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急诊胃肠痉挛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汤佳琪 陈胜荣 +1 位作者 黄家彬 林久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9期84-86,共3页
目的 观察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急诊胃肠痉挛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急诊收治的胃肠痉挛性腹痛患者86例,基于随机抽样的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 目的 观察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急诊胃肠痉挛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急诊收治的胃肠痉挛性腹痛患者86例,基于随机抽样的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疗效,腹痛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淀粉酶、脂肪酶水平、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79.07%(χ^(2)=7.242,P=0.007);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2组治疗后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及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93%vs. 18.61%)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73,P=0.787)。结论 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对急诊胃肠痉挛性腹痛患者有显著疗效和安全性,可加快患者腹痛缓解和消失速度,有效改善生化指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痉挛性腹痛 急诊患者 氢溴酸山莨菪碱注射液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部分拔甲术对嵌甲性甲沟炎急诊患者的疗效
2
作者 陈闽希 李承宁 +2 位作者 陈清军 钟清国 李享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部分拔甲术对于嵌甲性甲沟炎急诊治疗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嵌甲性甲沟炎患者,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拔甲术,观察组实施改良式部分拔甲术.比... 目的探讨改良式部分拔甲术对于嵌甲性甲沟炎急诊治疗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嵌甲性甲沟炎患者,随机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拔甲术,观察组实施改良式部分拔甲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术后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随访1年的复发率、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各项指标均较低(P均<0.05).结论在嵌甲性甲沟炎治疗时,应用改良式部分拔甲术可减轻炎症反应和术后疼痛感,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还可减少甲沟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甲性甲沟炎 改良式部分拔甲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磺胺嘧啶银敷料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时间和疗效的影响
3
作者 黄家彬 李承宁 +2 位作者 游蕴腾 陈闽希 林久饶 《海军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磺胺嘧啶银敷料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时间和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宁德市医院接收并治疗的126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1~126号,将奇数号63例患... 目的探究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磺胺嘧啶银敷料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时间和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宁德市医院接收并治疗的126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1~126号,将奇数号63例患者及偶数号63例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磺胺嘧啶银敷料治疗,试验组给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磺胺嘧啶银敷料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创面恢复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6.83%,61/63)高于对照组(77.78%,4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09,P<0.05)。试验组换药次数[(4.44±1.53)次]、创面溶痂时间[(15.35±2.29)d]均低于对照组[(9.16±2.23)次、(20.25±3.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创面面积减少量[(14.95±2.80)cm^(2)]高于对照组[(11.21±2.35)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2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原素(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CRP[(1.14±0.86)mg/L]、PCT[(4.07±0.56)μg/L]、IL-6[(61.54±25.33)ng/L]水平低于对照组[(2.11±0.75)mg/L、(4.96±0.71)μg/L、(84.48±24.7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9.52%,6/63)低于对照组(25.40%,1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磺胺嘧啶银敷料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能够提高疗效、加快创面恢复、改善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及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磺胺嘧啶银敷料 慢性难愈性创面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耿陈珠 伊丽珊 +1 位作者 林明星 江言建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18期179-182,共4页
目的分析探究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时选择应用不同给药方式所取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 目的分析探究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时选择应用不同给药方式所取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胰岛素应用期间选择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观察组则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症状缓解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低血糖发生概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血糖指标等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指标等数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6.45%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采取胰岛素治疗期间用药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也不同,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方式可以促进血酮体、尿酮体以及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可以有效减少胰岛素整体用药剂量,降低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不同给药方式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护理干预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道楠 范晓芳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8期170-173,177,共5页
