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5岁以上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万荣华 韩育宁 +3 位作者 张力 宋艳艳 张玉京 张斌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993-994,共2页
目的总结65岁以上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中,死亡5例,手术死亡率8.33%,其余恢复良好。结论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病的瓣膜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 高龄 心脏瓣膜病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例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斌 吴继红 +1 位作者 刘燕萍 王虎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319-320,共2页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治疗的27例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的ECC情况。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4例,左房黏液瘤摘除术3例。手术均在全身麻醉ECC下完成,体外循环方...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我院治疗的27例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患者的ECC情况。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4例,左房黏液瘤摘除术3例。手术均在全身麻醉ECC下完成,体外循环方法为浅低温(30~32℃)、中高流量[60~80mL.(kg.min)-1],心肌保护为4℃(4∶1)冷血心肌保护液。结果体外循环转流时间62~126min(94.67±24.42)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4~55min(34.50±11.32)min;所有病例在开放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并成功脱离ECC,无术后早期死亡,27例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正确选择插管型号,确保术中流量要求,是保证体外循环灌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在体外循环管理方面应该重视术者和麻醉医师的交流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心脏冠状动脉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彦明 姜红 +1 位作者 张正聪 王方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10期1099-1102,1194,共5页
目的探讨兔心脏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为比较解剖学提供基础数据,丰富实验动物资料。方法用10%过氯乙烯-乙酸乙酯填充剂灌注兔冠状动脉,经10%甲醛溶液固定后手工剥制显示,40%盐酸腐蚀处理,制成动脉血管铸型,显示冠状动脉大体结构、吻合状... 目的探讨兔心脏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为比较解剖学提供基础数据,丰富实验动物资料。方法用10%过氯乙烯-乙酸乙酯填充剂灌注兔冠状动脉,经10%甲醛溶液固定后手工剥制显示,40%盐酸腐蚀处理,制成动脉血管铸型,显示冠状动脉大体结构、吻合状况及供血范围。结果兔冠状动脉分为左、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在肺动脉和左心耳之间行走。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较短小,行走于室间隔深层;旋支粗大,沿左心缘下行,行程长,分支多;二者之间有对角支发出,较粗大,位置浅表。右冠状动脉粗大、浅表,行于后室间沟,发出较多分支。结论兔冠状动脉解剖结构与人相比有较大变异,但在解剖分支和走向上与人有一定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解剖 冠状动脉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应用胰岛素调控血糖水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斌 吴继红 刘燕萍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中应用胰岛素持续输注控制血糖水平对患者术后TNF-α浓度、肝、肾功能和近期疗效的影响,为临床上更合理地控制体外循环术中血糖水平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将2010年3月至10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体外循环下瓣膜...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中应用胰岛素持续输注控制血糖水平对患者术后TNF-α浓度、肝、肾功能和近期疗效的影响,为临床上更合理地控制体外循环术中血糖水平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将2010年3月至10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行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胰岛素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胰岛素组从麻醉诱导后开始以微量泵持续泵注胰岛素至手术结束时,控制术中血糖水平在3.9~6.1mmol.L-1,术后未作血糖控制;对照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控制血糖。检测患者术中、术后不同时间点血糖、血乳酸、血钾和血浆TNF-α的浓度,检查患者术后的肝肾功能,并记录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房颤发生率、感染率及死亡率。结果胰岛素组患者体外循环术中血糖、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血乳酸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岛素组患者血浆TNF-α浓度明显降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肝、肾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ICU停留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但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感染率、房颤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①应用胰岛素持续输注控制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中血糖水平于3.9~6.1mmol.L-1,有利于控制术中血乳酸和血糖水平,对术后血糖控制也有一定的作用。②应用胰岛素控制患者术中血糖水平可以降低患者血浆TNF-α浓度,减轻患者全身炎性反应,对患者的肝、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对患者近期疗效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血乳酸 炎性细胞因子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肿瘤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俊 白雷 +2 位作者 方刚 马彦敏 郭德和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总结60例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至2011年1月间经超声心动确诊的60例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肿瘤的性质、年龄性别的分布、生长部位和治疗。结果本组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93.3%vs... 目的总结60例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至2011年1月间经超声心动确诊的60例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肿瘤的性质、年龄性别的分布、生长部位和治疗。结果本组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93.3%vs 6.7%)、良性黏液瘤与其他良性瘤(97.8%vs2.2%)、男性与女性(36.7%vs 63.3%)、肿瘤位于左心房与其它心腔(76.7%vs 23.3%)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50例,正中开胸切除48例,电视胸腔镜下切除2例;术后死亡1例,手术成功率98%。