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路径图引导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范华 汪建华 +2 位作者 张顺 邱广平 陈飞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9-720,共2页
目的探讨平板旋转血管造影结合三维路径图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进程中的价值。方法将40例确诊颅内动脉瘤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成两组,二维组(在二维路径图引导下行弹簧圈填塞)20例,三维组(在三维路径图引导下行弹簧圈填塞)20例。比较两... 目的探讨平板旋转血管造影结合三维路径图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进程中的价值。方法将40例确诊颅内动脉瘤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分成两组,二维组(在二维路径图引导下行弹簧圈填塞)20例,三维组(在三维路径图引导下行弹簧圈填塞)20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X线辐射剂量、透视时间上的差异。结果三维组手术时间(39.15±9.96)min明显少于二维组[(54.40±7.70)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5,P=0.000);三维组X射线辐射剂量(184 902.4±53 479.4)mGy.cm2明显少于二维组[(239 734.5±48 555.2)mGy.cm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5,P=0.002);三维组透视时间(840.35±381.7)s明显少于二维组[(1 161.45±503.25)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3,P=0.029)。结论应用三维路径图引导进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有助于减少手术时间、透视时间、X射线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三维重建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路径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效果比较 被引量:6
2
作者 邱广平 刘杰 范华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6期10-11,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介入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效果。方法将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患者34例按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先进行超选择插管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醇颗粒封堵瘘口,再进行肿瘤动脉灌注化疗... 目的比较两种介入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的效果。方法将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患者34例按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先进行超选择插管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醇颗粒封堵瘘口,再进行肿瘤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及超液化碘油栓塞治疗。对照组先予肿瘤动脉灌注进行化疗药物及超液化碘油栓塞,再进行超选择插管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醇颗粒封堵瘘口,比较两组疗效、瘘口封堵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完全封堵者所占比例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超选择插管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醇颗粒封堵瘘口,再进行肿瘤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及超液化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动静脉瘘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动静脉瘘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27例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燕 章美武 范晓翔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RFA术治疗的2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1、3、6个月超声观察病灶变化,计算体积及病灶缩小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RFA术治疗的2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1、3、6个月超声观察病灶变化,计算体积及病灶缩小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超声造影检测病灶血流信号消失程度。结果经皮RFA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造影病灶处均无血流灌注;术中感牙痛2例,停止消融牙痛即缓解。1例消融后有声音嘶哑,未处理,3个月后声音恢复。RFA治疗后1、3、6个月,结节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CDFI和超声造影检测病灶内均无血流信号和血流灌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过程中,消融区未出现对比剂重新填充的现象。高频超声检查显示,3枚结节在术后6个月完全消失,22枚结节消融于1年后直径缩小1/2,8枚结节消融于1年后直径缩小至不足1/2。与术前比较,治疗后1年内,所有结节直径明显缩小,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甲状腺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变,术后1个月恢复术前水平。结论超声引导下的RFA治疗能有效缩小并使其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体积及直径消失,并发症较少,不影响甲状腺功能,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射频消融 结节性甲状腺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BRAF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4
作者 章美武 张燕 +2 位作者 范晓翔 毛达峰 吕淑懿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2-626,共5页
