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及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郑磊 贾立永 +1 位作者 干宁 王前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4期284-288,共5页
实验室检测是诊断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可以从基因水平、蛋白水平和细胞水平进行检测。本文对HIV感染诊断的各种方法及进展作一概述。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实验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痕量元素高吸附性多孔聚合物的制备
2
作者 江丽芳 王铁飞 侯琳熙 《广东化工》 CAS 2009年第12期18-20,共3页
文章利用逐步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环氧树脂基整体式多孔聚合物。以二乙烯三胺作固化剂,以聚乙二醇作致孔剂,与环氧树脂反应得到环氧树脂基整体式多孔聚合物。重点考察了致孔剂的种类、三者的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整体... 文章利用逐步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环氧树脂基整体式多孔聚合物。以二乙烯三胺作固化剂,以聚乙二醇作致孔剂,与环氧树脂反应得到环氧树脂基整体式多孔聚合物。重点考察了致孔剂的种类、三者的比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整体式多孔聚合物孔径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优化条件下制备得聚合物对痕量离子Au(III)、Pt(IV)和Pd(IV)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式多孔材料 环氧树脂 制备 聚乙二醇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Fe_3O_4磁性纳米材料分散固相萃取环境水样中的己烯雌酚 被引量:13
3
作者 危晶 何奕轩 王邃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23-1228,共6页
合成了石墨烯/Fe3O4磁性纳米材料(G/Fe3O4),并以此作为吸附剂,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环境水样中己烯雌酚(DES)的新方法。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对吸附剂进行表征。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盐类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 合成了石墨烯/Fe3O4磁性纳米材料(G/Fe3O4),并以此作为吸附剂,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环境水样中己烯雌酚(DES)的新方法。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对吸附剂进行表征。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盐类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pH值为7.0,吸附时间为20 min,吸附率最高可达88.2%。无水乙醇可有效洗脱吸附在石墨烯/Fe3O4磁性纳米材料表面的己烯雌酚,回收后的吸附剂可再利用。石墨烯/Fe3O4磁性纳米材料对己烯雌酚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其最大吸附容量为79.6 mg/g,Langmuir吸附平衡常数为5.39 mL/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Fe3O4磁性纳米材料 合成 己烯雌酚 吸附 洗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Pt/巯基丁二酰胺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活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干宁 王鲁雁 +2 位作者 李天华 王峰 江千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5-920,共6页
利用电沉积法将纳米Pt固定在巯基丁二酰胺铜(II)自组装金电极(Au/CuL)表面,制备了一种纳米催化电极(Au/CuL/nanoPt).分别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光电子能谱(XPS),表面红外光谱(FT-IR)及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对电极... 利用电沉积法将纳米Pt固定在巯基丁二酰胺铜(II)自组装金电极(Au/CuL)表面,制备了一种纳米催化电极(Au/CuL/nanoPt).分别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光电子能谱(XPS),表面红外光谱(FT-IR)及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对电极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CuL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并对H2O2的还原具有电催化作用,纳米Pt可以显著增强这种催化性能.在30℃、0.02mol·L-1PBS缓冲液(pH=6.0)中检测H2O2,在0.00125-0.16mmol·L-1浓度范围呈现线性响应,相关系数为0.9960(信噪比为3),检测极限为0.3μmol·L-1.该电极对H2O2电流响应灵敏度高(0.312mA·cm-2·mmol-1·L)、检测迅速(4.3s)、稳定性好(对46μmol·L-1和2.8mmol·L-1的H2O2连续测10次,变异系数分别为3.1%和3.9%;保存70d后对10μmol·L-1H2O2的响应为初始响应的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Pt修饰电极 巯基丁二酰胺铜(II) 电催化还原 H2O2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氟代三苯胺衍生物的合成和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清 熊威 +1 位作者 王清琪 干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00-503,共4页
