚学术后备力量,也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融合 拔尖人才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科研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以研究生课程“能源化学工程”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潇潇 梁立飞 +11 位作者 王润平 王迎春 刘振民 王艳 赵玉英 史宝萍 张跃忠 宋素芳 王远洋 孟涛 卫贤贤 薛永兵 《化工时刊》 CAS 2024年第2期64-66,共3页
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一种典型的研究生教学模式。通过将教学方法由线下教学转化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使教与学充分融合。作者对研究生课程“能源化学工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 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一种典型的研究生教学模式。通过将教学方法由线下教学转化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使教与学充分融合。作者对研究生课程“能源化学工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以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能源化学工程 实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选修课融入制药工程课程思政体系的探究与实践——以“精细化学品化学”为例
3
作者 赵玉英 王二兵 《化工时刊》 CAS 2023年第1期100-101,116,共3页
专业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完善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对“精细化学品化学”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实践,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完善知识体系;丰富课程教学活动,强化能力培养;深挖课程思政元素... 专业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完善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对“精细化学品化学”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实践,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完善知识体系;丰富课程教学活动,强化能力培养;深挖课程思政元素,践行立德树人,加强价值引导,构建以“绿色化学”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并深刻融入制药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体系,以期为专业选修课实现“三全育人”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学品化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专业选修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尼龙的合成影响因素及改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郝新宇 董亚鹏 +4 位作者 赵恬娇 王美珍 宁丁怡 张岩丽 王波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78,共6页
简述了单体浇铸(MC)尼龙的合成机理,介绍了引发剂和活化剂在MC尼龙合成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不同引发剂、活化剂对MC尼龙合成的影响,阐述了其优缺点。针对作为金属材料替代物的MC尼龙在诸多领域的性能还未能满足实际需求这一问题,介绍... 简述了单体浇铸(MC)尼龙的合成机理,介绍了引发剂和活化剂在MC尼龙合成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不同引发剂、活化剂对MC尼龙合成的影响,阐述了其优缺点。针对作为金属材料替代物的MC尼龙在诸多领域的性能还未能满足实际需求这一问题,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MC尼龙在提高耐磨性、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未来应从MC尼龙的分子特性出发,创新性地开发使用MC尼龙专用助剂。同时,充分利用专用助剂可以在MC尼龙改性中原位使用的优势,获得综合性能更加优异的MC尼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浇铸尼龙 引发剂 活化剂 改性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技术经济”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潇潇 王润平 +10 位作者 王迎春 刘振民 王艳 赵玉英 史宝萍 张跃忠 宋素芳 王远洋 卫贤贤 薛永兵 梁立飞 《化工时刊》 CAS 2023年第6期100-102,共3页
课程思政作为目前高校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新时代高校适应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作者以“化工技术经济”课程为例,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有效融入教学,使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体系、教师队伍等更能满足新... 课程思政作为目前高校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新时代高校适应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作者以“化工技术经济”课程为例,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有效融入教学,使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体系、教师队伍等更能满足新时期课程思政教改的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履行社会责任、坚持行业规范、遵守职业伦理章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技术经济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实施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 课程体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远洋 李晓明 《化工时刊》 CAS 2023年第2期71-76,共6页
