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预测乳腺癌预后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君丹 史生鸿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6期115-118,122,共5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由于该疾病异质性显著,准确的预后预测对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癌研究...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由于该疾病异质性显著,准确的预后预测对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组学在乳腺癌研究中广泛应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作为一种用于评估组织血管生成和血流动态变化的功能性MRI技术,在乳腺癌预后预测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通过探讨DCE-MRI在乳腺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分析该技术及其影像组学的局限性和挑战,旨在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新视角,提高对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乳腺癌 预后预测 腋窝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审美指导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郑薇 阎冬霞 杨峂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3期152-155,共4页
目的 探讨护理审美指导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进行护理审美指导(观察组)和常规护... 目的 探讨护理审美指导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进行护理审美指导(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69.14±7.51)分和(58.29±5.04)分,对照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6.37±5.86)、(38.26±4.1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分别为(46.37±5.86)、(38.26±4.17)分;对照组SAS、SDS分别为(66.29±6.58)、(49.36±4.08)分.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较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积极配合手术、坚持进行功能锻炼、规则用药及总依从率分别为93.62%、89.36%、95.74%、91.49%;对照组积极配合手术、坚持进行功能锻炼、规则用药及总依从率分别为61.70%、57.45%、59.57%、65.96%.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审美指导能够有效缓解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审美指导 乳腺癌 负性情绪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肿瘤术后不同阶段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郑薇 吴伟主 +2 位作者 朱飞虹 杨峂 孔振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4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肿瘤术后不同阶段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120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在术后上肢功能康复中采取...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肿瘤术后不同阶段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120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在术后上肢功能康复中采取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术后上肢功能康复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水平前屈和水平后屈及外展功能与旋转功能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56.1±5.9)分,高于常规组的(43.8±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乳腺肿瘤术后不同阶段上肢功能康复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法护理是可行的,可促进上肢功能恢复,且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不同阶段 上肢功能康复 临床护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的改变与Ⅱ-Ⅲ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钱飚 鲁宏峰 孙龙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与Ⅱ-Ⅲ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宁波市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89例初治Ⅱ-Ⅲ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新辅助化疗前通过穿刺取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3 w新辅助化疗...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与Ⅱ-Ⅲ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宁波市第二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89例初治Ⅱ-Ⅲ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新辅助化疗前通过穿刺取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3 w新辅助化疗完成后进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取手术后癌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对比不同Ki-67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化疗近期效果的关系,并分析化疗效果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化疗前,Ki-67高表达患者52例,低表达37例,高表达患者的缓解率63.46%显著的高于低表达组患者的35.13%(P〈0.05);化疗后Ki-67的高表达率38.20%显著低于化疗前的58.43%(P〈0.05);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Ⅲ期、MP分级3+4级、Ki-67低表达降低缓解率(P〈0.05)。结论 Ki-67与Ⅱ-Ⅲ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关系密切,可以作为临床上术前辅助化疗效果评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67 浸润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及对IL-6介导三苯氧胺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光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68-147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分泌IL-6介导三苯氧胺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诊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分泌IL-6介导三苯氧胺耐药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诊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检测其成纤维细胞分泌IL-6水平情况,分析其介导三苯氧胺耐药性。