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新型氟代三苯胺衍生物——N,N,N′,N′-四苯基-[2′,2″,3′,3″,5′,5″,6′,6″-八氟对四联苯]-4,4″′-二胺(OFTPA)。通过元素分析、熔点测定、红外光谱和1 H NMR谱等手段对OFTPA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主要的... 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新型氟代三苯胺衍生物——N,N,N′,N′-四苯基-[2′,2″,3′,3″,5′,5″,6′,6″-八氟对四联苯]-4,4″′-二胺(OFTPA)。通过元素分析、熔点测定、红外光谱和1 H NMR谱等手段对OFTPA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主要的红外光谱吸收峰和1 H NMR谱带进行了归属分析。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循环伏安法(CV)对OFTPA的电子能级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结果表明,OFTPA薄膜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为355nm,光学带隙(Eg)为3.09eV。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OFTPA薄膜在365nm紫外光的激发下,产生发光峰波长在448nm附近、半峰宽(FWHM)为68nm的蓝光发射,色纯度高,有望成为优良的蓝光发射材料。循环伏安法测定结果表明,OFTPA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能级为-5.41eV,最低空轨道(LUMO)能级为-2.32eV,具有良好的空穴传输性能。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胺 氟代作用 合成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掺杂弛豫铁电材料PMNT的单晶生长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向军涛 杜鹏 +4 位作者 罗来慧 方义权 赵学洋 胡旭波 陈红兵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按照0.71Pb(Mg1/3Nb2/3)O3-0.26Pb Ti O3-0.03Pb(Er1/2Nb1/2)O3化学式所示组分比例,采用分步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出Er3+掺杂PMNT多晶,通过熔体坩埚下降法生长出尺寸φ25 mm×100 mm的Er3+掺杂PMNT晶体,Er3+离子以三元固溶体组元方式被... 按照0.71Pb(Mg1/3Nb2/3)O3-0.26Pb Ti O3-0.03Pb(Er1/2Nb1/2)O3化学式所示组分比例,采用分步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出Er3+掺杂PMNT多晶,通过熔体坩埚下降法生长出尺寸φ25 mm×100 mm的Er3+掺杂PMNT晶体,Er3+离子以三元固溶体组元方式被掺杂进入钙钛矿相铁电体晶格;测试了Er3+掺杂PMNT晶片的介电、压电与铁电性能以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结果表明,Er3+掺杂PMNT晶体呈现跟三方相纯PMNT晶体相近的介电、压电与铁电性能;在980 nm激发光作用下,该掺杂晶体呈现出Er3+离子特有的较强上转换荧光发射,并且极化后掺杂晶体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掺杂PMNT晶体 单晶生长 坩埚下降法 电学性能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高致密度碳化硅陶瓷制备工艺研究——机械搅拌与高能球磨 被引量:4
7
作者 水淼 方锡成 +4 位作者 舒杰 宋岳 王青春 黄锋涛 任元龙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8-473,共6页
为降低工业生产高致密度碳化硅陶瓷成本,优化工艺条件,本文对比了机械混合及高能球磨方法制备前驱粉体对陶瓷烧结体的特性影响。详细探讨了制备工艺条件、粉体配比等因素与陶瓷烧结体的收缩率、体密度、失重率等特性的关系。提出了两种... 为降低工业生产高致密度碳化硅陶瓷成本,优化工艺条件,本文对比了机械混合及高能球磨方法制备前驱粉体对陶瓷烧结体的特性影响。详细探讨了制备工艺条件、粉体配比等因素与陶瓷烧结体的收缩率、体密度、失重率等特性的关系。提出了两种方法差异的实质及与之相应的升温程式,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烧结助剂 高能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整体材料在固相萃取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海龙 王邃 +3 位作者 郭智勇 王美丽 陈丹峰 魏丹毅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08年第3期131-134,141,共5页
分子印迹整体柱结合了分子印迹技术高的分子识别选择性能和整体柱制备过程简单、易于修饰改性、重复性好以及传质速度快等优点,是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沿课题之一。主要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整体材料在与高效液相色... 分子印迹整体柱结合了分子印迹技术高的分子识别选择性能和整体柱制备过程简单、易于修饰改性、重复性好以及传质速度快等优点,是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沿课题之一。主要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整体材料在与高效液相色谱和毛细管液相色谱法联用技术方面的应用,以及在固相微萃取中的应用,展望了分子印迹整体材料在固相萃取方面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整体柱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蓝色磷光嘧啶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2