通过对“双碳”目标的内涵分析提出,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变能源结构和发展负碳技术。通过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内涵分析得出:新能源应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主,并采用储能技术和开发新技术,其中燃料电池是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终极目... 通过对“双碳”目标的内涵分析提出,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变能源结构和发展负碳技术。通过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内涵分析得出:新能源应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主,并采用储能技术和开发新技术,其中燃料电池是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终极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并据此确定核心课程、构建专业的课程体系、厘清各主要课程间的承接关系,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oO_(3)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酸性品红和碱性品红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潇潇 郭世龙 +9 位作者 牛紫嫣 张业祥 芦兴程 田雁 李一衡 胡馨雨 武兆虹 刘振民 卫贤贤 张懿营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0,I0003,I0004,共12页
以硝酸钴、硝酸镧及柠檬酸为原料,在水热体系中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出一系列的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O_(3),考察当焙烧温度不同时,所合成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降解酸性品红和碱性品红的光催化性能,并分析了催化剂降解品红的降解机理.实验结果... 以硝酸钴、硝酸镧及柠檬酸为原料,在水热体系中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出一系列的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O_(3),考察当焙烧温度不同时,所合成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降解酸性品红和碱性品红的光催化性能,并分析了催化剂降解品红的降解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水热合成法能够成功合成出钙钛矿型催化剂LaCoO_(3),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颗粒尺寸逐渐增大,结晶度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此同时,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则逐渐减小.另外通过光催化降解品红来测试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LaCoO_(3)对酸性品红和碱性品红都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但对酸性品红的降解率高于碱性品红,这可能与不同品红的结构或者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催化剂 光催化 品红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O@C复合纳米材料的光诱导合成制备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娜 毛树红 +1 位作者 严文君 张静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8-706,共9页
Cu_(2)O具有禁带窄、环境友好和储量丰富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可见光催化剂,然而其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和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Cu_(2)O在光催化领域的实际应用。为此,本文采用光诱导原位技术,以甲醇为碳源、硫酸铜为铜源,一步成功制备了... Cu_(2)O具有禁带窄、环境友好和储量丰富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可见光催化剂,然而其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和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Cu_(2)O在光催化领域的实际应用。为此,本文采用光诱导原位技术,以甲醇为碳源、硫酸铜为铜源,一步成功制备了超薄炭壳层包覆的Cu_(2)O复合纳米材料(Cu_(2)O@C)。结果显示,与常规炭包覆方法相比,光诱导原位技术避免了苛刻的反应条件及繁琐的合成步骤对Cu_(2)O半导体结构的破坏,有效保留了Cu_(2)O本征电子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同时,Cu_(2)O@C的核壳结构不仅可以钝化半导体表面缺陷和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而且炭壳层的包覆还可以避免Cu_(2)O纳米颗粒与溶液的直接接触,有效抑制高活性反应中间体对催化剂结构的破坏。与单独的Cu_(2)O纳米颗粒相比,Cu_(2)O@C复合纳米材料在可见光下的光解水产氢活性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产氢速率可达1.28 mmol/(g·h),且在连续五次循环稳定性测试中,氢气生成速率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包覆氧化亚铜 光诱导原位合成 光催化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速率对锂硫电池放电性能影响的模型分析
