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性家庭康复联合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佩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7期1555-1556,共2页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成联合组6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医嘱传达、体征监测、病历记录及普通心理疏导等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基础上予以口服喹硫平+利培酮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成联合组6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医嘱传达、体征监测、病历记录及普通心理疏导等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基础上予以口服喹硫平+利培酮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教育性家庭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依从性变化情况,记录其干预前后SDSS及BPRS评估结果变化差异。结果(1)治疗后,联合组总依从度达到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SDSS及BPRS评估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联合组降幅大于对照组组(P〈0.05)。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教育性家庭康复治疗联合药物疗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性家庭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 应用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医疗纠纷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鲁杰 廖细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4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析精神科医疗纠纷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精神科在未开展相关防范措施前的医疗纠纷事件有20例,2014年7月至2019年4月我院精神科在开展相关防范措施后的医疗纠纷事件有8例。对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原因进... 目的探析精神科医疗纠纷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精神科在未开展相关防范措施前的医疗纠纷事件有20例,2014年7月至2019年4月我院精神科在开展相关防范措施后的医疗纠纷事件有8例。对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据此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对开展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后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意外事件和责任心不强、诊疗技术和服务态度不满意及费用不合理等医疗纠纷发生率均高于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医疗纠纷原因类型进行归纳整理,将医疗纠纷发生原因阐明,并从强化法律意识、责任心、相关专业技能及知识学习、服务态度、各项告知工作和相关科室安全措施完善等方面开展防范措施。结论针对精神科患者开展相关防范措施,不但有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而且还能使医疗纠纷情况的发生减少,对医疗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防范措施 医疗纠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患者认知状况调查及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佩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6期1379-1380,共2页
选取137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A组,n=70)和康复治疗组(B组,n=67)两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记录其康复治疗前后认知状况及Y-BOCS评估结果差异。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认知不足问题,对... 选取137例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A组,n=70)和康复治疗组(B组,n=67)两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历资料,记录其康复治疗前后认知状况及Y-BOCS评估结果差异。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认知不足问题,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认知状况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B组改善情况优于A组(P<0.05);(2)康复治疗后/B组Y-BOCS评分明显低于A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认知障碍问题,对其予以心理康复联合药物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认知状况 心理行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临床疗效和社会功能差异对比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驰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7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临床疗效和社会功能的差异。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试验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临床疗效和社会功能的差异。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试验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结果:治疗后第4周,试验组PANSS减分率、CGI减分率以及PSP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能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精神病性症状进行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利哌酮缓释片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分裂样精神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医疗成本控制思考
5
作者 黄宝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19年第11期00155-00155,157,共2页
在当前人们的看病就医需求不断提升的趋势下,医院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增,这也给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在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医院也应该转变传统管理理念与方式,促进其竞争活力的增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将会对整个医院... 在当前人们的看病就医需求不断提升的趋势下,医院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增,这也给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在医疗体制改革背景下,医院也应该转变传统管理理念与方式,促进其竞争活力的增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将会对整个医院的工作开展造成影响,只有实现对医疗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保障。然而,在当前医疗成本控制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将通过分析医院财务管理中医疗成本控制的问题,探索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医疗成本控制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财务管理 医疗成本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80例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钱玉龙 温晓春 +1 位作者 鲁杰 李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23期2942-2943,共2页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帕罗西汀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伴躯体症状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帕罗西汀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组和帕罗西汀组显效率分别为78.1%和75.0%,两组疗效相仿,度洛西汀组不良反应略少于帕罗西汀组。结论:度洛西汀对治疗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疗效良好、安全,患者依从性好,适宜于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洛西汀 帕罗西汀 躯体症状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房床头柜挂栏的设计与应用
7
作者 肖晓玲 张东华 +2 位作者 彭英 胡秋秋 陈高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3年第8期2547-2547,共1页