结论心脏肿瘤中多是良性黏液瘤,女性多见,多位于左心房;发生在心室系统的肿瘤恶性程度大,危险性高;手术是治疗心脏肿瘤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外科手术 电视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平衡超滤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田泽祥 吴继红 杨艳刚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12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负平衡超滤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48例负平衡超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体外循环转前、转中、停机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钾离子浓度(K+),以及血管活性药物... 目的总结分析负平衡超滤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48例负平衡超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体外循环转前、转中、停机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钾离子浓度(K+),以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24h内输血量和心纵引流量。结果停机后Hb、Hct明显高于转中,停机后和转前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机后K+明显低于转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2.5~10.5(5.1±1.8)d、呼吸机辅助时间3.5~38.5(12.15±7.08)h、ICU停留时间38.5-188.5(64.18±32.56)h;术后24 h内输血量200~1000(425.33±185.34)mL、术后24 h内心纵引流量180~980(553.96±197.13)mL。结论负平衡超滤在不影响电解质平衡的情况下,可迅速排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和中小分子炎性介质等有害成分,能迅速浓缩血液,提高红细胞圧积,减轻患者术后各脏器水肿,减少术后各脏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平衡超滤 瓣膜置换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治疗5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分析
7
作者 白雷 杨剑 +2 位作者 马彦敏 顾继伟 方刚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10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以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5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3.57%),其中1例死于...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以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56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3.57%),其中1例死于凝血功能障碍,1例死于严重瓣周漏;术后随访3个月~10年,患者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目前因早期抗感染治疗血培养阳性率低,但发热及瓣膜赘生物形成仍最为常见,早期诊断,术前积极的抗感染同时,营养支持、调整心功能等处理以及尽早手术治疗,可有效控制心功能的损害,同时可以有效减少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患者生存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瓣膜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90例治疗体会
8
作者 杨慧燕 纪延霞 +2 位作者 宋艳艳 渠川铮 王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5期36-37,共2页
目的总结90例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早期治疗上的一些体会,探讨提高瓣膜置换术后早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0例,术后入住ICU,呼吸机辅助呼吸,连续多项指标监测,常规血管活性药物辅助,维持血... 目的总结90例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早期治疗上的一些体会,探讨提高瓣膜置换术后早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90例,术后入住ICU,呼吸机辅助呼吸,连续多项指标监测,常规血管活性药物辅助,维持血压在术前水平,控制心室率80~100次/分。结果二次开胸止血患者5例,大量心包积液患者5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3例,肺部感染患者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例。术后早期存活患者共85例(存活率94.44%),死亡5例(5/90,5.55%)。结论对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手术,特别是重症患者,提高手术技能、加强术中心肌保护、严密术后治疗的各种环节,及时处理早期并发症是提高患者早期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置换术 治疗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换瓣术后19例死亡原因分析
9
作者 白雷 李靖 +3 位作者 张玉京 李猛智 顾继伟 方刚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015-1016,共2页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换瓣术后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心脏瓣膜换瓣术后死亡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主要死亡原因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和心力衰竭5例(26.31%),严重室性心律失常5例(26.31%),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26.31%),凝血功能严重障碍2...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换瓣术后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心脏瓣膜换瓣术后死亡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主要死亡原因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和心力衰竭5例(26.31%),严重室性心律失常5例(26.31%),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26.31%),凝血功能严重障碍2例(10.53%),失血性休克死亡2例(10.53%)。结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主要的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术后患者静脉药物使用过程中的护理体会
10
作者 马安红 刘艳萍 徐秀英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80-381,共2页
静脉输液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静脉输液护理技术为患者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存在技术风险及护理安全隠患。因此,输液过程中正确的操作技术和药物的管理是保证患者的治疗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 静脉药物 心脏术后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窦宁 方刚 《北方药学》 CAS 2012年第6期53-53,25,共2页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30例,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取2009年6月~2011年10月全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30例。其中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2例,不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5例,黏液瘤摘除术3例。手术方式:全麻,双腔管插管... 目的:总结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30例,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取2009年6月~2011年10月全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30例。其中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2例,不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5例,黏液瘤摘除术3例。手术方式:全麻,双腔管插管,单肺通气,仰卧位,右胸垫高30度,右上臂前举悬挂头架上,股动脉插供血管,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经胸阻闭升主动脉。胸腔内操作均在全胸腔镜下进行。结果:本组共30例患者,手术成功30例,成功率100%,无转为正中开胸扩大切口。体外循环时间50~319min,平均(111±45)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为21~118min,平均(43.6±30)min。术后胸腔闭式引流量20~2500ml,平均(225±150)ml。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3例,包括二次开胸止血1例及右侧气胸2例。结论:完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黏液瘤摘除术和不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noSCORE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死亡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泉 王云 +3 位作者 顾继伟 郭飞杰 姜博 张玉京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412-414,423,共3页
