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德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探讨
1
作者 吴明霞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76-78,共3页
分析了食品行业的发展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的现状,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及实验室建设方面着手,进行宁德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 宁德师范学院 本科教育 食品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周期对雨生红球藻生物量、虾青素累积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江红霞 林雄平 +1 位作者 雷梦云 孔祥会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55-559,共5页
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条件(0L∶24D、4L∶20D、8L∶16D、12L∶12D、16L∶8D、20L∶4D、24L∶0D)对雨生红球藻生物量(细胞密度和单位体积干质量)、虾青素含量(单位干质量虾青素含量和单个细胞虾青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条件(0L∶24D、4L∶20D、8L∶16D、12L∶12D、16L∶8D、20L∶4D、24L∶0D)对雨生红球藻生物量(细胞密度和单位体积干质量)、虾青素含量(单位干质量虾青素含量和单个细胞虾青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生物量的测定采用显微细胞计数法和直接称质量法,虾青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试验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生物量和丙二醛含量随光照时间的延长先升后降,虾青素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则随光照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雨生红球藻生物量和丙二醛含量均在16L∶8D光周期条件下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连续黑暗和连续光照条件下的生物量和丙二醛含量(P<0.05);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在连续光照条件下最高,且均显著高于每日光照时间小于20h条件下的虾青素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在20L∶4D和连续光照条件下的雨生红球藻生物量、单个细胞虾青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这两种条件下的单位干质量虾青素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P<0.05);在连续黑暗条件下,雨生红球藻生物量、虾青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最低。本研究结果为雨生红球藻的大规模培养和虾青素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光周期 生物量 虾青素含量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威 陈玉森 +4 位作者 刘伟 连玲丽 朱亚辉 叶乃兴 魏日凤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5,20,共6页
为了明确引起茶树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从福建永春发病的茶树上分离到一株炭疽病菌TC,依据病菌的形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并进行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C菌株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 为了明确引起茶树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从福建永春发病的茶树上分离到一株炭疽病菌TC,依据病菌的形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并进行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C菌株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其最适宜的培养基、温度、pH和光照条件分别为:PSA培养基、温度为26℃、pH为5.5,且适宜在完全光照条件下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炭疽菌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处理对草莓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爱平 周逢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8期54-55,59,共3页
在定植期、盛花期、盛果期和生长末期4个时期,研究3种处理(日晒、酒精、水稻轮作)对连作草莓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土壤较对照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总数减少,细菌/真菌的比值显著升高,并与病果率有显著相关... 在定植期、盛花期、盛果期和生长末期4个时期,研究3种处理(日晒、酒精、水稻轮作)对连作草莓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土壤较对照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总数减少,细菌/真菌的比值显著升高,并与病果率有显著相关线性。微生物总量和虫数量在定植期最少,随后上升,到盛果期达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连作 酒精 土壤微生物群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宁德泽陆蛙染色体组型与银染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文 林芳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59-262,272,共5页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研究福建宁德泽陆蛙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6(22M+4SM),NF为52,配成13对,分为二个组:由5对大型染色体和8对小型染色体组成.没有发现带有次缢痕特殊标志性特征的染色体,没有发现明显的...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研究福建宁德泽陆蛙的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其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6(22M+4SM),NF为52,配成13对,分为二个组:由5对大型染色体和8对小型染色体组成.没有发现带有次缢痕特殊标志性特征的染色体,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型性染色体存在.银染观察到一对银染点,出现在6pinter.福建宁德产的泽陆蛙与安徽、浙江、广东、四川及台湾等地区泽陆蛙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表明不同地理居群泽陆蛙核型具有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宁德 泽陆蛙 染色体组型 银染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微生物保鲜方法的优化
