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结核病尿脱氧吡啶啉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施建党 王自立 +3 位作者 丁惠强 赵浩宁 金卫东 李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19-822,共4页
[目的]通过对脊柱结核(STB)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尿脱氧吡啶啉(DPD)的测定,观察其变化与脊柱结核病的关系;评价其在判定继发于肺结核(PTB)的脊柱结核筛选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及自动化学分析法检测脊柱结... [目的]通过对脊柱结核(STB)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尿脱氧吡啶啉(DPD)的测定,观察其变化与脊柱结核病的关系;评价其在判定继发于肺结核(PTB)的脊柱结核筛选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及自动化学分析法检测脊柱结核组、肺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尿DPD水平,其中尿DPD以尿肌酐(Cr.)来校正(DPD/Cr.),将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有效性分析。[结果]脊柱结核患者、肺结核患者、健康对照组DPD的测定值分别为(14.9±9.8)μmol/molCr.、(6.4±2.6)μmol/molCr.和(6.3±2.0)μmol/molCr.,脊柱结核患者尿DPD较肺结核患者、健康成人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P=0.000)。肺结核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尿DPD的检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751)。所检测的脊柱结核患者尿DPD的接受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为0.83,在ROC曲线下,DPD测定值以8.4μmol/molCr.为截断点时,诊断脊柱结核的敏感性是87%,特异性是73%。[结论]脊柱结核可以引起骨代谢的改变,尿DPD能敏感地反映脊柱结核骨吸收的状况,尿液DPD检测有助于继发于肺结核的脊柱结核患者的早期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肺结核 尿脱氧吡啶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柱三柱骨折86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乔永东 王自立 +2 位作者 丁惠强 赵浩宁 袁海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09-151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最佳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通过对86例胸腰段脊柱三柱骨折并脊髓不全损伤的患者采用同期前后联合入路,后路椎弓根系统短节段内固定。脊髓前方后方均有压迫,且前方骨折块突入椎管超过50%者,可行后路减压...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最佳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通过对86例胸腰段脊柱三柱骨折并脊髓不全损伤的患者采用同期前后联合入路,后路椎弓根系统短节段内固定。脊髓前方后方均有压迫,且前方骨折块突入椎管超过50%者,可行后路减压固定,再行前路胸膜外、腹膜外伤椎次全切除减压、取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钉杆或钉板系统内固定。结果:86例胸腰段三柱骨折的病人治疗前Frankel分级B级8例、C级42例、D级36例,治疗后8例B级3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C级的42例,2例恢复至D级,40例恢复至E级,36例D级全部恢复到E级。所有患者术后拔除引流管后,若病情充许,均佩戴胸腰段支具下地活动。结论:胸腰段脊柱三柱骨折患者,脊髓前方压迫骨折块突入椎管大于或等于50%、不全截瘫或合并脱位患者,均可采用前后联合入路.短节段前后固定、减压、植骨(或用钛网)手术治疗,术后疗效较好,患者可以早期下地活动,避免了许多术后并发症,但手术操作复杂、危险性较高,且治疗费用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骨折固定术 内/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建中 王自立 +1 位作者 秦景 郭风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 :探讨黄韧带骨化的病理变化特点和发生机理。方法 :利用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和影像学检查对比研究正常黄韧带和 12例骨化黄韧带的病理形态学特点。结果 :组织学上可见病变早期出现胶原纤维肿胀、融合 ,进一步发生软骨化生 ,最终... 目的 :探讨黄韧带骨化的病理变化特点和发生机理。方法 :利用组织病理学、组织化学和影像学检查对比研究正常黄韧带和 12例骨化黄韧带的病理形态学特点。结果 :组织学上可见病变早期出现胶原纤维肿胀、融合 ,进一步发生软骨化生 ,最终出现钙化和骨化。在肿胀融合的胶原纤维和软骨化生处可见阿新蓝 (pH 2 5 )阳性的粘液性物质。根据病理学检查特点 ,结合影像学表现可将黄韧带骨化分为结节型 (增生性 )、周围型和弥漫型 3种类型。结论 :韧带的退行性改变是黄韧带骨化的基本原因 ;胶原纤维的肿胀融合及其粘液样变性是黄韧带骨化的起始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 骨化 病理学 胸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颈椎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辉 田淑玲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19期197-198,共2页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09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54例中,年龄35~80岁,其中男43例,女11例;治愈49例,好转5例。住院期间均按拟定的舒适护理计划实施护理。
关键词 颈椎病患者 舒适护理 手术治疗 护理计划 住院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韧带骨化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建中 王自立 +1 位作者 张兴武 郭风英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313-315,共3页
