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文超 王振平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12期192-194,211,共4页
围绕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生产技术、人才培养、政策管理等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旨在促进宁夏葡萄酒产业快速而又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葡萄产业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地球葡萄在宁夏地区设施促成栽培高效丰产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海军 张娟 +2 位作者 任海 杨建宁 徐丽萍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4-55,共2页
1示范园区基本概况 宁夏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积温量3300h,年日照时数3000h以上,利于葡萄等各类果树的露地生长,红地球葡萄是世界著名的晚熟、大粒、色艳、耐储运的鲜食品种。在宁夏地区温棚红地球... 1示范园区基本概况 宁夏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积温量3300h,年日照时数3000h以上,利于葡萄等各类果树的露地生长,红地球葡萄是世界著名的晚熟、大粒、色艳、耐储运的鲜食品种。在宁夏地区温棚红地球促成栽培的成熟期在6~7月,此期正是宁夏的旅游高峰期,为宁夏地区温棚红地球葡萄促成栽培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宁夏地区 促成栽培 丰产技术 设施 半干旱地区 示范园区 西北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酿酒葡萄不同埋土方式越冬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3
3
作者 张亚红 平吉成 +2 位作者 王文举 孙振平 王振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9-454,共6页
为探索北方传统埋土方式和其他不同埋土方式下葡萄根部及藤蔓部温度变化规律及其保温效果,对宁夏贺兰山东麓冬季酿酒葡萄不同埋土方式下保温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土覆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膜的保温效果最好,翌年葡萄品质、产... 为探索北方传统埋土方式和其他不同埋土方式下葡萄根部及藤蔓部温度变化规律及其保温效果,对宁夏贺兰山东麓冬季酿酒葡萄不同埋土方式下保温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土覆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膜的保温效果最好,翌年葡萄品质、产量最佳,产量高出传统埋土方式30%。2)传统埋土方式下葡萄冻害依然存在,虽埋土带下根部受冻较轻,但埋土区域外的侧根严重受冻。3)土覆EVA膜为推荐使用的北方冬季埋土越冬方式,其他推荐的方式依次是土覆聚氯乙烯(PVC)膜、土覆聚乙烯(PE)膜、PVC膜覆土及沟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酿酒葡萄 埋土方式 越冬 保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鲜食葡萄品种抗寒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牛锦凤 平吉成 +2 位作者 王振平 王文举 李国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65,共3页
通过测定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对7个鲜食葡萄品种(乍娜、力扎马特、矢富罗莎、奥古斯特、美人指、红地球、京秀)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宁夏地区不同鲜食葡萄品种抗寒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们抗寒性强弱依次为矢富罗莎>京秀>... 通过测定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对7个鲜食葡萄品种(乍娜、力扎马特、矢富罗莎、奥古斯特、美人指、红地球、京秀)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宁夏地区不同鲜食葡萄品种抗寒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们抗寒性强弱依次为矢富罗莎>京秀>红地球>美人指>乍娜>奥古斯特>力扎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鲜食品种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胡宏远 李双岑 +1 位作者 马丹阳 王振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41,45,共7页
试验以3 a生赤霞珠为材料,根据黎明前叶片的基础水势(Ψb),设置轻度水分胁迫(T3)、中度水分胁迫(T2)和重度水分胁迫(T1)3个处理,以无水分胁迫为CK,研究了赤霞珠葡萄需水规律及水分胁迫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霞珠葡萄自2014年4月5... 试验以3 a生赤霞珠为材料,根据黎明前叶片的基础水势(Ψb),设置轻度水分胁迫(T3)、中度水分胁迫(T2)和重度水分胁迫(T1)3个处理,以无水分胁迫为CK,研究了赤霞珠葡萄需水规律及水分胁迫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霞珠葡萄自2014年4月5号萌芽至9月25收获,全生育期共计168 d,累计需水624.68 L/株。其中,萌芽-盛花期需水147.6 L/株,盛花期-坐果期需水23.31 L/株,膨大期需水233.31 L/株,转色期-成熟期需水220.46 L/株。