9
作者 葛国平 李春艳 郭海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1-595,共5页
设计并合成了以2-(2,4-二氟苯基)嘧啶(DFPPM)为主配体的两种新型二嗪铱配合物[(DFPPM)2IrCl-(PPh3)](Ph:苯基)和[(DFPPM)2Ir(CN)(PPh3)],用核磁共振(NMR)和质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对其光学性质... 设计并合成了以2-(2,4-二氟苯基)嘧啶(DFPPM)为主配体的两种新型二嗪铱配合物[(DFPPM)2IrCl-(PPh3)](Ph:苯基)和[(DFPPM)2Ir(CN)(PPh3)],用核磁共振(NMR)和质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光致发光光谱结果显示:配合物[(DFPPM)2IrCl(PPh3)]的发射峰波长为472 nm和489 nm;而配合物[(DFPPM)2Ir(CN)(PPh3)]的发射峰波长为447 nm和472 nm,1931CIE色度坐标为(0.14,0.15),是一种深蓝色磷光材料。以[(DFPPM)2Ir-(CN)(PPh3)]为客体材料、PVK为主体材料制备了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了其电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电致发光光谱与光致发光光谱相比有较大程度的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嗪铱配合物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磷光材料 蓝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铱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清 刘羡春 +1 位作者 侯琳熙 肖通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80-1782,1786,共4页
利用2-对甲苯基吡啶(ptpy)、对乙烯基苯甲酸(VBA)和三水合氯化铱(IrCl3·H2O)配位,得到了铱配合物单体Ir(ptpy)2(VBA),再将其与乙烯基咔唑共聚制得了一种含铱配合物的新型聚合物。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和1H NMR谱等对Ir(ptpy)-2(... 利用2-对甲苯基吡啶(ptpy)、对乙烯基苯甲酸(VBA)和三水合氯化铱(IrCl3·H2O)配位,得到了铱配合物单体Ir(ptpy)2(VBA),再将其与乙烯基咔唑共聚制得了一种含铱配合物的新型聚合物。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和1H NMR谱等对Ir(ptpy)-2(VBA)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凝胶色谱仪(GPC)测试结果表明,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Mn)为8230。此外还研究了Ir(ptpy)2(VBA)和聚合物的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PL)光谱。光致发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聚合物在固态时,主体咔唑基团向客体铱配合物基团有着较为有效的能量转移。聚合物在501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磷光发射峰,是一种绿色磷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材料 聚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吡啶铱配合物的合成及谱学性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羡春 徐清 +1 位作者 王丽 张瑞丰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9年第2期251-254,共4页
利用2-苯基吡啶(ppy)、三水合氯化铱(IrCl3·H2O)和对乙烯基苯甲酸(VBA)配位,得到铱配位物Ir(ppy)2(VBA),并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及1H NMR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还研究了其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00nm和45... 利用2-苯基吡啶(ppy)、三水合氯化铱(IrCl3·H2O)和对乙烯基苯甲酸(VBA)配位,得到铱配位物Ir(ppy)2(VBA),并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及1H NMR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还研究了其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00nm和450nm处存在单重态和三重态的吸收峰,在528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磷光发射峰,显示为一种绿色磷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材料 重金属配合物 三重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SiO_2载体制备La_(0.8)Sr_(0.2)CoO_3及其对NO+CO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磊 王丽 +1 位作者 陈剑飞 张瑞丰 《工业催化》 CAS 2011年第3期29-34,共6页