结果:实验组50%患者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P<0.05);实验组治疗后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5%,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2.5%(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理想,且降低了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能分泌IL-6介导三苯氧胺产生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乳腺癌 治疗效果 IL-6 三苯氧胺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空芯针活检为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的病理低估研究
6
作者 孙龙 陈小松 +7 位作者 吴佳毅 黄欧 梁跃 朱丽 何建蓉 李亚芬 陈伟国 沈坤炜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计算乳腺空芯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诊断为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病人的病理低估率。分析病人临床及影像学信息,探讨低估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 目的:计算乳腺空芯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诊断为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病人的病理低估率。分析病人临床及影像学信息,探讨低估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本中心60例CNB诊断为ADH病人。定义病理低估为CNB是ADH但切除活检诊断是恶性的。以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低估的预测因素。结果:本研究60例CNB诊断为ADH病人的病理低估率为65.0%(39/60)。乳腺X线检查发现恶性征象的微钙化(OR=7.988,95%CI:4.997~12.810,P=0.001)、乳腺X线检查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4级(OR=10.875,95%CI:2.747~43.051,P〈0.001)和乳腺磁共振检查BI-RADS 5级(OR=10.000,95%CI:1.183~84.504,P=0.034)是提示病理低估的预测因素,其中乳腺X线检查发现恶性征象的微钙化(OR=5.613,95%CI:1.032~30.539,P=0.046)是提示病理低估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CNB诊断为ADH病人的病理低估率较高,需考虑予以手术切除活检。特别是伴有危险因素的病人,更应重视。乳腺磁共振对ADH的病理低估有一定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芯针活检 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 乳腺癌 病理低估 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干扰CDK2AP1对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7
作者 魏任雄 李克强 +2 位作者 毛联钢 李旭军 冯伟云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034-1037,共4页
目的探讨靶向干扰细胞周期调节蛋白依赖性激酶2-关联蛋白-1(CDK2AP1)对乳腺癌MCF-7胞体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慢病毒pGCLV-CDK2AP1-shRNA及重组空病毒pGCLV-GFP,分别稳定转染乳腺癌细胞系MCF-7,获得乳腺癌细胞株MCF-7/RNAi-N... 目的探讨靶向干扰细胞周期调节蛋白依赖性激酶2-关联蛋白-1(CDK2AP1)对乳腺癌MCF-7胞体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慢病毒pGCLV-CDK2AP1-shRNA及重组空病毒pGCLV-GFP,分别稳定转染乳腺癌细胞系MCF-7,获得乳腺癌细胞株MCF-7/RNAi-NC和MCF-7/RNAi-CDK2AP1。采用定量PCR法检测两组MCF-7细胞株的CDK2AP1mRNA表达,xCELLigence/RT-CIM实时细胞电子分析系统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乳腺癌细胞株MCF-7/RNAi-NC和MCF-7/RNAi-CDK2AP1,相比MCF-7/RNAi-NC细胞组,MCF-7/RNAi-CDK2AP1细胞组的CDK2AP1mRNA表达受到明显抑制,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乳腺癌细胞MCF-7中CDK2AP1低表达能有效抑制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DK2AP1shRNA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的粒系分化异常现象和TGF-β1的矛盾转换调节作用
8
作者 潘珍珍 姚敏敏 +3 位作者 陈莺歌 邓九零 颜美秋 高建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56-860,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粒系分化异常的主要特点,并体外验证以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为代表的肿瘤相关因子与造血干细胞(HSC)粒系分化和乳腺癌血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52例乳腺癌患者与47例正常人的外周血粒系血象的特点。通...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粒系分化异常的主要特点,并体外验证以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为代表的肿瘤相关因子与造血干细胞(HSC)粒系分化和乳腺癌血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52例乳腺癌患者与47例正常人的外周血粒系血象的特点。通过小鼠脾脏HSC体外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TGF-β1对集落形成情况和Gr-1+CD11b+粒系细胞比例的影响,以验证肿瘤关键因子TGF-β1在HSC粒系分化中的作用及与肿瘤血象异常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粒细胞总数、粒细胞占白细胞比例、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明显升高(P<0.05),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分类显著降低(P<0.05)。集落形成实验表明荷瘤小鼠脾细胞的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红细胞爆裂型集落生成单位、单核-巨噬细胞集落生成单位显著多于正常小鼠(P<0.05)。加入TGF-β1后荷瘤小鼠脾脏HSC的粒系分化能力受促进。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粒系分化异常,可能与癌组织分泌的TGF-β1等各类生长因子诱导HSC分化失衡有关。TGF-β1对脾脏HSC克隆、粒系分化的调节存在矛盾转换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造血干细胞 粒系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 矛盾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房切除术后96例内衣知识宣教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晓燕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18期68-69,共2页
