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值对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估价值分析
1
作者 丛黎 周华亭 李文文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4期39-42,共4页
目的:探究3.0T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老年急性胰腺炎(A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9月期间威海市中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AP患者纳入病例组,另选4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 目的:探究3.0T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老年急性胰腺炎(AP)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9月期间威海市中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AP患者纳入病例组,另选4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病例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再分为轻中度组(35例)和重度组(33例)。对比各组ADC值、快速扩散ADC分数(Ft AD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值对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健康对照组、轻中度组和重度组的ADC值、Ft ADC值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821、23.145,P<0.05),ADC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重度组(0.92±0.24)>轻中度组(0.86±0.23)>健康对照组(0.58±0.12),Ft ADC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0.59±0.18)>轻中度组(0.45±0.15)>重度组(0.35±0.11)。ADC值联合Ft ADC诊断疾病严重程度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33%、96.23%和90.38%,准确率、灵敏度显著高于单一ADC值的82.86%、75.47%以及单一Ft ADC值的85.71%、84.91%。结论:随着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增加,ADC值逐渐降低,而Ft ADC值逐渐升高,ADC值联合Ft ADC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单一指标的诊断。ADC值和Ft ADC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老年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准确性,能够为临床治疗和疾病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MR) 弥散加权成像(DWI) 表观弥散系数(ADC)值 老年急性胰腺炎 疾病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代双源CT Sn 100kVp能谱纯化成像用于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
2
作者 刘莎莎 于双得 +1 位作者 贾海鹏 张宏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9-613,共5页
目的 观察三代双源CT Sn 100 kVp能谱纯化成像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的效能、安全性及辐射剂量。方法 前瞻性随机将210例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患者分入超低剂量CT(ULDCT)组(100例,以Sn 100 kVp、70 mAs超低剂量能谱纯化技术CT引导肺穿刺活检)... 目的 观察三代双源CT Sn 100 kVp能谱纯化成像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的效能、安全性及辐射剂量。方法 前瞻性随机将210例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患者分入超低剂量CT(ULDCT)组(100例,以Sn 100 kVp、70 mAs超低剂量能谱纯化技术CT引导肺穿刺活检)或常规标准剂量CT(SDCT)组(110例,以110 kVp、50 mAs常规标准剂量CT引导肺穿刺活检),比较2组肺结节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诊断效能、并发症发生率、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 ULDCT组穿刺活检取材成功率为97.00%,与SDCT组(9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取材成功后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SDCT组,ULDCT组用于引导穿刺活检的平均CT扫描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0),而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总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剂量均有所降低(P均<0.05);且ULDCT组图像质量可满足穿刺活检需要。结论 三代双源CT超低剂量Sn 100 kVp能谱纯化成像用于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可在保证诊断成功率及安全性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活组织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对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丛黎 杨传彬 +2 位作者 邵龙 张亮亮 周华亭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5期610-612,共3页
目的 :探讨CT对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因素,提高该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CT诊断或疑诊为肺部真菌感染1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最终确诊77例,其中真菌感染54例,其他疾病23例。记录患者CT检查申请单及住院病历等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CT对肺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因素,提高该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CT诊断或疑诊为肺部真菌感染1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最终确诊77例,其中真菌感染54例,其他疾病23例。记录患者CT检查申请单及住院病历等临床资料,分析肺部病变的CT特点,对误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4例真菌感染中,CT申请单提供发热病史及宿主因素分别为31、23例,而住院病历为47、36例。CT显示48例(88.9%)为多发和多形态病灶,双肺弥漫分布30例(55.6%)。误诊23例中,除1例外均为多发及多形态病灶,具有宿主因素11例,误诊病种中细菌性肺炎10例,结核8例。结论:肺真菌感染的CT表现总体诊断准确率低,应重视临床资料的持续采集、不能对宿主因素过度解读,误诊病种多为细菌性肺炎和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淋巴结增生症的CT表现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华亭 左瑞 柳美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04-105,共2页
巨淋巴结增生症又名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良性淋巴组织异常改变[1]。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及上海瑞金医院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结合文献,总结... 巨淋巴结增生症又名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良性淋巴组织异常改变[1]。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威海市中医院及上海瑞金医院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结合文献,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3例,女6例;年龄22~6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巨淋巴结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平扫在诊断贫血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丛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10期2217-2219,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CT平扫在诊断贫血中的价值。方法:现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入住我院的贫血患者360例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结果为健康的36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T值测量结果和室间隔高密度征和主动脉环征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主动脉... 目的:探讨胸部CT平扫在诊断贫血中的价值。方法:现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入住我院的贫血患者360例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结果为健康的36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CT值测量结果和室间隔高密度征和主动脉环征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主动脉腔、左心室腔的CT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室间隔与左心室腔CT值差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室间隔高密度征和主动脉环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探讨胸部CT平扫在诊断贫血中的价值的过程当中,运用胸部CT平扫对诊断贫血的准确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多加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平扫 诊断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CT严重指数联合炎症指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感染预测及预后评估中的研究
