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纯净化细晶化钢铁材料的探讨
1
作者 刘东风 赵兴国 +1 位作者 张宇斌 辛建卿 《机械管理开发》 2003年第6期1-2,共2页
主要介绍了纯净化、细晶化钢铁材料发展进程。论述了钢铁材料的纯净化、细晶化与钢铁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钢铁材料纯净化和细净化的技术措施,为加快此项工作的进程提供有利的依据。
关键词 钢铁材料 纯净化 细晶化 性能 炉外精炼 连铸 炼钢 纯净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σ相对双相不锈钢低温超塑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沛学 任学平 +2 位作者 谢建新 毛建军 张兰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8-41,共4页
重点研究了σ相对双相不锈钢低温超塑性的影响。针对σ相的转变特点 ,用 (96 0 ) -85 0℃的研究方法 ,探讨分析了σ相在双相不锈钢低温超塑性变形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 :双相不锈钢在低温超塑性变形过程中 ,σ相的比例明显增大 ,... 重点研究了σ相对双相不锈钢低温超塑性的影响。针对σ相的转变特点 ,用 (96 0 ) -85 0℃的研究方法 ,探讨分析了σ相在双相不锈钢低温超塑性变形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 :双相不锈钢在低温超塑性变形过程中 ,σ相的比例明显增大 ,并且随着超塑性变形过程的不断进行而发生晶界滑移。σ相在超塑性变形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晶粒细化和内应力脆化的综合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低温超塑性 Σ相 塑性变形 晶界滑移 晶粒细化 内应力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3铁素体不锈钢电阻缝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周丽丹 张婷婷 +2 位作者 王志斌 张心保 王文先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45,共4页
对0.4mm厚443铁素体不锈钢板进行了电阻缝焊试验,分析了随焊水冷与自然冷却两种状态下接头的组织、静载拉伸性能、杯凸拉伸性能和耐晶间腐蚀性能。结果表明:44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焊缝熔合区为粗大的柱状晶组织,热影响区的晶粒度与... 对0.4mm厚443铁素体不锈钢板进行了电阻缝焊试验,分析了随焊水冷与自然冷却两种状态下接头的组织、静载拉伸性能、杯凸拉伸性能和耐晶间腐蚀性能。结果表明:44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焊缝熔合区为粗大的柱状晶组织,热影响区的晶粒度与母材的接近,水冷对热影响区的晶粒尺寸没有明显影响;接头具有较高的静载强度,其塑性约为母材的72%;接头具有良好的耐晶间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电阻缝焊 显微组织 静载拉伸性能 耐晶间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对Zn-25Al-5Mg-2.5Si合金铸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卫爱丽 李建春 梁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0-52,共3页
以Zn-25Al-5Mg-2.5Si合金为基体材料,通过常规铸造方法制备了加入不同含量稀土Y的锌铝合金。采用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硬度计等分析研究了稀土Y对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稀土Y后,在锌铝合金中,其与Al、Zn等... 以Zn-25Al-5Mg-2.5Si合金为基体材料,通过常规铸造方法制备了加入不同含量稀土Y的锌铝合金。采用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硬度计等分析研究了稀土Y对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稀土Y后,在锌铝合金中,其与Al、Zn等元素形成硬度高、热硬性好的复杂成分化合物,分散于晶界和枝晶中,细化了组织,有效地阻碍了高温时基体的变形和晶界移动。随着Y含量的增加,在室温、100℃和180℃时合金的抗拉强度基本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Y含量为0.4%(质量分数)时合金的综合性能最好,高温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180℃时合金的抗拉强度比不加Y时提高了26.4%,硬度提高了4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锌铝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低硅烧结试验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贺淑珍 高峰 +1 位作者 蔡湄夏 边建钢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13,56,共5页