水分胁迫并不能改变赤霞珠葡萄品质形成规律,其中,重度胁迫能影响总酸及总酚积累速率,轻度水分胁迫不仅节水28.37%,而且导致浆果成熟度提高了6.66%,总花色苷增加了22.58%,单宁增加了29.70%,总酚增加了15.13%,新梢生长量降低了15.20%,单株增产了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水分胁迫 叶片水势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果实中糖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振平 奚强 李玉霞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5年第6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葡萄果实 糖分积累 分子生物学技术 葡萄浆果 含糖量 芳香物质 果实成分 改良品种 栽培措施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葡萄品种抗寒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牛锦凤 李国 王振平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6期35-36,共2页
通过测定电导率、半致死温度、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对7个鲜食葡萄品种(乍娜、力扎马 特、矢富罗莎、奥古斯特、美人指、红地球、京秀)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宁夏地区不同鲜食葡 萄品种抗寒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们抗寒... 通过测定电导率、半致死温度、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对7个鲜食葡萄品种(乍娜、力扎马 特、矢富罗莎、奥古斯特、美人指、红地球、京秀)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宁夏地区不同鲜食葡 萄品种抗寒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们抗寒性强弱是矢富罗莎、奥古斯特和京秀比其他几个品种抗寒, 红地球和美人指居中,而乍娜和里扎马特抗寒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鲜食品种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根栽培对宁夏赤霞珠葡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振平 王世平 +2 位作者 单守明 王文举 张海军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0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研究选用9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采用部分限根和滴灌栽培技术,研究限根栽培对宁夏酿酒葡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限根栽培措施可提高30~50cm处土层土壤含水量,从葡萄盛花后到成熟期,比对照可实现节水55.6%;限根栽... 本研究选用9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采用部分限根和滴灌栽培技术,研究限根栽培对宁夏酿酒葡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限根栽培措施可提高30~50cm处土层土壤含水量,从葡萄盛花后到成熟期,比对照可实现节水55.6%;限根栽培可促进葡萄根系向深层土壤延伸,提高根域土壤的根系密度;并有效提高葡萄果实中的糖分积累和果皮中花青素含量,提高葡萄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根栽培 酿酒葡萄 生长发育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葡萄冻害调查分析及冻害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亚红 王文举 +3 位作者 平吉成 康建宏 李翠红 王振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6年第6期18-21,24,共5页
通过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冬季不同埋土处理方式下受冻程度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各处理方式及自根苗和嫁接苗越冬后长势,测定冻害对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时植株受冻害程度越重,葡萄叶片光合能力越差,来年生长越弱;嫁接苗... 通过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冬季不同埋土处理方式下受冻程度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各处理方式及自根苗和嫁接苗越冬后长势,测定冻害对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时植株受冻害程度越重,葡萄叶片光合能力越差,来年生长越弱;嫁接苗抗冻害能力强,来年生长状况正常,光合作用强;通过不同埋土处理,以土覆EVA膜处理后的葡萄受冻最轻,光合作用强,其它处理效果依次是土覆PVC膜、草覆EVA膜、PE膜覆土、沟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光合作用 冻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缓解红地球葡萄高温胁迫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文举 李小伟 +1 位作者 王振平 孙亚莉 《农业科学研究》 2008年第4期13-15,共3页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水杨酸(SA)喷施红地球红葡萄植株叶片,分别置于35,40,45,50℃的环境下进行高温锻炼,测定其电导率、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能降低电导率,减少叶绿素的分解,抑制丙二醛(MDA...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水杨酸(SA)喷施红地球红葡萄植株叶片,分别置于35,40,45,50℃的环境下进行高温锻炼,测定其电导率、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能降低电导率,减少叶绿素的分解,抑制丙二醛(MDA)的积累,增加脯氨酸(PRO)的浓度,提高了葡萄的抗热性,其中以100μmol.L-1水杨酸处理表现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水杨酸 高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酿酒葡萄品种抗寒性的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牛锦凤 王振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5年第3期17-19,23,共4页
