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概念”到“实施”:奥雅纳在国内规划实施的探索与挑战 被引量:2
1
作者 饶红 陈敏扬 陈薇 《住区》 2014年第5期7-11,共5页
在愈发重视概念规划与实施建设紧密关系的背景下,规划逐渐从关注物质空间规划,转变为更重视各方诉求的协调,最终实现项目的各方利益共赢的目标。奥雅纳近年来的三个项目,均运用"一体设计"的多方领域规划思路,持续跟进项目的&q... 在愈发重视概念规划与实施建设紧密关系的背景下,规划逐渐从关注物质空间规划,转变为更重视各方诉求的协调,最终实现项目的各方利益共赢的目标。奥雅纳近年来的三个项目,均运用"一体设计"的多方领域规划思路,持续跟进项目的"概念"至"实施"的全过程,最终推动项目在建设实施运营中,最大化实现概念规划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设计 互动式规划 跨专业探讨 跨部门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自然通风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满孝新 沈锡骞 +4 位作者 张建仁 孙林 黄维杰 何伟滔 李悦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9-35,共7页
采用CFD技术对整个体育中心进行了微气候模拟分析,分析了各场馆自然通风的策略,并进行了自然通风的系统设计。
关键词 自然通风 节能 CFD模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东塔“工程监理+驻场工程顾问”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永策 《建筑经济》 2015年第4期48-50,共3页
在总结香港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广州东塔项目"工程监理+驻场工程顾问"项目管理模式;对驻场顾问的职责与优势进行分析,并阐述其模式管理流程,以供国内工程项目管理借鉴。
关键词 工程项目 管理模式 驻场工程顾问 工程监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屋盖结构防火的性能化消防工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明纯 叶洁莹 《建筑钢结构进展》 2002年第4期46-52,共7页
因为建筑学上和构造上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采用了钢结构。为了保证建筑结构构件的完整性,建筑规范提出了结构耐火性能的要求。但是,已规定的要求没有促进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设计,并且假定遵照规范是达到安全等级的唯一途径。本论... 因为建筑学上和构造上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采用了钢结构。为了保证建筑结构构件的完整性,建筑规范提出了结构耐火性能的要求。但是,已规定的要求没有促进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设计,并且假定遵照规范是达到安全等级的唯一途径。本论文提出采用以性能设计为基础的消防工程理论方法来证明火灾中钢构件的性能。消防工程准则已发展至符合规范的要求,并能保证结构在火灾中的安全性能。本文采用一个游泳/跳水馆作为例子来讨论对钢屋顶结构进行耐火保护。本例的研究表明,游泳/跳水馆的钢屋顶结构可以不用耐火涂料,并且不会降低整个建筑的防火安全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 消防 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曲面单层网壳结构形态创构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崔昌禹 王有宝 +1 位作者 姜宝石 崔国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3,共7页
根据应变能与节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创构自由曲面网壳结构形态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应变能的性质通过节点坐标的移动,逐步减少结构应变能,最终得到结构应变能最小的合理结构形态。所得到的结构不仅具有形状自由、灵活的特点,而且具有... 根据应变能与节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创构自由曲面网壳结构形态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应变能的性质通过节点坐标的移动,逐步减少结构应变能,最终得到结构应变能最小的合理结构形态。所得到的结构不仅具有形状自由、灵活的特点,而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极限承载力,同时与常规单层网壳结构相比很少受初始节点偏差的影响。最终的结构形状,与初始形状、空间条件等密切相关,在方案设计阶段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出与不同初始条件相应的多种合理形状,也可以对建筑师所确定的形状进行修正,提高力学性能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壳结构 结构形态创构 非线性方法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非平稳特性对结构反应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俞瑞芳 樊珂 +1 位作者 彭凌云 袁美巧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20,共8页
根据基于美国NGA数据库统计分析得到的地震动频率成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人工拟合强度和频率非平稳特性程度不同的3组地震加速度时程作为输入,利用多子台振动台台阵系统对国家体育馆双向张弦梁结构屋盖模型(平面尺寸11.4m×14.4m)进... 根据基于美国NGA数据库统计分析得到的地震动频率成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人工拟合强度和频率非平稳特性程度不同的3组地震加速度时程作为输入,利用多子台振动台台阵系统对国家体育馆双向张弦梁结构屋盖模型(平面尺寸11.4m×14.4m)进行单向和多向地震输入下的动力试验,用于研究地震动非平稳特性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响应随着地震动稳态持续时间的加长有增大的趋势,并且地震输入能量的集中,将可导致结构响应增大;地震动频率非平稳特性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和频率随时间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后段周期明显长于前段周期的地震输入,对结构响应的增大效应比较明显。此外,地震动强度和频率非平稳特性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规律对于不同的约束条件基本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 非平稳特性 时-频特性 结构响应 国家体育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开挖中的应力路径 被引量:33
