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陆茂欣 向连格 +3 位作者 王红 汪栋刚 马风华 李通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27-31,40,共6页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宁夏铜矿资源相对贫乏,现已基本查明铜矿产地15处,其中做过勘查工作的矿床有6个,累计查明铜金属量29210.71t。铜矿床类型有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和砂矿型矿床两类,成矿作用为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含矿流...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宁夏铜矿资源相对贫乏,现已基本查明铜矿产地15处,其中做过勘查工作的矿床有6个,累计查明铜金属量29210.71t。铜矿床类型有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和砂矿型矿床两类,成矿作用为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含矿流体作用(非岩浆-非变质作用)。铜矿产地主要分布于卫宁北山地区、香山地区、南西华山地区及六盘山南部地区,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其中以加里东期和燕山期为主。根据对现有矿床(点)的成矿地质规律的研究,将岩浆热液型和陆相沉积型作为重点预测类型。依据矿床成矿系列的物质组成,厘定出5个与铜相关的矿床成矿系列,总结了铜矿成矿谱系,提升了铜矿成矿规律研究的程度,为宁夏铜矿资源的潜力评价预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铜矿 预测类型 成矿规律 成矿系列 成矿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硅石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陆茂欣 向连格 +5 位作者 王红 汪栋刚 马风华 李通 何庆志 王成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硅石矿为宁夏的优势矿种,基本查明硅石矿产地的有34处。硅石矿类型有受变质型、变成型、机械沉积型、砂矿型。长城纪、中新世和渐新世为主要成矿期。根据对现有矿床(点)的成矿地质规律的研究,在宁夏成矿区带的基础上,明确了与硅石资源... 硅石矿为宁夏的优势矿种,基本查明硅石矿产地的有34处。硅石矿类型有受变质型、变成型、机械沉积型、砂矿型。长城纪、中新世和渐新世为主要成矿期。根据对现有矿床(点)的成矿地质规律的研究,在宁夏成矿区带的基础上,明确了与硅石资源相关的7个Ⅳ级成矿亚区(带)和2个Ⅴ级矿集区,总结了硅石矿时空分布规律。厘定出5个与硅石相关的矿床成矿系列,总结了硅石矿成矿谱系。提升了硅石矿成矿规律研究的程度,为宁夏硅石资源的潜力评价预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石矿 成矿规律 成矿区带 成矿系列 成矿谱系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宁东煤田石炭-二叠纪太原组煤中主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3
作者 马风华 汪栋刚 +3 位作者 何庆志 王成 李通 王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83-1791,共9页
为了揭示宁东煤田石炭-二叠纪太原组海陆过渡相煤中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显微组分鉴定及工业... 为了揭示宁东煤田石炭-二叠纪太原组海陆过渡相煤中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显微组分鉴定及工业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煤中主微量元素的来源、赋存状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宁东煤田太原组煤中主量元素丰度较高,仅Fe_(2)O_(3)低于中国煤均值;煤中主量元素主要来源于陆源碎屑供给、离子态络合及动植物等生物成因;煤中微量元素总体不富集,仅韦州二矿煤中Rb(5.1)达到富集程度,其他元素在不同矿区有不同程度的轻度富集,煤中微量元素主要赋存于黏土矿物中,来源于陆源碎屑,呈与有机质、自生矿物结合的水溶态、离子态赋存。TiO_(2)/Al_(2)O_(3)指示煤中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长英质碎屑岩,CaO与MgO的正相关性揭示两者同源共生以白云石形式存在;Sr/Cu、CaO/(MgO·Al_(2)O_(3))等参数揭示聚煤期为温暖潮湿环境,推测温度在15~30℃;Sr/Ba指示成煤沼泽为微咸水环境,说明受到海水的影响;Cu/Zn、V/(V+Ni)、Ni/Co、V/Cr等参数揭示聚煤泥炭沼泽整体处于厌氧的氧化还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东煤田 太原组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安全风险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赵银鑫 宋琨 +4 位作者 吉卫波 公亮 虎博文 张晓东 田硕丰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8,共8页
城市地下空间受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评价地质环境的安全成为地下空间开发的先导问题。结合银川市地下空间资源调查和区划,选择了地震(活动断裂和场地地震效应)、砂土液化、富水砂卵石层、地基承载力和地表载荷等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在... 城市地下空间受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评价地质环境的安全成为地下空间开发的先导问题。结合银川市地下空间资源调查和区划,选择了地震(活动断裂和场地地震效应)、砂土液化、富水砂卵石层、地基承载力和地表载荷等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在分别确定各要素空间分布的基础上,进行了单因素的地质风险分析;采用层次分析和乘积标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银川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多因素地质安全风险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银川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地震和砂土液化;地质风险的强风险区面积最小,占总面积的4.10%,中风险区面积占19.69%,弱风险区面积最大,占41.07%,低风险区占35.13%。这为银川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等提供地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川市 地下空间 地质安全 风险评价 乘积标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石膏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陆茂欣 向连格 +3 位作者 王红 汪栋刚 马风华 李通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3年第6期46-50,共5页