利用电导率法和可溶性糖法对五个酿酒葡萄品种(西拉、赤霞珠、梅鹿辄、蛇龙珠、玫瑰香)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宁夏地区不同酿酒葡萄品种抗寒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们抗寒性强弱依次为赤霞珠>西拉>蛇龙珠>梅鹿辄>... 利用电导率法和可溶性糖法对五个酿酒葡萄品种(西拉、赤霞珠、梅鹿辄、蛇龙珠、玫瑰香)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宁夏地区不同酿酒葡萄品种抗寒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它们抗寒性强弱依次为赤霞珠>西拉>蛇龙珠>梅鹿辄>玫瑰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酿酒品种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东麓淡灰钙土与风沙土2种典型土质对葡萄根系冻害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亚红 马非 +1 位作者 王文举 王振平 《农业科学研究》 2008年第1期7-10,共4页
对贺兰山东麓葡萄栽培区淡灰钙土与风沙土2种典型土质进行冬季温度测试,结果表明,在根系分布层内,冬季风沙土各层温度比淡灰钙土低,低温持续时间长,受冻严重,但深层的温度又高于淡灰钙土.在2种土壤2~30cm土层内,冬季土壤温度... 对贺兰山东麓葡萄栽培区淡灰钙土与风沙土2种典型土质进行冬季温度测试,结果表明,在根系分布层内,冬季风沙土各层温度比淡灰钙土低,低温持续时间长,受冻严重,但深层的温度又高于淡灰钙土.在2种土壤2~30cm土层内,冬季土壤温度有明显日变化,最低温都在-5℃以下.在30cm土层以下,温度日变化不明显,随深度加深,温度升高.在相同土质条件下,葡萄嫁接苗受冻程度比自根苗轻,来年长势好,淡灰钙土比风沙土根系冻害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冻害 土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葡萄黄河水自流微灌根域限制栽培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春阳 马丹阳 +3 位作者 肖东明 王世平 张文斌 王振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5年第1期46-49,共4页
黄河水自流微灌根域限制栽培是最新研发成功的节水、增效灌溉技术。本文根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区的实际情况,对葡萄黄河水自流微灌根域限制栽培的意义、可行性及生产实践效果、应用前景及限制因素进行了论述,旨在可持续、高效、低... 黄河水自流微灌根域限制栽培是最新研发成功的节水、增效灌溉技术。本文根据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区的实际情况,对葡萄黄河水自流微灌根域限制栽培的意义、可行性及生产实践效果、应用前景及限制因素进行了论述,旨在可持续、高效、低碳地发展宁夏葡萄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栽培 黄河水 自流微灌 根域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卷叶病毒病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玉霞 王振平 奚强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6年第3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酿酒葡萄品种 病毒病 卷叶 宁夏地区 葡萄酒 蛇龙珠 含糖量 含酸量 果实 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设施“红地球”葡萄促成栽培种植结构和花芽分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娟 张海军 +4 位作者 杨建宁 任海 徐丽萍 纳卫华 罗全勋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9-31,共3页
以促成栽培的4 a生设施'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宁夏地区设施'红地球'葡萄促早栽培在扣棚膜弱光下花芽分化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的种植结构和株行距对葡萄花芽形成的影响显著,'红地球'葡萄篱架双行密植适宜的... 以促成栽培的4 a生设施'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宁夏地区设施'红地球'葡萄促早栽培在扣棚膜弱光下花芽分化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的种植结构和株行距对葡萄花芽形成的影响显著,'红地球'葡萄篱架双行密植适宜的最小株行距应为0.4 m×0.5 m×1.6 m,篱架单行栽植适宜的株行距应至少为0.4 m×1.4 m,'红地球'葡萄行距小于1.4 m不利于成花,日光温室篱架单行栽植'红地球'葡萄成熟枝蔓在第5~8节结果新梢分化比例最高,双行密植'红地球'葡萄成熟枝蔓在第7~8节结果新梢分化比例最高,结果母枝以选留中壮梢的结果最好,冬剪宜采用长、短梢修剪相结合,长梢留10~12芽修剪,可保证来年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设施”红地球” 促成栽培 种植结构 花芽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区“环状毛细芯渗灌”对葡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伊博 张清涛 +3 位作者 王垚 周玉兰 屈柘 王振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共8页
