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DR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回、汉人群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马敏 张庆 +1 位作者 黄永清 韩春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vitamin D receptor,VDR)ApaI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与宁夏回汉人群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VDR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回、汉人群...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vitamin D receptor,VDR)ApaI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与宁夏回汉人群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VDR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回、汉人群中的分布是否有差异。方法:收集CP患者178例(汉族90例、回族88例)和健康对照者187例(汉族95例、回族92例)的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测定ApaI位点的基因型,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VDR基因SNPs与CP的易感性是否有相关关系。结果:回族CP组和回族健康对照组在基因型的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上亦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16、0.001);汉族CP组和汉族健康对照组在基因型的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上亦无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96、0.301);汉族CP组和回族CP组比较,两组基因型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值为0.036),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上未见有显著性差异(P值为0.064)。结论:VDR基因ApaI(rs7975232)位点多态性与回族CP的易感性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与汉族CP的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维生素D受体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染色体8q24区域和MAFB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忠伟 马丽娟 +5 位作者 黄永清 姜敏 马坚 信燕华 翟堃 朱晋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研究染色体8q24区段的rs987525位点及MAFB基因的rs1304124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宁夏地... 目的:研究染色体8q24区段的rs987525位点及MAFB基因的rs1304124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宁夏地区病例组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儿369例,患儿父亲303例,母亲311例,完整3人核心家系158个。对照组收集在校正常大学生433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的方法检测这2个SNPs的基因型,运用卡方检验,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 disequilibrium test,TDT)等统计学方法分析评价以上SNPs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患儿,患儿父母及对照组人群中的分布,评价其与NSCL/P的关联。结果:病例对照研究发现:MAFB基因的rs13041247位点在本研究人群的单纯唇裂组及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组中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P=0.04,P=0.01,P=0.04),而在单纯腭裂组中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25,P=0.51)。染色体8q24区域的rs987525位点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P=0.20,P=0.58,P=0.33,P=0.35,P=0.59)。TDT发现rs13041247位点C等位基因在单纯唇裂组中存在过传递(P=0.03),rs987525位点A等位基因在唇裂,腭裂及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组中存在过传递(P=0.00,P=0.04,P=0.00)。结论:MAFB的rs1304124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 P) 8q24 MAFB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丁志宏 张岩 +4 位作者 王铭春 陈荣康 刘艺敏 王治 刘粤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时,通过合理分配骨折近端单双皮质固定螺钉,达到有效固定的问题。方法取115根新鲜羊右侧股骨,造成股骨远端AO分型33-A3型骨折,并均采用5孔右侧股骨远端LISS钢板予以固定,在骨折近端固定螺钉单双皮... 目的探讨采用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时,通过合理分配骨折近端单双皮质固定螺钉,达到有效固定的问题。方法取115根新鲜羊右侧股骨,造成股骨远端AO分型33-A3型骨折,并均采用5孔右侧股骨远端LISS钢板予以固定,在骨折近端固定螺钉单双皮质不同分布状态下,分别作拔出和扭转的生物力学对比试验研究。结果骨折近端螺钉第1、3孔采用双皮质固定在钢板和螺钉的固定平衡性及对抗扭转拔出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各试验组。结论采用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33-A3型骨折时,骨折近端螺钉第1、3孔双皮质固定在钢板、螺钉的固定平衡性及对抗扭转拔出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各试验组,能够有效地降低钢板、螺钉与骨质之间的剪切力和扭转力,从而防止螺钉、钢板早期松动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LISS钢板 生物力学 拔出试验 扭转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IgG特异性抗体亲和指数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萌 侯林浦 +4 位作者 牛向兰 谷学英 何欢 马旭 霍正浩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7-359,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巨细胞病毒IgG抗体(CMV-IgG)亲和指数(AI)的方法,区分CMV原发与非原发感染。