目的 :探讨黄韧带骨化的病理变化特点和发生机理。方法 :利用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比研究正常黄韧带和 5例病变黄韧带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以及粘液物质的改变。结果 :根据大体形态特点可将黄韧带骨化... 目的 :探讨黄韧带骨化的病理变化特点和发生机理。方法 :利用组织病理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比研究正常黄韧带和 5例病变黄韧带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以及粘液物质的改变。结果 :根据大体形态特点可将黄韧带骨化分为结节型 (增生性 )骨化、周围型骨化和弥漫型骨化 3种类型。组织学上可见病变早期出现胶原纤维肿胀、融合 ,进一步发生软骨化生 ,最终出现钙化和骨化。在肿胀融合的胶原纤维和软骨化生处可见阿新蓝 (pH 2 5 )阳性的粘液性物质。结论 :黄韧带骨化的大体类型代表着同一病变发展的不同阶段 ;韧带的退行性改变是黄韧带骨化的基本原因 ;胶原纤维的肿胀融合及其粘液样变性是黄韧带骨化的起始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 骨化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常见疾病的封闭治疗效果对比
6
作者 安维军 丁惠强 陈志荣 《实用骨科杂志》 1998年第4期251-252,共2页
封闭治疗是骨科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很多疼痛都和软组织的慢性劳损和急性损伤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有关。口服消炎镇痛类药物虽也有效,但封闭治疗效果更好。然而不同疾病对局部封闭的效果却不尽相同。作者从1992~1998年采用该方法治... 封闭治疗是骨科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很多疼痛都和软组织的慢性劳损和急性损伤所引起的无菌性炎症有关。口服消炎镇痛类药物虽也有效,但封闭治疗效果更好。然而不同疾病对局部封闭的效果却不尽相同。作者从1992~1998年采用该方法治疗10种常见疾病共488例病人,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治疗 常见疾病 梨状肌综合症 普鲁卡因 急性损伤 膝关节渗出 横突综合症 跟痛症 局部封闭 棘间韧带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19例的治疗
7
作者 黄建国 赵浩宁 +1 位作者 王自立 丁惠强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19-219,共1页
为探讨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 19例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行非手术治疗 10例 ,行手术治疗 9例。随访 6个月~ 8年 ,结果满意。所以认为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的正确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理想。对存在致压物或不稳定的应及时手... 为探讨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对 19例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行非手术治疗 10例 ,行手术治疗 9例。随访 6个月~ 8年 ,结果满意。所以认为急性颈脊髓中央损伤的正确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理想。对存在致压物或不稳定的应及时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损伤 中央损伤 治疗 急性 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350例报告
8
作者 安维军 丁惠强 《实用骨科杂志》 1998年第3期172-173,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已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展,而非手术治疗(包括理疗,牵引,按摩,封闭及药物等方法)也不容忽视。作者从1992年~1998年用药物治疗350例病人,其中大部分为门诊病人,小部分为住院...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已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展,而非手术治疗(包括理疗,牵引,按摩,封闭及药物等方法)也不容忽视。作者从1992年~1998年用药物治疗350例病人,其中大部分为门诊病人,小部分为住院的术前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共治疗病人350例,男200例,女150例。年龄在32~68岁,平均5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治疗 腰椎间盘 突出症 非手术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手术指征 神经根 炎症反应 术前病人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_3横突综合征
9
作者 丁惠强 陆东 金卫东 《实用骨科杂志》 2000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腰3横突综合征 一次性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枢椎齿状突骨折11例治疗体会
10
作者 黄建国 丁惠强 王自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89-89,共1页
探讨齿状突骨折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 ,对 11例齿状突骨折行颅骨牵引或Glisson带牵引治疗 6~ 8周 ,石膏或支具固定 6~ 8周 ,结果表明 ,齿状突骨折可造成寰枢椎失稳及脊髓功能损害 ,齿状突骨折大多可采用非手术方法 ,治疗牵引及外... 探讨齿状突骨折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 ,对 11例齿状突骨折行颅骨牵引或Glisson带牵引治疗 6~ 8周 ,石膏或支具固定 6~ 8周 ,结果表明 ,齿状突骨折可造成寰枢椎失稳及脊髓功能损害 ,齿状突骨折大多可采用非手术方法 ,治疗牵引及外固定时间各应 6~ 8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齿状突骨折 牵引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点注射治疗几种常见疾病效果对比及分析
11
作者 安维军 丁惠强 司建炜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6期432-432,共1页
关键词 封闭疗法 痛点注射疗法 常见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引流在腰椎间盘摘除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施建党 金群华 陈志荣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28-129,共2页
