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性化分级护理对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凝血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延莉 白媛 李妮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分级护理对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凝血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84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个性化分级护理)各42例。统计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家属满意度及... 目的探讨个性化分级护理对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凝血功能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84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个性化分级护理)各42例。统计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家属满意度及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平均复发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分级护理可有效改善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凝血功能,显著降低短期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分级护理 过敏性紫癜肾炎 患儿 凝血功能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GM-CSF、MPO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珂 吕云 乔晓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83-86,143,共5页
目的分析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 目的分析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对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9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肺力咳合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湿啰音、咳喘、呼吸不畅、X线照射阴影、发热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潮气量(TV)、呼气峰流速(PEF)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3(IL-13)、C-反应蛋白(CRP)及GM-CS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PO、皮质醇(Cor)、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阿奇霉素基础上实施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肺力咳合剂可显著提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炎症以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支原体肺炎 特布他林 肺力咳合剂 阿奇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叶酸治疗小儿肠道易激综合征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肖璐 尚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3期1795-1798,共4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叶酸对小儿肠道易激综合征的应用效果及对T细胞亚群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肠道易激综合征患儿展开前瞻性研究,应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对...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叶酸对小儿肠道易激综合征的应用效果及对T细胞亚群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肠道易激综合征患儿展开前瞻性研究,应用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益生菌,即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口服叶酸。对比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肠道菌群结构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72%)(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水平、CD3^(+)、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酸杆菌数量、双歧杆菌、类杆菌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粪肠球菌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叶酸辅助治疗小儿肠道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改善患儿血液T细胞亚群结构,提升免疫功能,改善肠道菌群结构,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肠道易激综合征 T淋巴细胞亚群 肠道菌群结构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尚莉 肖璐 《大医生》 2024年第22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延安市安塞区人民医院收治100例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乙酰半胱氨酸治...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延安市安塞区人民医院收治100例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在临床疗效、治疗相关参数、潮气呼吸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整体疗效更优(P<0.05);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更短(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呼吸频率(RR)均降低,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PTEF/TE)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通过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能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较好,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潮气呼吸功能相关指标与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 布地奈德 小儿肺炎 潮气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触护理联合体位转变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妮 白媛 刘延莉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176-1176,F0003,共2页
目的 探讨抚触护理联合体位转变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抚触护理联合体位转变护理)各30例。以临床有效率、肺功能、心理运动功能及智能发育为主要观察指标。结... 目的 探讨抚触护理联合体位转变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抚触护理联合体位转变护理)各30例。以临床有效率、肺功能、心理运动功能及智能发育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入院后3、7 d,两组SpO_(2)均较入院时升高,R、HR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入院后6月,两组MDI评分、PDI评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院后3、7 d,两组SpO_(2)均较入院时升高,R、HR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抚触护理联合体位转变护理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肺炎患儿肺功能,提高心理运动功能,改善智能发育,受到患儿家属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抚触护理 体位转变护理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牛世娥 李芳 何娟锋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521-1523,共3页
目的探讨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志丹县人民医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7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NCPAP治疗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 目的探讨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志丹县人民医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7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NCPAP治疗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40,接受NCPAP治疗)和对照组(n=32,未接受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的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包括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同时记录患儿的临床症状(心率、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发绀)恢复正常或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12 h动脉血PO2、PCO2、Sa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上述指标分别为(73.42±10.38) mmHg、(47.27±5.04) mmHg、(92.49±7.3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98±8.41) mmHg、(54.23±6.32) mmHg、(85.52±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发绀消失时间分别为(32.49±8.20) h、(25.42±4.08) h、(4.27±1.09) h、(26.43±8.20) h,明显快于对照组的(46.53±10.27) h、(38.18±7.76) h、(38.18±7.76) h、(35.08±9.33)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气管插管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低氧情况,缩短病程,降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比例,临床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起效时间、CRP水平及血WBC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白冬梅 白琼 李妮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873-1874,共2页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VAP)起效时间、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白细胞(WBC)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VAP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VAP)起效时间、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白细胞(WBC)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VAP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再予以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均连续治疗一周为一疗程。每日早晚对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询问,记录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静脉血检测WBC及血清CRP水平;两组患儿完成治疗后进行疗效测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1)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WBC及血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者患儿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2)观察组患儿气促、鼻阻塞、紫绀、肺部啰音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儿治疗一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悬液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VAP患儿可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患儿炎症状态,提升临床疗效率,且并未增加患儿药物不良反应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布地奈德悬液雾化 血清炎症因子 白细胞计数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护理干预对病毒肠炎腹泻患儿症状控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宋艳 刘霞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3期705-706,共2页