目的评价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NAB)联合BRAF 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个甲状腺结节术前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BRAF V600E基因检测的资料,以手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甲... 目的评价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NAB)联合BRAF 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个甲状腺结节术前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BRAF V600E基因检测的资料,以手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金标准,分析FNAB、BRAF V600E基因检测以及两者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 62例患者64个结节(2例双侧)接受手术处理,其中共有44个结节检测到BRAF V600E突变,43个结节术后病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1个术后病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在44个检测到BRAF V600E突变结节中,FNAB诊断恶性28个,良性6个,无法确定性质10个。在20个未检测到BRAF V600E突变结节中,FNAB诊断恶性5个,良性3,无法确定性质12个,术后病理14个甲状腺乳头状癌,4个结节性甲状腺肿,1个亚急性甲状腺炎,1个甲状腺腺瘤。共57个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检查到BRAF V600E基因突变有43个,突变率为75.4%。与手术病理金标准比较,FNAB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分别是78.9%、85.7%、97.8%、33.3%、79.7%;BRAF V600E基因检测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分别是75.4%、85.7%、97.7%、30.0%、76.6%;FNAB联合BRAF V600E基因检测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分别是94.7%、71.4%、96.4%、62.5%、92.2%。采用Mc Nemar配对资料χ2检验比较FNAB、FNAB联合BRAF基因检测两种诊断方法的差别,P<0.001,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FNAB无法明确性质的甲状腺结节,辅助联合BRAF V600E基因检测,可以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细胞学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1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根治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药物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远期生存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邱广平 刘杰 范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3-687,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 HCC)患者根治切除术后联合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和药物化疗的生存情况。方法:选取在宁波市第二医院随访5年以上的HCC术后患者143例,按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组(术后予以TACE )、化疗组(术后予...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 HCC)患者根治切除术后联合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和药物化疗的生存情况。方法:选取在宁波市第二医院随访5年以上的HCC术后患者143例,按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介入组(术后予以TACE )、化疗组(术后予以FOLPOX4化疗方案)及综合组(术后予以TACE+FOLPOX4化疗方案)。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H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肝炎病史、肿瘤直径、术后肝功能、术后甲胎蛋白水平、术后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评分及术后治疗方案),并绘制各组生存曲线,计算1、2、3年累积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甲胎蛋白水平与患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为独立危险因素,回归系数为0.01,相对危险度为1.00;术后进一步治疗能提高HCC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为保护因素,其中采取综合方案的回归系数为-2.37,相对危险度为0.07,影响生存时间的权重比高于另外两组,而介入组的权重比高于化疗组。术后1、2、3年累计生存率综合组分别为78.35%、69.16%、24.43%,介入组分别为76.87%、62.48%、24.72%,化疗组分别为62.23%、43.22%、19.54%。结论:术后甲胎蛋白水平与HCC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存在负相关,术后甲胎蛋白水平监测可为手术效果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TACE运用于HCC术后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联合药物化疗能有效延长HCC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外科学 肝肿瘤/外科学 肝肿瘤/病理学 肝动脉 化学栓塞 治疗性 手术后期间 回归分析 甲胎蛋白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泡靶向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下调的腺病毒治疗大鼠肝纤维化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燕 范晓翔 +2 位作者 章美武 庄鲁辉 毛达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3-578,共6页
目的分析超声微泡联合超声辐照介导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下调的腺病毒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及机制。方法构建下调TIMP-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制备重组腺病毒超声造影剂。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为:模型组、腺病毒组(重组腺病毒)、... 目的分析超声微泡联合超声辐照介导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下调的腺病毒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及机制。方法构建下调TIMP-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制备重组腺病毒超声造影剂。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为:模型组、腺病毒组(重组腺病毒)、腺病毒微泡组(重组腺病毒超声造影剂)、实验组(超声辐照+重组腺病毒超声造影剂)、超声腺病毒组(超声辐照+重组腺病毒)。24 h后处死大鼠,制备肝脏切片,观察各组EGFP的表达情况,分析转染率;Masson染色判断肝纤维化分期;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比各组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羟脯氨酸(Hyp)、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IV)、层粘连蛋白(LN)水平差异。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的相对表达含量。结果实验组转染率高于腺病毒组(q=3.418)、腺病毒微泡组(q=3.756)、超声腺病毒组(q=5.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理检查可见实验组纤维化程度较轻且肝纤维化分级整体较低(P <0.01);对比各组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可知实验组大鼠ALT、AST、HA、LN、CIV、Hyp含量活性低于其余4组。Western blot显示,与其他各组相比,实验组大鼠TIMP-1蛋白表达更高,MMP-13蛋白表达更低。结论超声微泡联合超声辐照靶向TIMP-1下调的腺病毒治疗能抑制TIMP-1活性,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基因治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泡 重组腺病毒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章美武 张燕 +2 位作者 范晓翔 毛达峰 黄品同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7期951-95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检测BRAF基因突变与PTMC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TMC的211例甲状腺结节术前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信息,分析BRAF V600E突变与PTMC...