石膏矿为宁夏的优势矿种,查明石膏矿产地29处。石膏矿床类型有海相蒸发沉积型矿床和陆相蒸发沉积型矿床两类,矿石类型以块状石膏和泥质石膏为主,早石炭世和渐新世为主要成矿期,主要分布于中卫市、同心县及盐池县等地区。根据对现有矿床(... 石膏矿为宁夏的优势矿种,查明石膏矿产地29处。石膏矿床类型有海相蒸发沉积型矿床和陆相蒸发沉积型矿床两类,矿石类型以块状石膏和泥质石膏为主,早石炭世和渐新世为主要成矿期,主要分布于中卫市、同心县及盐池县等地区。根据对现有矿床(点)成矿地质规律的研究,在宁夏成矿区带的基础上,明确了与石膏资源相关的6个Ⅳ级成矿亚区(带)和3个Ⅴ级矿集区,总结了石膏矿时空分布规律,厘定出3个与石膏相关的矿床成矿系列。提升了石膏矿成矿规律研究的程度,为宁夏石膏矿资源的潜力评价预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矿 成矿规律 成矿区带 成矿系列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页岩气地质调查评价的思考与认识 被引量:1
6
作者 邹武建 谢非 +2 位作者 马风华 张勇 马小娟 《中国地质调查》 2021年第5期1-9,共9页
在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内,开展页岩气储层的矿物成因、母岩性质对页岩储层中黏土等矿物的发育形成及油气储层意义、矿物演化序列过程中对有机质生烃及形态变化的控制机理、特征性矿物赋存的油气地质学意义、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油气赋存认识... 在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内,开展页岩气储层的矿物成因、母岩性质对页岩储层中黏土等矿物的发育形成及油气储层意义、矿物演化序列过程中对有机质生烃及形态变化的控制机理、特征性矿物赋存的油气地质学意义、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油气赋存认识以及“木桶效应”参数的识别等方面的研究,有望成为丰富页岩气地质理论的方向。在前人对页岩气地质调查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页岩气地质调查评价实践与认识,认为物源-沉积与生烃-成藏2个源汇体系的地球系统作用过程是页岩气储层非均质性的根本控制因素,构造-沉积这一结构性控制因素对页岩储层性质起决定性作用,后期构造改造及成藏演化等系统控制因素是对前者的修饰改造。页岩储层内烃类气体的多源多汇在一定程度上可突破储层非均质性,认为含气量与总有机碳含量相关系数是储层非均质性强弱的一种表征。研究成果丰富了页岩气调查评价理论体系,为后续评价工作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页岩气 储层评价 储层非均质性 源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模型的红寺堡区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程霞 吴文忠 +3 位作者 张佳 王辉 王国瑞 唐利君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1期94-99,共6页
以吴忠市红寺堡区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料、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红寺堡区孕灾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选取地形坡度、坡型和坡向,地貌类型、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水系和植被共8个影响因子作为评价因子,利用信息... 以吴忠市红寺堡区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料、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红寺堡区孕灾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特征,选取地形坡度、坡型和坡向,地貌类型、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水系和植被共8个影响因子作为评价因子,利用信息量模型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划分出高、中、低易发区。在易发性评价的基础上,考虑实际降雨、地震、修路、矿业活动诱发范围,进行诱发要素叠加分析,将红寺堡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极高、高、中和低危险区四个级别。根据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结果,开展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将红寺堡区地质灾害风险划分为极高、高、中、低风险四级,面积分别为21.29 km^(2)、138.36 km^(2)、1085.53 km^(2)、1521.82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量模型 红寺堡区 地质灾害 风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区域成矿规律概论
8
作者 陆茂欣 向连格 +3 位作者 王红 马彦云 汪栋刚 李通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9-239,共11页