方法:对检测方法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最佳检测方法并对218份标本(187例既往感染,13例继发或再感染,10例可疑原发感染...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巨细胞病毒IgG抗体(CMV-IgG)亲和指数(AI)的方法,区分CMV原发与非原发感染。方法:对检测方法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最佳检测方法并对218份标本(187例既往感染,13例继发或再感染,10例可疑原发感染和8例原发感染)进行检测,比较了两种结果表示方法。结果:当用U/ml和OD值表示结果时,其敏感性、特异性和方法可用度分别为75%、91.4%、67.2%、62.5%、95.7%、61.7%。结论:用35mM二乙胺简便的洗脱法,以标准曲线定量标本中CMV-IgG含量并计算AI的方法适用于CMV-IgGAI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亲和指数 IGG抗体 原发感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围术期应用大剂量他汀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鑫 邱建平 沈卫峰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6期331-333,共3页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导致炎症、内皮损伤加重以及微栓子脱落等,使PCI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接受急诊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置入裸支架后30d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9.1%;置入药物洗...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导致炎症、内皮损伤加重以及微栓子脱落等,使PCI围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接受急诊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置入裸支架后30d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9.1%;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30d内仍有3.9%发生MACE。研究表明,PCI围术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PCI 他汀类药物 围术期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应用 主要心血管事件 大剂量 急性冠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分孕期巨细胞病毒原发与非原发感染的ELISA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侯林浦 张萌 +5 位作者 安莉莎 孙大光 牛向兰 谷学英 何欢 马旭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7-289,共3页
目的:根据机体对巨细胞病毒重组抗原pp52和pp150不同的IgG免疫反应,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和适用的ELISA方法,用于区分孕妇巨细胞病毒近期原发与非原发感染。方法:应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巨细胞病毒两种重组抗原pp52和pp150 IgG,计算pp52 OD... 目的:根据机体对巨细胞病毒重组抗原pp52和pp150不同的IgG免疫反应,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和适用的ELISA方法,用于区分孕妇巨细胞病毒近期原发与非原发感染。方法:应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巨细胞病毒两种重组抗原pp52和pp150 IgG,计算pp52 OD与pp150 OD的比值(pp52 OD/pp150 OD)。结果:共检测858份血清,其中812例为既往感染,46例为活动性感染(15例为原发感染、31例为继发或再感染)。当以pp52 OD/pp150 OD比值>1.5作为原发感染标准时,4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5%、32.6%、66.7%和16.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9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测定巨细胞病毒重组蛋白pp52 OD/pp150 OD的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是辅助区分巨细胞病毒原发与非原发感染的较好的血清学方法,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原发感染 重组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调节miR-144-3p/FPR2/p38信号通路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和神经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白雅林 方占海 +5 位作者 丁晨哲 兰彦平 刘带林 齐高洋 陈磊 王军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34-2539,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调节miR-144-3p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神经炎症和血脑屏障损伤的影响,以及对甲酰基肽受体2(FPR2)/p38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人参皂苷Rg1低剂量组(10 mg/kg)、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调节miR-144-3p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神经炎症和血脑屏障损伤的影响,以及对甲酰基肽受体2(FPR2)/p38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出血组、人参皂苷Rg1低剂量组(10 mg/kg)、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40 mg/kg)、人参皂苷Rg1高剂量+ago-miR-144-3p组(40 mg/kg人参皂苷Rg1+ago-miR-144-3p),每组18只,除对照组外均通过右侧尾状核注射胶原酶Ⅱ法构建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模型,按照各组要求腹腔注射给药以及脑内注射给药。