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雨养区不同青贮玉米品种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欣盼 兰剑 时兴伟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1年第6期9-14,共6页
为筛选适宜宁夏雨养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引进的8个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青贮玉米品种间的株高、穗位高、茎粗、叶片数、鲜草产量、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以及... 为筛选适宜宁夏雨养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引进的8个青贮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青贮玉米品种间的株高、穗位高、茎粗、叶片数、鲜草产量、干物质、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以及淀粉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中玉335及宁单34的生物学产量较高,且茎秆较为粗壮。中玉335、正大12及宁单34的干物质含量适中,粗蛋白、粗脂肪以及淀粉含量较高且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品质较好。对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中玉335和宁单34表现优良,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品种 综合评价 农艺性状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苜蓿品种抗寒性研究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光瑞 李明雨 +2 位作者 毕盛楠 李涛 兰剑 《草学》 2019年第3期16-23,35,共9页
以10个不同苜蓿品种为材料,研究苜蓿越冬率与越冬前株高、分枝数、根颈入土深度和根颈直径之间的关系。参试的10个苜蓿品种越冬率、株高、分枝数、根颈直径和根颈入土深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其中苜蓿品种SPYDER越冬率... 以10个不同苜蓿品种为材料,研究苜蓿越冬率与越冬前株高、分枝数、根颈入土深度和根颈直径之间的关系。参试的10个苜蓿品种越冬率、株高、分枝数、根颈直径和根颈入土深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其中苜蓿品种SPYDER越冬率、分枝数、根颈入土深度、根颈直径显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种;WL712株高显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种,SPYDER株高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利用灰色关联对不同秋眠级苜蓿进行综合评价,其中SPYDER表现最优。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越冬率与越冬前株高呈极显著性负相关(P<0. 01),进行线性回归两者高度拟合;越冬率与根颈入土深度、根颈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其中根颈入土深度相关系数最大,两者呈非线性相关,根颈直径与越冬率呈高度拟合的线性关系。结果可知,越冬率的高低与越冬前株高、根颈入土深度和根颈直径有关;灰色关联度法对10个不同秋眠级苜蓿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最适合宁夏北部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是SPY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越冬率 抗寒性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半干旱区配比施肥对籽粒苋种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米世明 兰剑 《南方农机》 2021年第9期2-7,共6页
为了确定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种子产量在宁夏半干旱条件下的合理施肥配比,文章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籽粒苋种子产量的影响,并用多元回归方法比较了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施... 为了确定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种子产量在宁夏半干旱条件下的合理施肥配比,文章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籽粒苋种子产量的影响,并用多元回归方法比较了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施肥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籽粒苋种子产量,增产幅度在17.84%~95.91%之间,N2P2K2(N 120 kg·hm-2、P 90 kg·hm-2、K 60kg·hm-2)施肥处理增产最高;在两因素肥料交互效应中氮磷、磷钾和氮钾互作对籽粒苋种子产量先抑制后促进;在单因素肥料交互效应中,随着氮、磷、钾肥施入量的增加,籽粒苋种子产量变化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在宁夏半干旱条件下籽粒苋种子产量最佳的施肥配比为N 113.51 kg·hm-2、P2O590.00 kg·hm-2、K2O 48.53 kg·hm-2,最佳种子产量为3084.1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回归 施肥效应 籽粒苋 种子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籽粒苋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明雨 李涛 +2 位作者 刘光瑞 毕盛楠 兰剑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03-1507,共5页
为确定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的合理施肥量,我们研究了旱作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旱雷神"籽粒苋光合特性、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氮处理下的籽粒苋光合性能、种子... 为确定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的合理施肥量,我们研究了旱作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旱雷神"籽粒苋光合特性、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氮处理下的籽粒苋光合性能、种子产量、鲜草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在N3处理下,施氮量为150kg·hm-2时,籽粒苋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达到最大,较对照分别提高83.24%和73.93%。种子产量和鲜草产量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它施氮处理(P<0.05),较对照分别提高63.63%和83.10%。施氮量为150kg·hm-2水平时,"旱雷神"籽粒苋光合特性、种子产量及鲜草产量有明显提高,为最佳氮肥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苋 氮肥施用量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燕麦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卓 杨彦军 +3 位作者 王琼 王钰 胡世强 兰剑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00-104,共5页
为了探讨宁夏中部干旱带施氮量对燕麦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氮肥施用量为主区,分别为对照(不施氮肥,N0)和施氮肥112.2 kg/hm2(N1)、143.25 kg/hm2(N2)、174.3 kg/hm2(N3);燕麦品种为副区,分别为青牧燕... 为了探讨宁夏中部干旱带施氮量对燕麦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氮肥施用量为主区,分别为对照(不施氮肥,N0)和施氮肥112.2 kg/hm2(N1)、143.25 kg/hm2(N2)、174.3 kg/hm2(N3);燕麦品种为副区,分别为青牧燕麦(C1)、科纳燕麦(C2)。在燕麦成熟期,测定2个燕麦品种种子产量,计算种子增产量、相对产量和每千克氮增产量;测定燕麦种子产量构成因子指标(全穗粒重、单穗重、百粒重、每穗小穗数、每小穗粒数、每穗节数、穗长、分蘖数),并对燕麦种子产量和各个构成因子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施氮处理对燕麦种子产量有影响。在施氮量为143.25 kg/hm2时,青牧和科纳燕麦的种子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或P<0.01),分别为1588.22 kg/hm2和2204.88 kg/hm2;在施氮量为143.25 kg/hm2时,单穗重、每穗小穗数、每小穗粒数、每穗节数、穗长和分蘖数均为最大值;燕麦品种种子产量与全穗粒重、单穗重、每小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每穗小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在生产中,可以通过燕麦穗部性状优劣来提前预测燕麦种子产量高低,施氮量为143.25 kg/hm2水平是燕麦种子高产最佳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施氮量 氮肥 种子产量 种子产量构成因子 相关分析
原文传递
22份苜蓿种质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明雨 王焱 +2 位作者 梁丹妮 姚亚妮 兰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6-755,共10页
为确定苜蓿种质材料耐盐性鉴定的适宜浓度,筛选耐盐苜蓿种质,采用常规纸上萌发试验,研究了22份苜蓿(Medicago sativa)种质材料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干质量和胚芽干质量对不同浓度(0、0.4%、0.8%、1.2%、1.6%)NaC... 为确定苜蓿种质材料耐盐性鉴定的适宜浓度,筛选耐盐苜蓿种质,采用常规纸上萌发试验,研究了22份苜蓿(Medicago sativa)种质材料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干质量和胚芽干质量对不同浓度(0、0.4%、0.8%、1.2%、1.6%)NaCl胁迫的响应,并对其耐盐性强弱进行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增强,22份苜蓿种质材料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干质量和胚芽干质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苜蓿半致死盐浓度(S_(50))均值为0.85%,变异系数26.38%,1.2%NaCl为耐盐性鉴定的适宜浓度;表现稳定的耐盐苜蓿种质材料为牧王、爱菲尼特、德国德贝和金皇后,敏盐苜蓿种质材料为敖汉、A/S综合、费纳尔和润布11。研究结果可为耐盐苜蓿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耐盐性 萌发期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