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血管造影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潘仁龙 夏鹰 +5 位作者 蔡德群 严玉金 刘智强 何惟高 张斌 周家强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CT检查提示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的7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脑内血肿21例,脑室出血9例,混合性出血18例)。患者进一步行CTA检查。其中47例随后进行了DSA检查。根... 目的评价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自发性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CT检查提示急性自发性脑出血的7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脑内血肿21例,脑室出血9例,混合性出血18例)。患者进一步行CTA检查。其中47例随后进行了DS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综合考虑后,行急症脑室外引流术11例,脑内血肿清除术8例,动脉瘤栓塞术8例,动脉瘤夹闭术9例,保守治疗35例。结果CTA检查提示动脉瘤28例,动静脉畸形(AVM)16例,烟雾病3例,CTA检查阴性24例。DSA检查提示动脉瘤23例,AVM8例,烟雾病5例,脑膜动静脉瘘2例,DSA阴性9例(其中1例CTA检查为动脉瘤)。本组患者共死亡3例,重残6例。结论CTA对于自发性脑内血肿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对于是否采取急症手术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更有价值。对于动脉瘤的诊断有帮助,但决定治疗方案还需要进一步行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脑出血 动脉瘤 动静脉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动态变化及尼莫地平对其影响
2
作者 江汉清 凌聪 梁朝峰 《新医学》 2015年第8期539-542,共4页
目的观察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后血浆、脑脊液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含量和颅内压的动态变化,以及尼莫地平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收集68例自发性SAH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尼莫地平组(在常规... 目的观察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后血浆、脑脊液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含量和颅内压的动态变化,以及尼莫地平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收集68例自发性SAH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尼莫地平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1 mg/h维持14 d,38例)。在发病后不同时点动态观察患者血浆和脑脊液的一氧化氮和NOS含量,同时观察颅内压的变化。结果自发性SAH后尼莫地平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浆和脑脊液中一氧化氮和NOS均出现先下降后升高,但尼莫地平组较常规治疗组更早出现一氧化氮和NOS含量的升高(P〈0.05),且尼莫地平组的颅内压在治疗后7-14日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一氧化氮在NOS催化下生成并参与了自发性SAH后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尼莫地平能抑制一氧化氮的病理性减少,更早地降低颅内压,可能对减轻病情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