对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进行评分;干湿比重法测定大鼠脑含水量;ELISA检测大鼠脑组织匀浆TNF-α、IL-6、IL-1β水平;电镜观察脑水肿周围超微结构;伊文思蓝(EB)法测定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qRT-PCR与Western blot测定miR-144-3p/FPR2/p38通路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加重,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含水量、脑组织匀浆miR-144-3p、TNF-α、IL-6、IL-1β、p38 mRNA、p-p38/p38表达增加(P<0.05),FPR2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脑出血组相比,人参皂苷Rg1低剂量组、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减轻,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含水量、脑组织匀浆miR-144-3p、TNF-α、IL-6、IL-1β、p38 mRNA、p-p38/p38表达降低(P<0.05),FPR2 mRNA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ago-miR-144-3p可逆转人参皂苷Rg1对大鼠血脑屏障、神经炎症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调控miR-144-3p/FPR2/p38轴抑制大鼠血脑屏障损伤及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miR-144-3p 甲酰基肽受体2/p38通路 实验性脑出血 神经炎症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白殿卿 孙晓宁 +1 位作者 安钰 郑颖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77-379,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IBS1(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组I、BS2(束缚应激)组、灌肠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和Williams方法制作IBS...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IBS1(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组I、BS2(束缚应激)组、灌肠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和Williams方法制作IBS动物模型,用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和腹外斜肌放电活动检测对其内脏敏感性进行评估,同时进行组织学检查对肠黏膜组织的组织学改变进行评价。结果两模型组大鼠AWR评分和腹外斜肌收缩次数在不同扩张容量下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组织学分析显示各组大鼠均无明显的炎症性表现。结论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和Williams方法制成的IBS动物模型符合IBS的内脏敏感性机制,可用于IBS的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大鼠 腹壁撤退反射评分 腹外斜肌放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1抑制剂锌原卟啉Ⅸ对裸鼠胃癌腹膜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惠亮亮 白飞虎 杨力 《胃肠病学》 2008年第12期723-727,共5页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血红素氧合酶-1(HO-1)是与人胃癌腹膜高转移细胞株GC9811-P具有亲和力的多肽序列PⅢ的天然配体,两者结合可能抑制胃癌的腹膜转移。目的:探讨HO-1抑制剂锌原卟啉Ⅸ(ZnPPⅨ)对裸鼠胃癌腹膜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血红素氧合酶-1(HO-1)是与人胃癌腹膜高转移细胞株GC9811-P具有亲和力的多肽序列PⅢ的天然配体,两者结合可能抑制胃癌的腹膜转移。目的:探讨HO-1抑制剂锌原卟啉Ⅸ(ZnPPⅨ)对裸鼠胃癌腹膜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BALB/c裸鼠经GC9811-P胃癌组织块胃壁原位种植建立胃癌腹膜转移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于术后1周起分别予ZnPPⅨ、钴原卟啉(CoPPⅨ,HO-1诱导剂)或铜原卟啉(CuPPⅨ,阴性对照)40μg隔日腹腔注射。术后第23d每组取6只裸鼠处死,测定腹膜转移结节数量、体积、质量和腹水量。其余裸鼠用于存活率实验,于出现明显生命衰竭体征时处死,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腹膜转移瘤中CD31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与CoPPⅨ组和CuPPⅨ组相比,ZnPPⅨ组荷瘤裸鼠腹膜转移结节数量、体积、质量和腹水量均显著减低(P<0.05),生存期延长(P<0.01),腹膜转移瘤MVD和VEGF含量降低(P<0.05)。结论:HO-1参与了胃癌腹膜转移的调控,其抑制剂ZnPPⅨ可能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发生而抑制裸鼠胃癌腹膜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氧合酶-1 锌原卟啉Ⅸ 胃肿瘤 肿瘤转移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238例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曹禺 贾绍斌 +1 位作者 董晓亮 冯婧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评价1238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8年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1)一般情况:男性共1008例占81.4%,女性共230例占18.6%。总体平均发病... 目的评价1238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8年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1)一般情况:男性共1008例占81.4%,女性共230例占18.6%。总体平均发病年龄为58.7±12.2岁。危险因素中有高血压病者45.6%,高血脂者19.6%,吸烟者52.3%,糖尿病者20.2%。(2)再灌注情况:1238例患者中,共有754例(60.9%)行再灌注治疗,754例中行早期再灌注治疗184例(24.4%)。(3)住院药物使用率:阿司匹林97.0%,氯吡格雷95.5%,低分子肝素96.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85.9%,β受体阻滞剂86.0%,他汀类95.9%,硝酸酯类96.0%,钙离子拮抗剂17.3%,替罗非班35.3%。结论我院与国内大型临床研究统计结果接近,再灌注及药物治疗达到了指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腹腔注射沙培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洋 黄允宁 +3 位作者 杨勇 徐远义 杨世杰 杜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9-402,共4页
