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化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建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6期133-134,共2页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股骨颈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7年9月治疗的5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任选其中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余2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股骨颈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7年9月治疗的5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任选其中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余2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而且前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后者,两组在上述两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后,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集束化护理干预 深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兵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22期27-28,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与对照组(34例,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比较...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与对照组(34例,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比较不同组别手术情况与术后恢复情况、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与并发症出现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远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耗时、住院天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耗时远短于对照组(P<0.05);2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失血量、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在改善髋关节功能上两者作用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殷许俊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16期47-47,49,共2页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10月到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10月到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信息、手术治疗方法,总结治疗体会,为临床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依据。结果:患者均接受髓内钉治疗,手术时间为40min^150min,平均(95.69±12.36)min,手术切口长度为6cm^15cm,平均(10.57±3.27)cm,术中出血量为78mL^136mL,平均(105.68±33.41)mL,患者均接受10个月~30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治疗优良率为97.5%,1例(2.5%)患者并发髋部疼痛。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说,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效果较好,该治疗方法为微创手术,内固定牢靠,有效防止髋内翻、外旋畸形,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 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指背桡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陈晓建 《大医生》 2021年第3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究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利用拇指背桡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7月至2020年4月如皋广慈医院收治的60例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食指背侧近端... 目的探究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利用拇指背桡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7月至2020年4月如皋广慈医院收治的60例拇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食指背侧近端皮肤修复,研究组患者采取拇指背桡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手功能治疗效果,外观满意度以及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手功能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研究组患者外观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与治疗前比,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患者采取拇指背桡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可促进患者手功能恢复正常,且患者对修复后的外观满意度较高,同时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背桡侧 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 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 手功能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患者行单纯腰椎后路减压术效果观察
5
作者 吴振华 《交通医学》 2019年第5期501-502,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患者实施单纯腰椎后路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患者102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单纯腰椎后路减压术治疗,比较各年龄组治疗前后VA...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患者实施单纯腰椎后路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患者102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各3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单纯腰椎后路减压术治疗,比较各年龄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JOA评分以及ODI指数。结果: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术前VAS评分分别为4.84±1.73分,4.92±1.87分和5.03±1.96分,术后分别为2.01±0.51分,1.95±0.42分和1.89±0.46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术前JOA评分分别为4.21±1.11分,4.52±1.36分和4.42±1.25分,术后分别为12.52±3.53分,12.49±3.25分和12.75±3.16分,均较术前明显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术前ODI指数分别为54.29±14.76分,55.39±14.75分和54.69±14.87分,术后分别为19.65±6.75分,18.95±7.14分和19.36±6.69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邻近节段退变等并发症。结论:对不同年龄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患者行单纯腰椎后路减压手术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 单纯腰椎后路减压术 不同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