目的研究SinoSCORE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用SinoSCORE评分法则进行评分并预测其死亡人数,采用Homs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据... 目的研究SinoSCORE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用SinoSCORE评分法则进行评分并预测其死亡人数,采用Homs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据患者术前状况按SinoSCORE评分,可分为低危(≤1分)、中危(2~5分)、高危(≥6分)三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的区分度。结果 523例病人中19例发生院内死亡,实际死亡率3.63%,SinoSCORE模型预测的死亡率为1.74%,其中低危、中危组患者采用本模型计算得到的预期死亡人数与实际死亡人数较吻合。介于本研究样本例数相对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系统中统计的病例数(尤其高危病人)较少,患者年龄、手术方式、人群构成比及围术期影响因素情况分布相对不均衡,因此研究结果中预测高危组病人死亡率有一定的差异,SinoSCORE模型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438(χ2=4.368),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5%置信区间0.714~0.831),其校准度和区分度良好。结论 SinoSCORE评分系统具有良好的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死亡风险的价值,能够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评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SINOSCORE 死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血管植入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弓严重病变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云 杨慧燕 +3 位作者 刘旭东 顾继伟 吴继红 渠川铮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应用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弓严重病变,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6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1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弓部、1例主动脉弓部瘤破入左侧胸腔患者实施了深低温停循环... 目的应用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弓严重病变,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6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1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弓部、1例主动脉弓部瘤破入左侧胸腔患者实施了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覆膜支架植入手术,且其中1例行Bentall术,1例行升主动脉置换术。结果 6例患者术后及时清醒,无死亡。体外循环时间(152.8±37.1)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61.4±35.7)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6±10.2)min。其中1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血液透析后肾功能恢复正常。随访4~7个月,患者主动脉弓部及分支动脉内支架扩张贴壁满意,相应部位假腔及瘤体消失,远端假腔内血栓填充,无与覆膜支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弓严重病变,安全、有效、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弓覆膜支架 三分支 深低温停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低温停循环下尼莫地平的大鼠脑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正聪 方刚 +2 位作者 周旭 李猛智 曲成良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653-656,664,F0003,共6页
目的 研究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尼莫地平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96只DHCA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DHCA)和尼莫地平组(DHCA+尼莫地平),每组48只,采用二血管阻断加低血压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目的 研究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尼莫地平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96只DHCA模型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DHCA)和尼莫地平组(DHCA+尼莫地平),每组48只,采用二血管阻断加低血压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每组根据时相再分为缺血后再灌注0h(T1)、2h(T2)、6h(T3)、12h(T4)、24h(T5)和48h(T6)共6个亚组,每组8只;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清S100β含量及脑含水量,并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模型组和尼莫地平组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在2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48h开始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尼莫地平组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各时间点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脑含水量从T2~T5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两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24h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但尼莫地平组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尼莫地平能明显减轻脑损伤和脑水肿,对深低温停循环后的缺血大鼠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停循环 尼莫地平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旭东 王云 +2 位作者 季中华 纳丽莎 吴继红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955-956,共2页
