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吡啶铱配合物的合成及谱学性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羡春 徐清 +1 位作者 王丽 张瑞丰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9年第2期251-254,共4页
利用2-苯基吡啶(ppy)、三水合氯化铱(IrCl3·H2O)和对乙烯基苯甲酸(VBA)配位,得到铱配位物Ir(ppy)2(VBA),并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及1H NMR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还研究了其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00nm和45... 利用2-苯基吡啶(ppy)、三水合氯化铱(IrCl3·H2O)和对乙烯基苯甲酸(VBA)配位,得到铱配位物Ir(ppy)2(VBA),并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及1H NMR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还研究了其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00nm和450nm处存在单重态和三重态的吸收峰,在528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磷光发射峰,显示为一种绿色磷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材料 重金属配合物 三重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吡啶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清琪 徐清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1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分别以2-苯基吡啶(ppy)和2-(对甲苯基)吡啶(ptpy)为配体,与三水合氯化铱(IrCl3.H2O)、3-(4-甲基)苯乙烯-2,4-戊二酮(MSPD)配位,得到铱(Ⅲ)配位物Ir(ppy)2(MSPD)和Ir(ptpy)2(MSPD).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1H NM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此... 分别以2-苯基吡啶(ppy)和2-(对甲苯基)吡啶(ptpy)为配体,与三水合氯化铱(IrCl3.H2O)、3-(4-甲基)苯乙烯-2,4-戊二酮(MSPD)配位,得到铱(Ⅲ)配位物Ir(ppy)2(MSPD)和Ir(ptpy)2(MSPD).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1H NM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还研究了其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配位物Ir(ptpy)2(MSPD)和Ir(ppy)2(MSPD)均具有明显的金属-配体电荷转移吸收(MLCT),且分别在522 nm、530 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磷光发射峰,有望在电致发光方面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材料 重金属配合物 三重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Pt磁性纳米颗粒的化学制备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潘仲彬 刘进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29,共7页
化学法制备FePt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优点,可以精确有效地控制颗粒的大小、尺寸分布以及良好的结晶性和稳定性而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概述了近年来FePt纳米粒子的化学制备方法,包括高温热解还原法、多元醇还原法、溶胶-凝胶法、模板法、... 化学法制备FePt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优点,可以精确有效地控制颗粒的大小、尺寸分布以及良好的结晶性和稳定性而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概述了近年来FePt纳米粒子的化学制备方法,包括高温热解还原法、多元醇还原法、溶胶-凝胶法、模板法、微乳液法、湿化学还原法和电化学沉积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PT 纳米颗粒 结构 化学制备方法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红色磷光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叶世俊 徐清 +1 位作者 刘羡春 王清琪 《广州化工》 CAS 2010年第1期3-4,16,共3页
以2-(2’-苯并噻吩基)吡啶(btp)、对乙烯基苯甲酸(VBA)为原料,通过与水合三氯化铱(IrCl3·3H2O)配合,得到了一种新型铱(Ⅲ)配合物Ir(btp)2(VBA),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及^1HNMR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 以2-(2’-苯并噻吩基)吡啶(btp)、对乙烯基苯甲酸(VBA)为原料,通过与水合三氯化铱(IrCl3·3H2O)配合,得到了一种新型铱(Ⅲ)配合物Ir(btp)2(VBA),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及^1HNMR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其UV—Vis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03和462nm处存在单重态和三重态的吸收峰,在630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磷光发射峰,是一种新型红色磷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材料 重金属配合物 三重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的高应变率塑性变形及纳米化
5
作者 屠风华 潘晶 刘新才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9年第3期414-418,共5页
塑性变形方法是目前研究与制备金属纳米晶材料的技术方法之一,包括低应变率变形和高应变率变形2种.作者对金属材料在表面机械研磨和高能球磨这2种高应变率塑性变形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演化及纳米晶形成机理的研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旨... 塑性变形方法是目前研究与制备金属纳米晶材料的技术方法之一,包括低应变率变形和高应变率变形2种.作者对金属材料在表面机械研磨和高能球磨这2种高应变率塑性变形条件下的微观组织演化及纳米晶形成机理的研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更好地理解该力学条件下金属材料的纳米化现象,以促进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变率塑性变形 微观组织演化 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变形纳米复合磁体 被引量:3
6
作者 郭鹏举 刘新才 +2 位作者 潘晶 李勇 崔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7-381,共5页
综述了采用热变形工艺制备的具有较高磁性能和良好温度稳定性的两类纳米复合磁体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工艺参数和成分对纳米复合磁体的微结构、磁性能和温度稳定性的影响。目前,采用热变形工艺制备的纳米复合磁体的最佳磁能积高达438kJ/m3。
关键词 热变形 各向异性 双合金 温度稳定性 纳米复合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物激光晶体及其在固体激光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武安华 徐军 +1 位作者 陈红兵 侍敏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3,共6页
