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EG-rhG-CSF预防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艳迪
陆滢
叶佩佩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587-590,593,共5页
目的观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效果及经济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化疗后即使用PEG-rhG-CSF的患者33例(初级预防组)...
目的观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效果及经济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化疗后即使用PEG-rhG-CSF的患者33例(初级预防组),后续化疗后使用PEG-rhG-CSF的患者21例(次级预防组),未预防性使用PEG-rhG-CSF的患者26例(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4个化疗周期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N)发生率、化疗及时率、完全缓解(CR)率以及住院时长和费用,同时观察PEG-rhG-CSF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初级预防组、次级预防组、对照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分别为6.06%、19.05%、42.31%,初级预防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初级预防组、次级预防组、对照组的FN发生率分别为6.06%、9.52%、30.77%,初级预防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初级预防组的化疗及时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次级预防组(80.9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组化疗后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初级预防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次级预防组与对照组比较、初级预防组与次级预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与PEG-rhG-CSF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为5.56%。结论在DLBCL患者化疗中预防性使用PEG-rhG-CSF,能够有效降低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FN发生率,确保化疗及时进行,且具有成本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粒细胞缺乏
预防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伯基特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尔
裴仁治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9年第10期631-634,共4页
伯基特淋巴瘤(BL)是一种起源于B细胞生发中心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分为地方性、散发性和免疫缺陷相关性三类。其特征是c-myc易位到Ig位点的高活性转录区引起的c-myc表达失调,最终导致细胞过度增殖和肿瘤快速发展。但...
伯基特淋巴瘤(BL)是一种起源于B细胞生发中心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分为地方性、散发性和免疫缺陷相关性三类。其特征是c-myc易位到Ig位点的高活性转录区引起的c-myc表达失调,最终导致细胞过度增殖和肿瘤快速发展。但单独的myc失调不足以阐明BL的发病机制和疾病进展。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BL致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有望为BL的临床诊断及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瘤
表观基因组
疱疹病毒4型
人
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PEG-rhG-CSF预防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艳迪
陆滢
叶佩佩
机构
宁波大学
医学院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出处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587-590,593,共5页
文摘
目的观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效果及经济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次化疗后即使用PEG-rhG-CSF的患者33例(初级预防组),后续化疗后使用PEG-rhG-CSF的患者21例(次级预防组),未预防性使用PEG-rhG-CSF的患者26例(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4个化疗周期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N)发生率、化疗及时率、完全缓解(CR)率以及住院时长和费用,同时观察PEG-rhG-CSF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初级预防组、次级预防组、对照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分别为6.06%、19.05%、42.31%,初级预防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初级预防组、次级预防组、对照组的FN发生率分别为6.06%、9.52%、30.77%,初级预防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初级预防组的化疗及时率(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5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次级预防组(80.9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组化疗后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初级预防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次级预防组与对照组比较、初级预防组与次级预防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与PEG-rhG-CSF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为5.56%。结论在DLBCL患者化疗中预防性使用PEG-rhG-CSF,能够有效降低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FN发生率,确保化疗及时进行,且具有成本效益。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粒细胞缺乏
预防
经济效益
Keywords
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DLBCL
Neutropenia
Prevention
Economic benefits
分类号
R733.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伯基特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尔
裴仁治
机构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鄞州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出处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9年第10期631-634,共4页
文摘
伯基特淋巴瘤(BL)是一种起源于B细胞生发中心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分为地方性、散发性和免疫缺陷相关性三类。其特征是c-myc易位到Ig位点的高活性转录区引起的c-myc表达失调,最终导致细胞过度增殖和肿瘤快速发展。但单独的myc失调不足以阐明BL的发病机制和疾病进展。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BL致癌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研究,有望为BL的临床诊断及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瘤
表观基因组
疱疹病毒4型
人
分子生物学
Keywords
Burkitt lymphoma
Epigenomics
Herpesvirus 4,human
Molecular biology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EG-rhG-CSF预防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效果观察
杨艳迪
陆滢
叶佩佩
《浙江医学》
CAS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伯基特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陈尔
裴仁治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9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