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市鄞州区透析患者30天再入院影响因素分析及简易评分工具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小宇 聂振禹 +3 位作者 孙烨祥 包蓓艳 林鸿波 张路霞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11期721-725,共5页
目的30天再入院是反映疾病转归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分析宁波市鄞州区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数据,探讨透析患者发生30天再入院的影响因素、估算效应大小并建立简易评分工具。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20年1月在鄞州区医疗机构进行... 目的30天再入院是反映疾病转归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分析宁波市鄞州区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数据,探讨透析患者发生30天再入院的影响因素、估算效应大小并建立简易评分工具。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20年1月在鄞州区医疗机构进行过住院治疗,未发生院内死亡且出院诊断ICD编码符合透析相关诊断的18岁以上患者。采集患者年龄,性别,住院记录,出院诊断等信息。对于有多次住院记录的患者,随机选择一次作为指示住院记录。统计模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最终纳入患者1614例,发生30天再入院患者348例(21.56%)。构建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与患者30天再入院相关的因素为高查尔斯合并症指数(Charles comorbidity index,CCI)评分(对比CCI 2分组,3~4分组风险比HR=1.257,95%CI:0.917~1.724,≥5分组HR=1.848,95%CI:1.374~2.486)、既往半年内住院次数(HR=1.576,95%CI:1.471~1.688)、本次住院时间(HR=1.010,95%CI:1.001~1.020)、腹膜透析(对比血液透析,HR=1.505,95%CI:1.207~1.876)。利用以上因素构建简易评分工具,可通过患者评分对应再入院发生概率。结论对宁波市鄞州区住院透析患者的分析显示,高CCI评分、既往半年内住院次数多、住院时间长、腹膜透析患者发生30天再入院的风险更高,应用简易评分工具可用于临床中对透析患者再入院风险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天再入院 透析 CCI评分 电子医疗记录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组织中尾加压素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苑苹 李恒 +1 位作者 包蓓艳 陈江华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糖尿病肾病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肾穿刺病理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42例,根据Tervaet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病理分型分为病变较轻组(糖尿病肾病Ⅰ期、Ⅱ期,A... 目的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糖尿病肾病肾脏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肾穿刺病理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42例,根据Tervaet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病理分型分为病变较轻组(糖尿病肾病Ⅰ期、Ⅱ期,A组)20例和病变较重组(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B组)22例;选择泌尿外科行肾脏手术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C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中UⅡ、TGF-β1的表达,并对该两项指标间以及与患者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UⅡ在肾小球、肾小管的表达与TGF-β1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_(肾小球)=0.950,r_(肾小管)=0.963,均P<0.01),UⅡ和TGF-β1在B组表达水平最高,C组表达水平最低,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Ⅱ和TGF-β1与血肌酐、血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KatafuChi的半定量慢性化积分、总积分均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UⅡ、TGF-β1在肾小球、肾小管的表达与eGFR、半定量积分相关性最强。结论 UⅡ及TGF-β1在糖尿病肾病肾脏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并随着病变的加重表达增加,提示两者可能在糖尿病肾病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Ⅱ 转化生长因子Β1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STAT及其中药干预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争跃 步世忠 包蓓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47-2250,共4页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原因,其确切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以JAK/STAT信号通路为代表的多种信号通路在DN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各种相关药物和技术已被逐渐应用于...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原因,其确切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以JAK/STAT信号通路为代表的多种信号通路在DN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各种相关药物和技术已被逐渐应用于治疗DN,笔者将近年来关于JAK/STAT及其中药干预在DN中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干预 JAK/STAT信号通路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4例原发性IgA肾病尿蛋白与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宇 包蓓艳 +1 位作者 李昌水 樊恒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5期444-445,共2页
原发性IgAN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部分原发性IgAN患者可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肾穿刺组织活检技术对明确肾脏疾病病理类型,确定有效治疗方案及评估其预后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对肾脏损伤及严重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现实。