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光基质材料,氟化物激光晶体在固体激光器的研究和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其他激光介质相比,氟化物激光晶体具有自发荧光寿命长、折射率受温度影响小、热透镜效应小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决定了其在固体激光器领... 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光基质材料,氟化物激光晶体在固体激光器的研究和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其他激光介质相比,氟化物激光晶体具有自发荧光寿命长、折射率受温度影响小、热透镜效应小等优点,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决定了其在固体激光器领域特殊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介绍现在广泛应用于各类激光器的氟化物激光晶体的性能与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氟化物激光晶体未来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激光晶体 固体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H_2O)_6(bpdc)_2]·3.75H_2O的原位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8
作者 王美丽 王邃 魏丹毅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9年第2期245-250,共6页
室温下,Co(NO3)2·6H2O与1,10–邻菲罗啉–5,6–二酮(pdon)的水溶液进行原位反应,得到一维链状配合物晶体{[Co2(H2O)6(bpdc)2]·3.75H2O}n(bpdc=2,2'–联吡啶–3,3'–二羧酸).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 室温下,Co(NO3)2·6H2O与1,10–邻菲罗啉–5,6–二酮(pdon)的水溶液进行原位反应,得到一维链状配合物晶体{[Co2(H2O)6(bpdc)2]·3.75H2O}n(bpdc=2,2'–联吡啶–3,3'–二羧酸).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8.001(4),b=11.336(2),c=18.192(4),β=118.88(3)°,V=32501(2)3,Dcalc=1.578 g·cm-3.每个钴(Ⅱ)离子与周围2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构型,并通过bpdc连接形成沿b轴无限延伸的手性螺旋链.在整个晶体结构中,这些链以准一维堆积方式排列,相互之间存在广泛的氢键作用.同时,电化学分析表明: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中,该配合物在-0.6~0.6V电压范围内具有电化学活性,电极反应为准可逆的Co(Ⅲ)与Co(Ⅱ)的氧化还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配合物 2 2'–联吡啶–3 3'–二羧酸 1 10–邻菲罗啉–5 6–二酮 晶体结构 手性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1_0相Fe/Co基磁性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真荣 刘进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41-4048,共8页
面心四方(fct)结构的L1_0相Fe/Co基磁性纳米粒子具有高的磁晶各向异性、极小的超顺磁临界尺寸、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在生物医药、数据存储、磁流体、催化、永磁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成为当前纳米科技研究的热点。针对近年来L1_0相F... 面心四方(fct)结构的L1_0相Fe/Co基磁性纳米粒子具有高的磁晶各向异性、极小的超顺磁临界尺寸、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在生物医药、数据存储、磁流体、催化、永磁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成为当前纳米科技研究的热点。针对近年来L1_0相Fe/Co基磁性纳米粒子的化学制备方法进行了概述分析,并介绍了化学无序的面心立方(fcc)结构Fe/Co基纳米粒子在有序化退火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o基纳米粒子 化学制备方法 退火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Fe-B基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矫顽力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柱柏 刘新才 +2 位作者 潘晶 张辉 张文旺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68-1874,共7页
重点探讨Nd-Fe-B基纳米复合永磁材料晶间交换耦合作用对有效各向异性和矫顽力的影响,对Nd-Fe-B基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矫顽力机制进行讨论分析。硬磁相之间的耦合在反磁化场作用下将促进畴壁位移和磁距反转,不利于提高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矫... 重点探讨Nd-Fe-B基纳米复合永磁材料晶间交换耦合作用对有效各向异性和矫顽力的影响,对Nd-Fe-B基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矫顽力机制进行讨论分析。硬磁相之间的耦合在反磁化场作用下将促进畴壁位移和磁距反转,不利于提高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矫顽力,在晶间形成适当的非磁性相减弱硬磁相之间的耦合作用可一定程度地提高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矫顽力。除形核场、自钉扎作用外,晶粒内部缺陷的钉扎效应能阻止反磁化畴壁的位移,可进一步提高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矫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FE-B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矫顽力机制 研究进展 Permanent Magnets Based Coercivity Mechanism Progress 交换耦合作用 有效各向异性 硬磁相 反磁化 位移 讨论分析 内部缺陷 晶间 非磁性相 钉扎作用 畴壁 形核场
原文传递
NdFeB基纳米双相复合永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仲彬 刘进军 +2 位作者 尹鸿运 潘晶 刘新才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98,共7页
介绍了近年来NdFeB基纳米双相复合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从纳米复合双相材料的耦合机制和矫顽力机制等理论方面进行了总结,包括晶粒交换耦合作用、成核理论、钉扎理论、成分关系理论、自钉扎理论、晶体内部缺陷钉扎作用、脱溶相对主... 介绍了近年来NdFeB基纳米双相复合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从纳米复合双相材料的耦合机制和矫顽力机制等理论方面进行了总结,包括晶粒交换耦合作用、成核理论、钉扎理论、成分关系理论、自钉扎理论、晶体内部缺陷钉扎作用、脱溶相对主相晶粒钉扎作用等相关理论,然后从元素替代、掺杂元素对双相复合材料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双相复合磁体 交换耦合作用 矫顽力机制 元素替代 元素掺杂
原文传递
Pr系MgCu_2型超磁致伸缩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尹鸿运 刘进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75-1280,共6页
Pr系MgCu2型超磁致伸缩材料由于其含有廉价轻稀土元素Pr,并且具有优良的磁致伸缩性能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这类材料在元素替代和成分调整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制备工艺对材料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其单晶和取向多晶的制备方法。
关键词 磁致伸缩 轻稀土Pr MgCu2型结构 制备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