宁夏虽地域面积较小,但矿产资源种类众多,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类矿产均有发现。已发现60余种矿产(含亚矿种)中,获探明储量的矿产种类达50余种,煤、石膏、灰岩、冶镁白云岩、硅石等为优势矿种。笔者总结了宁夏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 宁夏虽地域面积较小,但矿产资源种类众多,能源、金属、非金属、水气类矿产均有发现。已发现60余种矿产(含亚矿种)中,获探明储量的矿产种类达50余种,煤、石膏、灰岩、冶镁白云岩、硅石等为优势矿种。笔者总结了宁夏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演化规律:时间上分为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4个时段。非金属矿在加里东期及喜马拉雅期、金属矿在晋宁期及燕山期、能源矿产在华力西期及燕山期、水气矿产在喜马拉雅期分别达到成矿高峰期。空间上以宁夏12个五级(Ⅴ)构造单元为基本空间单元开展:金属矿产主要集中地即为贺兰山、卫宁北山、南-西华山地区。非金属矿产主要集中在贺兰山褶断带及香山褶断带中,其次为烟洞山-窑山冲断带,陶乐-彭阳冲断带。能源矿产在陶乐-彭阳冲断带聚集特征明显。水气矿产绝大部分聚集在银川断陷盆地内。在综合消化已有地质矿产资料的基础上,对宁夏全区划分9个IV级成矿亚带及19个矿集区或远景区,厘定9个矿床成矿系列及10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并建立了区域成矿谱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规律 成矿区带 成矿系列 成矿谱系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方向
9
作者 马风华 张勇 +1 位作者 张晓东 田硕丰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92-98,共7页
这是一篇矿业工程领域的论文。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摸清矿产资源家底,掌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对科学制定资源战略规划和政策,守住矿产资源安全底线具有重大意义。宁夏煤炭及非金属建材矿产资源遍布全区,具有量大... 这是一篇矿业工程领域的论文。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摸清矿产资源家底,掌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对科学制定资源战略规划和政策,守住矿产资源安全底线具有重大意义。宁夏煤炭及非金属建材矿产资源遍布全区,具有量大质优的特点;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卫宁北山及香山地区,呈规模小品质差的特点;煤、石膏、石灰岩、硅石、镁矿、盐矿及砂石土矿是宁夏的优势矿产资源。近年来,宁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从多样化向单一化、从粗放式不断向集约化、从规模化向高质量发展。宁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将从统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发挥矿产资源区位优势;构建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链,促进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各类产品全过程利用;促进矿产资源精准定位、优质优用,体系构建、多级利用,储采兼顾、长远利用的战略目标等多个方面着手,最大程度将矿产资源储量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工程 宁夏 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东麓冲积扇晚更新世以来地层结构及其活动性特征
10
作者 姚子恒 董晓朋 杨勇 《物探与化探》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中国中、西部城市或城镇居民区有很多位于山前冲积扇形成的冲积平原之上,揭露冲积扇的地质结构和稳定性对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六盘山东麓冲积扇上分布有固原市城镇居民区和村落,人口密集。冲积扇发育多套事件沉积... 中国中、西部城市或城镇居民区有很多位于山前冲积扇形成的冲积平原之上,揭露冲积扇的地质结构和稳定性对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六盘山东麓冲积扇上分布有固原市城镇居民区和村落,人口密集。冲积扇发育多套事件沉积层,记录了构造活动和气候转变控制下冲积扇的活动性特征。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光释光测年、可控源音频大地电测深和常规氡气测量等手段,揭露了六盘山东麓冲积扇地层结构,厘定了晚更新世以来两期事件沉积层,沉积时代分别为~43.33 ka B.P.和22.92~20.72 ka B.P.。基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和常规氡气测量结果,揭示在海原断裂带和清水河断裂活动的影响下,六盘山东麓冲积扇至今仍存在较高活动性。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六盘山地区地壳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和工程设施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东麓冲积扇 晚更新世 地层结构 事件沉积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佳乐 李粉玲 +2 位作者 张晓东 齐雁冰 吕书豪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4-171,共8页
为探究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情况,基于生态足迹法,通过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对生态足迹模型中的通用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本地化,定量评价引黄灌区2010—2019年不同土地利用生态承载力状况,并将生态承载力结果与通用因子计... 为探究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情况,基于生态足迹法,通过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对生态足迹模型中的通用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进行本地化,定量评价引黄灌区2010—2019年不同土地利用生态承载力状况,并将生态承载力结果与通用因子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优化后均衡因子的平均值为水域(11.735)>林地(1.561)>草地(0.901)>耕地(0.785)>建筑用地(0.073)>未利用地(0.027),产量因子均值为耕地=建筑用地(1.701)>水域(1.681)>林地(1.680)>草地(0.684),较好地反映宁夏引黄灌区生态系统提供生产服务的能力和国家水平的差异。