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牙周炎合并糖尿病1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侯宁菊 刘月娥 +1 位作者 王丽萍 马伊娜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61-562,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牙周炎与糖尿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38例成人牙周炎患者并发糖尿病状况以及牙周状况、血糖情况临床检查分析。结果 138例成人牙周炎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为18.1%,明显高于非成人牙周炎组的8%(P<0.05)。结论成人牙周炎与... 目的探讨成人牙周炎与糖尿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38例成人牙周炎患者并发糖尿病状况以及牙周状况、血糖情况临床检查分析。结果 138例成人牙周炎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为18.1%,明显高于非成人牙周炎组的8%(P<0.05)。结论成人牙周炎与糖尿病间有一定关系。对成人牙周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应首先降糖,然后行牙周非手术治疗,糖尿病治疗与慢性成人牙周炎之间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成年人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合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胜昔 吴敏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967-968,共2页
目的探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合的方法。方法对20例替牙期前牙反合患儿应用2×4矫治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替牙期前牙反合患儿经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矫治后均取得满意效果,... 目的探讨矫治替牙期前牙反合的方法。方法对20例替牙期前牙反合患儿应用2×4矫治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合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替牙期前牙反合患儿经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矫治后均取得满意效果,患者前牙反合全部解除,其中19例治愈,1例好转。SNB角治疗前平均(82.6±1.9)°,治疗后为(78.9±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矫治技术配合Ⅲ类牵引,能有效解除前牙反合,改善面型,促进上颌骨的生长发育,抑制下颌前伸,是替牙期前牙反合矫治中一种方便、有效的矫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牙期 前牙反合 矫治 Ⅲ类牵引 SNB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凝胶治疗牙周炎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丽 李雅萍 +6 位作者 王娟 张新 马梅 白晶 常红 李建红 刘月娥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 通过制备三七有效成分原位凝胶干预大鼠牙周炎模型,验证三七凝胶对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180 g左右的SD大鼠建立慢性牙周炎模型并分为2组,分别使用制备的三七有效成分原位凝胶和生理盐水注射于炎症处,每2 d干预注射1次持续1周,之... 目的 通过制备三七有效成分原位凝胶干预大鼠牙周炎模型,验证三七凝胶对牙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180 g左右的SD大鼠建立慢性牙周炎模型并分为2组,分别使用制备的三七有效成分原位凝胶和生理盐水注射于炎症处,每2 d干预注射1次持续1周,之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观察SD大鼠血清及唾液内前列腺素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情况,并使用小动物CT(Micro-CT)系统观察2组大鼠的牙槽骨吸收情况。结果 药物干预后检测牙周炎模型大鼠唾液及血液PGE2、TNF-α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CT影像显示,大鼠建模组较正常对照组牙槽骨为垂直吸收,药物干预组较建模组牙槽骨密度增高。结论 三七原位凝胶对牙周炎模型治疗有一定疗效,为三七治疗牙周炎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三七 原位凝胶 大鼠牙周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锁托槽与MBT滑动直丝弓托槽在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胜昔 田蓓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67-268,共2页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与MBT滑动直丝弓托槽在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不拔牙牙列拥挤患者30例,按矫治器类型分为2组。自锁托槽组15例采用Quick(德国非凡)自锁托槽矫治器,传统组15例采用MBT托槽矫治器,记录6个月内2组托槽的首次脱落情况...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与MBT滑动直丝弓托槽在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不拔牙牙列拥挤患者30例,按矫治器类型分为2组。自锁托槽组15例采用Quick(德国非凡)自锁托槽矫治器,传统组15例采用MBT托槽矫治器,记录6个月内2组托槽的首次脱落情况。结果自锁托槽组托槽首次脱落率为8.00%,传统组托槽首次脱落率为8.16%,2组托槽的首次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和MBT托槽的首次脱落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 MBT托槽 托槽脱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下颌骨髁突骨折36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大勇 杜宁 刘月娥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290-1291,共2页