通过对太钢高铁低硅烧结技术的试验探讨 ,针对低硅烧结矿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善烧结矿质量的措施以及生产低硅烧结矿的适宜工艺参数 ,为太钢顺利生产和使用低硅烧结矿提供了依据。经过生产实践证明 ,太钢生产碱度为 1.8烧结矿 ,烧结... 通过对太钢高铁低硅烧结技术的试验探讨 ,针对低硅烧结矿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善烧结矿质量的措施以及生产低硅烧结矿的适宜工艺参数 ,为太钢顺利生产和使用低硅烧结矿提供了依据。经过生产实践证明 ,太钢生产碱度为 1.8烧结矿 ,烧结矿的 Si O2 含量降低到 4 %以下 ,会导致烧结矿强度降低 ,粉率升高 ,对高炉炉况顺行不利 ;太钢烧结矿 Si O2 含量控制在 4 .5 %以上 ,铁品位超过了 5 9.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硅烧结矿 质量 参数 生产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铌奥氏体不锈钢AISI 347流变应力曲线及本构方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红 罗海文 方旭东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6,共6页
采用热模拟实验分析了含铌奥氏体不锈钢347在不同变形条件的应力曲线特征,发现含铌奥氏体不锈钢高温下具有明显的加工硬化应力曲线特征,通过修正MEDINA模型建立了应力与变形条件的数学模拟关系,使得该不锈钢更能符合加工硬化特征型曲线... 采用热模拟实验分析了含铌奥氏体不锈钢347在不同变形条件的应力曲线特征,发现含铌奥氏体不锈钢高温下具有明显的加工硬化应力曲线特征,通过修正MEDINA模型建立了应力与变形条件的数学模拟关系,使得该不锈钢更能符合加工硬化特征型曲线,从而为预报含铌奥氏体不锈钢轧制载荷的预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铌奥氏体不锈钢 应力应变曲线 加工硬化 热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素体/奥氏体双相MIG焊接头组织与动态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闫志峰 李俊 +2 位作者 韩培德 孙铭山 王文先 《焊接技术》 2020年第6期17-21,共5页
文中对铁素体/奥氏体双相MIG焊接头组织与冲击性能等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接头区金相组织、硬度分布和冲击吸收功以及断口形貌,探究焊接接头微观组织演变机理与冲击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铁素体/奥氏体双相焊缝组织为均匀奥氏体和少... 文中对铁素体/奥氏体双相MIG焊接头组织与冲击性能等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接头区金相组织、硬度分布和冲击吸收功以及断口形貌,探究焊接接头微观组织演变机理与冲击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铁素体/奥氏体双相焊缝组织为均匀奥氏体和少量铁素体,热影响区组织分别为粗晶区的δ铁素体+马氏体、细晶区与混合晶粒区为马氏体+铁素体;硬度分布由粗晶区、细晶区、焊缝、母材硬度值依次降低,其中熔合线处硬度最大;冲击断口表现为韧性断口,冲击吸收功随温度下降呈降低趋势。研究证明,热输入是影响接头组织与冲击性能的重要因素。铁素体/奥氏体双相组织接头较单一铁素体组织接头动态性能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不锈钢 MIG焊 双相接头组织 微观组织 冲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钇对Zn-25Al铸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卫爱丽 李建春 梁伟 《新技术新工艺》 2010年第6期67-69,共3页
以Zn-25Al合金为基体材料,通过常规铸造方法制备了不同稀土含量的锌铝合金。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硬度计等分析研究了稀土Y对试验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稀土钇后,在锌铝合金中,其与Al、Zn... 以Zn-25Al合金为基体材料,通过常规铸造方法制备了不同稀土含量的锌铝合金。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硬度计等分析研究了稀土Y对试验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稀土钇后,在锌铝合金中,其与Al、Zn等元素形成硬度高、热硬性好的复杂成分化合物且分散于晶界和枝晶中,细化了组织,有效地阻碍了高温时基体的变形和晶界移动。随着钇含量的增加,在室温、100℃和180℃3个温度下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基本上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钇含量为0.6%时合金的综合性能最好,高温强度和硬度提高显著。180℃时的抗拉强度比不加Y时提高33.3%,硬度提高64.9%。当钇含量超过0.6%时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锌铝钇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Gd对Zn-25Al-2.5Si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卫爱丽 李建春 +1 位作者 游志勇 梁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1-33,共3页
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稀土Gd对Zn-25Al-2.5Si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d元素能够起到明显的晶粒细化作用;Gd能提高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合金的室温拉伸强度、显微硬度有所提高,高温强度和硬度提高明显。180℃时的... 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稀土Gd对Zn-25Al-2.5Si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d元素能够起到明显的晶粒细化作用;Gd能提高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合金的室温拉伸强度、显微硬度有所提高,高温强度和硬度提高明显。180℃时的抗拉强度比不加Gd时提高45.6%,硬度提高78.2%。分析其原因是晶粒细化和Gd本身的性质起了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合金 晶粒细化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Nd对Zn-25Al-2.5Si铸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卫爱丽 李建春 梁伟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8-461,共4页