"环状毛细芯渗灌"是利用毛细现象的原理,在已有的毛细直芯基础上增加一个毛细环,通过毛细芯浸润方式给植物根部供水的节水渗灌方法。试验在宁夏自治区永宁县玉泉营农场的红地球(Vitis vinifera L.cv.red globe)葡萄园内进行,... "环状毛细芯渗灌"是利用毛细现象的原理,在已有的毛细直芯基础上增加一个毛细环,通过毛细芯浸润方式给植物根部供水的节水渗灌方法。试验在宁夏自治区永宁县玉泉营农场的红地球(Vitis vinifera L.cv.red globe)葡萄园内进行,灌溉方式为环状毛细芯渗灌与常规沟灌(CK);毛细芯渗灌的灌水次数分为一次和两次,每次灌满一桶水(100L),水由毛细芯慢慢渗出,常规沟灌的灌水次数为两次;环状毛细芯的埋藏深度分为两种:30cm深和土壤表面(0cm深)。试验结果表明,处理0*1(环状毛细芯表面渗灌、一次灌水)下副稍增长量最大,与常规沟灌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相同灌水量下,处理0*1副稍增长量高于处理30*1(地下30cm深的环状毛细芯渗灌、一次灌水)。处理0*2(表面渗灌、两次灌水)叶中脉长势最好。处理0*2、0*1相比于其它处理果实粒径增长量最大,处理0*1横径增长速度比CK提高了55.6%,这说明环状毛细芯渗灌有效促进了葡萄果实的增长。在相同灌水量下,表面渗灌下葡萄粒径的长势明显好于30cm深的渗灌。处理30*2(地下30cm深的环状毛细芯渗灌、两次灌水)百粒重比相同灌水量下的CK提高了30%。常规沟灌下脯氨酸含量最高,处理30*2脯氨酸含量最低;在相同灌水量下,表面渗灌下脯氨酸含量高于30cm深的渗灌,这说明30cm深的毛细芯渗灌能较好地减轻植物的水分胁迫。处理30*2与30*1的可溶性固形物较高,处理30*1的糖酸比最高;在相同灌水量下,30cm深的渗灌下葡萄糖酸比高于表面渗灌。从最终产量和果实品质的角度看,处理30*2是旱区葡萄着色期~成熟期最好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毛细芯渗灌 水分胁迫 葡萄 粒径 百粒重 可溶性固形物 脯氨酸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赤霞珠’葡萄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路妍 李明 陈晓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93,共12页
【目的】了解不同盐分配比和不同浓度梯度复合盐碱胁迫对‘赤霞珠’葡萄(Vitis vinfera‘Cabernet Sauvignon’)幼苗生长和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确认其耐盐碱性范围及耐盐碱能力。【方法】以1年生‘赤霞珠’自根苗为试材,用NaCl、Na_(2)S... 【目的】了解不同盐分配比和不同浓度梯度复合盐碱胁迫对‘赤霞珠’葡萄(Vitis vinfera‘Cabernet Sauvignon’)幼苗生长和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确认其耐盐碱性范围及耐盐碱能力。【方法】以1年生‘赤霞珠’自根苗为试材,用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按不同比例混合配制中性盐、弱碱性盐、强碱性盐3组复合盐溶液,每组各设置50,100,150 mmol/L 3个浓度梯度,以不做处理的溶液作为对照,于幼苗生长期间进行定期浇灌处理,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模拟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盐碱胁迫,在处理后不同时期测定幼苗生长形态、生理及光合指标。【结果】(1)‘赤霞珠’幼苗茎粗和叶面积随盐碱胁迫浓度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株高基本呈现下降趋势。幼苗株高在强碱性盐组150 mmol/L胁迫处理10 d和40 d时都较同期中性、弱碱性组相应浓度显著降低。(2)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大,‘赤霞珠’幼苗叶片的SOD活性及MDA含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POD活性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强碱性盐组叶片POD活性在胁迫处理30~50 d时均高于相应浓度的中性、弱碱性盐组,但到处理60 d后逐渐低于相应浓度其他两处理组,并以150 mmol/L浓度表现得更明显。(3)‘赤霞珠’幼苗叶片胞间CO_(2)浓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主要呈下降趋势,其胞间CO_(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均为50 mmol/L浓度处理时较高;在同期相同盐碱浓度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在强碱性盐150 mmol/L胁迫处理75 d时显著低于中性、弱碱性处理组。【结论】‘赤霞珠’幼苗株高、叶面积、胞间CO_(2)浓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在50 mmol/L浓度处理下均呈现较好的增长趋势,而其株高及茎粗在150 mmol/L强碱性盐胁迫处理下增长不明显;一定范围内低浓度(50 mmol/L)盐碱胁迫有利于‘赤霞珠’葡萄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盐碱胁迫 理化性质 贺兰山东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纤渗灌”对摩尔多瓦葡萄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陈拓 张清涛 +1 位作者 陈郁 王振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86,104,共9页