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检测BRAF基因突变与PTMC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TMC的211例甲状腺结节术前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超声特征和临床病理信息,分析BRAF V600E突变与PTMC的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211例PTMC,女性158例,男性53例,年龄范围19~70岁,平均43.6岁。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约67.3%(142/211),与PTMC患者的性别、年龄、解剖部位、位置上下、位置深浅、位置内外、淋巴结转移和纵横比等方面无相关性(P>0.05),但与PTMC病灶的大小、多灶性、钙化相关(P<0.05)。结论: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PTMC的部分肿瘤生物学特性相关,在PTMC中的危险预测作用仍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细针穿刺细胞学 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1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突变阴性非小细胞肺癌二、三线治疗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锁萍 丁为民 +2 位作者 李凯 姜兆静 郑燕芳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9-867,共9页
目的:比较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与二线或三线化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议摘要,对符合... 目的:比较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与二线或三线化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议摘要,对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试验,结局指标包括从随机化分配到疾病进展的时间(PFS)和从方案招募开始到患者死亡的时间(OS)。PFS指标显示,TKIs在统计学上差于化疗(风险比HR=1.34,95%CI为1.08-1.65;P=0.007);OS指标显示,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07,95%CI为0.92-1.24;P=0.395)。移除2个试验后,PFS指标显示,TKIs仍然差于化疗(风险比HR=1.42,95%CI为1.23-1.63;P=0.000);OS指标显示,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05,95%CI为0.90-1.23;P=0.536)。所有亚组中厄洛替尼对比化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EGFR突变阴性且可耐受化疗的NSCLC患者,化疗优于TKIs治疗,但是TKIs可用于体力状况评分差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沈伟男 谢阳阳 +5 位作者 范晓翔 戴晓宇 余永明 赵坚培 于骅 周海萍 《医学综述》 2018年第24期4852-4857,共6页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近年来,从基因水平研究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热点。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相关蛋白酶9(CRISPR/Cas9)已成为编辑生物体基因的一...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近年来,从基因水平研究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热点。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相关蛋白酶9(CRISPR/Cas9)已成为编辑生物体基因的一项有力工具。它首次在细菌和古生菌内作为适应性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被发现,CRISPR/Cas9已广泛用于编辑基因组以及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表达。因此,CRISPR/Cas9通过提供有效的技术来分析肿瘤发生机制,鉴定靶向基因药物,有望加快癌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相关蛋白酶9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杰 邱广平 涂朝勇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9期1509-1511,1538,共4页
目的观察中晚期肝癌患者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53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大小分为小肝癌组(直径≤5 cm)和大肝癌组(直径>5 cm)。所有患者均给予经... 目的观察中晚期肝癌患者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53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大小分为小肝癌组(直径≤5 cm)和大肝癌组(直径>5 cm)。所有患者均给予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选择经皮股动脉穿刺,超声引导下将插管插到肝固有动脉或肝左右动脉,注入顺铂+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间隔1个月再行灌注,方法同前,以此重复3~4次。评估介入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疗效评价、卡氏评分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后,53例中晚期肝癌中,食欲改善者30例,腹痛减轻者28例,体重增加者23例,且小肝癌组以上人数多于大肝癌组(P<0.05);AFP降低者共23例,其中小肝癌组AFP降低者比例高于大肝癌组(P<0.05);治疗后,53例中晚期肝癌中,CR+PR为36例,达67.9%,其中小肝癌组有效率(83.3%)高于大肝癌组有效率(55.2%),P<0.05;与治疗前相比,53例患者ALT、AST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大肝癌组ALT、AST、TBIL均高于小肝癌组(P<0.05);53例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0.4%、47.2%、24.5%,小肝癌组1、2年生存率高于大肝癌组(P<0.05),2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肝癌组治疗后卡氏评分高于大肝癌组(P<0.05)。结论经动脉导管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有效改善患者近期疗效,提高患者半年生存率,且其对近期疗效的影响与肿瘤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经动脉导管介入 近期疗效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燕 章美武 范晓翔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87-1088,共2页
肺组织是一类含气组织,由于超声检查在肺部疾病影像显示中分辨率差,而使其对肺部疾病的诊断受到限制;但若肿瘤的位置靠近肺表面,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穿刺是可行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肺部占位穿刺活检术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意义.