7
作者 吴宏伟 施群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3-58,共6页
土的力学性质取决于它的应力历史,应力状态和应力路径。为了认识和理解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化必须研究由于水平和垂直应力的释放而产生的有效应力变化。为此介绍和讨论了微裂硬粘土中10m深基坑附近的有效应力变化,比较了现场观测到... 土的力学性质取决于它的应力历史,应力状态和应力路径。为了认识和理解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化必须研究由于水平和垂直应力的释放而产生的有效应力变化。为此介绍和讨论了微裂硬粘土中10m深基坑附近的有效应力变化,比较了现场观测到的应力路径和室内试验得到的应力路径,发现连续墙前的有效应力路径与室内不排水伸长试验的应力路径相同;但是,那些墙后的应力路径,除应力状态接近主动破坏外,与室内对原状土不排水压缩试验得到的也不尽相同,通常假定的基坑迅速开挖中的不排水性质似乎在墙后土体中也没有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路径 应力释放 硬粘土 深基坑 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幕墙性能化消防设计初探 被引量:10
8
作者 郭大刚 何炜 许文祥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4年第4期341-344,共4页
提出了双层幕墙所带来的消防安全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 (CFD)方法对火焰和烟气在双幕墙结构中的传播进行了模拟分析 ,模拟分析针对两种工况 ,一种是上、下楼层设有窗槛墙的工况 ;另一种是在通风夹层内上、下楼层之间设置防火挑檐的工... 提出了双层幕墙所带来的消防安全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 (CFD)方法对火焰和烟气在双幕墙结构中的传播进行了模拟分析 ,模拟分析针对两种工况 ,一种是上、下楼层设有窗槛墙的工况 ;另一种是在通风夹层内上、下楼层之间设置防火挑檐的工况。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幕墙 烟气 火焰传播 流体力学 消防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混凝土结构的效益评价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季超 王慧英 +3 位作者 楚先峰 刘晓东 林奉军 于文成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11,共3页
预制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最重要的结构形式之一,具有节约材料和劳动力,提高施工工效,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建筑工程的产品质量等优势。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讲,应用预制混凝土技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预制混凝土结构在... 预制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最重要的结构形式之一,具有节约材料和劳动力,提高施工工效,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建筑工程的产品质量等优势。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讲,应用预制混凝土技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预制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 混凝土 结构 评价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电梯疏散效率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超 王汉良 韩见云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57-1260,共4页
以某超高层建筑为例,在对穿梭电梯防火、防水、防烟等方面加强处理后,将电梯疏散作为辅助疏散方式纳入疏散预案,并定量分析电梯和楼梯在分区疏散和全楼疏散下的表现,验证超高层电梯辅助疏散的高效性。同时提出单位电梯提升效率作为衡量... 以某超高层建筑为例,在对穿梭电梯防火、防水、防烟等方面加强处理后,将电梯疏散作为辅助疏散方式纳入疏散预案,并定量分析电梯和楼梯在分区疏散和全楼疏散下的表现,验证超高层电梯辅助疏散的高效性。同时提出单位电梯提升效率作为衡量电梯提升效率的指标。模拟发现,当电梯疏散辅助于较高楼层时,单位电梯提升效率从2.1%提升至5%,单位电梯提升疏散效率和电梯辅助楼层的高度呈正相关,可为类似超高层项目电梯疏散设计提供参考。基于电梯疏散效率的提升受建筑高度、疏散人数以及电梯相关参数等因素限制,应科学、系统地设计疏散方案,以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安全疏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电梯疏散 疏散效率 单位电梯提 升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下框架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岳茂光 王东升 +1 位作者 孙治国 苏志彬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0-256,共7页
从震害统计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研究了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汶川地震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统计表明,按7度抗震设防的结构在地震烈度达到9度或加速度峰值达到400gal,开始出现倒塌破坏(占1%~2%);... 从震害统计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研究了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汶川地震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统计表明,按7度抗震设防的结构在地震烈度达到9度或加速度峰值达到400gal,开始出现倒塌破坏(占1%~2%);当地震烈度达到11度或加速度峰值达到800gal以上时,出现大量的倒塌破坏(占60%以上)。进一步以汶川强震记录为输入,对两个典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增量动力分析。结果表明:7度抗震设防时可抵御300gal~500gal加速度峰值作用(地震烈度近似9度);按8度抗震设防时可抵御400gal~600gal加速度峰值作用(地震烈度近似10度)。总体上看按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超强系数基本大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钢筋混凝土框架 抗倒塌能力 超强系数 增量动力分析
