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5例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1
作者
吴玉华
杨立波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651-652,共2页
为探讨新生儿气胸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回顾性总结2006年11月-2009年3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的25例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气胸患儿中,足月儿21例,早产儿2例,过期产儿2例;所有患儿肺部均有原发性疾病,其中11例宫内感染,5例在新生...
为探讨新生儿气胸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回顾性总结2006年11月-2009年3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的25例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气胸患儿中,足月儿21例,早产儿2例,过期产儿2例;所有患儿肺部均有原发性疾病,其中11例宫内感染,5例在新生儿复苏时发生;右侧11例,左侧6例,双侧8例;肺压<30%者9例,肺压缩>30%者16例;反应差20例,烦躁不安5例,患侧肺呼吸音减弱10例,皮下气肿1例。6例肺压缩<30%者单侧气胸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4例双侧气胸单侧肺压缩>30%者行单侧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治愈14例,放弃治疗10例,死亡1例。认为新生儿气胸绝大部分继发于肺部感染,围产期感染是诱发气胸的主要原因;加强围产期卫生保健,避免宫内感染,可减少气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新生儿复苏
胸腔穿刺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蒜素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吴玉华
武伟
张妍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3582-3583,3587,共3页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被膜(BF)内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FITC-conA标记白假丝酵母菌BF的多糖成分,利用荧光显微镜从形态学上观察大蒜素对白假丝酵母菌BF形成过程的影响。将标本分为5组,分别是对照组(大蒜素浓度为0)、大蒜素...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被膜(BF)内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FITC-conA标记白假丝酵母菌BF的多糖成分,利用荧光显微镜从形态学上观察大蒜素对白假丝酵母菌BF形成过程的影响。将标本分为5组,分别是对照组(大蒜素浓度为0)、大蒜素0.25mg/mL组、大蒜素0.5mg/mL组,大蒜素1.0mg/mL组、大蒜素2.0mg/mL组。应用XTT减低法定量检测大蒜素对白假丝酵母菌BF中真菌的杀灭作用。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大蒜素2.0mg/mL组大蒜素干预白假丝酵母菌BF后的荧光强度较大蒜素0.5mg/mL组及对照组的荧光强度减弱。大蒜素0.5、1.0、2.0mg/mL作用于白假丝酵母菌BF 5h后,XTT减低法光密度(OD)450的值分别为1.87±0.31、1.64±0.25和1.30±0.29,分别与对照组的2.11±0.2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25mg/mL的大蒜素作用白假丝酵母菌BF后,OD450值为1.93±0.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能杀灭白假丝酵母菌BF内的真菌,对BF有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大蒜素浓度的增加,其对BF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白假丝酵母菌
生物被膜
大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研制
被引量:
199
3
作者
朱丽
张蓉
+36 位作者
张淑莲
石文静
严卫丽
王晓莉
吕勤
刘玲
周勤
邱全芳
李晓莺
何海英
汪吉梅
黎瑞春
陆嘉荣
尹兆青
苏萍
林新祝
郭芳
张慧
李树军
新华
韩彦青
王红云
陈冬梅
李占魁
王慧琴
邱银萍
刘华艳
杨杰
杨晓丽
李明霞
李文静
韩树萍
曹蓓
易彬
张亦慧
陈超
无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 调查我国新生儿出生体重状况,制定新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绘制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生儿协作网,收集产科出生的新生儿数据.在全国七大区域23个省、市、自治区,共有63家医院设立监测点.研究对象...
目的 调查我国新生儿出生体重状况,制定新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绘制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生儿协作网,收集产科出生的新生儿数据.在全国七大区域23个省、市、自治区,共有63家医院设立监测点.研究对象为2011-2014年各监测点出生的单胎活产儿,采用连续收集的方法收集产科出生新生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数据.新生儿生后2h内用电子秤进行裸身体重测量,胎龄判断为母亲末次月经、孕早期超声检查和出生后胎龄评分相结合的方法.出生体重曲线拟合方法采用LMSP方法,利用R2.11.1软件中的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GAMLSS) 1.9-4软件包进行曲线绘制和检验.结果 共收集单胎新生儿159 334名,其中男84 447名,女74 907名,平均出生体重(3 232±555)g,其中男性平均体重(3 271±576)g,女性平均出生体重(3 188±528)g.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数据的正态分布进行检验,结果提示胎龄和体重数据分布均不符合正态分布,BCT分布拟合度最优.用虫形图检测和拟合模型残差图检验,提示本曲线较好拟合了本研究的数据分布.采用同样的方法分别绘制男性新生儿和女性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结论 对我国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参考值进行了更新,使用GAMLSS方法建立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分性别制定不同参考曲线,制定的出生体重曲线经统计学检验提示较为准确拟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出生体重
生长曲线表
参考标准
原文传递
题名
25例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1
作者
吴玉华
杨立波
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出处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651-652,共2页
文摘
为探讨新生儿气胸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回顾性总结2006年11月-2009年3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的25例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气胸患儿中,足月儿21例,早产儿2例,过期产儿2例;所有患儿肺部均有原发性疾病,其中11例宫内感染,5例在新生儿复苏时发生;右侧11例,左侧6例,双侧8例;肺压<30%者9例,肺压缩>30%者16例;反应差20例,烦躁不安5例,患侧肺呼吸音减弱10例,皮下气肿1例。6例肺压缩<30%者单侧气胸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4例双侧气胸单侧肺压缩>30%者行单侧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治愈14例,放弃治疗10例,死亡1例。认为新生儿气胸绝大部分继发于肺部感染,围产期感染是诱发气胸的主要原因;加强围产期卫生保健,避免宫内感染,可减少气胸的发生率。