以Zn-25Al-2.5Si合金为基体材料,通过常规铸造方法制备了不同稀土含量的锌铝合金。分析了稀土Nd对实验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后,在锌铝合金中,Nd与Al、Zn等形成复杂成分化合物,其硬度高,热硬性好,分散于晶界和枝... 以Zn-25Al-2.5Si合金为基体材料,通过常规铸造方法制备了不同稀土含量的锌铝合金。分析了稀土Nd对实验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后,在锌铝合金中,Nd与Al、Zn等形成复杂成分化合物,其硬度高,热硬性好,分散于晶界和枝晶中,细化了组织,且有效地阻碍了高温时基体的变形和晶界移动。Nd使合金力学性能得到提高,尤其高温强度和硬度提高显著。其中添加0.8 wt%Nd的合金综合性能最好,180℃时的抗拉强度提高48.8%,硬度提高6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合金 稀土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质芯冷却水口浇铸SUS430铁素体不锈钢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奇 王枚 +2 位作者 颜慧成 韩启彪 王立新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9-31,共3页
为了开发同质芯冷却水口,采用适宜规格同质芯冷却水口对SUS430铁素体不锈钢进行板坯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快速流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时,长度190 mm、直径20 mm的冷却水口浇铸顺利。水口烘烤良好、保持一定液位高度是顺利浇铸的必... 为了开发同质芯冷却水口,采用适宜规格同质芯冷却水口对SUS430铁素体不锈钢进行板坯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快速流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时,长度190 mm、直径20 mm的冷却水口浇铸顺利。水口烘烤良好、保持一定液位高度是顺利浇铸的必要条件。100 kg级规模试验中钢水过热度降低26℃,相应等轴晶率达到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水口 SUS430 低过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钢X70级管线钢研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育田 张彦睿 +2 位作者 薛文广 吴晓丹 边育秀 《焊管》 2008年第4期48-50,共3页
介绍了太原钢铁集团公司2250热连轧生产线投产后X70级管线钢的生产情况,对新机组生产工艺及X70级管线钢的性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太钢X70级管线钢各项性能数据表明,已完全掌握了针状铁素体管线钢成分设计和轧制工艺参数,已具备生产... 介绍了太原钢铁集团公司2250热连轧生产线投产后X70级管线钢的生产情况,对新机组生产工艺及X70级管线钢的性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太钢X70级管线钢各项性能数据表明,已完全掌握了针状铁素体管线钢成分设计和轧制工艺参数,已具备生产高钢级管线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70级管线钢 微合金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瓷坩埚空白值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绪俭 戴学谦 薛江红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07年第5期20-22,34,共4页
配合起草碳硫分析专用坩埚行业标准,对测定坩埚空白值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合理的测量坩埚空白值的依据。
关键词 红外吸收法 测定 坩埚 空白值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结剂种类对铁焦强度和气化反应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华 徐润生 +3 位作者 温玉光 刘全国 邓书良 于鲁 《冶金能源》 2020年第6期8-13,共6页
文章对采用弱粘煤和铁矿粉制备所得的铁焦强度较低的问题展开研究,探究了不同类型粘结剂对铁焦宏观形貌、微观结构、冷态强度和气化反应性的影响规律,旨在为铁焦性能优化提供合适的粘结剂。研究结果表明,煤基粘结剂LQ能够强化铁焦炭化... 文章对采用弱粘煤和铁矿粉制备所得的铁焦强度较低的问题展开研究,探究了不同类型粘结剂对铁焦宏观形貌、微观结构、冷态强度和气化反应性的影响规律,旨在为铁焦性能优化提供合适的粘结剂。研究结果表明,煤基粘结剂LQ能够强化铁焦炭化过程中的粘结效果,改善铁焦微观结构,使铁焦的冷态抗碎强度由28.04%提升至86.34%,且对铁焦气化反应性影响不大。因此,煤基粘结剂LQ可作为提升铁焦性能的优质粘结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焦 粘结剂 冷态强度 气化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氢罩式炉的安装及工艺控制分析
15
作者 谢振亚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3年第S1期142-142,共1页