关键词 原发性IGA肾病 相关性分析 临床病理 尿蛋白 终末期肾衰竭 IGAN 肾小球疾病 肾穿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老年糖尿病肾病伴微量蛋白尿患者氧化应激损伤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苑苹 包蓓艳 李国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78-1580,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伴微量蛋白尿患者氧化应激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1例老年DN伴微量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葛根素治疗。比...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伴微量蛋白尿患者氧化应激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91例老年DN伴微量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葛根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尿白蛋白、肾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FPG)、肾功能、SOD、MDA和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尿微量白蛋白、SOD、MDA和血清TNF-α、IL-6、CRP的含量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可以改善DN伴蛋白尿患者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可以降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CRP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葛根素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分次团注法在泌尿道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应乙波 李强 +4 位作者 张斌 施优波 童竑章 李盛 周守军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2-1674,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分次团注法(split-bolus)CT泌尿道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的可行性。方法连续57例临床怀疑为泌尿系疾病而准备行CTU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分次团注法两期扫描(平扫、实质-延迟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分次团注法(split-bolus)CT泌尿道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的可行性。方法连续57例临床怀疑为泌尿系疾病而准备行CTU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分次团注法两期扫描(平扫、实质-延迟期);对照组29例使用常规单次注射法四期扫描(平扫、皮质期、髓质期、延迟期)。球管输出电压依据患者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选择100 k V(BMI<25 kg/m^2时)或120k V(BMI≥25 kg/m^2时),对比分析两组样本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图像质量采用主观5分法,对两组最后一期的横断位、三维重建后的CPR、MIP和VR图像进行质量评估。结果 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和图像评估,观察组、对照组的总辐射剂量为(19.04±2.11)m Sv和(38.58±5.87)m 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5,P=0.00)。观察组、对照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18±0.71)分和(4.39±0.6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P=0.15)。结论 64层螺旋CT分次团注CTU检查可大幅度降低CTU检查的辐射剂量,但图像质量未受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 X线 尿路造影术 分次团注法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潘敏丽 欧阳凌霞 +4 位作者 施翎 崔宁 陈红霞 潘信增 徐志波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第4期549-550,共2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美国科研项目数据库(USRD)资料显示美国新透析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比例为44.8%。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不易成功且并发症较多,因此,如何加强对其动静脉内瘘...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美国科研项目数据库(USRD)资料显示美国新透析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比例为44.8%。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不易成功且并发症较多,因此,如何加强对其动静脉内瘘的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 动静脉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盆底训练治疗泌尿外科手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毛钟莹 章帆 文必丰 《现代实用医学》 2017年第6期718-720,共3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盆底训练治疗泌尿外科手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49例泌外手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采用针灸联合盆底训练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尿管夹闭训练,联合口服选择性肾上腺素能1受体阻滞剂。...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盆底训练治疗泌尿外科手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49例泌外手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例)采用针灸联合盆底训练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尿管夹闭训练,联合口服选择性肾上腺素能1受体阻滞剂。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治愈18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25/26)。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9.6%(16/2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灸联合盆底训练治疗泌尿外科手术后尿潴留疗效明确,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潴留 盆底训练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水平对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
9
作者 潘林林 包蓓艳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 分析不同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 PLA2R)抗体水平的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 PMN)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其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161例PM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抗PLA2R... 目的 分析不同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 PLA2R)抗体水平的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 PMN)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其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161例PM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抗PLA2R抗体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高效价组44例、低效价组57例、阴性组60例,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及肾脏预后。Cox回归分析PMN患者临床缓解和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高效价组和低效价组患者中的男性占比、血尿比例、24 h尿蛋白量、D2聚体水平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效价组患者合并肾病综合征的比例及舒张压、血肌酐、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阴性组,血白蛋白、IgG水平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效价组临床缓解率(70.5%)低于低效价组(87.7%)和阴性组(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8,P=0.029)。