9
作者 李鹏 吕曹 +2 位作者 王飞 李莎莎 池永庆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057-1062,1067,共7页
锂硫电池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的重要候选者,其性能改善需深入理解电池中锂、硫间复杂宏观电化学反应过程。基于Newman多孔电极模型思路,结合多孔硫正极特点,合理简化,建立了描述锂硫电池放电过程模型。模型计算与文献实验结果对... 锂硫电池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的重要候选者,其性能改善需深入理解电池中锂、硫间复杂宏观电化学反应过程。基于Newman多孔电极模型思路,结合多孔硫正极特点,合理简化,建立了描述锂硫电池放电过程模型。模型计算与文献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模型能较好模拟放电过程趋势、关键特征,验证了模型有效性;不同电化学动力学参数变化下放电结果模拟表明:增大锂离子交换电流密度有利于提高性能;对于正极硫多步电化学反应过程,S_(8(l))还原反应速率需保持在较高水平上,S_(8)^(2-)、S_(6)^(2-)还原反应速率不是多步电化学反应的控制步,提高S_(4)^(2-)、S_(2)^(2-)还原反应速率可以改善电池比容量、功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模型 动力学过程 放电性能 电化学反应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油量煅烧高岭土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10
作者 石国亮 李晓兰 +7 位作者 侯春月 刘建红 吕存琴 赵玉英 郭雨 张乾伟 韩陈西 常宏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33,139,共6页
通过插层剂二甲基亚砜、接枝剂甲醇和剥离试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协同超声震荡辅助作用,将层状煤系高岭土剥离为超细片状煤系高岭土。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FT-IR)、N_(2)吸附-脱附及扫描电镜(SEM)与能谱分析(EDS)等技术手... 通过插层剂二甲基亚砜、接枝剂甲醇和剥离试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协同超声震荡辅助作用,将层状煤系高岭土剥离为超细片状煤系高岭土。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FT-IR)、N_(2)吸附-脱附及扫描电镜(SEM)与能谱分析(EDS)等技术手段对煤系高岭土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层间距由层状煤系高岭土的0.708 nm扩大到片状煤系高岭土的1.12 nm,内部孔隙增加,形成了裂隙形状的介孔且孔径分布均匀。煅烧高岭土较煤系高岭土的吸油性能大幅提升,其吸油量从60~73 g/100 g煤系高岭土增至70~79 g/100 g煅烧高岭土。整个制备工艺流程中无引入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煅烧高岭土制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煅烧高岭土 吸油性能 制备 空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 Exactive Orbitrap-HRMS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连上清丸解热抗炎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11
作者 曲婷丽 王二兵 +3 位作者 张楠 许信学 周小雪 高耀 《药物评价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415,共22页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 Exactive Orbitrap-HRMS)技术、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黄连上清丸解热抗炎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质谱信息、对照品裂解规律及参考文献资料对黄连上清丸中的... 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 Exactive Orbitrap-HRMS)技术、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黄连上清丸解热抗炎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质谱信息、对照品裂解规律及参考文献资料对黄连上清丸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指认;利用SwissADME数据库筛选黄连上清丸中的成药性成分,PharmMapper数据库获取成药性成分相关作用靶点;利用Gene 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解热、炎症相关靶点;对得到的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相关靶点取交集,获得黄连上清丸发挥解热抗炎作用的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 3.10.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复方”网络,分析活性成分;将共有靶点导入STRING网站,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关键靶点;通过微生信网站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将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建立HPLC指纹图谱,控制黄连上清丸的质量。