(2)2010—2019年,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先下降再提高,生态足迹始终小于生态承载力。(3)研究区内人均生态承载力一直在提高,生态盈余不断扩大,生态质量不断提高。宁夏引黄灌区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研究,为区域的生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对于以点带面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生态承载力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足迹 敏感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苦水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吉卫波 赵银鑫 +3 位作者 虎博文 杨丽虎 公亮 马玉学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12-1621,共10页
在淡水资源短缺的苦咸水地区查明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关系,对于揭示区域水文循环机制,促进苦咸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苦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野外调查、统计分析与水化学分析法,分析了地表水... 在淡水资源短缺的苦咸水地区查明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关系,对于揭示区域水文循环机制,促进苦咸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苦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野外调查、统计分析与水化学分析法,分析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与氢氧稳定同位素时空分布特征,系统揭示了流域内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苦水河流域地表水与上游、中游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均以SO_(4)·Cl-Na·Mg为主,地表水的水化学形成作用为蒸发浓缩。下游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转变为混合型,水化学形成作用转变为受岩石风化控制。(2)大气降水对丰水期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给作用显著,对枯水期补给作用有限。流域上游、中游受气候、地形、水文地质条件控制,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关系在不同时期不同河段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与复杂性。下游区域受引黄灌溉的影响作用明显。(3)枯水期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的区域分布于中游、下游,水循环模式均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补给比例分别为51.8%、57.8%。丰水期干流地表水与上、中游地下水水力联系微弱,下游地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比例为38.8%,同时下游渠水对地表水有一定的补给作用,补给比例为2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咸水 氢氧稳定同位素 水化学 转化关系 苦水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六盘山地区马东山组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恐龙生活古气候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进礼 李振宏 +5 位作者 马杰 史保胤 谢非 马瑞赟 张奋发 张玉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9-293,共15页
宁夏六盘山地区早白垩世马东山组河湖相沉积物表面保存有完整的恐龙足迹化石,赋存其中的孢粉是研究恐龙生活时代古气候信息的良好载体。对六盘山地区隆德县前庄村白垩系马东山组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赋存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孢粉研究,共鉴定... 宁夏六盘山地区早白垩世马东山组河湖相沉积物表面保存有完整的恐龙足迹化石,赋存其中的孢粉是研究恐龙生活时代古气候信息的良好载体。对六盘山地区隆德县前庄村白垩系马东山组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赋存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孢粉研究,共鉴定出孢粉类型41属63种。剖面自下而上分为Bisaccates-Jiaohepollis、Classopollis-Jiaohepollis-Cicatricos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Foraminisporis等3个孢粉组合带。孢粉组合特征反映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Aptian期-Albian期,恐龙足迹化石的建群植被经历了松柏类向掌鳞杉科,再向蕨类植物的转变,进一步研究认为该地区恐龙生活时代古气候经历了亚热带半湿润气候→亚热带温暖半干旱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变化。这与前人对六盘山地区白垩系马东山组沉积古气候环境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足迹化石 六盘山群 马东山组 孢粉 古植被 古气候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苏峪口磷矿绿色开发的技术思路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向连格 杨合群 +3 位作者 刘颖 陆茂欣 王红 汪栋刚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3期244-248,共5页