Cox回归分析显示,抗PLA2R抗体>150 RU/mL是PMN患者达到临床缓解的独立影响因素(HR=0.451,95%CI 0.288~0.706,P=0.001),肾病未缓解是PMN患者发生肾脏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17.922,95%CI 3.465~92.698,P=0.001)。结论 高抗PLA2R抗体水平的膜性肾病患者起病时病情往往更严重,且治疗反应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膜性肾病 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 治疗反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茯苓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唐梓椋 李娇 +1 位作者 徐锦龙 马卫成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3期110-116,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黄芪-茯苓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UniProt、Herb数据库收集黄芪-茯苓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在OMIM、GeneCards数据库中搜集与肾病综...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黄芪-茯苓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UniProt、Herb数据库收集黄芪-茯苓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在OMIM、GeneCards数据库中搜集与肾病综合征相关的作用靶点,绘制黄芪-茯苓与肾病综合征交集靶点的韦恩图,在Cytoscape软件中构建“黄芪-茯苓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在STRING中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R软件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利用Pymol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初筛出黄芪-茯苓34个活性成分,得到交集靶点96个,共涉及生物过程2140个、分子功能134个及细胞组分71种。黄芪-茯苓可能通过调控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乙型肝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肾病综合征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黄芪-茯苓核心成分槲皮素、山柰酚、7-O-甲基异微凸剑叶莎醇、芒柄花黄素、异鼠李素、常春藤皂苷元与腺苷酸激酶同工酶1、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重组人环氧合酶2、白细胞介素-1β等核心靶蛋白结合程度良好。结论:黄芪-茯苓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优点,主要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免疫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发挥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此结论为临床提供理论支持,但后期仍需更多相关实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茯苓 肾病综合征 作用机制 分子对接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汤剂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用药规律
11
作者 唐梓椋 李娇 +1 位作者 徐锦龙 马卫成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19-23,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药汤剂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药汤剂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电子数据库,筛选2010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关于中药汤剂治疗NS的相关文献,并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V2.5)分析其药物功效、性味归经、关联规则等。结果:最终纳入78篇文献,方剂78首,涉及中药共140味。高频药物依次为黄芪、茯苓、白术、泽泻、丹参等。药物功效以补虚、利水渗湿、活血化瘀、清热、收涩为主。药物四气以温、平、寒性为主,五味以甘、苦、辛味为主,归经以脾、肾、肝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出94组药物组合,出现频次最多的组合为黄芪、茯苓,置信度最高的组合为山药、泽泻→茯苓,并演化得到6组核心药物组合及其新方药物组合。结论:中药汤剂治疗NS以利水渗湿、助阳化气、滋阴补血、健脾益肾药物为主,并根据病情辨证施治,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中药汤剂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低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膀胱冲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徐明 薛波新 +5 位作者 阳东荣 高洁 朱进 陶伟 金志昌 单玉喜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评价低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持续膀胱冲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共14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行TURP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液的不同分为A... 目的:评价低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持续膀胱冲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共14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行TURP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液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76例接受0.15%过氧化氢溶液行膀胱冲洗;B组72例接受生理盐水行膀胱冲洗。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浓度值下降情况,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导尿管堵塞次数、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VR)、PSA及血红蛋白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平均血红蛋白(Hb)下降水平:A组Hb下降了(3.38±2.56)g/L,B组Hb下降了(7.29±6.58)g/L;持续膀胱冲洗时间:A组为(32.57±5.99)h,B组为(46.10±8.79)h;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后尿管堵塞率为3.3%、留置尿管时间为(3.74±0.79)d、住院天数为(4.22±0.81)d;B组术后尿管堵塞率为11.8%、留置尿管时间为(4.79±0.93)d、住院天数为(4.67±0.88)d;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腺电切术后应用低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行膀胱持续冲洗可以减少出血,降低导尿管堵塞发生率,缩短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在上尿路疾病诊治中的应用(附29例报告)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恕求 温海涛 陈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在诊断和治疗上尿路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顺行或逆行输尿管软镜完成上尿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9例,其中联合经皮肾镜(PCNL)治疗鹿角型结石12例,性质不明的肾盂、肾盏内占位病变及血尿10例,行逆性输尿管软镜检查...