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3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现实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杨发万 李坤 +1 位作者 吕播瑞 魏国东 《物理通报》 CAS 2024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具有实时性、交互性、易扩充、不受空间限制等优点,为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它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贵重物理仪器做不到、危险源实验不敢做、仪器损坏率高、...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具有实时性、交互性、易扩充、不受空间限制等优点,为高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它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贵重物理仪器做不到、危险源实验不敢做、仪器损坏率高、仪器更新慢、实验原理抽象难理解等问题.采用VR和传统实验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通过控制变量方式对受试学生进行分组调研分析,结果显示通过VR课前预习后进行仪器操作,实验仪器损坏率明显降低,学生可选实验增加后,明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探索欲,同时学生实验课后测试成绩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演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信号配时优化模型分析——以太原市太原科技大学(北校区)校门口交通信号灯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屈小智 张雪霞 +2 位作者 赵亚茹 陈雪娇 陈素品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405-410,共6页
运用过渡函数延误时间模型和过渡函数停车率模型,以太原科技大学(北校区)校门口的H型路口为例,分别采用基于饱和车头时距测量方法和基于饱和车流量测量方法来确定该交叉路口的最佳周期和绿灯时间。分析了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各相位的延误... 运用过渡函数延误时间模型和过渡函数停车率模型,以太原科技大学(北校区)校门口的H型路口为例,分别采用基于饱和车头时距测量方法和基于饱和车流量测量方法来确定该交叉路口的最佳周期和绿灯时间。分析了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各相位的延误时间、停车率以及最佳周期和绿灯时间,结果表明:在工作日期间使用饱和车头时距的配时方法相对比较优化,在非工作日期间采用以饱和车流量为测度的配时方法比较优化。就左转和直行而言,左转的延误时间和停车次数相对比较高,可以适当延长左转相位的绿灯时间,优化H路口的交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交叉口 信号控制 延误时间 停车率 配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硫化氢在线检测仪研制及初步应用
3
作者 贾彦杰 李荣光 +6 位作者 孙伶 孙冬远 于立成 李琳 田亚莉 李传亮 邱选兵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5-103,共9页
我国西南地区天然气产气矿大都为高含硫气矿,其中H2S不仅毒性大,而且容易腐蚀管道和仪器仪表,它的存在对天然气集输系统是一种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快速、准确地监测天然气中的H2S含量,对于提高含硫天然气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益具有重要... 我国西南地区天然气产气矿大都为高含硫气矿,其中H2S不仅毒性大,而且容易腐蚀管道和仪器仪表,它的存在对天然气集输系统是一种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快速、准确地监测天然气中的H2S含量,对于提高含硫天然气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一需求,本文研制了一种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的便携式H2S在线检测仪。该检测仪的主体部分为高温长光程吸收池,其基长为15cm,采用七圆环光斑方案,有效光程为30m。结合脉宽调制控制器和质量流量计控制器,采用数字比例控制器实现了吸收池气压和温度的恒定。以中心波长为1578nm的近红外激光器作为激光光源,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和模拟锁相技术,实现了H2S光谱信号的二次谐波(2f)的调制与解调。研制了该便携式检测仪的控制端硬件系统并开发软件程序,实现了H2S浓度的实时显示、存储和传输。采用标准气体对该检测仪进行了定标试验,结果表明探测的H2S光谱2f信号与H2S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786。在西南某天然气清管站对研制的检测仪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气管道中的H2S浓度较高,最大值为1.16mg/m3,现场管道腐蚀较为严重,初步示范了该检测仪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天然气 清管站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 高温长光程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的建设与实践——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内涵式发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斌鑫 王希云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53期382-384,共3页