目前,住院病人开水瓶、茶杯、食具等生活用品一般放在床头柜上,取用物品时,稍有不慎就会碰倒开水瓶,发生烫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床头柜上放置开水瓶、茶杯、书报显得很零乱,既不安全,又影响美观。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病房床头... 目前,住院病人开水瓶、茶杯、食具等生活用品一般放在床头柜上,取用物品时,稍有不慎就会碰倒开水瓶,发生烫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床头柜上放置开水瓶、茶杯、书报显得很零乱,既不安全,又影响美观。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病房床头柜挂栏,供住院病人放置生活用品,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用具 床头柜 挂栏 安全管理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翳风、完骨为主的少阳经取穴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热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谈华龙 刘自力 +1 位作者 李永芝 周念 《河北中医》 2018年第9期1403-1407,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翳风、完骨为主的少阳经穴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热证(均伴有耳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急性期加针刺翳风、完骨为主的少阳经穴... 目的观察针刺翳风、完骨为主的少阳经穴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热证(均伴有耳后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急性期加针刺翳风、完骨为主的少阳经穴治疗;对照组30例急性期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2周后,2组均予地仓、颊车、攒竹等穴针刺治疗1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7 d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2组耳后疼痛程度;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2、3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变化及治疗1、2、3周时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3 d后,耳后疼痛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7 d后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1、2、3周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2、3周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经秩和检验,治疗3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翳风、完骨为主的少阳经取穴针刺疗法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热证的优势疗法,能够有效缓解耳后疼痛,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常规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l麻痹 风热 翳风 完骨 少阳经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感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汪磊萍 田澜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感的影响因素,为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感问卷》调查大学毕业生648人,分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感特点。结果大学毕业生的总体压力感略低于中点"... 目的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感的影响因素,为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感问卷》调查大学毕业生648人,分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感特点。结果大学毕业生的总体压力感略低于中点"3"。女大学毕业生在面试恐惧得分上显著高于男大学毕业生(P<0.05);理科大学毕业生在综合素质担忧得分上显著高于文科大学毕业生(P<0.05);工作无着落大学毕业生在面试恐惧和公平性顾虑得分上显著高于工作有着落大学毕业生(P<0.01);家庭经济贫困大学毕业生在面试恐惧、公平性顾虑和综合素质担忧得分上显著高于经济状况良好的毕业生(P<0.01或P<0.001);对自身专业学习质量不满意的大学毕业生在面试恐惧、待遇担忧和入职紧张得分上显著高于对自身专业学习质量满意的大学毕业生(P<0.05)。结论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压力感的性别差异和文理科差异不显著,但存在显著的就业状态差异、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和专业学习满意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压力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4名精神科低年资护士角色转型冲击现状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凤华 田尹琳 《齐鲁护理杂志》 2018年第12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精神科低年资护士角色转型冲击现状,为提高精神科护士角色适应性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以在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临床工作的244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角色转型冲击量表进行问卷横断面调研,分析低年资护... 目的:分析精神科低年资护士角色转型冲击现状,为提高精神科护士角色适应性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以在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临床工作的244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角色转型冲击量表进行问卷横断面调研,分析低年资护士角色转型冲击现状。结果:本组低年资护士的转型冲击总分为(108.4±15.2)分,得分率为80.30%,且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工作科室护士的角色转型冲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了解精神科低年资护士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角色转型冲击,为建立系统性、针对性、规范化的岗前培训教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低年资护士 角色适应 转型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武苏 汪宁 李华英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2期113-115,共3页
目的:观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后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本文自2017年6月开始挑选笔者所在医院所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至2018年6月止,共挑选78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患者均符合本研究... 目的:观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干预后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本文自2017年6月开始挑选笔者所在医院所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至2018年6月止,共挑选78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患者均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按照抽签进行分组,最终分为每组39例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整理两组数据,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期间,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护理可提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适应模式 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依从性 生活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家属照护负担及生活质量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田凤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18年第7期64-66,共3页
目的:调查精神病患者家属照护负担及生活质量水平,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就诊接受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家属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Zairt照顾者负担量表中文版(ZBI)、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问卷调查。结... 目的:调查精神病患者家属照护负担及生活质量水平,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就诊接受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家属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Zairt照顾者负担量表中文版(ZBI)、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20名研究对象中,有11名(9.17%)处于无或很少负担水平,有32名(26.67%)处于轻度负担水平,有56名(46.67%)处于中度负担水平,有21名(17.50%)处于重度负担水平;SF-36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躯体功能(70.6±18.1)分、生理职能(47.6±14.5)分、躯体疼痛(66.9±21.4)分、一般健康(55.5±21.1)分、活力(53.0±20.4)分、社会功能(63.5±23.3)分、情感职能(51.4±23.9)分、精神健康(53.5±20.3)分;精神病患者家属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1);精神病患者家属照护负担与其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精神病患者家属照护负担为中度水平,生活质量较差。家属的照护负担程度越重,其生活质量水平越差。因此,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照护负担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通过有效的方法减轻照护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家属 照顾负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72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莹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7期1633-1634,共2页
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老年抑郁症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为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两组,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表(TESS)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w对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艾司... 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老年抑郁症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为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两组,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表(TESS)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w对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治疗1w后的HAMD明显优于治疗前,具有较显著的差异性(P<0.05),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相比,艾司西酞普兰较低。HAMD总分于治疗后2~6w相比于治疗前明显降低,显效时间以艾司酞普兰组显效时间比较短,两组间的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均具有相似疗效,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较快,耐受性好,药物相互作用少,是治疗老年人抑郁症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治疗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不良事件预防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汪宁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期104-106,共3页