6
作者 吴明霞 赵文净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51-254,259,共5页
选取发酵液稀释倍数、微生物保鲜温度、微生物保鲜时间为因子,用响应面法以可溶性糖含量为指标对龙眼微生物保鲜方法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稀释倍... 选取发酵液稀释倍数、微生物保鲜温度、微生物保鲜时间为因子,用响应面法以可溶性糖含量为指标对龙眼微生物保鲜方法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稀释倍数800,温度为31℃,时间5 d,此组合下可溶性糖含量为2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鲜菌 龙眼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宁德黑眶蟾蜍染色体核型及其银染研究
7
作者 高文 肖琴云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46-49,共4页
以骨髓细胞作为材料制备染色体标本,对福建宁德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的染色体核型及银染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数为2n=22(20M+2SM),NF=44,配成11对染色体,由6对大型染色体和5对小型染色体组成,未发现与性别分化相关... 以骨髓细胞作为材料制备染色体标本,对福建宁德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的染色体核型及银染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数为2n=22(20M+2SM),NF=44,配成11对染色体,由6对大型染色体和5对小型染色体组成,未发现与性别分化相关联的异型染色体,染色体未见银染区域。与已报道的广东广州、福建福州、广西南宁、浙江温州、云南腾冲、台湾等不同地域的黑眶蟾蜍核型等研究资料进行比较,发现不同产地的黑眶蟾蜍核型在SM数目和顺序、次缢痕或随体的位置、银染区域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宁德 黑眶蟾蜍 染色体核型 银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林达里 高水练 +2 位作者 李房英 林小梅 刘伟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8-32,共5页
近几年宁德市花卉生产发展迅速,至2011年底,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达13719亩,年农业产值1.24亿元,年销售额9602.5万元。但宁德市花卉产业面临如何提高效益、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等问题。通过对宁德市若干县区的花卉产业进行调研,分析了宁德市花... 近几年宁德市花卉生产发展迅速,至2011年底,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达13719亩,年农业产值1.24亿元,年销售额9602.5万元。但宁德市花卉产业面临如何提高效益、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等问题。通过对宁德市若干县区的花卉产业进行调研,分析了宁德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为花卉产业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德 花卉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成像技术的生物标本数字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楠楠 张荟英 张永宁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5年第5期59-60,共2页
文章通过采用3D成像技术对生物标本进行数字化制作、储存和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D成像技术能以更为真实、完整的形体和色彩来替代浸制标本,还能节省标本场馆建设和标本保存液、器皿购置等大宗开支,无论在标本制作、保存、更新维护... 文章通过采用3D成像技术对生物标本进行数字化制作、储存和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D成像技术能以更为真实、完整的形体和色彩来替代浸制标本,还能节省标本场馆建设和标本保存液、器皿购置等大宗开支,无论在标本制作、保存、更新维护、受众数量等方面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极具推广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成像技术 生物标本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7S和11S蛋白二级结构与表面疏水性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春雷 孙立斌 +5 位作者 李相昕 梁宝生 齐晓芬 任悦 李丹 江连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8-32,共5页
以6个具有代表性的大豆品种作为实验材料提取7S和11S蛋白,并经Superdex 200凝胶柱层析进行纯化,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其纯度均在90%以上。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7S和11S蛋白的二级结构,采用ANS荧光探针法测定7S和... 以6个具有代表性的大豆品种作为实验材料提取7S和11S蛋白,并经Superdex 200凝胶柱层析进行纯化,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其纯度均在90%以上。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7S和11S蛋白的二级结构,采用ANS荧光探针法测定7S和11S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利用相关性分析探讨7S和11S蛋白表面疏水性与二级结构的构效关系。经分析得出:大豆蛋白的表面疏水性与α-螺旋含量成负相关;与β-折叠含量成负相关;与β-转角含量成正相关,与无规卷曲含量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S和11S蛋白 二级结构 傅里叶红外光谱 表面疏水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35
11
作者 刘威 叶乃兴 +5 位作者 陈玉森 连玲丽 刘伟 金珊 赖建东 谢运海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104,共10页
