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韩剑剑 马培旗 +3 位作者 王小雷 马文俊 张宁宁 谢玉海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4-640,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中心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按照7:3的比例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43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随机拆分为训练组305例(Ⅰ/Ⅱ级217例,Ⅲ级88例)... 目的:探讨基于多中心数字化乳腺X线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价值。方法: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按照7:3的比例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437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随机拆分为训练组305例(Ⅰ/Ⅱ级217例,Ⅲ级88例)和验证组132例(Ⅰ/Ⅱ级94例,Ⅲ级38例),将阜阳市人民医院(n=129)和太和县人民医院(n=162)291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Ⅰ/Ⅱ级203例,Ⅲ级88例)作为外部测试组。对比分析双乳内外斜位(MLO)和头尾位(CC)图像,选取病变面积较大的数字化乳腺X线图像使用深睿医疗多模态科研平台进行图像分割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采用特征间线性相关性分析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对组学特征进行降维并使用逻辑回归构建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指标经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评分联合临床指标构建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性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模型间的预测效能。结果:最终筛选出3个与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最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列线图对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预测效能在训练组、验证组和外部测试组分别为0.811、0.825和0.803,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模型。DCA显示在概率值为20%~60%时,训练组、验证组及外部测试组列线图预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净收益高于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模型。结论:基于数字乳腺X线影像组学模型对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预测具有较高的效能,对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数字乳腺X线 组织学分级 影像组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谢玉海 周运锋 +1 位作者 韩剑剑 马培旗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腋窝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最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虽是诊断淋巴结是否转移的金标准,但其术后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患者... 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腋窝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最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虽是诊断淋巴结是否转移的金标准,但其术后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因此,术前准确评估ALN是否转移对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它通过提取肉眼无法观察的高通量特征来预测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其中在术前无创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表现出较大的潜能。本文就基于超声、数字乳腺X线摄影及MRI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影像组学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数字乳腺X线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