原文传递
变风量空调系统静压设定值重置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洁 潘毅群 黄治钟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0-56,共7页
分析了已有的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机控制方法,提出了基于实测主风管风量的静压设定值重置方法。在小型变风量系统实验室中分别进行了定静压法和静压重置法实验,比较了两种控制方法。针对实验室实验的局限性,在仿真平台上进行了一系列的... 分析了已有的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机控制方法,提出了基于实测主风管风量的静压设定值重置方法。在小型变风量系统实验室中分别进行了定静压法和静压重置法实验,比较了两种控制方法。针对实验室实验的局限性,在仿真平台上进行了一系列的仿真实验。最后从系统稳定性、风机节能潜力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评价了静压重置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风量空调系统 风机控制 静压重置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换乘站火灾排烟模式和气流组织策略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晓乾 于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0-373,共4页
针对某一典型两线换乘地铁站,深入研究站厅层、站台层不同排烟模式的烟气流动和气流组织形式,并探讨不同位置发生火灾时的补风方式。研究表明:当公共站厅层发生火灾时,站厅层根据火灾探测开启机械排烟,并建议开启下部站台层的机械补风系... 针对某一典型两线换乘地铁站,深入研究站厅层、站台层不同排烟模式的烟气流动和气流组织形式,并探讨不同位置发生火灾时的补风方式。研究表明:当公共站厅层发生火灾时,站厅层根据火灾探测开启机械排烟,并建议开启下部站台层的机械补风系统;当站台层发生火灾时,着火层站台开启机械排烟系统,且上部站厅层须联动开启机械补风系统,保证站台层楼梯口处的补风速率不小于1.5m/s,以提高站台层的排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换乘站 排烟模式 气流组织 补风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皮玻璃幕墙节能研究综述及探讨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晶晶 张志勤 +1 位作者 李建玲 秦佑国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29,共5页
从传热机理研究、与建筑运行模式结合的研究以及全寿命周期分析三方面总结和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双层皮玻璃幕墙热工性能研究的方法和成果,认为应将双层皮玻璃幕墙的设计纳入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和工具,以便... 从传热机理研究、与建筑运行模式结合的研究以及全寿命周期分析三方面总结和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双层皮玻璃幕墙热工性能研究的方法和成果,认为应将双层皮玻璃幕墙的设计纳入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和工具,以便得到性能优良的双层皮玻璃幕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皮玻璃幕墙 节能 幕墙设计 自然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中庭排烟方式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见云 王汉良 王超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75-1278,共4页
采用FDS模拟对某大型综合体建筑中的环形中庭的机械排烟和竖井自然排烟两种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各排烟口烟气参数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提出综合排烟效果值来判断该位置采取不同排烟模式的效果优劣。结果表明,距离火源位置较近时,竖井... 采用FDS模拟对某大型综合体建筑中的环形中庭的机械排烟和竖井自然排烟两种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各排烟口烟气参数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提出综合排烟效果值来判断该位置采取不同排烟模式的效果优劣。结果表明,距离火源位置较近时,竖井自然排烟效果较好,综合排烟效果值小于1;而远离火源位置时,机械排烟效果较好,综合排烟效果值大于1。可以采用机械排烟与自然排烟相结合的排烟方案,得到最优的排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机械排烟 竖井 自然排烟 排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气体清单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6