从福建地区不同品种茶树上分离获得ZHG、WSX、WHG、FTG、ZTG、AHD、WRG、SLH等8株能侵染茶树的病原菌,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发现,SLH菌株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其余7个菌... 从福建地区不同品种茶树上分离获得ZHG、WSX、WHG、FTG、ZTG、AHD、WRG、SLH等8株能侵染茶树的病原菌,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发现,SLH菌株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其余7个菌株均为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C.fructicola为能侵染茶树的新记录种炭疽菌,将其ITS序列与寄主分别为油茶、茉莉和番石榴等木本植物的9株炭疽菌的ITS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来自茶树的7个C.fructicola菌株种内存在碱基突变或缺失,且与寄主为茶树、油茶、茉莉等植物的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遗传距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Colletotrichumfructicola 鉴定 系统发育 RDNA-ITS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倍体太子参种苗繁育技术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1
12
作者 叶祖云 阮少江 +2 位作者 杨卓飞 高文 史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目的:建立四倍体太子参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以优良的四倍体太子参萌发的芽为外植体,开展其组培苗诱导培养、迅速增殖、生根壮苗、微块根形成、种苗移栽等一系列技术研究。结果:四倍体太子参微小茎尖诱导最... 目的:建立四倍体太子参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以优良的四倍体太子参萌发的芽为外植体,开展其组培苗诱导培养、迅速增殖、生根壮苗、微块根形成、种苗移栽等一系列技术研究。结果:四倍体太子参微小茎尖诱导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2 mg/L NAA;芽苗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2 mg/L NAA;生根壮苗最适培养基为MS+0.2 mg/L NAA。微块根形成最适培养基为MS+4.5%蔗糖。微块根和组培苗直接移栽大田培养,成活率分别为98%和85%,扩繁系数约10。结论:确立一套培养扩繁迅速、移栽管理便捷、成活率高、成本低、规模化生产应用的四倍体太子参种苗大量繁育的周年生产技术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太子参 组织培养 微块根 组培苗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参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史辉 董晓菲 +1 位作者 阮少江 叶祖云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0-826,共7页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对影响太子参ISSR-PCR扩增效果的因素,如模板DNA浓度、Taq酶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延伸时间和循环数进行优化。确立了可用于太子参ISSR-PCR分析最适宜的反应体系:20μL反应体系中含80 ng模板D...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对影响太子参ISSR-PCR扩增效果的因素,如模板DNA浓度、Taq酶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延伸时间和循环数进行优化。确立了可用于太子参ISSR-PCR分析最适宜的反应体系:20μL反应体系中含80 ng模板DNA,0.5U Taq酶,0.4μmol·L^(-1)引物,0.18 mmol·L^(-1)dNTPs;PCR扩增延伸时间为70 s,循环数为35。稳定性试验表明,该体系能在不同太子参品种中扩增出清晰明亮、稳定性、多态性好的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ISSR 反应体系 单因子试验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参种子特性及种胚离体诱导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叶祖云 阮少江 +1 位作者 高文 郭团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8,13,共4页
采用解剖学观察和无菌诱导培养技术研究太子参种子特性并离体诱导培养种胚。结果表明:太子参种子由外种皮、内种皮、外胚乳和胚构成,胚由子叶、胚芽、下胚轴和胚根组成,其中胚芽非常细小;种子具休眠特性,需要后熟过程才能自然萌发;种子... 采用解剖学观察和无菌诱导培养技术研究太子参种子特性并离体诱导培养种胚。结果表明:太子参种子由外种皮、内种皮、外胚乳和胚构成,胚由子叶、胚芽、下胚轴和胚根组成,其中胚芽非常细小;种子具休眠特性,需要后熟过程才能自然萌发;种子的外胚乳对胚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剥去种皮和外胚乳的裸胚在培养基MS+6 BA 1.0 mg/L+NAA 0.2mg/L中能很快被诱导萌发生长,萌发率78.3%。说明太子参种胚通过离体诱导培养,可有效解决种子的休眠现象,这为实现太子参无病毒种苗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新途径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种子特性 种胚 诱导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五味子果实多糖和脂溶性物质抗菌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林雄平 林彬彬 +2 位作者 卓雄标 苏巧玲 彭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119-121,168,共4页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果实多糖和脂溶性物质的抗菌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水提取法、乙醚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南五味子果实多糖和脂溶性物质,并对其抗菌作用、抑制羟自由基能力进行研究,并初步鉴定果皮脂溶性物质的化学成分。[结果]南五...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果实多糖和脂溶性物质的抗菌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水提取法、乙醚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南五味子果实多糖和脂溶性物质,并对其抗菌作用、抑制羟自由基能力进行研究,并初步鉴定果皮脂溶性物质的化学成分。[结果]南五味子果皮、果肉的脂溶性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抑菌圈分别为19.39、18.28 mm;南五味子果皮、果肉、种子的脂溶性物质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抗菌作用,抑菌圈分别为32.87、19.54、7.52 mm。南五味子多糖、果肉和种子的脂溶性物质,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分别为4 011.48、3 079.01、1 082.66 U/m L。[结论]南五味子果实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及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南五味子可作为一种野生水果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五味子 果实 抗羟自由基 抗菌 多糖 脂溶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史辉 郑玉平 +1 位作者 阮少江 陈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3,共5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枇杷多酚氧化酶(PPO)的特性,包括不同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抑制剂对PPO活性的影响,以及PPO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枇杷PPO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20℃;最适pH值为6.4;Km为0.020mol/L,Vm为10.49ΔA/min·g·FW...