背景与目的:沙培林是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作为癌症晚期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其临床疗效已得到肯定。本研究主要评价术前腹腔注射沙培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临床评估可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 背景与目的:沙培林是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作为癌症晚期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其临床疗效已得到肯定。本研究主要评价术前腹腔注射沙培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临床评估可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沙培林+丝裂霉素C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丝裂霉素C治疗组39例)。研究组术前48h向患者腹腔内注入沙培林5KE(1KE相当于0.1mg的干链球菌+2700u的青霉素),手术关腹前腹腔内注入4mg丝裂霉素C;对照组于手术关腹前腹腔内注入4mg丝裂霉素C。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均未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研究组中发生吻合口瘘和切口裂开的各1例,对照组仅1例发生切口裂开。两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76.5%,对照组为49.4%,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48h腹腔注射沙培林能显著提高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3年生存率,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培林 腹腔内注射 进展期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1型糖尿病大鼠心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寇华炜 赵倩 +3 位作者 刘红梅 张玉玲 张如意 余建强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716-719,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Fluvastatin,Flu)对糖尿病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观察氟伐他汀及氟伐他汀与胰岛素(Insulin,Ins)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结...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Fluvastatin,Flu)对糖尿病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观察氟伐他汀及氟伐他汀与胰岛素(Insulin,Ins)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结果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无明显影响(P>0.05),可减少糖尿病大鼠心电图异常的发生,减缓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期压、左室内压变化速率和左室内压上升达最大速率所需时间等心功能指标的恶化,以及抑制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指数的增加(P<0.05)。结论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糖尿病心肌病变 心功能 心室重塑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动态检测
13
作者 张华 刘顺达 +5 位作者 白永生 蔡海燕 王巍 石志敏 高永英 罗英姿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动态检测44例不同分型的多发性硬化患者(MS组)和42例健康对照组(NC组)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 MS组急性期患者血清MCP-1含量明显低...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多发性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动态检测44例不同分型的多发性硬化患者(MS组)和42例健康对照组(NC组)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 MS组急性期患者血清MCP-1含量明显低于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P<0.05);重型患者血清MCP-1含量明显低于轻型(P<0.05);MS组稳定期患者血清MCP-1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MS患者血清MCP-1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MCP-1可能参与了MS的免疫过程,血清MCP-1浓度可作为观察MS患者病情及判断治疗效果的可靠指标;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部分机制可能和调节免疫功能以及MCP-1等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甲基强的松龙 扩展残疾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食管小细胞癌1例临床报道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进东 陆相杨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13期195-195,共1页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0岁,主因右上腹间断性疼痛2个月,加重半月于2010年7月113入院。症状进行性加重,但无明显体重减轻,无发热,无黑便。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软,肝脾不大。消化内镜示:距门齿约21-28cm右前壁见一菜花样隆...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0岁,主因右上腹间断性疼痛2个月,加重半月于2010年7月113入院。症状进行性加重,但无明显体重减轻,无发热,无黑便。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软,肝脾不大。消化内镜示:距门齿约21-28cm右前壁见一菜花样隆起,表面溃疡糜烂,质脆,触之易出血,病变欠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食管小细胞癌 临床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栋 宫怡 杨吉娟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32-233,共2页