该文探讨了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内涵式发展的新专业——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的产生背景、与已有理科数学专业与大数据专业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包括知识体系、课程体系要求,讨论... 该文探讨了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内涵式发展的新专业——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的产生背景、与已有理科数学专业与大数据专业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包括知识体系、课程体系要求,讨论了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的培养体系,并给出了示例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计算及应用 信息与计算科学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锅炉温度场与高温腐蚀气氛场同步在线检测装置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建荣 程银雪 +6 位作者 李龙 郭古青 田亚莉 孙小聪 周月婷 李传亮 邱选兵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2期116-124,共9页
燃煤锅炉主燃区燃烧场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对于智慧电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水冷壁近壁面高温腐蚀H_(2)S和CO气体浓度的实时在线监测尤为重要。为实现燃煤锅炉主燃区温度场和高温腐蚀气氛场的同步测量,基于红外热成像原理,采用... 燃煤锅炉主燃区燃烧场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对于智慧电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水冷壁近壁面高温腐蚀H_(2)S和CO气体浓度的实时在线监测尤为重要。为实现燃煤锅炉主燃区温度场和高温腐蚀气氛场的同步测量,基于红外热成像原理,采用Optris-PI1M小型红外热成像仪,基于LabVIEW温度实时采集应用软件,在炉膛的观察口对主燃区温度场进行连续监测。以低成本1.5μm附近的通信波段激光器作为测量高温腐蚀气体H_(2)S和CO的激光光源,并结合波长调制光谱技术和频分复用技术,以实现H_(2)S和CO气体浓度的同步检测。线性度实验表明,其线性拟合相关系数为0.9995。将研制的同步检测仪器对某300 MW四角切圆燃煤锅炉的主燃区的温度场和气氛场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锅炉主燃区温度主要分布范围在1300~1400℃,最高温度达到了1500℃;同时得到了锅炉主燃区的H_(2)S和CO浓度分布,H_(2)S浓度在12~125 mg/m^(3)的范围内波动,而CO浓度主要分布在10%~20%之间,最高可达22%;炉内H_(2)S和CO的浓度呈正相关,氧气浓度保持在1%以下,由于厌氧燃烧会导致两种气体的含量增加,从而造成对水冷壁近壁面的高温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高温腐蚀 红外热成像 激光吸收光谱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S在线监测装置研发及在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熊小鹤 谭厚章 +4 位作者 邱选兵 李传亮 王承亮 杨祖旺 郭古青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4年第2期125-132,共8页
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一直是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难题。为解决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的主要媒介H_(2)S需要连续测量,但当前行业内缺乏能长期运行的H_(2)S在线监测装置问题,研发了基于可调谐二极管吸收光谱TDLAS原理测量锅炉水冷壁H_(2)S... 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问题一直是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的难题。为解决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的主要媒介H_(2)S需要连续测量,但当前行业内缺乏能长期运行的H_(2)S在线监测装置问题,研发了基于可调谐二极管吸收光谱TDLAS原理测量锅炉水冷壁H_(2)S的监测装置,并使用装置在某300 MW等级电站锅炉上进行了示范应用,跟踪评估了该装置的性能。结果显示,基于TDLAS原理所研发的仪器在现场投运12个月以来保持稳定运行,装置在线监测结果显示炉内H_(2)S呈现脉冲式波动特点,H_(2)S浓度高时超过1600μL/L。监测中发现,炉内H_(2)S浓度与运行调整存在较密切的关系,在升负荷过程中,由2台磨转为3台磨运行时,前后墙23.60 m平台测点处H_(2)S浓度急剧增加,从46μL/L增至822μL/L,H_(2)S与脱硫塔入口SO_(2)没有显著的关联性。H_(2)S在线监测装置的成功研发可以实现锅炉主燃烧器区域关键参数的在线监测,并作为运行人员调整锅炉运行参数的主要依据,这对于锅炉高温腐蚀监测和锅炉数字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水冷壁 高温腐蚀 H_(2)S 还原性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在数学建模领域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荣国伟 孙宝 +3 位作者 王文婧 董伟廷 李冰冰 姜旭磊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2期18-21,共4页
随着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在数学建模领域中的准确性成为研究的焦点。该文通过引入命名实体识别(NER)和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的方法,提高大语言模型在数学建模问题中的回答准确率。基于GPT-3.5模型,通... 随着大语言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在数学建模领域中的准确性成为研究的焦点。该文通过引入命名实体识别(NER)和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的方法,提高大语言模型在数学建模问题中的回答准确率。基于GPT-3.5模型,通过对数学建模领域特定问题的语境和结构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一套有效的NER策略和提示词工程方法,以优化大模型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ChatGPT 命名实体识别 提示词工程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点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李乃辉 张清梅 +5 位作者 杨国庆 程泽伟 杜秀娟 孙凌翔 王伟 李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54-2065,共12页