以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大孔SiO_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通过控制浸渍液浓度的不同原位制备不同负载率的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_(0.8)Sr_(0.2)CoO_3/SiO_2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表... 以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大孔SiO_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通过控制浸渍液浓度的不同原位制备不同负载率的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_(0.8)Sr_(0.2)CoO_3/SiO_2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载体表面均匀负载La_(0.8)Sr_(0.2)CoO_3,且随着负载率增加,样品比表面积下降。考察不同负载率的La_(0.8)Sr_(0.2)CoO_3/SiO_2样品对NO+CO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比表面积和结晶度相比,负载率在该催化实验体系中是影响最大的因素,综合催化效果最好的样品负载La_(0.8)Sr_(0.2)CoO_3质量分数为5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大孔SiO2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0.8Sr0.2CoO3 负载率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吡啶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清琪 徐清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1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分别以2-苯基吡啶(ppy)和2-(对甲苯基)吡啶(ptpy)为配体,与三水合氯化铱(IrCl3.H2O)、3-(4-甲基)苯乙烯-2,4-戊二酮(MSPD)配位,得到铱(Ⅲ)配位物Ir(ppy)2(MSPD)和Ir(ptpy)2(MSPD).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1H NM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此... 分别以2-苯基吡啶(ppy)和2-(对甲苯基)吡啶(ptpy)为配体,与三水合氯化铱(IrCl3.H2O)、3-(4-甲基)苯乙烯-2,4-戊二酮(MSPD)配位,得到铱(Ⅲ)配位物Ir(ppy)2(MSPD)和Ir(ptpy)2(MSPD).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1H NM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此外还研究了其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配位物Ir(ptpy)2(MSPD)和Ir(ppy)2(MSPD)均具有明显的金属-配体电荷转移吸收(MLCT),且分别在522 nm、530 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磷光发射峰,有望在电致发光方面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材料 重金属配合物 三重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聚合硫酸铁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雄 《胶体与聚合物》 2008年第3期24-24,37,共2页
介绍了液体和固态聚合硫酸铁(PFS)的制备新工艺,研究了各自的净水絮凝性能。比较发现液体PFS制备简单,应用性能和经济效益更好。
关键词 聚合硫酸铁 真空干燥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型大孔/介孔PDA/SiO_2复合材料固定化漆酶及其在染料降解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庞乾辉 吴一鑫 +2 位作者 俞丽萍 张辉 梁云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8-1026,共9页
用硬模板法制得具有三维连续贯通孔道结构的整体型大孔/介孔SiO_2,通过多巴胺(DA)在大孔/介孔SiO_2孔道表面的原位氧化聚合,制得聚多巴胺(PDA)功能化修饰的整体型大孔/介孔复合材料(PDA/SiO_2)。应用SEM、BET、FTIR和TG等技术对修饰前... 用硬模板法制得具有三维连续贯通孔道结构的整体型大孔/介孔SiO_2,通过多巴胺(DA)在大孔/介孔SiO_2孔道表面的原位氧化聚合,制得聚多巴胺(PDA)功能化修饰的整体型大孔/介孔复合材料(PDA/SiO_2)。应用SEM、BET、FTIR和TG等技术对修饰前后的材料进行表征。以PDA/SiO_2为载体固定诺维信工业级漆酶,系统研究了pH、固定化时间、漆酶初始浓度及温度对漆酶固定化的影响;以偶氮荧光桃红作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固定化漆酶对染料的催化降解性能。结果显示,在漆酶浓度为80mg/mL、pH为4.0、固定化时间为6h及固定化温度为25℃时,固定化漆酶酶活达到最高(348.9U/g)。在偶氮荧光桃红浓度为10mg/L、pH为7.0、温度为30℃、降解时间为8h时,固定化漆酶对偶氮荧光桃红脱色率≥99.9%,且固定化漆酶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型 大孔/介孔PDA/SiO2 固定化 漆酶 降解 偶氮荧光桃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固化型有机氟硅防污涂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俊凤 徐清 周成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69,共3页
使用氟硅氧烷交联剂,与基料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催化下室温交联固化制备了有机氟硅防污涂膜。对该涂膜表面氟含量、表面形貌、与水接触角等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并通过抑藻实验测试了涂膜的防污性能。结果表明... 使用氟硅氧烷交联剂,与基料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催化下室温交联固化制备了有机氟硅防污涂膜。对该涂膜表面氟含量、表面形貌、与水接触角等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并通过抑藻实验测试了涂膜的防污性能。结果表明:氟硅氧烷交联剂对有机硅涂膜的性能影响效果较为显著,当氟硅氧烷交联剂用量为11.60%时,有机氟硅涂膜表面氟含量达到6.87%,接触角达到140.92°。抑藻性能测试中发现,当氟硅氧烷交联剂用量为11.60%时,与有机硅涂膜相比,有机氟硅涂膜对颗石藻的吸附量减少了86.67%,防污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氟硅氧烷交联剂 室温固化 防污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整体式多孔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于痕量元素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鸿 侯琳熙 +1 位作者 王邃 张瑞丰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8年第4期542-546,共5页