关键词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周围型肺癌 诊断价值 超声引导 肺部疾病 超声检查 肺部占位 活检穿刺
原文传递
HBV、HCV感染与肝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复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邱广平 刘杰 范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613-5615,共3页
目的探讨HBV、HCV感染对肝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TACE)后早期复发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医院肝脏外科2009年12月-2013年1月病理证实为肝癌并行TACE治疗的患者102例,对患者进行HBV和HCV血清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HBV、HCV感染对肝癌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TACE)后早期复发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医院肝脏外科2009年12月-2013年1月病理证实为肝癌并行TACE治疗的患者102例,对患者进行HBV和HCV血清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4组:1组无感染13例、2组单纯HBV感染62例、3组单纯HCV感染12例和4组HBV合并HCV感染15例;比较不同组间HBV和HCV感染的肝癌TACE治疗后早期复发转移率,探讨HBV、HCV感染对肝癌TACE治疗后早期复发转移潜在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02例患者中有29例复发,复发率28.43%,其中1、2、3、4组7例,复发率分别为7.69%、29.03%、25.00%和46.67%;2、3、4组TACE治疗后早期累积复发率均较1组高,且4组术后早期累积复发率较2、3组高(P<0.05),2、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HCV感染的肝癌TACE治疗后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率较无肝炎病毒感染者高;HBV(包括合并HCV感染)的肝癌TACE治疗后患者肝硬化程度重,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率较无肝炎病毒感染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早期复发
原文传递
经颅多普勒联合CT血管造影对老年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诊断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重洋 伍士芳 +1 位作者 张燕 郑建军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80-882,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联合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对老年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我院50例基本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的老年患者TCD、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TCD联合CT...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联合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对老年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我院50例基本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的老年患者TCD、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TCD联合CTA诊断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TCD确诊42例(84%),CTA确诊45例(90%),DSA确诊48例(96%),TCD联合CTA共确诊49例(98%)。且TCD联合CTA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P〉0.05)。结论CTA联合TCD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值得老年患者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X线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原文传递
小型猪中重度阻塞性慢性胰腺炎磁共振质子波谱代谢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晓栋 张建 +8 位作者 孙高峰 杨根金 彭烨 潘桂霞 茅娟莉 郝俊 欧阳柳 左长京 汪建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6期4731-4736,共6页
目的对小型猪阻塞性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模型离体胰腺组织块行高分辨魔角旋转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对照病理分级,探索慢性胰腺炎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谢变化规律。方法随机将36只巴马小型猪分为CP实验组(24只)和对照组(12只... 目的对小型猪阻塞性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模型离体胰腺组织块行高分辨魔角旋转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对照病理分级,探索慢性胰腺炎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谢变化规律。方法随机将36只巴马小型猪分为CP实验组(24只)和对照组(12只)。实验组行主胰管近端不全结扎,对照组为假手术组。造模后4、8、12周在两组中各随机选取1/3动物行影像学检查,处死并获得的新鲜胰腺组织,按病理诊断将其分为轻、中、重度(即病理Ⅰ期、Ⅱ期、Ⅲ期),选取中重度标本与对照组行进一步对比研究。