碳点是一种新型的零维碳基纳米材料,具有小尺寸、低毒性以及表面易于功能化等诸多优点。碳点的出现为靶向递送药物实现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综述系统阐述了碳点作为载体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进展。首先,阐述了碳点的分类以及合成方... 碳点是一种新型的零维碳基纳米材料,具有小尺寸、低毒性以及表面易于功能化等诸多优点。碳点的出现为靶向递送药物实现癌症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综述系统阐述了碳点作为载体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进展。首先,阐述了碳点的分类以及合成方法;其次,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基于碳点的不同种类药物(化疗药物、光敏剂、光热剂等)的递送研究进展;最后,对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从事碳点在药物递送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药物递送 抗癌 光热治疗 光动力治疗 协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幅度参数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9
作者 庞学慧 张晓艳 +1 位作者 秦慧斌 张晋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表面粗糙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参数较多,但在零件设计、加工和测量等环节常存在评价参数选用单一及选用不当等问题。从统计学的角度剖析了轮廓法中幅度参数Ra,Rq,Rsk和Rku的数学内涵,指出其分别关联着轮廓纵坐标值的1~4阶原点矩,可以表达... 表面粗糙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参数较多,但在零件设计、加工和测量等环节常存在评价参数选用单一及选用不当等问题。从统计学的角度剖析了轮廓法中幅度参数Ra,Rq,Rsk和Rku的数学内涵,指出其分别关联着轮廓纵坐标值的1~4阶原点矩,可以表达纵坐标值的均值、标准差、分布偏态和峰态。普通精度结构件的联接面、配合面粗糙度轮廓近似对称分布,故采用参数Ra评价较为合理。以功能要求为主的导向面、密封面、摩擦面和超精加工表面等轮廓常显著不对称,采用参数Rq和Rsk联合评价较为合理。本文给出了内燃机缸套、数控机床导轨、数控刀柄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测量实例,验证了理论分析,为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设计、测量和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幅度参数 数学分布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发力,引领大学生在乡村创新创业
10
作者 王利成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8期46-48,共3页
乡村创新创业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学生群体具有高度的创新意识和活力,有助于提高乡村创新创业的有效性。然而,大学生在乡村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资源匮乏、市场准入难度大以及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脱节等多重挑战,影响了其创... 乡村创新创业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学生群体具有高度的创新意识和活力,有助于提高乡村创新创业的有效性。然而,大学生在乡村创新创业过程中面临资源匮乏、市场准入难度大以及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脱节等多重挑战,影响了其创业路径的选择和创业成效。因此,文章就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路径研究与因素分析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政策制定者和教育机构提供策略建议,优化创业环境,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从而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有效促进 策略建议 资源匮乏 创业能力 地方经济发展 大学生群体 创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培养模式下“高等代数”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11
作者 李瑞娟 张新鸿 《科技风》 2025年第5期121-123,共3页
现阶段我国经济处于由劳动力、资源能源驱动转入创新驱动的关键发展时期,培养学科背景宽、理论基础厚、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跨学科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跨学科培养模式下大学数学基础课的课程设置现... 现阶段我国经济处于由劳动力、资源能源驱动转入创新驱动的关键发展时期,培养学科背景宽、理论基础厚、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跨学科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跨学科培养模式下大学数学基础课的课程设置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如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进行深化改革和创新。以山西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金融专业本科生为例,提出了针对理工科双学位本科生的“高等代数”课程改革和实践方案,旨在激发其在“高等代数”课程上的自学能力、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跨学科模式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适应我国现阶段对跨学科创新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培养模式 大学数学基础课 高等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Reduce的分类数据增量子空间聚类研究
12
作者 庞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71-76,共6页