利用逐步聚合反应,以二乙烯三胺为固化剂、聚乙二醇作为致孔剂与环氧树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在一定的反应温度情况下,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环氧树脂基整体式多孔聚合物.重点研究了致孔剂的种类、三者的比例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整体式多孔... 利用逐步聚合反应,以二乙烯三胺为固化剂、聚乙二醇作为致孔剂与环氧树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在一定的反应温度情况下,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环氧树脂基整体式多孔聚合物.重点研究了致孔剂的种类、三者的比例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整体式多孔聚合物制备中孔径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此聚合物对痕量离子Au(III)、Pt(IV)、Pd(IV)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式多孔材料 环氧树脂 制备 聚乙二醇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Pt磁性纳米颗粒的化学制备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仲彬 刘进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29,共7页
化学法制备FePt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优点,可以精确有效地控制颗粒的大小、尺寸分布以及良好的结晶性和稳定性而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概述了近年来FePt纳米粒子的化学制备方法,包括高温热解还原法、多元醇还原法、溶胶-凝胶法、模板法、... 化学法制备FePt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优点,可以精确有效地控制颗粒的大小、尺寸分布以及良好的结晶性和稳定性而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概述了近年来FePt纳米粒子的化学制备方法,包括高温热解还原法、多元醇还原法、溶胶-凝胶法、模板法、微乳液法、湿化学还原法和电化学沉积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PT 纳米颗粒 结构 化学制备方法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红色磷光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世俊 徐清 +1 位作者 刘羡春 王清琪 《广州化工》 CAS 2010年第1期3-4,16,共3页
以2-(2’-苯并噻吩基)吡啶(btp)、对乙烯基苯甲酸(VBA)为原料,通过与水合三氯化铱(IrCl3·3H2O)配合,得到了一种新型铱(Ⅲ)配合物Ir(btp)2(VBA),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及^1HNMR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 以2-(2’-苯并噻吩基)吡啶(btp)、对乙烯基苯甲酸(VBA)为原料,通过与水合三氯化铱(IrCl3·3H2O)配合,得到了一种新型铱(Ⅲ)配合物Ir(btp)2(VBA),通过元素分析、FT—IR光谱及^1HNMR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其UV—Vis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在403和462nm处存在单重态和三重态的吸收峰,在630nm处有较强的金属配合物三重态的磷光发射峰,是一种新型红色磷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材料 重金属配合物 三重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弛豫铁电晶体PIN-PT的单晶生长与性能表征
20
作者 方义权 赵学洋 +5 位作者 柯毅阳 向军涛 胡旭波 魏冉 王敏刚 陈红兵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03-2508,共6页
按照0.65Pb(In1/2Nb1/2)O3-0.35PbTiO3的计量组成,应用高温固相分步合成方法制备出钙钛矿相PIN-PT多晶料,采用熔体坩埚下降法生长出尺寸φ20 mm×50 mm的PIN-PT晶体毛坯。采用XRD、DTA/TG对PIN-PT晶体的结晶物相与热学性能进行了分... 按照0.65Pb(In1/2Nb1/2)O3-0.35PbTiO3的计量组成,应用高温固相分步合成方法制备出钙钛矿相PIN-PT多晶料,采用熔体坩埚下降法生长出尺寸φ20 mm×50 mm的PIN-PT晶体毛坯。采用XRD、DTA/TG对PIN-PT晶体的结晶物相与热学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测试了(111)取向PIN-PT晶片样品的介电温谱、压电常数和电滞回线。结果表明所生长晶体毛坯呈现具有显著特征的结晶相分布,即晶体毛坯中间部分为钙钛矿相而外围部分出现焦绿石相,且钙钛矿相晶体呈现沿晶体毛坯轴向逐渐发育生长趋势;取自晶体毛坯中上部的晶片基本为四方相,其(111)取向晶片的压电常数d33~415 pC/N,机电耦合系数k33~37.5%,室温介电常数ε~3095,介电损耗tanδ~1.0%,居里温度达266℃,矫顽电场Ec^11.04 kV/cm,剩余极化Pr^21.07μC/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豫铁电晶体 PIN-PT 晶体生长 熔体坩埚下降法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