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患者满意率的做法与体会 被引量:9
1
作者 丁淑娟 张九蓉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1期3303-3303,共1页
住院患者的满意是病房护理服务的最高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医护工作质量的总体水平。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也就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率。现将我科在提高住院患者满意率方面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患者满意率 住院患者 感染性 病科 护理服务 工作质量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71例伤寒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栩 石云玲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伤寒 体征和症状 诊断 实验室 抗生素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科护生职业防护教育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段梅欣 李薛红 陈虹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2期3480-3480,共1页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各种职业危害也日益增加,成为危害护生健康的潜在因素。目前,护生在传染科普遍存在职业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薄等,因此,加强护生职业防护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是传染科带教工作的重要内容,使护生在实习...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各种职业危害也日益增加,成为危害护生健康的潜在因素。目前,护生在传染科普遍存在职业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薄等,因此,加强护生职业防护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是传染科带教工作的重要内容,使护生在实习过程中避免遭受各种不必要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危害 防护教育 传染科 护生 职业防护意识 医学科学 知识缺乏 带教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科护士锐利器械刺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
4
作者 曹丽萍 周惠霞 毛鸿琴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3期3629-3630,共2页
医务人员经常与注射针头等锐利器械接触.因而易发生锐利器械刺伤。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近年来艾滋病在我国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医院传染科是这些病的聚集地,这些使传染科护士获得性职业感染的危险大增。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 医务人员经常与注射针头等锐利器械接触.因而易发生锐利器械刺伤。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近年来艾滋病在我国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医院传染科是这些病的聚集地,这些使传染科护士获得性职业感染的危险大增。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尤为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科护士 锐利器械 危险因素 防护 刺伤 血源性传播疾病 注射针头 医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家庭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惠霞 曹丽萍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4期3791-3791,共1页
我国是世界上乙型肝炎病毒(HBV)高感染区之一。要实现全民乙肝控制,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乙肝患者家庭内HBV感染状况调查,为乙肝患者提供指导和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07年1~11月在我院住院的乙肝患者... 我国是世界上乙型肝炎病毒(HBV)高感染区之一。要实现全民乙肝控制,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乙肝患者家庭内HBV感染状况调查,为乙肝患者提供指导和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07年1~11月在我院住院的乙肝患者306例。男247例,女59例,年龄6-7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状况调查 乙型肝炎患者 家庭内 乙肝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丁向春 马丽娜 张栩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664-1667,共4页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e抗原 乙型 基因表达 基因组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肝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评分评估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玉芳 焦运 刘娅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03-304,共2页
关键词 重型肝炎 预后 病死率 评分 及时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肝硬化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与一氧化氮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爱芸 刘娅 +1 位作者 袁迎春 赵经川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9-781,共3页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测定一氧化氮(NO)在肝硬化不同肝功能状态下的血清表达,以探讨其二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最大截面直径(PVD)及血流速度(PVV);采用...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测定一氧化氮(NO)在肝硬化不同肝功能状态下的血清表达,以探讨其二者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最大截面直径(PVD)及血流速度(PVV);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浓度。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N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按照肝功能Ch ild-Pugh分级,各组血清NO水平依次升高。肝硬化患者PV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VV显著低于对照组,按照肝功能Ch ild-Pugh分级,其中C组内径显著大于A组及B组、PVV显著低于A组及B组,PVD和PVV在A组和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血清NO水平与PVD呈正相关;与PVV呈负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内脏高动力循环和门静脉高阻力状态。NO影响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清NO水平在门脉高压症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病理生理学 一氧化氮/分析血液动力学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生化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穆义英 张栩 +2 位作者 丁向春 李玉芳 刘娅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2-324,共3页
目的比较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与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IL-10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肝功能、病毒载量及肝纤维化程度,研究HBeAg阴性和阳性CHB患者细胞因子作用,总结HBeAg阴性CHB病情特点。... 目的比较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与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IL-10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肝功能、病毒载量及肝纤维化程度,研究HBeAg阴性和阳性CHB患者细胞因子作用,总结HBeAg阴性CHB病情特点。方法HBeAg阴性CHB患者33例与HBeAg阳性CHB患者41例,分别检测其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定量,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黏连蛋白(LN)等肝纤维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以及血清IL-12I、L-10及IFN-γ水平。结果HBeAg阴性CHB患者病程较HBeAg阳性CHB患者长,(6.8±6.2)年vs(3.8±4.0)年(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和PTA在轻、中、重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性CHB患者HBV DNA定量水平低于HBeAg阳性CHB患者,(5.1±1.4)vs(6.2±1.5)(P<0.05),IL-12I、FN-γ水平高于HBeAg阳性CHB患者,分别为(71.3±32.0)ng/L vs(57.7±23.1)ng/L、(16.1±4.8)ng/L vs(13.4±3.3)ng/L(P<0.05),两组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性CHB患者肝纤维化指标LN重于HBeAg阳性CHB患者,(123.6±61.3)μg/L vs(91.6±45.6)μg/L(P<0.05)。结论HBeAg阴性CHB患者病程较长,与HBeAg阳性CHB患者肝功能损害轻、中、重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eAg阴性CHB患者HBV DNA复制水平低于HBeAg阳性CHB患者,IL-12、IFN-γ对HBeAg阴性CHB患者病情变化有非常重要的作用;HBeAg阴性CHB患者肝纤维化指标重于HBeAg阳性CHB患者,提示HBeAg阴性CHB患者较HBeAg阳性CHB患者更易向肝硬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细胞因子 肝功能 肝炎病毒 乙型 DNA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煜 白慧 刘娅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568-1569,共2页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阿德福韦酯 胸腺肽Α1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6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娅 李葳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合并症 诊断 治疗 病毒性肝炎 妊娠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肝炎高胆红素血症46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娅 任芳 陈虹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39,共2页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8例老年肝炎重度黄疸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4 6例和西医对照组 4 2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 3% ,肝功能的改善及临床症状的消失均明显优...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8例老年肝炎重度黄疸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4 6例和西医对照组 4 2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 3% ,肝功能的改善及临床症状的消失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高胆红素血症 老年人 中西医结合治疗 赤栀黄合剂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虎清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向春 马丽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7-87,92,共2页