基于细粒度属性子空间构建方法提出一种适用于分类数据的并行增量聚类算法SUC,该算法采用属性值-簇相似度度量方法,强化重要属性值对于类簇紧凑程度的正向影响力;在增量聚类阶段,更新属性权值,迭代形成增量类簇;采用MapReduce编程框架,... 基于细粒度属性子空间构建方法提出一种适用于分类数据的并行增量聚类算法SUC,该算法采用属性值-簇相似度度量方法,强化重要属性值对于类簇紧凑程度的正向影响力;在增量聚类阶段,更新属性权值,迭代形成增量类簇;采用MapReduce编程框架,实现算法SUC两阶段的并行化.在人工合成数据集、UCI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量子空间聚类 细粒度属性权重 MapReduce聚类 分类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塑性变形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任伟杰 林金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9-94,共6页
大塑性变形技术能将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细化到亚微米乃至纳米级,从多方面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简述了大塑性变形的原理与工艺,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大塑性变形工艺。重点对大塑性变形工艺在国内外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类论述,... 大塑性变形技术能将金属材料的内部组织细化到亚微米乃至纳米级,从多方面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简述了大塑性变形的原理与工艺,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大塑性变形工艺。重点对大塑性变形工艺在国内外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类论述,包括生物医疗领域、储氢领域、电力交通领域等。最后指出了大塑性变形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大塑性变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塑性变形 超细晶 纳米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TG-TDLAS的煤热解反应毒性的评估
14
作者 孟星星 康文运 +6 位作者 王庚乾 李琳 田亚莉 郭古青 刘强 邱选兵 李传亮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42,共10页
为构建一套基于热重-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G-TDLAS)技术的煤热解HCN气体浓度检测系统,并结合波长调制技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本文利用HCN在波长1531 nm处具有较高吸收强度且受烟气中常见气体干扰较小的特性,通过二... 为构建一套基于热重-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G-TDLAS)技术的煤热解HCN气体浓度检测系统,并结合波长调制技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本文利用HCN在波长1531 nm处具有较高吸收强度且受烟气中常见气体干扰较小的特性,通过二次谐波信号处理获取HCN浓度信息。采用高精度的流量控制器,利用99%标准氮气稀释配比得到5×10^(−6)mol/mol到20×10^(−6)mol/mol的HCN,最后对测量数据进行校准。实验结果表明,HCN的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78。基于该实验装置,深入探讨了不同煤种、升温速率和煤粒径大小对热解的影响,以及煤样失重率与HCN浓度释放量的关系。分析了3种不同煤化程度煤种的挥发分中HCN的释放特性和非等温热解动力学。通过划分热解温度阶段,建立了热解动力学模型,并计算不同煤种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结果表明,HCN释放量与煤种煤化程度及含氮量密切相关,煤化程度越低,含氮量越高,其HCN释放量越多。在固定的热解终温下,升温速率的增加会导致HCN释放量的增多。随着煤样粒径的减小,热解反应释放HCN的时间会相对滞后,且HCN浓度有所减少。不同热解阶段HCN浓度释放量与煤样失重率之间存在不同的对应关系,热解反应越剧烈,HCN浓度释放量与煤样失重率的比重越大。本研究为进一步评估煤热解反应过程中HCN的毒性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TDLAS 煤热解 波长调制 热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溅射层对铜铟镓硒薄膜择优取向调控研究
15
作者 戴万雷 高泽冉 +3 位作者 孙亚利 蒋昭毅 王英龙 于威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6-703,共8页
采用高温直接溅射Cu-In-Ga-Se四元合金靶材工艺制备光吸收层,通过对预溅射层温度和厚度的调控,研究铜铟镓硒(CIGS)预溅射层对直接溅射法制备CIGS薄膜的(220)择优取向调控机理。结果表明,预溅射层沉积温度逐渐降低时,CIGS薄膜X射线衍射(X... 采用高温直接溅射Cu-In-Ga-Se四元合金靶材工艺制备光吸收层,通过对预溅射层温度和厚度的调控,研究铜铟镓硒(CIGS)预溅射层对直接溅射法制备CIGS薄膜的(220)择优取向调控机理。结果表明,预溅射层沉积温度逐渐降低时,CIGS薄膜X射线衍射(XRD)I_((220))/I_((112))比值从0.43增大到1.05,晶粒尺寸逐渐变大且均匀。预溅射层厚度从0增加到120 nm时,I_((220))/I_((112))比值从0.48增大到1.12。在溅射温度为室温,预溅射层厚度为80 nm时,最终获得单点10.94%的器件效率。分析预溅射层表面AFM和XPS以及器件HRETM,发现低温预溅射层引入能够显著降低衬底表面电位,电压的振幅只有25 m V,较低的表面电位促进了高温沉积CIGS(220)择优取向,同时(220)择优取向促进了化学水浴工艺时Cd离子的掺杂,最终提升了CIGS器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铟镓硒 四元靶材 磁控溅射 择优取向 表面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工程类创新型研究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邱选兵 齐美山 +2 位作者 魏计林 王青狮 李传亮 《大学教育》 2014年第18期135-137,共3页