“超细纤维”渗灌是一种通过纤维毛细作用,将水分从超细纤维毛细芯传递到植物根部土壤的节水灌溉方式。试验在宁夏永宁县玉泉营农场的摩尔多瓦(Vitis vinifera L.cv.Moldova)葡萄园中进行,灌溉方式分为环状超细纤维表面渗灌(A*0)、埋深1... “超细纤维”渗灌是一种通过纤维毛细作用,将水分从超细纤维毛细芯传递到植物根部土壤的节水灌溉方式。试验在宁夏永宁县玉泉营农场的摩尔多瓦(Vitis vinifera L.cv.Moldova)葡萄园中进行,灌溉方式分为环状超细纤维表面渗灌(A*0)、埋深10 cm的环状超细纤维渗灌(A*10)和常规沟灌(CK),每株单次灌水量为30 L,灌水周期为1个月。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灌水量下,A*10和A*0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较CK更稳定,叶水势总体上高于CK,说明“超细纤维”渗灌能够维持较为稳定的水分状态,延缓了葡萄所遭受的水分胁迫。A*10和A*0的副梢生长量比CK分别提高了92%和57%;A*10的粒重比CK提高了8.1%,且A*10的产量比CK提高46.8%,说明“超细纤维”渗灌对葡萄的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A*0和A*10的果粒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水平与CK差异不大。成熟期A*0和A*10的果粒脯氨酸含量低于CK,是由于“超细纤维”渗灌能够缓解葡萄所受到的水分胁迫;A*0和A*10的花色苷含量高于CK,分别比CK提高了5.2%和14.3%,表明A*10供水均匀连续,有利于花色苷的累积。收获时,A*0和A*10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CK,其中A*10比CK高29%。,说明“超细纤维”渗灌有助于葡萄可溶性蛋白的合成。因此,“超细纤维”渗灌不仅比沟灌水分利用效率高,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葡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纤维”渗灌 水分胁迫 摩尔多瓦 果实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发酵对“赤霞珠”葡萄酒香气物质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19
作者 王征 杨慧 +3 位作者 张众 孙文静 朱袁正鸿 张军翔 《中国食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2-386,共15页
为明确自然发酵对贺兰山东麓"赤霞珠"葡萄酒品质特征形成的影响,取2个酒庄的“赤霞珠”为试材,以接种商业酿酒酵母发酵为对照组,研究自然发酵对"赤霞珠"葡萄酒不同时期理化指标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 为明确自然发酵对贺兰山东麓"赤霞珠"葡萄酒品质特征形成的影响,取2个酒庄的“赤霞珠”为试材,以接种商业酿酒酵母发酵为对照组,研究自然发酵对"赤霞珠"葡萄酒不同时期理化指标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方法分析香气物质的差异性,并对发酵结束后葡萄酒的感官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发酵对最终葡萄酒的总酸(5.67,6.67 g/L)、pH值(3.52,3.37)、甘油(12.53,12.79 g/L)、总酚(1871.01,1614.33 mg/L)、花色苷(363.31,440.57 mg/L)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随发酵的进行,总酸和多酚类物质逐渐增加,甘油和花色苷含量先升高后降低,pH值先降低后升高。香气物质方面,自然发酵的“赤霞珠”葡萄酒中的正丙醇(631944.22,480893.41μg/L)、3-甲基-1-戊醇(204.61,147.07μg/L)、正己酸(2297.09,3054.19μg/L)、反式-3-己烯醇(24.21,31.43μg/L)、4-萜烯醇(4.65,6.39μg/L)的含量显著(P<0.05)高于接种发酵,其中香气总量(1495527.85,1410009.04μg/L)以及酯类(70686.36,135191.45μg/L)、高级醇(1373156.7,1219543.05μg/L)、脂肪酸(50933.23,53754.49μg/L)随发酵均呈递增趋势,醛酮类(566.51,1331.15μg/L)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类异戊二烯和其它类物质的含量相对稳定。感官特性方面,自然发酵的葡萄酒整体评分(77,76.06)高于接种发酵。结合OAV分析和PCA可知自然发酵与29种典型性香气物质中的酯类物质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自然发酵与总糖、总酸、总酚、酯类、高级醇、类异戊二烯类物质之间呈正相关,其中与总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H值、挥发酸、甘油、花色苷、脂肪酸类物质之间呈负相关。总之,自然发酵对贺兰山东麓“赤霞珠”葡萄酒不同时期的理化指标、香气物质有显著影响。与接种发酵相比,自然发酵的葡萄酒风味品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酵 “赤霞珠”葡萄酒 理化指标 香气物质 感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法测定鲜食葡萄的抗寒性 被引量:134
20
作者 王文举 张亚红 +1 位作者 牛锦凤 王振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7,共4页
以1年生葡萄休眠枝条为试材,应用电导法研究了7个鲜食葡萄品种在不同低温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配合Logistic方程求出拐点值,测定冰冻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下,鲜食葡萄组织电解质渗出率增加呈S形曲线增长,在-15℃~-25℃... 以1年生葡萄休眠枝条为试材,应用电导法研究了7个鲜食葡萄品种在不同低温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配合Logistic方程求出拐点值,测定冰冻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下,鲜食葡萄组织电解质渗出率增加呈S形曲线增长,在-15℃~-25℃之间随着温度的下降,葡萄组织电解质渗出率有一急剧升高的敏感区域;葡萄LT50在-13.9℃~-19.72℃之间;品种京秀、矢富罗莎抗冻性最强,美人指抗冻性最弱;提出了以电解质渗出率40.0%~52.0%相对应的拐点温度为枝条组织的临界致死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Logistic方程 抗寒性 电解质渗出率 半致死温度(LT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