结果 从黄连上清丸中共鉴定144个化合物,其中黄酮类58个、生物碱类17个、环烯醚萜类7个、木脂素类4个、色原酮类8个、蒽醌类7个、香豆素类2个、皂苷类5个、有机酸类5个、酚酸类7个、苯丙素类9个、苯乙醇苷类4个、糖类2个、内酯类1个,以及其他类8个。黄连上清丸发挥解热抗炎作用的潜在作用靶点有218个,涉及2 036个生物过程、119个细胞组分、281个分子功能和155条信号通路。筛选得到莲心季铵碱、甘草宁G、大黄素、氧化小檗碱、甘草素、大黄素甲醚、花椒毒酚、粘毛黄芩素Ⅲ等12个潜在活性成分,胰岛素(INS)、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热休克蛋白HSP 90-α(HSP90AA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10个关键靶蛋白,以及Ras信号通路、叉头框蛋白O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12个潜在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有较强的结合活性。建立的指纹图谱可指认黄连上清丸中的8个活性成分。结论 黄连上清丸可能是通过莲心季铵碱、甘草宁G、大黄素、氧化小檗碱、甘草素、大黄素甲醚等活性成分,作用于INS、AKT1、EGFR、HSP90AA1、MMP9等关键靶点,通过Ras信号通路、叉头框蛋白O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解热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上清丸 UPLC-Q Exactive Orbitrap-HRMS 网络药理学 抗炎 解热 莲心季铵碱 大黄素 氧化小檗碱
原文传递
长链脂肪酸钠/芳基酰胺脂肪酸钠复配成核剂对聚丙烯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亚鹏 赵恬娇 +3 位作者 王美珍 崔文举 林福华 王波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5,共6页
使用长链脂肪酸钠盐与芳基酰胺脂肪酸钠(SCAB)复配作为聚丙烯(PP)成核剂,研究了复配前后SCAB对PP结晶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碳链脂肪酸钠盐在复配过程和PP加工温度下均未改变SCAB的分子结构且复配可以明显改善SCAB分子间聚集状... 使用长链脂肪酸钠盐与芳基酰胺脂肪酸钠(SCAB)复配作为聚丙烯(PP)成核剂,研究了复配前后SCAB对PP结晶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碳链脂肪酸钠盐在复配过程和PP加工温度下均未改变SCAB的分子结构且复配可以明显改善SCAB分子间聚集状态;PP的结晶速率、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随着长链脂肪酸钠盐的碳链长度延长大幅提高且复配物未影响PP的晶体生长方式;硬脂酸钠复配的SCAB由于在PP基体中优异的分散性,能够更有效细化PP球晶,完善晶体结构,使其结晶速率提高6.3倍,缺口冲击强度提升27.3%,拉伸强度增长8.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长链脂肪酸钠盐 芳基酰胺脂肪酸钠 复配 结晶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剥离自组装法制备AgNPs/MoS_(2)复合SERS基底及其性能
13
作者 周丹 刘一鸣 +2 位作者 王志刚 银建中 徐琴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8-74,共7页
二维纳米材料因其原子级厚度、可调的带隙以及高比表面积等特点,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当二维材料与金属纳米颗粒结合时,其SERS性能显著增强。本工作提出一种简便的复合基底制备方法,结合银纳米颗粒(AgNPs... 二维纳米材料因其原子级厚度、可调的带隙以及高比表面积等特点,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当二维材料与金属纳米颗粒结合时,其SERS性能显著增强。本工作提出一种简便的复合基底制备方法,结合银纳米颗粒(AgNPs)优异的导电性能,良好的透光性和弯曲柔韧性,采用天然二硫化钼粉末作为原料,通过一步法实现二维材料直接液相剥离与AgNPs原位合成。通过单因素分析法确定硝酸银与二硫化钼的质量比、机械搅拌转速、超声时间的影响范围,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设计优化实验条件。当硝酸银和二硫化钼的质量比为5∶1、机械搅拌转速为1000 r/min、超声时间为3 h时,所制备的SERS基底在检测低浓度孔雀石绿时表现出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线性关系,增强因子达到四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 二硫化钼 基底 孔雀石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Fe_(2)O_(4)/rGO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HMF氧化性能研究
14
作者 王洪雷 牛彩云 +5 位作者 朱宏跃 李晓明 周丹 孙志刚 胡季帆 杨昌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3-28,共6页
利用五羟甲基糠醛(HMF)电合成的2,5-呋喃二甲酸(FDCA)具有与对苯二甲酸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为开发可降解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提供可能。利用CO_(2)激光成功合成了NiFe_(2)O_(4)/rGO电极材料,其微观形貌呈纳米颗粒镶嵌的氧化石墨烯结构。... 利用五羟甲基糠醛(HMF)电合成的2,5-呋喃二甲酸(FDCA)具有与对苯二甲酸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为开发可降解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提供可能。利用CO_(2)激光成功合成了NiFe_(2)O_(4)/rGO电极材料,其微观形貌呈纳米颗粒镶嵌的氧化石墨烯结构。原位拉曼光谱表明,与Fe_(5)O_(12)/rGO电极材料相比,在HMF电催化氧化过程中NiFe_(2)O_(4)/rGO表面重构为NiOOH和FeOOH物种,证实了Ni的加入使材料更易发生表面重构。