为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髓核摘除术后 ,伤口内放置闭式引流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本文对 110例椎间盘后路手术后放置闭式引流患者的伤口引流液量、术后疼痛程度及早期并发症进行观察 ,并与同期 94例不放置闭式引流的患者对比。结果 引... 为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髓核摘除术后 ,伤口内放置闭式引流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本文对 110例椎间盘后路手术后放置闭式引流患者的伤口引流液量、术后疼痛程度及早期并发症进行观察 ,并与同期 94例不放置闭式引流的患者对比。结果 引流组术后 2 4h小时内引流液量平均 16 0ml;早期疼痛症状缓解程度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早期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髓核摘除术后应用闭式引流 ,有助于减轻术后腰腿痛症状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提高手术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引流术 腰椎间盘突出 髓核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经口咽及颈后联合入路治疗环枢椎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
13
作者 吕学红 吕爱君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64-565,共2页
关键词 环枢椎结核 围手术期护理 联合入路 手术治疗 颈后 口咽 咽后壁脓肿 脊柱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软骨软化症的非手术治疗
14
作者 安维军 刘东鹏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39-39,共1页
髌骨软骨软化症是髌骨软骨由于损伤而引起的退行性变。本病主要发病原因是髌骨的急性创伤和慢性劳损,是临床髌骨痛的常见原因。共同的体征有:膝关节活动时髌下有磨擦感,位置不定;上下楼梯时髌后疼痛明显,以下楼梯为甚;磨髌试验、... 髌骨软骨软化症是髌骨软骨由于损伤而引起的退行性变。本病主要发病原因是髌骨的急性创伤和慢性劳损,是临床髌骨痛的常见原因。共同的体征有:膝关节活动时髌下有磨擦感,位置不定;上下楼梯时髌后疼痛明显,以下楼梯为甚;磨髌试验、半蹲试验及股四头肌抗阻力试验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软骨软化症 非手术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自体血回输患者的护理
15
作者 王月梅 邹文珍 田淑玲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06-406,共1页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是出血较多的手术,特别是人工双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可多达800-1000mL以上,需要输入大量同种异体血,大量异体血的输入会引起患者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我科2003年1月-2005年6月为13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 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是出血较多的手术,特别是人工双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可多达800-1000mL以上,需要输入大量同种异体血,大量异体血的输入会引起患者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我科2003年1月-2005年6月为13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自体血回输,提高供血质量,增强输血安全,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自体血回输 双膝关节置换术 护理 出血较多 不良反应 供血质量 输血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上颈椎损伤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龚瑞 金群华 +4 位作者 李亚平 尹姬 刘娜佳 陈冰 金国宏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5-137,共3页
上颈椎解剖结构独特,与延髓生命中枢关系密切,外伤后常致多种类型的严重损伤。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上颈椎损伤进行早期正确诊断和分型,对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2月使用多层螺旋CT(MSCT),对42例有上颈... 上颈椎解剖结构独特,与延髓生命中枢关系密切,外伤后常致多种类型的严重损伤。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上颈椎损伤进行早期正确诊断和分型,对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院2002年12月-2005年12月使用多层螺旋CT(MSCT),对42例有上颈椎损伤的患者进行检查,评价MSCT对上颈椎损伤诊断及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损伤 多层螺旋CT 正确诊断 分型 临床应用价值 解剖结构 生命中枢 严重损伤
原文传递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应用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辉 官海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年第6期76-77,共2页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简单、无创、迅速且能连续动态地观察机体的氧合情况,及早发现早期低氧血症,为临床抢救及护理提供依据,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呼吸循环状态的监测。但在工作实践中,也发现多种因素可影响其测定的准确性,若采取...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简单、无创、迅速且能连续动态地观察机体的氧合情况,及早发现早期低氧血症,为临床抢救及护理提供依据,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呼吸循环状态的监测。但在工作实践中,也发现多种因素可影响其测定的准确性,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提高准确性,有助于医护人员对疾病的准确判断,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 护理进展 早期低氧血症 临床抢救 循环状态 危重患者 干预措施 医护人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