目的分析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急诊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和观察组(急诊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并发... 目的分析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急诊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和观察组(急诊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酸中毒纠正时间(6.2±1.8)h短于对照组(8.4±2.2)h,观察组尿酮体转阴时间(12.6±4.2)h短于对照组(16.5±4.5)h,观察组住院时间(2.5±1.3)d均短于对照组(4.3±1.1)d,干预后观察组SAS(35.4±2.5)分、SDS(34.2±3.6)分评分低于对照组(43.6±2.8)分、(44.8±3.8)分,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其并发症的同时加快其恢复速度,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急诊综合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急诊护理措施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领 郑小玲 王珊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第17期166-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急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20年10月急诊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诊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急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20年10月急诊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诊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则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在总体健康、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角色、躯体角色上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前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前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急诊救治期间,积极分析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满意,值得急诊护理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低血糖昏迷 急诊 预防性护理 临床效果 生活质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用于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分析
7
作者 黄晓铃 邱陪凤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S02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用于急诊胸痛患者抢救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3247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324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予急诊绿...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用于急诊胸痛患者抢救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3247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急诊胸痛患者324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予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干预。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8.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82%(P<0.05)。观察组确诊、急诊室留观、转运、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抢救后3d大部分生活质量项目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抢救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9.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8.43%(P>0.05)。结论急诊绿色通道护理用于抢救急诊胸痛患者,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 胸痛 抢救成功率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联合应用分析
8
作者 姚志雪 钱成兴 +1 位作者 郭哲辉 姚志容 《海峡药学》 2024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目的为分析我院门诊新型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联合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我院2023年度门诊西药房开具新型降糖药的处方1000例,以其最常用药品种类及联合应用情况分析。结果我院门诊使... 目的为分析我院门诊新型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联合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随机抽取我院2023年度门诊西药房开具新型降糖药的处方1000例,以其最常用药品种类及联合应用情况分析。结果我院门诊使用的新型降糖药共12种,使用频率位列前三的新型降糖药是达格列净片(34.1%)、西格列汀片(24.5%)、维格列汀片(20.1%)。新型降糖药在我院门诊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以两联疗法最多,其中两药联合疗为383例(38.3%),三药联合疗为281例(28.1%),与BND(双胍类)的联合应用在三联疗法中占53%,在四联疗法中占81%。结论我院门诊新型降糖药的联合应用基本合理,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GLT-2抑制剂 DDP-4抑制剂 新型降糖药 GLP-1受体激动剂 联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应用加强急救护理管理的效果
9
作者 林晶 《吉林医学》 2025年第4期978-981,共4页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应用加强急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加强急救护理管理方案实施时间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管理)和观察组(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各250例,对比两组急救效率、急救成... 目的:分析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应用加强急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加强急救护理管理方案实施时间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管理)和观察组(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各250例,对比两组急救效率、急救成功率、预后效果及患者家属急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接诊评估时间、检查完成时间及接受正规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急救成功率、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家属急救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重症脑卒中患者具有极高死亡风险,因此考虑实施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可促进急救效率提高,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急救结局,促进预后改善,同时可更好满足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管理需求,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急救护理管理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邱婷婷 包章丽 +1 位作者 林芳芳 叶秋慧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69-171,175,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骨二科及急诊科住院且接受保守治疗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骨二科及急诊科住院且接受保守治疗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MBI、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预测模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昆 褚静宇 姚慧娟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2年第6期1324-1328,共5页