表面重构的NiFe_(2)O_(4)/rGO电极材料在100 mA·cm^(-2)时过电位降低至26 mV,且较制氧反应(OER)过电位降低约182 mV。表面重构后的电极材料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促进了反应物与电极材料的接触。反应物的转化率、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及法拉第效率分别为99.8%、99.3%和87.6%。本研究为元素加入促进催化材料表面重构进而提高HMF的电催化氧化活性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CO_(2)激光 NiFe_(2)O_(4)/rGO电极材料 表面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氯法齐明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含量
15
作者 王文涛 高彦红 +3 位作者 张升盛 王二兵 赵正保 曲婷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07-1213,共7页
目的 建立测定氯法齐明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以Caprisil C8-P(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取十二烷基硫酸钠4.5 g,四丁基硫酸氢铵1.7 g和十... 目的 建立测定氯法齐明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以Caprisil C8-P(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取十二烷基硫酸钠4.5 g,四丁基硫酸氢铵1.7 g和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1.77 g,加水1 000 mL溶解,用稀磷酸调节pH值至3.0,取上述溶液与乙腈以35:65混合作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对建立的HPLC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对3批氯法齐明原料药进行有关物质检测,并比较外标法与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得结果。结果 氯法齐明、杂质A和杂质B分别在0.019~0.959μg/mL、0.017~0.858μg/mL和0.060~2.99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均R2>0.999);检测限分别为0.22 ng、0.27 ng、0.23 ng,定量限分别为0.72 ng、0.91 ng、0.76 ng;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耐用性实验的RSD值均小于5%,平均回收率为93.37%~98.17%。3批氯法齐明原料中均检测出杂质A和杂质B,杂质A的含量范围为0.013%~0.014%;杂质B的含量范围为0.025%~0.026%。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与外标法测得的有关物质的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建立的HPLC方法便捷、高效、准确度高,可用于氯法齐明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且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成本低,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氯法齐明原料药 有关物质 含量测定 方法学验证 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参数对甲烷内重整SOFC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赵婧 武静 +1 位作者 李莎莎 李鹏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373-1377,共5页
为了深入理解甲烷直接内重整SOFC放电过程特点,获取动力学、结构参数等对电池宏观放电过程、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描述SOFC单电池中化学反应、电极反应耦联动量、热量、质量、电荷传递影响的SOFC过程模型,并通过对模型求解分析,发现在SOFC... 为了深入理解甲烷直接内重整SOFC放电过程特点,获取动力学、结构参数等对电池宏观放电过程、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描述SOFC单电池中化学反应、电极反应耦联动量、热量、质量、电荷传递影响的SOFC过程模型,并通过对模型求解分析,发现在SOFC入口区域,甲烷吸热重整反应占据主导地位,在阴极气体中从靠近阴极的顶部一侧向底部一侧扩散,从而形成温度梯度,将阴极气体底部的空气温度降低到其最低值;孔隙率的增大可改善电极扩散特性,从而提高电池性能;活性表面积是在电极-电解质界面上进行电化学反应的区域,大的表面积会提供更多的反应位点,使得反应速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甲烷直接内重整 电化学 过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oN_(x)中心的石墨烯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机理研究
17
作者 张静 崔丹丹 +1 位作者 杨钧钰 刘一鸣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0-559,I0003,I0004,共12页