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在诊断和治疗上尿路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顺行或逆行输尿管软镜完成上尿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9例,其中联合经皮肾镜(PCNL)治疗鹿角型结石12例,性质不明的肾盂、肾盏内占位病变及血尿10例,行逆性输尿管软镜检查、治疗膀胱癌尿流改道后梗阻性疾病7例。结果联合单通道PCNL治疗鹿角型结石12例,碎石成功率83.3%(10/12),2例有7mm大小结石残留;肾盂肾盏内检查及活检成功率90%(9/10),活检证实肾盂、肾盏肿瘤7例,血凝块2例,1例不能到达肿块位置;治疗尿流改道后梗阻性病变成功率85.7%(6/7),其中输尿管结石4例,成功碎石3例,1例因无法到达结石位置而失败,吻合口狭窄扩张置管2例,结石伴狭窄1例成功取石并扩张。29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软镜诊断和治疗上尿路疾病是一种有效的、可重复且创伤最小化的方法 ,在鹿角型肾结石的联合治疗、尿流改道后并发症的治疗及肾盂、肾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价值,且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上尿路疾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期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M-PCNL术后残石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平 孙树本 +5 位作者 王建强 江靓 陈海潮 邵法明 缪起龙 任雨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8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二期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处理M-PCNL术后残留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2月间86例肾结石患者,采用F18-F20通道一期M-PCNL,使用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将可及肾盂、肾盏内结石清除,留置双J管及肾... 目的探讨二期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处理M-PCNL术后残留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2月间86例肾结石患者,采用F18-F20通道一期M-PCNL,使用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将可及肾盂、肾盏内结石清除,留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术后复查有结石残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2例,对照组44例。实验组患者术后1周采用半截石斜卧位,分别李逊镜和输尿管软镜进行碎石取石操作。对照组单纯采用经皮肾镜进行碎石取石治疗。结果实验组42例残留结石S.T.O.N.E评分(6.9±1.0)分,平均手术时间(52.0±9.4)min,术后结石清除率95.2%(40/42)。对照组44例残留结石S.T.O.N.E评分(8.8±0.5)分,平均手术时间(72.0±8.8)min,术后结石清除率72.7%(32/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期经皮肾镜联合逆行输尿管软镜处理M-PCNL术后残留结石安全性高,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 经皮肾镜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L1基因变异的检测及其与高血压肾病的初步关联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龙 岑东 +4 位作者 杨律 宋文慧 陈其军 唐莉 吕建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0-173,共4页
目的:建立载脂蛋白L1(APOL1)基因变异的检测方法,初步观察APOL1基因变异与高血压肾病(HRD)的关联性。方法:检索确认APOL1基因序列,设计第2~7外显子的7对引物。提取人外周血样本基因组DNA,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鉴定、纯化,行... 目的:建立载脂蛋白L1(APOL1)基因变异的检测方法,初步观察APOL1基因变异与高血压肾病(HRD)的关联性。方法:检索确认APOL1基因序列,设计第2~7外显子的7对引物。提取人外周血样本基因组DNA,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鉴定、纯化,行全基因测序。检测10例HRD患者APOL1基因,进行非同义突变的功能评价,分析其与HRD的关联性。结果:成功扩增了APOL1基因第2~7外显子,测序证实含目标外显子序列。10例HRD患者中发现APOL1基因变异2例,这些变异可能具有致病性。结论:成功建立了APOL1基因的全基因测序方法。HRD患者存在APOL1基因变异,需积累病例进一步证实两者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L1 基因变异 高血压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蔡邦联 温海涛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10期1560-1562,共3页
目的:探讨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应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辅助排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ESWL术后按照随机数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抗感染及运动等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对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应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辅助排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ESWL术后按照随机数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抗感染及运动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以术后首日检查结果为参考值,通过B超或腹部X线平片动态观察术后3d、7d、2周和4周的结石排净率、术后4周的临床治疗疗效、结石排净时间、肾绞痛发生率及VAS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d、7d时的结石排净率分别为42.5%与52.5%,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第2周、4周的结石排净率为85.0%、95.0%,高于同期对照组的50.0%与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26例,有效12例,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3例,有效率70.0%,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结石排净时间(6.52±1.7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41±2.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为(2.29±1.35)分,低于对照组的(3.81±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给予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排石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同时肾绞痛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下段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效果
17