目的对双侧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36例双侧髁突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损伤原因、受力方式、损伤后的治疗方式对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双侧髁突骨折受力点在颏部,两侧骨折线方向基本对称。轻度张... 目的对双侧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回顾分析36例双侧髁突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损伤原因、受力方式、损伤后的治疗方式对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双侧髁突骨折受力点在颏部,两侧骨折线方向基本对称。轻度张口受限5例,轻度开合4例,面神经损伤6例,感染1例,骨折轻度移位2例。结论双侧髁突骨折以矢状骨折最多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髁突骨折效果良好;保留翼外肌附着与游离骨块复位,对术后张口度、咬合关系的恢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突 矢状骨折 翼外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向复位瓣结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牙龈退缩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杜宁 王学生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牙龈退缩的方法。方法选择牙龈退缩分度MillerⅠ、Ⅱ度患者26例,采取同一患者口内两病区对照设计,其中一病区行CAF+CTG,另一病区采用CAF+CTG加盐酸米诺环素作根面处理治疗。术前行正中颊侧位点牙龈退缩的深度(Rec)、正中颊... 目的探讨治疗牙龈退缩的方法。方法选择牙龈退缩分度MillerⅠ、Ⅱ度患者26例,采取同一患者口内两病区对照设计,其中一病区行CAF+CTG,另一病区采用CAF+CTG加盐酸米诺环素作根面处理治疗。术前行正中颊侧位点牙龈退缩的深度(Rec)、正中颊侧位点探诊深度(PD)、角化组织宽度(KT)、牙体敏感(DH)测量,术后0.5、1年复诊再次测量以上指标。结果 CAF+CTG法治疗48颗患牙术后1年达到完全根面覆盖的有30颗牙(62%);CAF+CTG+盐酸米诺环素治疗51颗患牙1年后达到完全根面覆盖的有31颗牙(61%),两种方法术前、术后测量值Rec、PD、KT均有明显变化(P<0.05);但两种方法术后各变量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F+CTG手术治疗牙龈退缩可以达到完全覆盖牙龈退缩缺损、覆盖组织,并与邻近软组织理想结合的目标,术中是否使用盐酸米诺环素作为根面处理剂对手术结果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退缩 去上皮结缔组织 冠向复位瓣 盐酸米诺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前牙拔牙位点保存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大勇 杜宁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138-1139,共2页
目的观察上前牙拔除后同期植骨,牙槽嵴位点保存情况的效果。方法对12例上前牙拔除患者同期牙槽窝植入胶原骨,分3个月和6个月对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进行测量对比。结果牙槽骨吸收明显减少,3个月高度保存增加9.7%,宽度保存增加6.6%;6个月... 目的观察上前牙拔除后同期植骨,牙槽嵴位点保存情况的效果。方法对12例上前牙拔除患者同期牙槽窝植入胶原骨,分3个月和6个月对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进行测量对比。结果牙槽骨吸收明显减少,3个月高度保存增加9.7%,宽度保存增加6.6%;6个月高度增加10.8,宽度增加7.7%。结论上前牙拔除时,同期植骨可以很好地保存牙槽嵴高度和宽度,达到较好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 位点保存 牙槽骨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柏地黄丸在慢性牙周炎维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何润凯 胡玉蕾 范俊恒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244-1245,共2页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慢性牙周炎分为2组,试验组48例在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后连续口服知柏地黄丸12周,对照组47例仅做牙周基础治疗,均复诊检查患者牙周情况并根据临床观察指标比较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慢性牙周炎分为2组,试验组48例在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后连续口服知柏地黄丸12周,对照组47例仅做牙周基础治疗,均复诊检查患者牙周情况并根据临床观察指标比较疗效。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9.06%,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治疗3个月后,牙龈指数(GI)与牙周袋探诊深度(PD)值与对照组治疗后对应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柏地黄丸可巩固维护并提高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知柏地黄丸 牙周维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例隐形卡环与铸造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吕敏 余东 鲁全才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7期89-89,共1页