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枇杷多酚氧化酶(PPO)的特性,包括不同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抑制剂对PPO活性的影响,以及PPO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枇杷PPO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20℃;最适pH值为6.4;Km为0.020mol/L,Vm为10.49ΔA/min·g·FW;80℃热处理50s可钝化PPO的活性;抗坏血酸和亚硫酸钠为强烈抑制剂,质量分数为4227mg/kg·FW的抗坏血酸和4537mg/kg·FW的亚硫酸钠能有效抑制PPO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多酚氧化酶 特性 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低盐养殖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和遗传力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伟卿 阮少江 +4 位作者 张艺 刘招坤 尹飞 单秀娟 罗芬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2,共5页
通过对选育大黄鱼进行低盐养殖,采用通径系数分析了12月龄低盐养殖大黄鱼体高、体长和体质量的相关性并估算遗传力。试验结果表明,低盐养殖大黄鱼体长与体质量的相关关系(0.957)最大,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0.658)最高;建立大黄鱼低盐... 通过对选育大黄鱼进行低盐养殖,采用通径系数分析了12月龄低盐养殖大黄鱼体高、体长和体质量的相关性并估算遗传力。试验结果表明,低盐养殖大黄鱼体长与体质量的相关关系(0.957)最大,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0.658)最高;建立大黄鱼低盐养殖模式多元回归方程为m=-143.694+13.062L(r2=0.959),经显著性检验,体长对体质量的偏回归系数及回归常数均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P<0.01);分析低盐养殖大黄鱼体高、体长和体质量的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623、0.681和0.363均明显高于自然海水养殖大黄鱼的体高(0.178)、体长(0.548)和体质量(0.110)。低盐环境养殖的大黄鱼选育子代可以更好的继承亲本性状,应进行大黄鱼抗低盐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低盐 生长性状 相关关系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参白茶水提物抗疲劳功效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爱平 林跃鑫 +1 位作者 周逢芳 蔡彬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98-100,共3页
研究太子参白茶水提物的抗疲劳功效。将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剂量组分别灌胃0.5、1、2 g/kg bw·d的太子参白茶,灌胃给药30 d后,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肝糖元(LG),血清尿素(BUN),血乳酸(BLA)。结果表明:各剂量组... 研究太子参白茶水提物的抗疲劳功效。将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剂量组分别灌胃0.5、1、2 g/kg bw·d的太子参白茶,灌胃给药30 d后,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肝糖元(LG),血清尿素(BUN),血乳酸(BLA)。结果表明:各剂量组负重游泳时间均有显著增加,延长率分别为36.5%、41.9%、114.3%;肝糖元含量均有显著提高,增加率分别为54.7%、57.6%、75.5%;血清尿素和血乳酸含量均有明显降低,降低率分别为13.4%、14.3%、3.2%和18.5%、12.7%、14.4%。证明太子参白茶水提物具有有良好的抗疲劳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白茶 抗疲劳 负重游泳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参白茶水提物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逢芳 蔡彬新 +1 位作者 林跃鑫 林金科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1,共4页
采用预防性高血脂动物模型试验方法考察太子参白茶降血脂作用。结果发现,太子参白茶能有效降低高血脂大鼠的体重(P<0.05),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和apo B值,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和apo... 采用预防性高血脂动物模型试验方法考察太子参白茶降血脂作用。结果发现,太子参白茶能有效降低高血脂大鼠的体重(P<0.05),能显著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和apo B值,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和apo A-I值,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太子参白茶还能显著降低肝脏中脂质过氧化物(MDA)(P<0.01),但对肝脏指数的影响不明显。结果表明太子参白茶对高脂饮食所致大鼠血脂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有效预防高血脂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白茶 降血脂 预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海捕野生大黄鱼精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芬 黄伟卿 +4 位作者 阮少江 李进寿 陈小小 阮俊峰 周逢芳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4-817,共4页
给7尾体质量325~520g的成熟海捕野生大黄鱼人工催产后采精液,在20℃(室温)和4℃(冰箱)下保存0、1、3、6、12、24、36h,以砂滤海水为激活剂,观察大黄鱼精子活力,以精子的激烈运动、摇尾运动、缓慢运动和寿命作为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给7尾体质量325~520g的成熟海捕野生大黄鱼人工催产后采精液,在20℃(室温)和4℃(冰箱)下保存0、1、3、6、12、24、36h,以砂滤海水为激活剂,观察大黄鱼精子活力,以精子的激烈运动、摇尾运动、缓慢运动和寿命作为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4℃和20℃下随保存时间的延长,精子活力逐渐减弱;4℃下保存24h、20℃下保存12h,精子仍具有激烈运动的能力;4℃下保存的3个运动阶段和寿命较20℃下均有所延长,4℃保存大黄鱼精子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 大黄鱼 精子活力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