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薄水铝石的制备最新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晶铃 燕溪溪 +4 位作者 刘震 汪宏星 李志豪 应思斌 王利军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89-196,共8页
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大孔容等特点,拟薄水铝石可以作为黏结剂、催化剂载体和原料应用于工业中。重点介绍了制备条件对拟薄水铝石性质的影响,并分析了醇铝盐水解机理。评述了拟薄水铝石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醇铝法制备拟薄水铝... 由于具有高比表面积、大孔容等特点,拟薄水铝石可以作为黏结剂、催化剂载体和原料应用于工业中。重点介绍了制备条件对拟薄水铝石性质的影响,并分析了醇铝盐水解机理。评述了拟薄水铝石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醇铝法制备拟薄水铝石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薄水铝石 异丙醇铝 水解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PO-34分子筛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申韬艺 燕溪溪 +5 位作者 刘震 王爽 黎晨欣 苏晴 应思斌 王利军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266-273,共8页
不同添加量的SAPO-34分子筛作为添加剂,对聚丙烯材料进行改性。通过挤出注塑制备出SAPO-34分子筛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示差同步扫描热分析仪(TG-DSC)、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改性前后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 不同添加量的SAPO-34分子筛作为添加剂,对聚丙烯材料进行改性。通过挤出注塑制备出SAPO-34分子筛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示差同步扫描热分析仪(TG-DSC)、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改性前后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摆锤式冲击试验机等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APO-34分子筛的添加对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SAPO-34分子筛添加量在5%时可达到最大的拉伸与冲击强度,最大拉伸强度可达1171 N,相比纯聚丙烯材料提高了14.5%;最大冲击强度可达6.39 kJ/m^(2),提高了4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4分子筛 聚丙烯复合材料 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磺酸树脂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提升
3
作者 马钰蓉 章震 +5 位作者 苏晴 刘震 燕溪溪 张素娜 应思斌 王利军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30-35,共6页
使用废弃磺酸树脂作为添加剂,添加不同含量对聚丙烯材料进行改性,得到一系列磺酸树脂/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聚丙烯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摆锤式冲击试验机等... 使用废弃磺酸树脂作为添加剂,添加不同含量对聚丙烯材料进行改性,得到一系列磺酸树脂/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聚丙烯复合材料进行表征,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摆锤式冲击试验机等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磺酸树脂的添加对聚丙烯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磺酸树脂添加量在5%时可达到最大的拉伸与冲击强度,最大拉伸强度可达31.92MPa,相比纯聚丙烯材料提高了6.08%,最大冲击强度可达5.06 kJ/m^(2),提高了3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磺酸树脂 聚丙烯复合材料 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纤维改性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4
作者 黄澳 张素娜 +3 位作者 吴益华 燕溪溪 孔令学 王利军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8期5-7,共3页
生物质纤维具有价格低、易回收等优点,并且具有天然可降解的绿色环保性能,其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由于生物质纤维的独特结构,其与树脂基团相容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生物质纤维进行改性,优化其极性、改... 生物质纤维具有价格低、易回收等优点,并且具有天然可降解的绿色环保性能,其与高分子复合材料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由于生物质纤维的独特结构,其与树脂基团相容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生物质纤维进行改性,优化其极性、改善与树脂基团界面的相容性及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生物质纤维的改性方法,以及其与高分子材料进行复合的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纤维 改性方法 高分子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化纳米二水磷酸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肖容慧 乔永民 +3 位作者 吴敏昌 燕溪溪 张素娜 王利军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65-70,共6页