关键词
气胸
新生儿复苏
胸腔穿刺
新生儿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蒜素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吴玉华
武伟
张妍
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宁夏
银川市第一人民
医院
肾脏内科
出处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3582-3583,3587,共3页
基金
宁夏医科大学面上项目(XM2012001
XM2012036)
文摘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被膜(BF)内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FITC-conA标记白假丝酵母菌BF的多糖成分,利用荧光显微镜从形态学上观察大蒜素对白假丝酵母菌BF形成过程的影响。将标本分为5组,分别是对照组(大蒜素浓度为0)、大蒜素0.25mg/mL组、大蒜素0.5mg/mL组,大蒜素1.0mg/mL组、大蒜素2.0mg/mL组。应用XTT减低法定量检测大蒜素对白假丝酵母菌BF中真菌的杀灭作用。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大蒜素2.0mg/mL组大蒜素干预白假丝酵母菌BF后的荧光强度较大蒜素0.5mg/mL组及对照组的荧光强度减弱。大蒜素0.5、1.0、2.0mg/mL作用于白假丝酵母菌BF 5h后,XTT减低法光密度(OD)450的值分别为1.87±0.31、1.64±0.25和1.30±0.29,分别与对照组的2.11±0.2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25mg/mL的大蒜素作用白假丝酵母菌BF后,OD450值为1.93±0.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能杀灭白假丝酵母菌BF内的真菌,对BF有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大蒜素浓度的增加,其对BF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关键词
真菌
白假丝酵母菌
生物被膜
大蒜素
Keywords
fungi
Candida albicans
biofilm
allitride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研制
被引量:
199
3
作者
朱丽
张蓉
张淑莲
石文静
严卫丽
王晓莉
吕勤
刘玲
周勤
邱全芳
李晓莺
何海英
汪吉梅
黎瑞春
陆嘉荣
尹兆青
苏萍
林新祝
郭芳
张慧
李树军
新华
韩彦青
王红云
陈冬梅
李占魁
王慧琴
邱银萍
刘华艳
杨杰
杨晓丽
李明霞
李文静
韩树萍
曹蓓
易彬
张亦慧
陈超
无
机构
复旦
大学
附属
儿科
医院
新生儿科
复旦
大学
附属
儿科
医院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
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
医院
新生儿
ICU
贵州省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江苏省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拉萨市人民
医院
儿科
山东
大学
齐鲁儿童
医院
新生儿科
内蒙古自治区包钢集团第三
医院
新生儿科
复旦
大学
附属
妇产科
医院
新生儿科
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云南省德宏州医疗集团
新生儿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人民
医院
新生儿科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
医院
新生儿科
新乡医学院第一
医院
新生儿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
医院
新生儿科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福建省泉州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陕西省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合肥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妇女儿童
医院
新生儿科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山西省人民
医院
儿科
新疆
医科
大学
第一附院
新生儿科
北京市妇产
医院
新生儿科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人民
医院
新生儿科
中国
新生儿
协作网
出处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103,共7页
文摘
目的 调查我国新生儿出生体重状况,制定新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绘制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生儿协作网,收集产科出生的新生儿数据.在全国七大区域23个省、市、自治区,共有63家医院设立监测点.研究对象为2011-2014年各监测点出生的单胎活产儿,采用连续收集的方法收集产科出生新生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数据.新生儿生后2h内用电子秤进行裸身体重测量,胎龄判断为母亲末次月经、孕早期超声检查和出生后胎龄评分相结合的方法.出生体重曲线拟合方法采用LMSP方法,利用R2.11.1软件中的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GAMLSS) 1.9-4软件包进行曲线绘制和检验.结果 共收集单胎新生儿159 334名,其中男84 447名,女74 907名,平均出生体重(3 232±555)g,其中男性平均体重(3 271±576)g,女性平均出生体重(3 188±528)g.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数据的正态分布进行检验,结果提示胎龄和体重数据分布均不符合正态分布,BCT分布拟合度最优.用虫形图检测和拟合模型残差图检验,提示本曲线较好拟合了本研究的数据分布.采用同样的方法分别绘制男性新生儿和女性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结论 对我国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参考值进行了更新,使用GAMLSS方法建立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分性别制定不同参考曲线,制定的出生体重曲线经统计学检验提示较为准确拟合实际情况.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出生体重
生长曲线表
参考标准
Keywords
Infant,newborn
Birth weight
Growth charts
Reference standards
分类号
R722 [医药卫生—儿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5例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吴玉华
杨立波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蒜素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吴玉华
武伟
张妍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研制
朱丽
张蓉
张淑莲
石文静
严卫丽
王晓莉
吕勤
刘玲
周勤
邱全芳
李晓莺
何海英
汪吉梅
黎瑞春
陆嘉荣
尹兆青
苏萍
林新祝
郭芳
张慧
李树军
新华
韩彦青
王红云
陈冬梅
李占魁
王慧琴
邱银萍
刘华艳
杨杰
杨晓丽
李明霞
李文静
韩树萍
曹蓓
易彬
张亦慧
陈超
无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9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