宁夏苏峪口磷矿一般先浮选出精矿粉,再用硫酸加工生产过磷酸钙,该方法存在耗能过高及污染环境的问题。为了今后能继续绿色地开发贺兰山苏峪口磷矿资源,参考磷肥领域试验研究成果,对苏峪口磷矿绿色开发的技术思路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 宁夏苏峪口磷矿一般先浮选出精矿粉,再用硫酸加工生产过磷酸钙,该方法存在耗能过高及污染环境的问题。为了今后能继续绿色地开发贺兰山苏峪口磷矿资源,参考磷肥领域试验研究成果,对苏峪口磷矿绿色开发的技术思路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在矿石利用过程中简化加工流程,直接制造硅钙磷肥或超微活化磷矿粉肥,从而实现绿色、节能、环保地开发利用贺兰山苏峪口磷矿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开发 苏峪口磷矿 硅钙磷肥 超微活化磷矿粉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银川市浅层地温能赋存条件和开发利用潜力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银鑫 公亮 +5 位作者 吉卫波 田硕丰 孙变变 吴文忠 王改平 马风华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2-184,共13页
扩大浅层地温能这种可再生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对中国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通过银川市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查明了宁夏银川市浅层地温能蕴藏条件。本研究利用Arcgis软件使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地埋管地源... 扩大浅层地温能这种可再生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对中国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通过银川市浅层地温能资源调查,查明了宁夏银川市浅层地温能蕴藏条件。本研究利用Arcgis软件使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地埋管地源热泵适宜性分区,并进行浅层地温能资源潜力评价。研究认为,研究区范围无地埋管地源热泵不适宜区,适宜区面积分布最广为1767 km^(2),占比为56.04%;较适宜区面积为1386 km^(2),占比为43.96%;研究区地埋管地源热泵开采潜力较大,夏季开发潜力为42.7万m^(2)/km^(2),冬季开发潜力为36.0万m^(2)/km^(2)。根据研究成果提出研究区浅层地温能资源开采和规划意见,为后续制定开发利用方案提供思路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温能 地埋管地源热泵 适宜性分区 潜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两期湖相沉积物的形成时代、沉积环境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明涛 李黎明 +3 位作者 田景雄 梁志荣 谈震 陆茂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6-314,共9页
为了解宁夏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构造演化规律,采用钻探、粒度分析、光释光测年等技术,对盆地中部发现的2期晚更新世湖相地层进行了沉积学、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下部湖相地层萨拉乌苏组的形成时代为76~63 ka,上部湖相地层... 为了解宁夏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构造演化规律,采用钻探、粒度分析、光释光测年等技术,对盆地中部发现的2期晚更新世湖相地层进行了沉积学、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下部湖相地层萨拉乌苏组的形成时代为76~63 ka,上部湖相地层水洞沟组形成时代为25~11 ka,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侵蚀面。根据沉积证据和粒度分析结果,将萨拉乌苏组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沉积阶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湖进-湖退序列,代表了一期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而水洞沟组为干冷环境下形成的浅湖。构造、环境对比分析表明,清水河盆地2期古大湖的形成、消亡指示该地区晚更新世经历了拉张-挤压-拉张的构造转换。两次拉张作用是萨拉乌苏湖和水洞沟湖形成的主要因素,古大湖发育的间断期存在的强烈构造隆升事件是导致萨拉乌苏湖消亡的根本原因,末次冰期MIS4和MIS2晚期的异常寒冷气候也是古湖衰退的原因之一。清水河盆地2期古湖的演化规律,为研究青藏高原周缘晚更新世古大湖形成与演化、古气候变迁及青藏高原的隆升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青藏高原东北缘 清水河盆地 古湖泊 古环境演化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石记场石膏矿岩矿石类型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陆茂欣 李通 +2 位作者 杨凡燕 向连格 汪栋刚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10期39-44,48,共7页
石记场石膏矿位于宁夏盐池县青山乡,是宁夏重要的石膏产区,现已打造成中国西北石膏产业基地。为探究石膏矿岩矿石类型及成因,在对矿区岩矿石类型进行系统鉴定的基础上,将矿石分为块状石膏、泥质石膏、砂质石膏3种自然类型,围岩分为砂岩... 石记场石膏矿位于宁夏盐池县青山乡,是宁夏重要的石膏产区,现已打造成中国西北石膏产业基地。为探究石膏矿岩矿石类型及成因,在对矿区岩矿石类型进行系统鉴定的基础上,将矿石分为块状石膏、泥质石膏、砂质石膏3种自然类型,围岩分为砂岩和泥岩2种。再结合微观矿物成分、含量、结构构造特征将块状石膏细分为5小类,分别为细晶石膏岩、中细晶石膏岩、中粗晶石膏岩、巨晶石膏岩、不等晶石膏岩。岩矿石的特征能充分反映出矿床形成时的岩相古地理、成矿物质来源、气候条件及后期保存条件,并确定了石记场石膏矿床类型为内陆蒸发湖盆沉积型。研究结果可为石记场地区石膏矿的找矿勘查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矿 岩矿石类型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固原凹陷岩盐矿床后生改造成矿作用—来自矿物学的证据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芳 田景雄 +2 位作者 何伟 褚小东 宋新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42,共16页