目的总结25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采用瓣叶切除修复、瓣裂修复、交界缝合、腱索缩短、双孔二尖瓣成形、人工瓣环植入。手术前、后应用食道内超声心动图判断二尖瓣... 目的总结25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采用瓣叶切除修复、瓣裂修复、交界缝合、腱索缩短、双孔二尖瓣成形、人工瓣环植入。手术前、后应用食道内超声心动图判断二尖瓣反流的原因和部位及手术治疗效果,术中采用左室注水加压试验初步判断二尖瓣成形的效果。术后随访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术后心脏彩超显示,15例(60.00%)无二尖瓣返流,9例(36.00%)为轻微~轻度返流,左房、左室较术前明显缩小,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针对不同瓣膜病变,运用合理的瓣膜成形技术,行二尖瓣外科修复疗效确切,术中左室注水试验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可为二尖瓣成形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关闭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围术期处理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艳艳 殷菊芹 +1 位作者 渠川铮 杨慧燕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338-340,共3页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根治术后围术期术后处理措施。方法对56例行TOF根治术患儿围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手术成功,痊愈出院52例,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死亡原因为急性呼吸...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根治术后围术期术后处理措施。方法对56例行TOF根治术患儿围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手术成功,痊愈出院52例,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死亡原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术后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置临时起搏器1例,8例出现血红蛋白尿。带气管插管时间3~40h,平均(12.4±1.4)h,术后当日胸腔引流量50~470mL,ICU时间3~6d。结论 TOF术后加强围术期处理,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是该患儿术后痊愈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围术期 先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大鼠心肌组织BDNF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致炳 徐清斌 +1 位作者 徐文中 王云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414-417,共4页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大鼠心肌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预处理组(IPC组),I/R组及IPC组模型建立后,再分别分为再灌注后1...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大鼠心肌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预处理组(IPC组),I/R组及IPC组模型建立后,再分别分为再灌注后1、3、6h及12h各时间点亚组。RT-PCR检测心肌组织BDNF 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BDNF蛋白表达。结果 I/R组及IPC组各时间点大鼠心肌组织中BDNF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Con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R组与IPC组再灌注后同时间点比较大鼠心肌组织中BDNF mRNA及蛋白表达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上调BDNF的mRNA及蛋白表达,推测BDNF在缺血预处理后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缺血再灌注 缺血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直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季中华 王云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499-501,共3页
目的观察手术直视射频消融术后的疗效,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分析46例手术直视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3个月,术后及随访期间复查心电图,了解手术直视射频消融术的疗效。结果 46例中术毕为窦性心律32例,房颤心率8例,房扑心率2例... 目的观察手术直视射频消融术后的疗效,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分析46例手术直视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3个月,术后及随访期间复查心电图,了解手术直视射频消融术的疗效。结果 46例中术毕为窦性心律32例,房颤心率8例,房扑心率2例,死亡4例。随访3个月后,29例为窦性心律,10例仍为房颤心率,3例为房扑心率。总治愈率63.04%(29/46)。患者术后房颤复发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年龄较大、房颤病史过长、左房过大、术后未及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结论术前选择年龄相对较小、房颤病史短、左房内径较小的患者,术后及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提高手术直视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手术直视射频消融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纤颤患者血清sCD40L及hs-CRP的动态变化
19
作者 顾继伟 王云 +3 位作者 李晓东 万荣华 渠川铮 吴继红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心房纤颤(AF)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3例AF患者及20例对照,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D40L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AF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 目的动态观察心房纤颤(AF)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3例AF患者及20例对照,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D40L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AF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动态观察术前及术后0、12、24 h研究指标的变化。结果①与射频消融术前相比,sCD40L、hs-CRP在术后0、12、24 h均明显降低(P<0.05);射频消融术后0、12、24 h 3组间相互比较,sCD40L及hs-CRP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sCD40L及hs-CRP水平低于AF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sCD40L及hs-CRP对临床AF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炎症机制可能在A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可溶性CD40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家庭暴力的不良影响
20
作者 田玲 刘新 田辉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7期854-857,共4页
1993年世界人权大会及联合国颁布的《消除针对妇女的暴力宣言》中将家庭暴力定义为:在公共场所或私人生活中,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或性行为上伤害和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1/5的女性一生中可能会面对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1],... 1993年世界人权大会及联合国颁布的《消除针对妇女的暴力宣言》中将家庭暴力定义为:在公共场所或私人生活中,对妇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或性行为上伤害和痛苦的任何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1/5的女性一生中可能会面对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1],WHO调查显示,孕期家庭暴力的发生率为2.0%~13.8%[2]。WHO等卫生部门对家庭暴力的界定主要包括精神暴力、身体暴力、性暴力和行为控制等4种形式[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孕期 不良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