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伐芦定与肝素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吴玥 戎佩佩 李宪敏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362-366,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比伐芦定及普通肝素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成本效果,为中国ACS患者PCI围手术期抗凝治疗药物的合理选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国单中心临床研究数据,建立一年期决策树及Markov长期外推药... 目的对比研究比伐芦定及普通肝素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成本效果,为中国ACS患者PCI围手术期抗凝治疗药物的合理选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国单中心临床研究数据,建立一年期决策树及Markov长期外推药物经济学模型,模拟计算使用比伐芦定或普通肝素治疗患者的调整质量生命年(QLAYs)及治疗成本,对比伐芦定用于中国ACS患者行PCI抗凝治疗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比伐芦定和普通肝素组的治疗总成本分别为47 089.56元和48 766.33元,使用比伐芦定患者可获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为9.02,采用普通肝素治疗方案的患者QALYs为8.74。增量成本效果分析显示,采用比伐芦定可提高患者的健康效益(△E>0),同时还能降低治疗成本(△C<0),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6 010.02元/QALYs,提示采用比伐芦定是必然会接受的优势治疗方案。一维敏感度分析显示本研究结果稳定可靠。结论在中国目前整体经济形势下,与使用普通肝素相比,比伐芦定用于PCI抗凝具有成本效果优势,可替代传统抗凝方案用于ACS患者PCI围手术期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伐芦定 肝素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药物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唑替尼相关食管溃疡的药学服务 被引量:3
2
作者 戎佩佩 刘虹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823-825,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切入点。方法报告了国内首例报道的克唑替尼相关食管溃疡,临床药师查阅资料并应用药学知识分析克唑替尼相关食管溃疡的发生原因,为临床提供不良反应的解决措施,并为病人进行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辅...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切入点。方法报告了国内首例报道的克唑替尼相关食管溃疡,临床药师查阅资料并应用药学知识分析克唑替尼相关食管溃疡的发生原因,为临床提供不良反应的解决措施,并为病人进行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辅助医生为病人处理了克唑替尼相关不良反应,使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结论临床药师以处理肿瘤病人药品不良反应为切入点,可优化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疾病 肺肿瘤 药物疗法管理 克唑替尼 食管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已烯雌酚霜剂治疗尿道肉阜 被引量:6
3
作者 阮建中 祝海波 杨锐利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1年第5期226-227,共2页
关键词 女性 尿道疾病 尿道肉阜 复方己烯雌酚霜剂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龚拥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04X期70-70,共1页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方法从西药库计算机中提取2010年门诊西药房抗菌药物各品种的出库数量,采用WHO限定日剂量法分析用药频度(DDDs),对DDDs进行排序;从2010年1—12月门诊处...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方法从西药库计算机中提取2010年门诊西药房抗菌药物各品种的出库数量,采用WHO限定日剂量法分析用药频度(DDDs),对DDDs进行排序;从2010年1—12月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6000份,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我院门诊抗菌药物DDDs排序靠前的依次是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罗红霉素胶囊、头孢曲松钠等。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8.14%。应用中存在用法、用量不当,超剂量用药、无明确指征用药等问题。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通过处方点评等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门诊 用药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肖显清 周红莉 《中国民康医学》 2011年第12期1543-1543,共1页
目的:对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介绍利多卡因在临床上的应用。结果:利多卡因用于宫颈注射加速第一产程活跃期、眩晕症、支气管哮喘、导尿术、顽固性呃逆、儿童毒鼠强中毒、延长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的保留时间均取... 目的:对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介绍利多卡因在临床上的应用。结果:利多卡因用于宫颈注射加速第一产程活跃期、眩晕症、支气管哮喘、导尿术、顽固性呃逆、儿童毒鼠强中毒、延长膀胱灌注化疗药物的保留时间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利多卡因治疗以上疾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第一产程活跃期 眩晕症 支气管哮喘 顽固性呃逆 毒鼠强中毒 膀胱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药物治疗
6
作者 王瑞珍 祝雄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4期212-212,共1页
综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药物治疗方法 ,其治疗药物有东莨菪碱、纳络酮、维生素C及维生素B6 、胸腺肽、双嘧达莫等 。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药物疗法 治疗 东莨菪碱 纳络酮 维生素C 维生素B6 胸腺肽 双嘧达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制剂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肖显清 阚慧娟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12期799-799,共1页
概述银杏叶制剂的临床应用、作用机制及用法。资料表明 ,银杏叶制剂对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病、肾小球病变等均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银杏叶制剂 心绞痛 脑梗死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立康唑纳米晶凝胶的制备与评价
8
作者 姜娟娟 龚拥军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21-125,共5页
目的 制备卢立康唑纳米晶凝胶,并通过体外透皮实验评价其质量。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卢立康唑纳米晶的处方组成,并以碾磨时间(x_(1))和碾磨速度(x_(2))作为自变量,以卢立康唑纳米晶的粒径分布(y)作为因变量,通过2因素3水平中心复合... 目的 制备卢立康唑纳米晶凝胶,并通过体外透皮实验评价其质量。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卢立康唑纳米晶的处方组成,并以碾磨时间(x_(1))和碾磨速度(x_(2))作为自变量,以卢立康唑纳米晶的粒径分布(y)作为因变量,通过2因素3水平中心复合实验设计优化介质碾磨法制备卢立康唑纳米晶的工艺参数;以卡波姆940作为凝胶载体将卢立康唑纳米晶制备成凝胶;考察卢立康唑纳米晶的微观形态,比较卢立康唑纳米晶及其凝胶的体外释药速率;用Franz扩散池法比较卢立康唑纳米晶凝胶与卢立康唑乳膏的体外透皮性能。结果 以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己内酰胺-聚醋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作为稳定剂,选择介质碾磨时间为14 h,碾磨速度为2 400 r·min^(-1),制备的卢立康唑纳米晶的平均粒径为(374.6±9.6) nm,多聚分散系数为(0.298±0.007),Zeta电位为(-10.9±0.5) mV,呈不规则颗粒状分布;体外释放实验结果显示,卢立康唑纳米晶释药迅速,而凝胶中的药物能够持续缓慢释放;体外透皮实验结果显示,卢立康唑纳米晶凝胶在12 h内药物单位面积累积透皮量明显高于卢立康唑乳膏,其在皮肤内的药物滞留量是卢立康唑乳膏的3.1倍。结论 将卢立康唑制备成纳米晶凝胶,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累积透皮量及在皮肤中的滞留量,有望提高卢立康唑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立康唑 纳米晶 介质碾磨法 凝胶 透皮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6、IL-10、CRP和PCT水平检测对手足口病早期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管建 姜娟娟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5期146-147,16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IL-6、IL-10、CRP和PCT水平检测对手足口病早期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手足口病患儿90例为观察组,并根据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单纯组51例和感染组39例,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 目的探讨血清IL-6、IL-10、CRP和PCT水平检测对手足口病早期合并细菌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手足口病患儿90例为观察组,并根据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单纯组51例和感染组39例,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间IL-6、IL-10、CRP和PCT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IL-6、IL-10、CRP以及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CRP以及PCT水平高于单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和单纯组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10水平在鉴别手足口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方面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而联合CRP和PCT检测可为临床鉴别早期手足口患儿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利于临床早期用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IL-10 CRP PCT水平 手足口病 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