对全氢罩式炉的安装要点及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罩式炉 热处理 安装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13R热作模具钢退火硬度偏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16
作者 邓有林 《大型铸锻件》 2006年第4期35-36,共2页
针对H13R热作模具钢锻后硬度偏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热处理炉炉内温差过大是造成硬度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提出退火时应将锻件的加热温度均匀控制在860±10℃以内,缓慢炉冷时速度必须≤50℃/h。在820℃保温6h退火,并随炉缓冷... 针对H13R热作模具钢锻后硬度偏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热处理炉炉内温差过大是造成硬度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提出退火时应将锻件的加热温度均匀控制在860±10℃以内,缓慢炉冷时速度必须≤50℃/h。在820℃保温6h退火,并随炉缓冷可达到软化退火、降低硬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R热作模具钢 硬度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光等离子体下钢液中氮行为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孙铭山 《大型铸锻件》 2005年第3期22-24,共3页
阐述了等离子体的概念、特性和在钢铁冶金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在弧光等离子体下钢液中氮行为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氮行为 电弧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9S耐热不锈钢蠕变行为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华煜 李国栋 +3 位作者 秦凤明 杨卫民 张威 陈慧琴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4-271,共8页
以工业化生产的309S奥氏体耐热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温度和应力条件下进行单轴拉伸蠕变实验。结果表明:700℃/100 MPa蠕变断裂时间最长为480.13 h,蠕变曲线有明显的3个阶段;800℃/100 MPa蠕变断裂时间最短为4.61 h,蠕变曲线只有第3阶... 以工业化生产的309S奥氏体耐热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温度和应力条件下进行单轴拉伸蠕变实验。结果表明:700℃/100 MPa蠕变断裂时间最长为480.13 h,蠕变曲线有明显的3个阶段;800℃/100 MPa蠕变断裂时间最短为4.61 h,蠕变曲线只有第3阶段,直至断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表明,蠕变断口为穿晶韧窝型断口。309S耐热不锈钢的蠕变行为符合幂律关系,在700和800℃条件下的蠕变应力指数分别为9.97和6.80;700℃时,蠕变机制为位错绕过第二相粒子的Orowan机制;800℃时,蠕变机制主要是位错的滑移和攀移。50 MPa条件下的蠕变表观激活能为414.84 kJ/mol。基于Larson-Miller参数法和Kachanov-Robatnov蠕变损伤法建立了309S耐热不锈钢700和800℃的蠕变寿命预测模型,通过实验验证Larson-Miller参数法预测精度明显高于Kachanov-Robatnov蠕变损伤寿命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9S耐热不锈钢 蠕变行为 蠕变机制 蠕变寿命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异径异步轧制时热轧板带头部弯曲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常春 齐克敏 邱春林 《物理测试》 CAS 2008年第5期6-8,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热轧时的"压力"轧制即异径异步轧制,研究了热轧板带的头部弯曲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了压下率、入口厚度、异径比和摩擦条件对弯曲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压下率是影响弯曲的重要因素。综合调整影响弯曲的...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热轧时的"压力"轧制即异径异步轧制,研究了热轧板带的头部弯曲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了压下率、入口厚度、异径比和摩擦条件对弯曲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压下率是影响弯曲的重要因素。综合调整影响弯曲的几个主要因素:压下率、入口厚度、异径比值和摩擦条件即可得到合适的头部弯曲形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指导实际生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 异径异步轧制 板带头部弯曲规律
原文传递
电镜实验室磁屏蔽和防振措施 被引量:6
20
作者 廉晓洁 《物理测试》 CAS 2012年第1期25-28,共4页
针对电镜室安装环境的振动和磁场测试超标的问题,分析了振动、磁场干扰的原因和特性,采用增大电镜基础结合缓冲垫层的方法来隔振,通过低碳钢板和纯铁板双层材料磁屏蔽技术来防磁,实践结果满足了电镜安装的要求。
关键词 电子显微镜 防振 磁屏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