作者 叶祖达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5-41,共7页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是重要的,可以提供具体制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政策的客观科学基础。本文阐述城市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重要性,回顾目前在地方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工作,讨论它们对地方政府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应用局限。再... 城市温室气体清单是重要的,可以提供具体制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政策的客观科学基础。本文阐述城市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重要性,回顾目前在地方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工作,讨论它们对地方政府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应用局限。再指出可以按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为平台,把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框架进一步深化,建立一个按低碳城市发展政策手段和治理职能匹配的清单框架,并考虑到空间边界对排放量计算的问题。城乡规划管理作为协调城市地域内经济、社会活动和土地、资源使用、基建等元素的法定平台,需要按规划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加强城乡规划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效用和操作性。最后建议在此理念和初步研究成果上,进一步开展未来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低碳城市 城乡规划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被引量:46
17
作者 叶祖达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1-37,51,共8页
城市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头,通过规划、建筑设计施工、交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供求规划等领域,城市的建设过程可以提供有效及必要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城市规划的思维也要因此而作出改变,向如何可以通过城市发展创... 城市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源头,通过规划、建筑设计施工、交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供求规划等领域,城市的建设过程可以提供有效及必要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城市规划的思维也要因此而作出改变,向如何可以通过城市发展创新模式和决策,在"减缓"(mitigation)和"适应("adaptation)两大战略方向应对气候变化。本文先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特别是其对城市发展建设带来的挑战作出表述,同时也分析了当前世界上其他城市的应对方法及手段作为参考。最后,本文建议以低碳城市为目标的整合城市规划决策体制框架,对目前传统城市规划过程作出目标及方法上的修改,以达到控制气候变化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城市规划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轿厢电梯在高层办公建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肖铁军 王岳峰 《电气应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74-79,共6页
详细探讨了双层轿厢电梯在高层办公建筑中的应用,着重介绍双层轿厢电梯设置方法、系统特点、运行模式及应用前景等,对传统双层轿厢电梯运行模式与目的选层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某工程电梯系统实例,详细阐述了电梯交通配置分析... 详细探讨了双层轿厢电梯在高层办公建筑中的应用,着重介绍双层轿厢电梯设置方法、系统特点、运行模式及应用前景等,对传统双层轿厢电梯运行模式与目的选层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某工程电梯系统实例,详细阐述了电梯交通配置分析步骤,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轿厢电梯 办公楼 电梯交通配置 目的选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暖地区大型商场人员作息调研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林涛 赵立华 《暖通空调》 2020年第3期87-94,110,共9页
以广东为例,对5家商场的客流量进行了调研,按公共区域、餐饮、服装、珠宝手表等10个商场典型业态形式进行区域划分,统计各区域各时间段的人数,计算工作日和周末的人员逐时在室率,获得人员作息。根据实际案例建立了建筑模型,将EnergyPlu... 以广东为例,对5家商场的客流量进行了调研,按公共区域、餐饮、服装、珠宝手表等10个商场典型业态形式进行区域划分,统计各区域各时间段的人数,计算工作日和周末的人员逐时在室率,获得人员作息。根据实际案例建立了建筑模型,将EnergyPlus模拟的数据与运行数据进行了对比,逐时冷负荷平均偏差为3.29%,日累计冷负荷平均偏差为11.8%。因此根据调研所确定的人员作息能正确反映实际商场人员作息规律,可作为后续商场能耗计算的输入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场 夏热冬暖地区 人员作息 业态 冷负荷 调研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滞后效应的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卓玲 辜雪钿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90-96,共7页
运用DEA法分析1999-2012年期间我国27个省区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高校科技创新综合效率普遍偏低且具有明显的省区差异,其中河南最高;全国整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2002-2007年期间主要受规模效率制约,2... 运用DEA法分析1999-2012年期间我国27个省区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高校科技创新综合效率普遍偏低且具有明显的省区差异,其中河南最高;全国整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2002-2007年期间主要受规模效率制约,2008年之后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变化引起,政府拨入经费、企事业委托经费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高校自身科技经费投入、研发项目数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技创新效率 滞后效应 DE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