6
作者 丛黎 马林 +3 位作者 陈旭 李文文 张亮亮 周华亭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5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联合炎症指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胰腺感染预测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威海市中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110例SAP患者,以患者入组时间为起点,观察28 d,依据患者胰腺感染继发情况分为感... 目的探讨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联合炎症指标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胰腺感染预测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威海市中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110例SAP患者,以患者入组时间为起点,观察28 d,依据患者胰腺感染继发情况分为感染组(n=21)和未感染组(n=89);并依据患者预后生存或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n=93)和死亡组(n=17)。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第1天行增强CT检查与血清炎症细胞学检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MCTSI评分与血清炎症指标白介素(IL-6、IL-8、IL-10)联合对患者继发胰腺感染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IL-6、IL-8水平高于未感染组,IL-10低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入院时MCTSI评分无差异(P>0.05);SAP患者IL-6、IL-8、IL-10联合检测预测胰腺感染的发生,ROC曲线下面积0.850,大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曲线下面积0.750、0.736、0.728(P<0.05);死亡组入院时IL-6、IL-8水平低于生存组,IL-10高于生存组(P<0.05);死亡组入院时MCTSI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MCTSI评分联合血清炎性指标预测SAP患者预后ROC曲线下面积0.872,大于IL-6、IL-8、IL-10、MCTSI评分各项指标单独检测下曲线面积0.687、0.685、0.667、0.773(P<0.05)。结论血清IL-6、IL-8升高、IL-10降低可作为SAP患者胰腺感染的敏感指标;MCTSI评分虽不能有效预测胰腺感染,但与血清炎症指标联合可有效评估患者预后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感染 增强CT 炎症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多模态X线影像组学模型对乳腺BI-RADS 4类肿块良恶性的辅助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旭 宋歌声 李爱银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X线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乳腺BI-RADS 4类肿块型病变良恶性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17年8月至2020年4月,经全屏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和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DBT)检查诊断为BI-RADS 4类乳腺病变并... 目的探讨多模态X线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乳腺BI-RADS 4类肿块型病变良恶性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17年8月至2020年4月,经全屏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和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DBT)检查诊断为BI-RADS 4类乳腺病变并经病理证实的120例女性患者(4A 41例,良性34例、恶性7例;4B 30例,良性11例、恶性19例;4C 49例,良性4例、恶性45例),年龄20~86岁,平均(51.94±13.94)岁。患者均行乳腺FFDM及DBT头尾位(CC)和内外斜位(MLO)扫描。分别在FFDM及DBT图像的CC位和MLO位上对病变进行感兴趣区(ROI)勾画,其中DBT图像勾画病灶最清晰的五幅图像。利用组学软件(汇医慧影radcloud)进行分析,每个序列提取2818个特征值,并依次采用ANOVA和LASSO进行特征降维。以患者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人工亚型分类的阳性预测值,并通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亚型分类的诊断效能。分别构建FFDM、DBT、FFDM+DBT三种分类预测模型,利用K最近邻(KNN)模型进行机器学习,验证三种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并采用ROC曲线成对对比(Z统计)进行三种预测模型之间的对比分析。使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BI-RADS 4A、4B、4C亚型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7.1%(7/41),63.3%(19/30),91.8%(45/49),整体预测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7,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和86%。在FFDM、DBT、FFDM+DBT三种预测模型中,DBT组AUC值(0.84)及特异度(70%)高于FFDM组(0.80,60%),FFDM+DBT组AUC值(0.91)及特异度(90%)均高于DBT组和FFDM组,三种预测模型敏感度相同,均为80%。三种预测模型两两比较后,仅FFDM+DBT组和FFD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两组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FFDM结合DBT多模态X线影像组学模型有助于乳腺BI-RADS 4类肿块型疾病良恶性的鉴别,且其诊断效能高于临床亚型分类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乳腺肿瘤 影像组学 乳腺X线摄影
原文传递
影像组学在乳腺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旭 周华亭 +1 位作者 宋歌声(综述) 李爱银(审校)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82-1185,共4页
乳腺肿瘤特别是乳腺癌,已成为威胁现代女性健康常见的肿瘤之一,也是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提升,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因此对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确诊和精确预测其疗效及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3]。... 乳腺肿瘤特别是乳腺癌,已成为威胁现代女性健康常见的肿瘤之一,也是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提升,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因此对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确诊和精确预测其疗效及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3]。医学影像技术因其检查的无创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乳腺病变的筛查和诊断中,其包括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MG)、超声(ultrasonography,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X线摄影 发病年龄 医学影像技术 影像组学 乳腺病变 乳腺肿瘤 无创性 女性健康
原文传递
24例肩关节结核的X线诊断
9
作者 左瑞 鞠建东 +1 位作者 付晓玲 邢祚钦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年第7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肩关节结核 X线 诊断 关节囊肿胀 骨质稀疏 骨质硬化 骨膜反应 肩部软组织肿胀 关节周围钙化
原文传递
6例滑膜肉瘤的X线诊断
10
作者 邢祚钦 付晓玲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2001年第2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滑膜肉瘤 X线诊断 诊断 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幼儿多发性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诊断
11
作者 邢祚钦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2000年第8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骨嗜酸性肉芽肿 儿童 X线诊断
原文传递
胃型胃复鸣症的X线诊断及药物治疗
12
作者 丛黎 李葵葵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年第6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胃型胃复鸣症 X线诊断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胃体上癌肿的X线误诊探讨
13
作者 周华亭 柳美玲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年第5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胃体上癌肿 X线误诊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