采用理论计算方法深入研究了两种含三配位CoN_(x)(x=2,3)中心的石墨烯(CoN_(x)-G)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ORR)中的催化机理.在这两种催化剂表面,ORR的最低能量反应路径遵循相同的机制:O_(2(ads))分子首先加氢还原为OOH_((ads)),随后OOH_((a... 采用理论计算方法深入研究了两种含三配位CoN_(x)(x=2,3)中心的石墨烯(CoN_(x)-G)催化剂在氧还原反应(ORR)中的催化机理.在这两种催化剂表面,ORR的最低能量反应路径遵循相同的机制:O_(2(ads))分子首先加氢还原为OOH_((ads)),随后OOH_((ads))加氢解离为两个OH_((ads)),最终OH_((ads))继续加氢还原为产物水.在CoN_(2)-G上,整条反应路径中OH_((ads))还原为H2O(ads)具有最高能垒;而在CoN_(3)-G表面,O_(2(ads))还原为OOH_((ads))具有最高能垒.相比CoN_(2)-G,CoN_(3)-G具有较低的最高势垒,更佳的结构对称性,更负的形成能,且在ORR过程中Co中心始终保持正电荷,有利于含氧中间体的活化.因此,CoN_(3)-G表现出比CoN_(2)-G更优良的ORR催化性能,归因于配位的三个N原子对Co位点电子结构的优化以及体系稳定性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_(x)-G催化剂 催化机理 反应势垒 氧还原反应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丙烯酰胺为电解液添加剂稳定金属锌负极
18
作者 李雪艳 张蒙茜 +2 位作者 裴文乐 李莎莎 李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49-253,共5页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具有成本低廉和安全性高等优点而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储能体系。金属锌因具备高的理论体积比容量和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可以直接用作水系锌离子电池负极,但金属锌负极存在自腐蚀和锌枝晶生长等问题,导致电池循环寿命缩短...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具有成本低廉和安全性高等优点而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储能体系。金属锌因具备高的理论体积比容量和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可以直接用作水系锌离子电池负极,但金属锌负极存在自腐蚀和锌枝晶生长等问题,导致电池循环寿命缩短,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应用。本工作设计了一种聚丙烯酰胺(PAM)聚合物作为锌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添加剂,结果显示在2 g/L PAM添加剂电解液体系中电池表现出最优的循环性能,在5 mA/cm^(2)、1 mAh/cm^(2)时锌-锌对称电池能稳定循环2800 h,进一步的电化学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证明PAM添加剂能够很好地抑制金属锌枝晶和减轻锌电极腐蚀。该工作为通过功能性电解质添加剂设计高性能的水系电解液添加剂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负极 聚丙烯酰胺 锌枝晶 聚合物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成核剂改性尼龙6的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
19
作者 董亚鹏 赵恬娇 +4 位作者 王美珍 郝新宇 张岩丽 张可欣 王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0-156,162,共8页
本文使用芥酸酰胺与褐煤蜡酸钙成核剂(TMN-102)复配制备复配型成核剂(TMN-102E)以期达到促进TMN-102在尼龙6(PA6)中的分散并研究了复合体系的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MN-102与芥酸酰胺的复配未改变TMN-102的分子结构。TMN-102可... 本文使用芥酸酰胺与褐煤蜡酸钙成核剂(TMN-102)复配制备复配型成核剂(TMN-102E)以期达到促进TMN-102在尼龙6(PA6)中的分散并研究了复合体系的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MN-102与芥酸酰胺的复配未改变TMN-102的分子结构。TMN-102可以显著加快PA6的等温和非等温结晶速率,在同一降温速率下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随着TMN-102的添加而提高。同时,随着TMN-102的添加,样品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降低。这说明TMN-102可以作为PA6的有效成核剂提高其结晶性能。另外,与TMN-102E在PA6基体中的分散性大幅改善,这一改善也使其拥有比TMN-102更优异的成核效果。最后,TMN-102的添加可以通过提高PA6晶体完善程度的方式提高其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且随着TMN-102E在PA6基体中均匀分散这一提高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成核剂 尼龙6 结晶行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Sr_(2)Fe_(1.5)Mo_(0.5-x) Ga_(x) O_(6-δ)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20
作者 张岩丽 赵佳乐 +2 位作者 曾思梦 林福华 王波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07-11114,共8页
采用柠檬酸-甘氨酸燃烧法合成了B位Ga元素掺杂的Sr_(2)Fe_(1.5)Mo_(0.5-x) Ga_(x)O_(6-δ)(SFMG x,x=0,0.1,0.2,0.3,0.4)阴极材料,研究了Ga掺杂对材料晶体结构、电导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Ga掺杂导致SFM晶格收缩,有效提... 采用柠檬酸-甘氨酸燃烧法合成了B位Ga元素掺杂的Sr_(2)Fe_(1.5)Mo_(0.5-x) Ga_(x)O_(6-δ)(SFMG x,x=0,0.1,0.2,0.3,0.4)阴极材料,研究了Ga掺杂对材料晶体结构、电导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Ga掺杂导致SFM晶格收缩,有效提高了电导率,掺杂后,氧空位浓度显著增加,导致氧还原反应催化活性增强。所有样品中SFMG0.3的极化阻抗值最小,在600℃时为0.624Ωcm^(2),比SFM减小了80.57%,表现出最佳电化学性能。以上结果表明,在SFM中掺杂Ga可以显著提高其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阴极 Sr_(2)Fe_(1.5)Mo_(0.5)O_(6-δ) Ga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