为深入理解岩盐矿床复合成矿作用,研究宁夏固原凹陷岩盐矿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镜下观察、扫描电镜分析、电子探针能谱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结合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对该矿床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和矿物特征... 为深入理解岩盐矿床复合成矿作用,研究宁夏固原凹陷岩盐矿成矿规律和成矿模式,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镜下观察、扫描电镜分析、电子探针能谱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结合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对该矿床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和矿物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并对其岩盐矿成矿期次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固原凹陷岩盐矿矿石具有原生沉积和后生改造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中自形细晶结构为原生沉积结构,自形粗晶、港湾和蠕虫交代结构为后生改造结构。矿石构造中纹层、条带、团块状构造为原生沉积构造,块状、角砾状和网脉状构造为后生改造构造。岩盐矿床矿物组合主要有石盐、钙芒硝、硬石膏、无水芒硝以及粘土矿物、钠长石、白云石,具有原生沉积和后生改造的矿物组合特征,盐类矿物均可见原生沉积型和后生改造型矿物。岩相学和矿物学研究证实,固原凹陷岩盐矿床是一个典型的原生沉积-后生改造型矿床。钙芒硝和硬石膏矿主要由早期沉积作用形成矿化体,经历了后期微弱的改造作用;而石盐矿主要由早期沉积作用形成矿体,在后期盆地构造变化中发生塑性流动、溶解-重结晶或构造变形而充填于围岩的裂隙或构造活动形成的有利空间中成矿,表明矿床经历了原生沉积成矿期和后生改造成矿期两个成矿期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盐矿床 后生改造 矿物学 成矿期次 固原凹陷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卫宁北山大铜沟钴异常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瑞赟 吴文忠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22年第3期279-283,288,共6页
大铜沟是宁夏卫宁北山重要的铜钴矿找矿靶区,对该区域先后开展过矿调、预查、普查及科研工作,但至今未有找矿突破。通过岩石地球化学测量资料,分析大铜沟钴异常的分布规律,并结合研究区地层、构造、围岩蚀变及矿化体特征,对大铜沟钴矿... 大铜沟是宁夏卫宁北山重要的铜钴矿找矿靶区,对该区域先后开展过矿调、预查、普查及科研工作,但至今未有找矿突破。通过岩石地球化学测量资料,分析大铜沟钴异常的分布规律,并结合研究区地层、构造、围岩蚀变及矿化体特征,对大铜沟钴矿找矿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显示,钴异常分布于土坡组地层,尤其有富集于石炭系土坡组内各类构造的趋势,背斜转折端、两翼以及分布于背斜转折端、两翼的次级构造与土坡组第一岩性段底部石英砂岩叠合的部位是钴元素富集成矿的有利部位。根据已有勘查钻孔资料以及地表调查结果,认为该区域钴矿勘查应该考虑地层倒转的因素,尝试在背斜核部施工钻孔,钻孔方位由核部向两翼方向钻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铜沟 钴异常 分布规律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景雄 张海波 +2 位作者 马彦云 汪栋刚 黄生金 《中国矿业》 2023年第2期11-18,共8页
2021年上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完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找矿战略行动实施方案(2011—2020年)》实施情况总结评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以来,中央、地方和社会三方联动,在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解决了地质... 2021年上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完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找矿战略行动实施方案(2011—2020年)》实施情况总结评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十年以来,中央、地方和社会三方联动,在基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解决了地质找矿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一些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在煤炭、优势非金属地质矿产勘查中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4处,其中,新增煤炭资源量68.58亿t,石灰岩、冶镁白云岩、石膏、硅石和盐岩5个优势矿种共新增资源量121.72亿t,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能源产业和工业转型提供了资源保障。积极开展了产、学、研联合攻关和团队建设工作,在多项关键技术中取得重大突破。在强化组织领导、组织协调、制定政策、加强联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经验做法。同时,在机制体制改革、找矿队伍结构、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矿业结构均衡性等方面还存一些不足或面临新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以及未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工作方向和前景,提出认识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回族自治区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地质勘查 矿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