乳房切除术后乳房缺失使患者在术后康复期面临诸多问题,如身体缺陷、疾病本身、家庭、社会等,从而在自我形象、心理等方面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1]。针对乳房切除术后患者对内衣的需求通常会经历害怕、自卑到好奇... 乳房切除术后乳房缺失使患者在术后康复期面临诸多问题,如身体缺陷、疾病本身、家庭、社会等,从而在自我形象、心理等方面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1]。针对乳房切除术后患者对内衣的需求通常会经历害怕、自卑到好奇、顾虑,再到接受、积极追求的心理过程,我院乳腺外科在术后内衣知识宣教方面实行优质护理,通过有效沟通及专业知识宣教让患者积极调整心态,从选择舒适内衣开始减轻其心理压力,重塑自信,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宣教 切除术后 乳房切除 优质护理 内衣 术后患者 生活质量 心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光明 段百芸 +2 位作者 许云宝 李旭军 孙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0-39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特征以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284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特点,并对年龄、引流管、营养不良等潜在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特征以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284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菌特点,并对年龄、引流管、营养不良等潜在因素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总结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4例患者发生34例感染,感染率为11.9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皮肤软组织、胃肠道为主,分别占50.00%、20.59%、17.65%;共分离出病原菌44株,以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31.82%、29.5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放疗或化疗、糖尿病、引流、营养不良是乳腺癌术后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呼吸道及皮肤组织是乳腺癌患者术后主要感染部位,联合放疗或化疗、糖尿病、引流、营养不良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血糖控制、营养支持等干预措施以降低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外科手术 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托瑞米芬联合他莫昔芬应用于晚期乳腺癌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李光明 段百芸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托瑞米芬联合他莫昔芬应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8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将患者按完全数字表原则随机分为联合组与NP组,各40例。NP组使用常规NP化疗方案治疗,联合组在NP组基础... 目的:探讨托瑞米芬联合他莫昔芬应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8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将患者按完全数字表原则随机分为联合组与NP组,各40例。NP组使用常规NP化疗方案治疗,联合组在NP组基础上联合托瑞米芬及他莫昔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和毒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70.00%,明显高于NP组的50.00%(P<0.01);联合组和NP组治疗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评分为(88.34±7.05)分,改善明显优于NP组的(80.84±5.94)分(P<0.01);联合组毒副反应(III^IV度)便秘、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与N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中,内分泌药物托瑞米芬联合他莫昔芬辅助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药物疗法 托瑞米芬 他莫昔芬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化疗期乳腺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希望水平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小红 杨峂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19期3898-3900,共3页
目的探讨化疗期乳腺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希望水平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来该院进行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患者420例,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希望水平量表(HHI)和自评抑郁量表(SDS)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希望... 目的探讨化疗期乳腺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希望水平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2月来该院进行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患者420例,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希望水平量表(HHI)和自评抑郁量表(SDS)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希望水平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研究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希望水平与抑郁的相关性。结果受试者HHI和GSES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DS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希望水平与抑郁呈负性相关(P<0.05)。结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希望水平与抑郁呈负性相关,提高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保持患者较好的希望水平将有助于避免抑郁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护理能力 希望水平 乳腺癌 抑郁
原文传递