笔者采用双虎清肝颗粒治疗中医辨证为疫毒热盛、痰湿中阻、气滞血瘀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设对照组,对比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变化,以助于其临床疗效评价。
关键词 双虎清肝颗粒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9例病毒性肝炎病人血小板参数和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玉芳 刘娅 李占军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25-126,132,共3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和重度肝硬化在未出血前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39例(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并选择42例健康人群作对照,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C)、血小板压... 目的观察肝硬化和重度肝硬化在未出血前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39例(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并选择42例健康人群作对照,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C)、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PT、 APTT、FIB三项参数,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四组与对照组比较,以及组间比较均 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重型肝炎组FIB下降水平最突出;PFA显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四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肝硬化和重型肝炎在未出血之前,PLT、PCT二指标已有明显下降(P<0.001),在肝硬化出血组,PLT、PCT与PTA同步下降,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0.37)。结论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都发生不同的变化,并且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有严重出血者出血前就存在血小板数量和质量上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血小板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纤维化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平 刘娅 +1 位作者 袁爱杰 袁迎春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65-566,572,共3页
目的了解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在肝硬化肝功能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52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和28例慢性肝炎(对照组)患者血清TNF-α和血清HA、PCⅢⅣC的变化。结果观察组5... 目的了解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在肝硬化肝功能损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52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和28例慢性肝炎(对照组)患者血清TNF-α和血清HA、PCⅢⅣC的变化。结果观察组52例患者血清中TNF-α浓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HA、PCⅢ、Ⅳ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NF—α与Child- Pugh分级无关(P>0.05)。结论提示TNF—α、HA、PCⅢⅣC在肝硬化病程进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 Ⅳ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5例慢性重症肝炎生化及凝血功能检测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焦运 李玉芳 刘秀华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6-107,共2页
为探讨慢性重症肝炎生化及凝血功能检测与预后的关系 ,对 10 5例慢性重症肝炎的生化及凝血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显示 :慢性重症肝炎的预后与血清总胆红素、酶胆分离、凝血酶原活动度、白球比值、血清总胆固醇及低钠血症密切相关。
关键词 慢性重症肝炎 生化 凝血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平 李国富 +1 位作者 刘娅 任芳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43-444,451,F0004,共4页
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观察了7例正常肝组织和23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MMP-2表达的情况。结果在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发现MMP-2... 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观察了7例正常肝组织和23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MMP-2表达的情况。结果在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发现MMP-2主要在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及胆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高表达,表达情况与肝硬化Child-Pugh A、B、C分级相关,随着Child-Pugh分级及纤维化程度增高,MMP-2表达逐渐减少,A、B级患者肝组织中MMP-2表达最多,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A、B级与C级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不同,MMP-2表达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提示MMP-2在肝硬化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肝炎后肝硬化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_1用于肝病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煜 白慧 刘娅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15-516,共2页
为总结维生素K1用于肝病中的不良反应,促进合理用药,对我科2005年7月—2007年8月应用维生素K1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6例维生素K1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胸闷、头晕、呼吸困难、面部潮红、出汗、心动过速、低血压等。认为使用... 为总结维生素K1用于肝病中的不良反应,促进合理用药,对我科2005年7月—2007年8月应用维生素K1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6例维生素K1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胸闷、头晕、呼吸困难、面部潮红、出汗、心动过速、低血压等。认为使用维生素K1应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临床合理使用,以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1 肝病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例肝硬化超声检查漏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袁迎春 袁晓春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662-664,共3页
为探讨肝硬化超声漏诊原因,提高肝硬化早期超声诊断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5月至2007年7月病理确诊为肝硬化而超声漏诊病例资料。191例住院患者中53例漏诊,漏诊率为27.7%(53/191),其中病理显示49例为小结节型肝硬化,占92.5%(包括酒精... 为探讨肝硬化超声漏诊原因,提高肝硬化早期超声诊断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5月至2007年7月病理确诊为肝硬化而超声漏诊病例资料。191例住院患者中53例漏诊,漏诊率为27.7%(53/191),其中病理显示49例为小结节型肝硬化,占92.5%(包括酒精性肝硬化、肝硬化并慢活肝、早期肝硬化),4例为大结节型肝硬化占7.5%。认为综合多个定量定性指标有助于各型肝硬化的超声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肝硬化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单位消毒器在传染病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段梅欣 杨玲燕 李薛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23期3593-3593,共1页
长期以来医院床单位常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且清洗、消毒尚缺乏简便有效的方法.反复多次污染的被褥成了多种细菌繁殖生长的“温床”。是院内感染病原体媒介的危险因素之一。在传染病房中,传统方法很难对床单位进行彻底消毒。是细... 长期以来医院床单位常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且清洗、消毒尚缺乏简便有效的方法.反复多次污染的被褥成了多种细菌繁殖生长的“温床”。是院内感染病原体媒介的危险因素之一。在传染病房中,传统方法很难对床单位进行彻底消毒。是细菌、病毒栖息的场所,为交叉感染创造了条件。我科自2004年7月起采用“森林雨NY-300S”床单位臭氧消毒器对出入院病人的床单位进行消毒,达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单位消毒器 传染病房 床单位臭氧消毒器 体液污染 细菌繁殖 感染病原体 危险因素 交叉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