目的观察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asmic antibodies,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肺栓塞患者与50例无... 目的观察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asmic antibodies,ANC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肺栓塞患者与50例无肺栓塞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ANCA阳性率。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肺栓塞患者组ANCA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肺栓塞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组。结论血清ANCA抗体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肺栓塞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栓塞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颞叶梗死患者血浆中SS和Ach在VD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娟 齐金喜 +2 位作者 刘顺达 刘志梅 张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探讨脑不同部位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浆生长抑素(SS)和乙酰胆碱(Ach)含量差异及其与痴呆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VD患者43例为观察组,脑梗死而非痴呆的患者37例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中SS和Ach的含量,用简易精神状态... 目的探讨脑不同部位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浆生长抑素(SS)和乙酰胆碱(Ach)含量差异及其与痴呆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VD患者43例为观察组,脑梗死而非痴呆的患者37例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中SS和Ach的含量,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其认知功能,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第2天血浆SS和Ach的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SS和Ac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颞叶梗死患者血浆SS和Ach含量较其他部位梗死含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程度越重,血浆SS和Ach含量下降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患者中脑不同部位梗死血浆SS和Ach含量不同,以额颞叶下降最为明显,且与痴呆程度呈负相关性,血浆中SS和Ach可能作为早期诊断VD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额叶脑梗死 颞叶脑梗死 生长抑素 乙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整形观念大张网状皮片联合VSD技术治疗深度烧伤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福兴 胡晓璇 +4 位作者 杨学林 王强 朱典勇 于磊 楚妍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6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整形观念,大张网状皮片联合VSD技术治疗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6年10月,选择40例50%TBSA(ITW30%)以下深度烧伤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2岁,烧伤部位为四肢、躯干,包括手足等关节功能部位... 目的:探讨应用整形观念,大张网状皮片联合VSD技术治疗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6年10月,选择40例50%TBSA(ITW30%)以下深度烧伤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2岁,烧伤部位为四肢、躯干,包括手足等关节功能部位,切削痂时间为伤后3-7天,1次手术面积控制在20%-30%以下,切削痂创面应用VSD敷料覆盖,术后2周左右,切削痂创面肉芽组织形成,予以大张网状皮片移植,VSD敷料覆盖,持续负压吸引。结果:切削痂术后2周,肉芽组织新鲜生长良好,植皮术后10-14天观察移植皮片成活率95%以上,3-4周后网状皮片扩展良好,创面全部覆盖,随访6个月-1年,外形良好,无明显瘢痕增生及肢体功能活动障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应用整形观念,网状皮片移植结合VSD负压吸引技术是治疗深度烧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观念 网状皮片移植 VSD负压吸引技术 深度烧伤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促进腹部带蒂皮瓣成活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福兴 胡晓璇 +4 位作者 杨学林 王强 朱典勇 于磊 楚妍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9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促进腹部带蒂皮瓣成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7年2月,选择20例手部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挤压伤8例,热压伤8例,电烧伤4例,单纯...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促进腹部带蒂皮瓣成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7年2月,选择20例手部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挤压伤8例,热压伤8例,电烧伤4例,单纯皮瓣修复10例,皮瓣+植皮修复10例,腹部皮瓣蒂部、皮瓣边缘缝合部位、皮片移植区全部应用VSD敷料覆盖,皮瓣蒂部放置负压引流管2-3条,持续负压吸引,术毕无需纱布覆盖包扎,术后10-21天断蒂,比常规断蒂时间3-4周,缩短了1-2周.结果:20例腹部带蒂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淤血肿胀现象,10例移植皮片全部成活,6例皮瓣蒂部皮肤出现红肿渗液,予以换药处理.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有效保护皮瓣,促进腹部皮瓣血运建立,提高皮瓣的成活率以及缩短断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带蒂皮瓣 负压封闭引流
原文传递
bFGF、FGFR1在唾液腺肿瘤和瘤旁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亚娣 黄永清 +4 位作者 马敏 李国凯 万应彪 宋玉 马坚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在唾液腺良、恶性肿瘤和瘤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43例唾液腺良、恶性肿瘤和30例良性肿瘤瘤旁组织中bFGF和FGFR1的表达。结果:bFG...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在唾液腺良、恶性肿瘤和瘤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43例唾液腺良、恶性肿瘤和30例良性肿瘤瘤旁组织中bFGF和FGFR1的表达。结果:bFGF和FGFR1在唾液腺良、恶性肿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的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FGF和FGFR1在唾液腺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肿瘤 BFGF FGFR1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