目的: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事件预防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55)、对照组(n=55)。观察组接受个体化延... 目的: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事件预防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55)、对照组(n=55)。观察组接受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基本健康情况评分、生理功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精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及情感职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个体化延续护理,可严格控制收缩压、舒张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延续护理 老年高血压 血压控制 不良事件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的影响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秦坤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36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1月-2018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利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 目的:探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1月-2018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利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氮平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氯氮平联合中药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CMA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CMA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数据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采用氯氮平联合中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总体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激越行为,降低不良药物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氯氮平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住院精神科患者跌倒风险的护理干预措施 被引量:5
16
作者 袁建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2期108-109,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长期住院精神科患者跌倒风险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精神科收治的154例住院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77)和护理组(n=77),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护... 目的:分析探讨长期住院精神科患者跌倒风险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精神科收治的154例住院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77)和护理组(n=77),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防跌倒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意外跌倒率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情况。结果:护理组患者意外跌倒发生率为5.1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8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护理组患者的BP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科长期住院患者采用防跌倒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意外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的住院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跌倒风险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痴呆患者护理员安全护理培训的效果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双云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年第8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对照顾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员进行安全防范指导的效果。方法2012年3月~9月对来中心门诊和神经康复科的家属以及在老年科照顾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员选行为期半年的安全护理指导。比较培训后痴呆患者安全问题的发生情况和生活... 目的探讨对照顾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员进行安全防范指导的效果。方法2012年3月~9月对来中心门诊和神经康复科的家属以及在老年科照顾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员选行为期半年的安全护理指导。比较培训后痴呆患者安全问题的发生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变。结果照顾者经系统培训后,痴呆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误吸、误服、跌倒、走失、激越行为的发生率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照顾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员进行安全防范的指导能有效降低老年痴呆患者的安全问题发生率,并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患者 老年性痴呆 安全防范 护理培训 护理员 生活自理能力 安全问题 激越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家属病耻感及照顾负担水平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田凤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8期29-31,共3页
目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病耻感及照顾负担水平进行研究,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缓解精神病患者家属照顾负担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7月于本院精神科门诊就诊接受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以及住院治疗的家属120人作为研... 目的对精神病患者家属病耻感及照顾负担水平进行研究,并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缓解精神病患者家属照顾负担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7月于本院精神科门诊就诊接受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以及住院治疗的家属12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Zairt照顾者负担量表中文版、病耻感感受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纳入120名研究对象,其照顾负担水平平均分为(41.32±20.41)分;有104名(占86.75%)有病耻感体验,病耻感得分均分为(2.31±0.51)分;精神病患者家属病耻感与其照护负担呈正相关关系(r=0.384,P<0.01)。结论精神病患者家属病耻感为轻度水平,照护负担为中度水平,家属的病耻感程度越高,其照顾负担越重。因此,医护人员可以从降低患者家属病耻感水平的角度来减轻其照顾负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家属 病耻感 照顾负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鲁杰 廖细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7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差异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意义(P> 0.05),但阿立哌...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差异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意义(P> 0.05),但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低于利培酮组(P <0.05);治疗后阿立哌唑组阴性与良性症状量表(PANS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利培酮组(P <0.05);治疗后阿立哌唑组认知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利培酮组(P <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与利培酮比较相对较好,不良反应较小,可缓解患者病情,提高认知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画疗法在精神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魏方艳 陈艾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3期131-132,共2页
目的:通过绘画疗法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和需求,达成护患的精神沟通,提高患者住院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9月~2010年9月入院男性精神科住院患者248例为研究对象,每周组织1~2次集体绘画活动,不设主题思想,采取自由联想,自... 目的:通过绘画疗法了解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和需求,达成护患的精神沟通,提高患者住院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9月~2010年9月入院男性精神科住院患者248例为研究对象,每周组织1~2次集体绘画活动,不设主题思想,采取自由联想,自主选择绘画内容,绘画完毕后由患者自主对其作品内容释意。结果:患者住院的生活质量提高,主观能动性增强,住院治疗依从性提高,自尊和自信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交往能力有所改善。结论:绘画疗法能促进精神科护理人员更好地观察与了解患者病情,也促进了护患沟通与融洽相处,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意外事件发生,为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疗法 精神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