两组标本经重水淋洗后,采用600MHz磁共振谱仪用cpmgprld脉冲序列并做单脉冲压制水峰检测1H-MRS,分析实验组中重度CP者与对照组的离体胰腺组织块代谢物间的区别。结果实验组中11只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中重度CP。与对照组相比,中重度CP胰腺组织的乳酸、N-乙酰糖蛋白、乙酰乙酸峰强度增加(P<0.05);而峰强度减弱(P<0.05)的有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乙酸、丙酮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肌氨酸、胆碱、甜菜碱、牛磺酸、甘油、酪氨酸、β-葡萄糖、尿嘧啶核苷、胞嘧啶和苯丙氨酸;磷酸胆碱/甘油磷酸胆碱和α-葡萄糖等峰强度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小型猪中重度CP的胰腺组织与正常胰腺组织MRS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高分辨磁共振质子波谱显示代谢物中乳酸、N-乙酰糖蛋白、乙酰乙酸峰值强度增加,磷酸胆碱/甘油磷酸胆碱、α-葡萄糖等峰强度未见明显变化,而其他多种代谢物峰值强度均呈减弱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慢性 磁共振波谱学 代谢 病理学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小型猪不同程度阻塞性慢性胰腺炎模型建立及其CT表现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建华 张建 +6 位作者 孙高峰 李晓栋 茅娟莉 潘桂霞 彭烨 郑建明 左长京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03-405,共3页
近年来慢性胰腺炎(CP)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1-2]。CP病程迁延,晚期大多数预后不佳,甚至癌变[3-4]。CT是诊断CP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CT表现与CP病理的分级是否具有相关性尚缺乏严格的病理对照实验研究。本研究探讨不同程度CP的CT表现... 近年来慢性胰腺炎(CP)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1-2]。CP病程迁延,晚期大多数预后不佳,甚至癌变[3-4]。CT是诊断CP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CT表现与CP病理的分级是否具有相关性尚缺乏严格的病理对照实验研究。本研究探讨不同程度CP的CT表现、动态增强模式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CT表现 阻塞性 小型猪 模型 动态增强模式 病理对照 病程迁延
原文传递
罗库溴铵对全麻患者面罩通气时胃内进气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励春颖 卢波 +5 位作者 孟波 范晓翔 吴国荣 张燕 陈骏萍 祝胜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2616-2619,共4页
目的 使用超声实时监测胃窦进气情况,观察罗库溴铵对面罩通气时胃内进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至10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择期喉罩全麻患者80例.年龄18~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体质指数(BMI)< 30 kg/m^2.随机分... 目的 使用超声实时监测胃窦进气情况,观察罗库溴铵对面罩通气时胃内进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至10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接受择期喉罩全麻患者80例.年龄18~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体质指数(BMI)< 30 kg/m^2.随机分为2组(n=40):罗库溴铵组(R组)和无肌松对照组(C组).患者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诱导,R组予罗库溴铵,C组予等量生理盐水,随后以压力控制模式[气道压力15 cmH2O(1 cmH2O =0.098 kPa)]行面罩通气,同时超声实时观察患者胃窦部进气情况.记录通气前后胃窦面积大小和通气前后胃窦面积差值大小、胃窦有无进气、面罩通气期间各项呼吸参数.结果 与面罩通气前相比,R组和C组面罩通气后胃窦面积分别为(579.5±167.3)、(508.1±112.2)mm^2,高于通气前的(479.4±110.2)、(451.2±103.4)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8、4.302,均P<0.001);根据胃内有无进气将2组患者进一步分为R+、R-、C+、C-4个亚组,R+、C+组面罩通气后胃窦面积分别为(647.7±150.6)、(546.2±121.1) mm^2,高于通气前的(501.2± 113.6)、(422.6±101.5) 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885、8.719,均P<0.001),R-、C-组面罩通气后胃窦面积分别为(496.0±150.9)、(489.8±105.1) mm^2,相比通气前的(452.9±102.8)、(465.0±103.3) 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3、1.663,均P>0.05);R+组通气前后胃窦面积差值为(146.6±87.2) mm^2,大于R-组的(43.1±102.1)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458,P<0.001),C+组通气前后胃窦面积差值为(123.6±51.1)mm^2,大于C-组的(24.8±77.4) 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2,P<0.001);R+组和C+组相比,通气前后胃窦面积差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3,P>0.05).R组、C组胃内进气概率分别为55%(22/18)和32.5% (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2组患者面罩通气期间实际测得气道峰压均与设定值相符.2组患者面罩通气期间各项呼吸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罗库溴铵可能促进全麻患者15 cmH2O压力下行面罩通气所致的胃内进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面积 胃进气 罗库溴铵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胎儿心脏自动容积导航技术在定量分析主动脉、肺动脉内径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淑懿 赵博文 +4 位作者 郭俏俏 潘美 王蓓 彭晓慧 陈冉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评价胎儿心脏自动容积导航技术(smart-planes fetal heart,S-planes FH)获得胎儿心室流出道切面的可行性,同时比较S-planes FH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测量胎儿主动脉(AO)与肺动脉(PA)内径的一致性。