目的识别老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于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老年AP患者64例,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与非重症组。收集... 目的识别老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于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老年AP患者64例,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与非重症组。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值、血液指标值与CT指标值,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AP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并联合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重症组的合并症指数、C反应蛋白水平、降钙素原水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水平、CT严重指数均显著高于非重症组[CCI≥3∶57%vs 20%)、142(63~171)mg/L vs 57(28~89)mg/L、2.5(0.8~7.6)ng/mL vs 1.7(0.5~3.4)ng/mL、15(8~21)vs 8(5~14)、6(4~8)vs 4(2~6)](P<0.05),而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重症组[(31±5)g/L vs(36±6)g/L](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合并症指数(OR 5.333,95%CI 1.505~18.899)、C反应蛋白水平(OR 1.097,95%CI 1.032~1.167)、CT严重指数(OR 9.778,95%CI 2.511~38.073)是AP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基于上述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对AP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预测能力强(AUC=0.904、0.885),同时具有良好的一致性(Hosmer-Lemeshow,P=0.713、0.903)。结论老年AP患者的合并症指数、C反应蛋白水平、CT严重指数与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之间显著相关,结合3个指标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作为1个准确、快速的临床评估工具,具有一定临床诊治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胰腺炎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清军 陈胜荣 施增金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S01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70例,根据救治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院前急救,观察组... 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70例,根据救治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院前急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初级创伤救治模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现场救治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为5分占比及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胸痛持续时间、血气胸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5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结论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创伤救治模式 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 院前急救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制剂在我院门诊应用分析
13
作者 姚志雪 刘清平 +1 位作者 朱炜 姚志容 《海峡药学》 2023年第10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雾化吸入制剂在门诊的使用情况,为雾化吸入制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22年7月~12月门诊雾化吸入制剂的使用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抽取开具雾化吸入制剂处方1000张,以评估其应用科室、药物种... 目的分析我院雾化吸入制剂在门诊的使用情况,为雾化吸入制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22年7月~12月门诊雾化吸入制剂的使用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抽取开具雾化吸入制剂处方1000张,以评估其应用科室、药物种类、联合使用情况、临床诊断及合理性。结果我院雾化吸入制剂的应用主要涉及13个科室,其儿科占26.6%、呼吸科占11.2%;门诊常用的雾化吸入制剂主要有肾上腺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M胆碱受体阻滞剂和黏液溶解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联合用药率达51.7%;临床诊断为支气管炎34.6%、肺炎17.5%、哮喘12.7%等。结论我院门诊雾化吸入制剂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制剂 门诊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和磁共振弹性成像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脂肪变性分级的诊断性能比较
14
作者 陈坛寿 缪铃梅 施增金 《肝脏》 2023年第11期1356-1358,共3页
目的比较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磁共振弹性成像(MRE)对NAFLD肝脂肪变性分级的诊断性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4月在宁德市医院诊治的8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肝脂肪变性分级。所有... 目的比较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磁共振弹性成像(MRE)对NAFLD肝脂肪变性分级的诊断性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4月在宁德市医院诊治的8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理检查结果进行肝脂肪变性分级。所有患者均行SWE、MRE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NAFLD肝脂肪变性分级的诊断效能。结果F0、F1、F2、F3的Emean值分别为(6.34±0.65)kPa、(8.08±1.22)kPa、(10.95±1.34)kPa、(14.25±2.02)kPa,ADC值分别为(1.25±0.18)10^(-3) mm^(2)/s、(1.14±0.13)10^(-3) mm^(2)/s、(1.04±0.09)10^(-3) mm^(2)/s、(0.92±0.05)10^(-3) mm^(2)/s。随着肝脂肪变性分级的增加,Emean值逐渐升高,ADC值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E诊断不同肝脂肪变性分级的AUC分别为0.855、0.823、0.841、0.827,MRE诊断不同肝脂肪变性分级的AUC分别为0.901、0.897、0.911、0.927。结论相较于SWE,MRE诊断NAFLD肝脂肪变性分级的诊断效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脂肪变性分级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 磁共振弹性成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SA、PAP、尿肌氨酸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15
作者 吴周源 陈从其 +2 位作者 陈锦添 李智强 陈闽希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4年第6期972-975,共4页
目的 探讨尿肌氨酸、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PAP)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本院泌尿外科收治并诊断为PCa的60例患者作为PCa组,选取同期60例前列腺增生住院患者作为... 目的 探讨尿肌氨酸、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PAP)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本院泌尿外科收治并诊断为PCa的60例患者作为PCa组,选取同期60例前列腺增生住院患者作为前列腺增生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方法对三组研究对象的标本行肌氨酸含量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三组研究对象的PSA、PAP水平,比较各组间的肌氨酸含量及其与血清PSA及病理分级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SA、PAP和尿肌氨酸水平联合检测对PCa的诊断效能。结果 PCa组患者的血清PSA、PAP及尿肌氨酸水平较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清PSA、PAP及尿肌氨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leason评分结果显示:Gleason评分越高(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血清PSA、尿肌氨酸与PAP水平也越高(均P<0.05)。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SA、PAP和尿肌氨酸联合检测对PCa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结论 血清PSA、PAP、尿肌氨酸联合检测能够提高PCa的检测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可以用于PCa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 肌氨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