作者 刘超 浦健 +3 位作者 蔡方琼 孙莹莹 江仁 李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7-329,共3页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 ̄tomy,LARP)的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已被多次提出[1]。现有镇痛方案涵盖多种,其中硬膜外镇痛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尤为常用。硬膜外镇痛效果完善,但可能导致术后低血压、硬膜外导管移位和...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 ̄tomy,LARP)的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已被多次提出[1]。现有镇痛方案涵盖多种,其中硬膜外镇痛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尤为常用。硬膜外镇痛效果完善,但可能导致术后低血压、硬膜外导管移位和脱落,以及局麻药持续泵注的隐患,导致下肢肌力下降,影响肌力恢复及早期活动能力[2]。腹横肌平面阻滞通过阻断腹壁神经传导,为腹壁切口提供了较为满意的镇痛效果,但内脏痛管理方面表现欠佳[3]。经腹膜外LARP术中对腹部筋膜组织的广泛操作可能影响局麻药物的分布与吸收,导致腹横肌平面阻滞术后镇痛时效与强度不足,往往需要额外的镇痛措施补救[4]。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at the lateral supra-arcuate ligament,QLB-LSAL)是一种新的区域阻滞技术[5],凭借其确切的阻滞效果、广泛的阻滞平面以及持久的镇痛维持时间,已逐步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评估超声引导下QLB-LSAL对LARP患者围术期镇痛和恢复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促进患者围术期的优化与康复进程的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肌平面阻滞 硬膜外镇痛 腹壁切口 肌力恢复 多模式镇痛 硬膜外导管 局麻药物 临床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ESWL失败后的输尿管上段结石(附43例报告)
18
作者 钱君海 姚许平 +3 位作者 温海涛 汤春波 陈恕求 齐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1020-1021,1024,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震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失败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4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经1-2次ESWL治疗失败后在B超引导下穿刺并扩张建立F24经皮肾通道,在F20.8肾镜下采用瑞士EMS第3...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体外震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失败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4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经1-2次ESWL治疗失败后在B超引导下穿刺并扩张建立F24经皮肾通道,在F20.8肾镜下采用瑞士EMS第3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组合式碎石清石系统一期粉碎结石并吸出体外。结果42例手术一期成功取净结石,手术时间35-75min,平均60min;结石清除时间5-20min,平均12min。术中出血量20-150ml,平均50ml。1例因经皮肾穿刺失败改开放手术。1例术后肾包膜下血肿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未输血;1例术后出现感染性发热经加强抗炎治疗后好转。42例随访2-18个月,平均6.4月,无严重出血、感染及肾盂积水,无结石复发。结论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是治疗ESWL失败后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体外震波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在肾移植术后蛋白尿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文波 王亚伟 朱有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733-734,共2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效果。方法:对肾移植术后出现蛋白尿,经常规处理、对症治疗等措施后效果不佳的158例患者,口服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其蛋白尿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时,缓解95例,改善32例;治疗12周时,缓解135例...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效果。方法:对肾移植术后出现蛋白尿,经常规处理、对症治疗等措施后效果不佳的158例患者,口服雷公藤多甙治疗,观察其蛋白尿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时,缓解95例,改善32例;治疗12周时,缓解135例,改善14例。重新出现蛋白尿的患者经再次治疗后尿蛋白消失。结论:雷公藤多甙对于肾移植术后尿蛋白有显著疗效,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少,对移植肾脏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雷公藤多甙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代谢标志物在慢性肾病患者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露 寿张飞 +4 位作者 包蓓艳 聂振禹 刘婷 沈方媛 李国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15-2418,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肾病(CKD)1~5期患者的骨钙素、Ⅰ型胶原N端前肽(PⅠNP)、β-胶原特殊序列(CTX)、25羟维生素D3[25(OH)D3]、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57例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检测骨钙素、PⅠN... 目的分析慢性肾病(CKD)1~5期患者的骨钙素、Ⅰ型胶原N端前肽(PⅠNP)、β-胶原特殊序列(CTX)、25羟维生素D3[25(OH)D3]、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57例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检测骨钙素、PⅠNP、β-CTX、25(OH)D3、血钙、血磷、血iPTH、血肌酐(Scr),使用流行病学合作(EPI)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后将其分成CKD1~5期共5组,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再将CKD5期的腹透患者根据iPTH水平及是否行腹膜透析分成iPTH正常+腹透组、iPTH正常+非腹透组、iPTH升高+腹透组、iPTH升高+非腹透组4组。结果男性CKD患者25(OH)D3水平显著高于女性(P<0.05),骨钙素、PⅠNP、β-CTX、血磷、血钙、血iPTH水平无性别差异(P>0.05)。CKD1~4期患者PⅠNP、β-CTX、骨钙素、血磷、血iP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5期患者以上各指标显著高于其他4期(P<0.05);同时血钙及25(OH)D3在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5(OH)D3水平在各组间均呈现缺乏或不足状态。EPI-eGFR与骨钙素、PⅠNP、β-CTX、血磷、血iPTH呈明显负相关(P<0.01),而与血钙及25(OH)D3无相关性(P>0.05);CKD5期患者中iPTH升高+腹透组患者与iPTH正常+腹透组患者比较,血磷、骨钙素、PⅠNP、β-CTX、iPTH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CKD患者普遍存在25(OH)D3的缺乏,且在CKD早期即存在,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出现25(OH)D3缺乏。不同CKD分期患者中,CKD5期患者表现出较前4期患者更活跃的骨代谢状态,骨形成加快,骨降解活跃,这种骨代谢状态和eGFR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在腹膜透析患者中高iPTH水平及低eGFR水平更容易导致骨代谢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标志物 慢性肾病 Ⅰ型胶原N端前肽 β-胶原特殊序列 骨钙素 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