以磷化渣和磷酸为原材料,聚乙二醇作为改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采用传统的水热法将材料混合均匀进行高温水热反应,以制得高纯度的纳米二水磷酸铁。同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等仪器对制... 以磷化渣和磷酸为原材料,聚乙二醇作为改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采用传统的水热法将材料混合均匀进行高温水热反应,以制得高纯度的纳米二水磷酸铁。同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等仪器对制备的二水磷酸铁进行形貌、尺寸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磷酸铁为片状结构,粒径宽度约400 nm,厚度约30 nm。纳米片状二水磷酸铁制备工艺简单,性能优异,作为合成复合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磷酸铁 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乙二醇 磷酸亚铁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化时间及母液循环对SAPO-34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申韬艺 刘晨 +3 位作者 陈通 王利军 乔永民 吴敏昌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5-21,共7页
以二乙胺为模板剂采用传统水热法制备SAPO-34分子筛,研究了不同晶化时间下分子筛晶体结构与形貌的变化。以X射线衍射仪(XRD)与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确定最佳产物并回收所得晶化母液。以此为初始凝胶环境,在不添加有机模板剂的条件下补... 以二乙胺为模板剂采用传统水热法制备SAPO-34分子筛,研究了不同晶化时间下分子筛晶体结构与形貌的变化。以X射线衍射仪(XRD)与扫描电镜(SEM)测试结果确定最佳产物并回收所得晶化母液。以此为初始凝胶环境,在不添加有机模板剂的条件下补充原料制备SAPO-34分子筛。确定了最佳晶化时间,并对两种合成方法所得最佳产物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与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测试。结果表明,在200℃条件下传统水热法需48 h得到最佳产物,母液循环法仅需36 h,晶化速度更快。两种方法制备所得分子筛具有相似的骨架结构与酸性,证明母液循环在保证产物一致的前提下加快了制备速度,实现了母液的循环回用与分子筛的绿色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4分子筛 晶化时间 晶化母液 循环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纳米碳酸钙性能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苏晴 燕溪溪 +2 位作者 王爽 肖容慧 王利军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75-183,共9页
碳酸钙作为一种工业上来源众多、用途广泛的无机材料,其纳米级的尺寸更扩展了它的应用潜力。综述了不同制备工艺对碳酸钙形貌、尺寸造成的影响,以及晶型控制剂在制备特殊形貌碳酸钙时的作用。单一的添加剂较难得到均匀、特定形貌的产品... 碳酸钙作为一种工业上来源众多、用途广泛的无机材料,其纳米级的尺寸更扩展了它的应用潜力。综述了不同制备工艺对碳酸钙形貌、尺寸造成的影响,以及晶型控制剂在制备特殊形貌碳酸钙时的作用。单一的添加剂较难得到均匀、特定形貌的产品,探究复合添加剂的使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碳酸钙制备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表面改性方法和原理,同时对表面改性剂进行了分类,进一步探究纳米级碳酸钙在提高塑料制品的力学、热学性能方面的作用。指出了单一改性剂存在的问题,并对复配改性剂对塑料改性的影响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晶型控制剂 改性 塑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碳化法制备微纳米棒状碳酸钙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爽 燕溪溪 +4 位作者 苏晴 黎晨欣 申韬艺 肖容慧 王利军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123-130,共8页
以六偏磷酸钠作为晶型控制剂,在碳化法的基础上采用加压的方式制备出分散度较好、粒径可达到微纳米级别的碳酸钙,形貌呈明显的棒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六偏磷酸钠的添加量、氢氧化钙的浓度等实验条件对制备碳酸钙样品的影响,... 以六偏磷酸钠作为晶型控制剂,在碳化法的基础上采用加压的方式制备出分散度较好、粒径可达到微纳米级别的碳酸钙,形貌呈明显的棒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六偏磷酸钠的添加量、氢氧化钙的浓度等实验条件对制备碳酸钙样品的影响,得出制备的最佳条件。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度分析仪等测试方式对合成产品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0℃,氢氧化钙浓度为2%,六偏磷酸钠添加量为氢氧化钙质量的2%,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所制备出的棒状碳酸钙的分散度和均一性最好。同时,实验制备的微纳米棒状碳酸钙的平均直径约0.5μm,长度为1~2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碳化 六偏磷酸钠 微纳米技术 棒状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改性聚苯乙烯研究进展
9
作者 梁津昊 张素娜 +3 位作者 余云开 燕溪溪 李志杰 王利军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6期16-18,共3页
本文重点阐述了PS(聚苯乙烯)的共混改性技术及其回收再利用的研究进展,指出当前PS的主要改性方式仍是共混改性。分析了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聚苯醚、聚碳酸酯、尼龙材料及其他材料对PS改性的影响。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共混改性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