方法选取185例中晚孕期胎儿作为研... 目的评价胎儿心脏自动容积导航技术(smart-planes fetal heart,S-planes FH)获得胎儿心室流出道切面的可行性,同时比较S-planes FH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测量胎儿主动脉(AO)与肺动脉(PA)内径的一致性。方法选取185例中晚孕期胎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2DE检查,测量胎儿AO与PA内径。再应用三维容积探头通过表面模式获取胎儿心脏容积数据并存储,利用S-planes FH软件对数据进行脱机分析,对显示清晰的AO、PA进行测量。采用线性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两种方法测得AO、PA的相关性。应用Bland-Altman分析验证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185例胎儿经2DE检查均能获得满意的胎儿心室流出道切面,其中173例(93.5%)应用S-planes FH成功获取了胎儿心室流出道切面。经线性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测量AO、PA内径值有很好的相关性(r=0.84,P=0.04;r=0.81,P=0.00)。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1.17,1.00)、(-1.79,1.02)。结论应用S-planes FH和常规2DE测量胎儿AO、PA内径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S-planes FH获得流出道切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及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左心室流出道 右心室流出道 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
原文传递
BRAF V600E突变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毛达峰 高国生 刘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16期1960-196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细针穿刺(FNA)细胞学检查的BRAF V600E突变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4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行甲状腺结节FNA细胞学检查的患者126例,其中38例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并获得病理结果。所有患... 目的探讨基于细针穿刺(FNA)细胞学检查的BRAF V600E突变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4月在宁波市第二医院行甲状腺结节FNA细胞学检查的患者126例,其中38例患者接受了手术切除并获得病理结果。所有患者均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记录结节特点,利用FNA细胞学检查的标本进行BRAF V600E基因检测,分析各指标与PTC的关系。结果良性病变和PTC患者的结节形态、边界情况、手感、回声、BRAF V600E突变等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指标的差异不显著(P均〉0.05)。BRAF V600E突变组和无突变组的中央区颈淋巴结转移、包膜、肿瘤大小、TNM分期、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边界、回声和BRAF V600E突变为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4(0.764-0.903)。结论BRAF V600E突变检测是比较有效的PTC辅助诊断手段,但可能无法反应肿瘤的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细针穿刺- BRAF基因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联合胆道造影术
19
作者 范晓翔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28-1128,共1页
【视频简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术)是临床工作中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常用手段,该术式除了有利于迅速缓解黄疸和感染等症状外,还可为后续治疗提供通路。本视频将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及经皮穿刺胆道造影的手术操作过... 【视频简介】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术)是临床工作中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常用手段,该术式除了有利于迅速缓解黄疸和感染等症状外,还可为后续治疗提供通路。本视频将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及经皮穿刺胆道造影的手术操作过程及要点难点做相应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造影 梗阻性黄疸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 手术操作过程 经皮穿刺 后续治疗 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 PTCD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