终末期乳腺癌患者高危型HPV感染与Stat3活性及IL-17表达意义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钱飚 鲁洪丰 +3 位作者 励超 葛启栋 孙龙 董学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5373-5376,共4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乳腺癌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与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Stat3)活性及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意义,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6年2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56例乳腺癌患者石... 目的探讨终末期乳腺癌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与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Stat3)活性及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意义,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6年2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56例乳腺癌患者石蜡组织标本,同时收集患者的肿瘤大小、年龄等临床病理资料,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乳腺癌中的Stat3活性的表达和IL-17的表达。结果 156例乳腺癌中Stat3的活化状态即p-Stat3有强阳性(2+--3+)表达的127例;阳性(+)表达的为28例,表达阴性(-)的有1例,对156例乳腺癌中HPV与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行双变量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系数(rs)为0.089,P=0.091,说明乳腺癌中HPV感染与的p-Stat3表达量不相关;156例有78例强阳性(2+--3+)表达,有59例阳性(+)表达,有19例IL-17表达为阴性(-)的;对156例乳腺癌中HPV感染与IL-17的表达进行双变量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系数(rs)为-0.169,P=0.001,说明乳腺癌中HPV感染与IL-17的表达量之间有相关性。结论 HPV感染与的p-Stat3表达量无相关性,HPV感染与IL-17的表达量之间有相关性,临床上可通过检测IL-17的表达量判断HP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白细胞介素-17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活性
原文传递
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光明 许云宝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23期3629-3631,共3页
目的:对比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乳腺癌患者,26例患者为三阴性乳腺癌,列为三阴性乳腺癌组,54例患者为非三阴性乳腺癌,列为非三阴性乳腺癌组。所有患... 目的:对比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乳腺癌患者,26例患者为三阴性乳腺癌,列为三阴性乳腺癌组,54例患者为非三阴性乳腺癌,列为非三阴性乳腺癌组。所有患者均使用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率、毒副反应。结果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化疗有效率为84.62%,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5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P <0.01);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50.00%、73.08%,明显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89,P <0.01;χ2=4.19, P <0.01);三阴性乳腺癌组便秘、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粒细胞减少Ⅲ~Ⅳ度反应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3.75%、10.00%、15.00%、13.75%,总发生率也较高,分别为41.25%、42.50%、41.25%、43.75%。结论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差于非三阴性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表阿霉素 多西紫杉醇
原文传递
坤乳宁颗粒治疗肉芽肿乳腺炎肿块期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飚 鲁宏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22期4890-4892,共3页
目的探讨坤乳宁颗粒治疗肉芽肿乳腺炎肿块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肉芽肿乳腺炎肿块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坤乳宁颗粒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 目的探讨坤乳宁颗粒治疗肉芽肿乳腺炎肿块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肉芽肿乳腺炎肿块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坤乳宁颗粒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L-6、hs-CRP和TNF-α水平及生活质量各维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各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两组患者除肢体疼痛维度外,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增高更明显(P<0.05)。结论坤乳宁颗粒对肉芽肿乳腺炎肿块期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乳腺炎 抗生素 生活质量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雄激素受体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 被引量:5
16
作者 贾秀鹏 陈洁 +4 位作者 李海莉 章佳波 张威 张静 丁锦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20期4788-4790,共3页
目的检测三阴性乳腺癌中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组织类型、分级、增殖活性及生存期等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临床及病理资料齐全的三阴性乳腺癌病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R、p53、Ki-67、CK5/6、CK14、EGFR的表达。结... 目的检测三阴性乳腺癌中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组织类型、分级、增殖活性及生存期等的关系。方法收集198例临床及病理资料齐全的三阴性乳腺癌病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R、p53、Ki-67、CK5/6、CK14、EGFR的表达。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1. 6岁。免疫组化检测出54例AR阳性病例,阳性率为27. 3%。统计分析显示,与AR阴性组相比,AR阳性组肿瘤分级较低(P<0. 05)、Ki-67阳性指数较低(P<0. 01),并且患者年龄大都> 50岁(P<0. 05)。AR与肿瘤大小、p53阳性与否、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 05)。生存分析显示,AR对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无显著性影响(P>0. 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中有一定数量的病例AR阳性。AR阳性较易出现在组织学分级较低、Ki-67增殖指数较低、年龄>50岁的患者中。AR表达对预后没有显著影响,但AR阳性可以作为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一个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雄激素受体 乳腺肿瘤 预后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