工程类创新性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敏捷的思维能力、熟练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分析案例教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类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以"LED屏的设计与制作"为典型案例,对案例教学法在工程类... 工程类创新性研究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敏捷的思维能力、熟练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分析案例教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类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以"LED屏的设计与制作"为典型案例,对案例教学法在工程类创新型研究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的探索,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案例教学法 LED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科大学生数学成绩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雪霞 林升明 马海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21-25,共5页
以太原科技大学2009级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对影响大学生线性代数课程成绩的各个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因子、教师因子、学校因子、考风因子、恋爱因子、就业因子、高考数学成绩是影响太... 以太原科技大学2009级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对影响大学生线性代数课程成绩的各个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因子、教师因子、学校因子、考风因子、恋爱因子、就业因子、高考数学成绩是影响太原科技大学理工科学生线性代数成绩的主要因素,其中学生对线性代数的学习兴趣、就业情况、老师批改作业的情况、学生入学前的数学基础和专业因素对线性代数成绩的影响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样调查 因子分析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遥感应用的飞秒激光在轨传输规律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勋 李维 +3 位作者 冯志芳 刘渊 任维贺 孙德伟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8-88,共11页
飞秒激光大气传输具有丰富的非线性效应,产生的等离子体光丝由于传输距离长、发散角小、峰值功率高等特点,有望推动新型天基激光雷达发展。文章面向遥感应用,瞄准飞秒激光脉冲400km超长距离传输可行性开展研究,完成飞秒激光脉冲在轨传... 飞秒激光大气传输具有丰富的非线性效应,产生的等离子体光丝由于传输距离长、发散角小、峰值功率高等特点,有望推动新型天基激光雷达发展。文章面向遥感应用,瞄准飞秒激光脉冲400km超长距离传输可行性开展研究,完成飞秒激光脉冲在轨传输规律仿真研究。文章首先介绍飞秒激光在轨传输仿真模型的构建机理,验证其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飞秒激光脉冲宽度、脉冲半径、脉冲能量对飞秒激光在轨传输规律的影响,解决了飞秒激光脉冲大气超远程传输仿真的关键问题,说明了其在天基产生、传输与应用的可行性,为后续天基系统论证提供必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在轨 传输 仿真 遥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可靠性分析及在SAR图像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靳黎忠 陈俊杰 彭新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9-414,共6页
决策融合是提高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目标识别性能的重要手段,然而,可靠性较弱的决策往往会导致最终决策融合的效果变差。将可靠性分析引入基于决策融合的SAR目标识别方法中,分别计算各个决策的可靠性系数并选取... 决策融合是提高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目标识别性能的重要手段,然而,可靠性较弱的决策往往会导致最终决策融合的效果变差。将可靠性分析引入基于决策融合的SAR目标识别方法中,分别计算各个决策的可靠性系数并选取可靠性的决策参与最终的决策融合。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将提出的可靠性分析应用于多特征决策融合以及多分类器决策融合并基于MSTAR(Moving and Stationary Target Acquisition and Recognition)数据集进行了目标识别实验。在基于主成分分析、线性鉴别分析和非负矩阵分解三种特征进行多特征决策融合的条件下,所提方法和直接进行决策融合的方法的识别率分别为97.47%和96.50%。在基于K近邻、支持向量机和稀疏表示分类器的多分类器决策融合中,所提方法和直接进行决策融合的方法的识别率分别为97.10%和96.28%。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识别 决策融合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动态规划在热连轧板形板厚协调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宝 张小平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3-199,共7页
针对板形控制技术在板带材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分析研究了解析板形刚度理论,提出了一种对热连轧轧制规程优化的新思路.在结合新型板形测控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可用动态规划进行优化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动态规划逆序算法得到... 针对板形控制技术在板带材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分析研究了解析板形刚度理论,提出了一种对热连轧轧制规程优化的新思路.在结合新型板形测控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可用动态规划进行优化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动态规划逆序算法得到了使得目标函数达到最小和最优状态变量的板凸度与平直度.整个优化过程通过调整压下量的大小而实现了对板厚的微调,优化结果也基本达到了板形、板厚协调控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板形刚度理论 目标函数 动态规划 热连轧轧制规程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