目的探讨使用隐形卡环与铸造支架进行联合修复的局部可摘义齿的设计及制作,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通过分析此办法制作48例可摘局部义齿临床效果。结果对48例运用隐形卡环与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进行修复,成功率达98%。讨论该法即... 目的探讨使用隐形卡环与铸造支架进行联合修复的局部可摘义齿的设计及制作,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通过分析此办法制作48例可摘局部义齿临床效果。结果对48例运用隐形卡环与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进行修复,成功率达98%。讨论该法即解决了佩戴活动义齿的美观问题,又解决了对食物的咀嚼功能问题,非常值得在临床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卡环 铸造支架 美观 咀嚼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体型硅橡胶在下颌前牙松牙固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宁菊 王慧贤 王丽萍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968-969,共2页
目的探讨轻体型硅橡胶印模材在下颌前牙松牙固定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20例使用轻体型硅橡胶印模材料暂时关闭牙齿间隙,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比较2组操作时间、检查悬突发生率及咬合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悬突发生率为11.7%,对照组为62... 目的探讨轻体型硅橡胶印模材在下颌前牙松牙固定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20例使用轻体型硅橡胶印模材料暂时关闭牙齿间隙,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比较2组操作时间、检查悬突发生率及咬合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悬突发生率为11.7%,对照组为62.5%,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操作时间为(22±4.6)min,低于对照组的(26±5.5)min(P<0.05)。结论轻体型硅橡胶印模材料可以在下颌前牙松牙固定中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松动 轻体型硅橡胶 悬突 咬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丝弓矫治器在恒前牙外伤脱位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胜昔 吴颜 谢亚丽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078-1079,共2页
目的探讨方丝弓矫治器在恒前牙外伤脱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8例恒前牙外伤患者(49颗外伤牙)采用方丝弓矫治器固定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随访半年,其中失访2例(3颗),其余46颗外伤牙中治愈21颗,好转24颗,失败1颗,临床... 目的探讨方丝弓矫治器在恒前牙外伤脱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8例恒前牙外伤患者(49颗外伤牙)采用方丝弓矫治器固定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随访半年,其中失访2例(3颗),其余46颗外伤牙中治愈21颗,好转24颗,失败1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结论方丝弓矫治器治疗前牙外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易于清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丝弓矫治器 恒前牙 外伤脱位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齿表面粗糙度对义齿牙结石形成的影响
12
作者 李卫东 田蓓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712-715,共4页
目的评估义齿表面粗糙度、口腔干燥度、唾液黏度和pH等因素对义齿牙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74例使用活动义齿至少3个月的患者,检测下颌义齿牙结石形成情况,并分成牙结石阳性组28例(DCP组)和牙结石阴性组46例(DCN组)。去除所有污渍后对义... 目的评估义齿表面粗糙度、口腔干燥度、唾液黏度和pH等因素对义齿牙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74例使用活动义齿至少3个月的患者,检测下颌义齿牙结石形成情况,并分成牙结石阳性组28例(DCP组)和牙结石阴性组46例(DCN组)。去除所有污渍后对义齿的表面粗糙度、口腔干燥度进行检测,收集静息唾液样品以评估唾液特性,计算2组患者义齿表面粗糙度、口腔干燥度和唾液特性,分析牙结石形成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有牙结石患者和无牙结石患者在年龄、性别分布、吸烟史以及义齿使用情况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CP组患者义齿表面粗糙度显著增加,DCP组(3.4±0.7)μm,DCN组(1.9±0.5)μ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干燥或唾液特性,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义齿表面粗糙度是牙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2,95%CI=1.41-2.32;P<0.05),但口腔干燥度或唾液特性不是牙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牙结石的形成受义齿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但不受口腔干燥和唾液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牙牙结石 义齿表面粗糙度 唾液 口腔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全口恒牙列缺失的义齿修复1例
13
作者 吕敏 杨楠 鲁全才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1期191-191,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21岁,学生,要求镶牙于2010年3月来我院口腔修复科就诊。患者面部下1/3明显缩短。口腔检查:
关键词 义齿修复 牙列缺失 先天性 全口 口腔修复科 口腔检查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刀用于牙龈成形术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侯宁菊 王惠婕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771-772,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应用于牙龈成形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牙龈增生肥大患者20例,以高频电刀行牙龈成形术,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分析高频电刀的应用价值。结果 20例患者经高频电刀行牙龈成形术后,创伤小,愈合快,术后无复发,均取...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应用于牙龈成形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牙龈增生肥大患者20例,以高频电刀行牙龈成形术,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分析高频电刀的应用价值。结果 20例患者经高频电刀行牙龈成形术后,创伤小,愈合快,术后无复发,均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结论正确掌握操作要点后,高频电刀在牙龈成形术应用过程中具有微创、出血少、临床操作简便、省时等优势,且术后炎症反应较轻,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刀 牙龈成形术 生物学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缓冲区对上颌全口义齿固位的应用
15
作者 何润凯 王丽艳 鲁全才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970-971,共2页
目的探讨增大缓冲区负压及面积对加强上颌全口义齿固位中的应用。方法 62例就诊做上颌全口义齿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义齿上颌隆突后区制作一个13 mm×13 mm的与上颌形状相近的桃形缓冲区,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增大缓冲区负压及面积对加强上颌全口义齿固位中的应用。方法 62例就诊做上颌全口义齿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义齿上颌隆突后区制作一个13 mm×13 mm的与上颌形状相近的桃形缓冲区,与对照组普通全口义齿的满意程度比较。结果 31例观察组修复的义齿固位力明显好于未作缓冲区加强的上颌全口义齿(P<0.05)。结论增大缓冲区负压面积制作上颌全口义齿固位操作简单,使患者能更好地咀嚼食物,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 缓冲区 义齿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瓷冠桥修复后基牙折断的处理办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敏莉 李卫东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17-417,共1页
关键词 基牙折断 烤瓷冠桥 修复后 冠桥修复 继发龋 残冠 修复体 失活 研究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龋源性牙髓炎早期保存活髓的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德章 张玉锦 王瑞林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1期696-697,共2页
对龋源性牙髓炎早期通过临床治疗 ,观察保存活髓的效果。选择后磨牙牙髓炎早期 6 2 8例 ,在局麻下用高速机去除龋坏组织 ,暴露髓角 ,通过减张、抗炎和促使牙本质桥形成。结果 ,成功率 5 2 .0 7% ,年轻患者明显高于年龄大者 (P <0 .0... 对龋源性牙髓炎早期通过临床治疗 ,观察保存活髓的效果。选择后磨牙牙髓炎早期 6 2 8例 ,在局麻下用高速机去除龋坏组织 ,暴露髓角 ,通过减张、抗炎和促使牙本质桥形成。结果 ,成功率 5 2 .0 7% ,年轻患者明显高于年龄大者 (P <0 .0 1)。提示龋源性牙髓炎早期年轻患者可选作保存活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性牙髓炎 保存活髓 成功率 疗效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颊[牙合]高嵌体修复前磨牙穿髓形楔状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根柱 郭春霞 +3 位作者 徐佳 张大勇 郭爱霞 袁秀丽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颊[牙合]高嵌体修复前磨牙穿髓形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96例穿髓形楔状缺损患者(共132颗第一前磨牙)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根管治疗。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48例)采取颊[牙合]高嵌体修复,对照组(48例)采取纤维桩联合... 目的探讨颊[牙合]高嵌体修复前磨牙穿髓形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96例穿髓形楔状缺损患者(共132颗第一前磨牙)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根管治疗。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48例)采取颊[牙合]高嵌体修复,对照组(48例)采取纤维桩联合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分析2组患牙修复后6、12个月时临床疗效,并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修复后6个月,在修复体完整性、修复体边缘密合性、继发龋、牙龈健康、食物嵌塞方面,观察组成功率分别为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对照组分别为100.00%、98.48%、100.00%、100.00%、100.00%;观察组修复后6个月总体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为98.48%。修复后12个月,在修复体完整性、修复体边缘密合性、继发龋、牙龈健康、食物嵌塞方面,观察组成功率分别为98.48%、100.00%、100.00%、100.00%、100.00%,对照组分别为96.97%、100.00%、96.97%、93.94%、100.00%;观察组修复后12个月总体成功率为98.48%,对照组为87.88%。观察组满意度95.83%,对照组77.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7,P<0.05)。结论相较于纤维桩联合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颊[牙合]高嵌体修复前磨牙穿髓形楔状缺损更为可靠,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磨牙 颊[牙合]高嵌体 穿髓形楔状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