目的探究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病毒肠炎腹泻患儿症状控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Fbg)与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诊治的77例RV肠炎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9... 目的探究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病毒肠炎腹泻患儿症状控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Fbg)与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本院诊治的77例RV肠炎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9)。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控制时间及干预前后Fbg、D-D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和腹泻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Fbg、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病毒肠炎腹泻患儿症状控制时间,降低Fbg、D-D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病毒肠炎腹泻 症状控制时间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络的延续护理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霞 邓茂丹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842-1843,共2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基于互联网络的延续护理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4例,随机分为互联网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观察周期为3个月。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日常护理,互联网组在对... 目的探讨与分析基于互联网络的延续护理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4例,随机分为互联网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观察周期为3个月。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日常护理,互联网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互联网络的延续护理。结果护理后互联网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互联网组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互联网组护理期间的饮食依从性、运动依从性、健康教育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含量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互联网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络的延续护理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能抑制hs-CRP、PCT的表达,提高治疗总体疗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络 延续护理 反复呼吸道感染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妈咪爱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白琼 白冬梅 李妮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793-794,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妈咪爱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每... 目的对比分析妈咪爱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45例。两组患儿均根据病情予以补水、加强饮食指导,对照组再予以思密达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妈咪爱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周为一疗程。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完成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行组间比较,收集整理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并行组间比较。结果 (1)治疗期间记录的发热、腹泻恶心呕吐、腹痛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联合用药组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完成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期间观察到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咪爱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在改善临床症状效率及提升临床疗效方面较单纯的思密达治疗更具优势,且并未增加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适合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蒙脱石散(思密达)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属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贾金侠 刘霞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71-472,共2页
目的 探讨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属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2例,随机分为创新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创新组予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 目的 探讨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属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2例,随机分为创新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创新组予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1个月。结果 创新组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扁桃体充血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家属护理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创新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创新组的时间依赖性负担、发展受限负担、生理性负担、社会性负担和情感性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创新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应用能促进患儿康复,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与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扩散理论 循证护理 反复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及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红梅 符改梅 吕云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552-1554,共3页
慢性咳嗽是儿童门诊常见的疾病,引起咳嗽的病因较多.儿童处于一个生长发育的阶段,其咳嗽反射的过程、药物治疗反应与成年人的治疗存在一定差异[1],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治疗效果也有所差异,这些都对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判... 慢性咳嗽是儿童门诊常见的疾病,引起咳嗽的病因较多.儿童处于一个生长发育的阶段,其咳嗽反射的过程、药物治疗反应与成年人的治疗存在一定差异[1],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治疗效果也有所差异,这些都对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判断差异.慢性咳嗽久治不愈会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对家长而言也是一种心理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咳嗽反射 病因诊断 心理负担 治疗措施 儿童门诊 不同年龄阶段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双歧杆菌与谷氨酰胺在合并胃肠功能障碍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白冬梅 白琼 李妮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398-1399,共2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联合应用谷氨酰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儿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儿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儿80例...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联合应用谷氨酰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儿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儿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儿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抗肺炎治疗及对症处理,一组再予以双歧杆菌治疗,设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谷氨酰胺颗粒治疗,设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4周为一疗程。采集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静脉血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并行组间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D-乳酸水平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进行检测,并行组间比较;完成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测评并行组间比较。收集整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并行组间比较。结果(1)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CRP、TNF-α、IL-6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血清CRP、TNF-α、IL-6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者患儿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浆D-乳酸水平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儿血清CRP、TNF-αIL-6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者患儿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联合应用谷氨酰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儿较之于单纯的双歧杆菌治疗,其胃肠道改善效果及严重状态改善效果更优,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且并未增加患儿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更为适合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肠道功能障碍患儿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 双歧杆菌 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价值及护理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吕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4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究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43例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究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43例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8.57%(P<0.05);观察组1年内的复发率为9.0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81%(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低,可显著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冲击治疗 小儿重症过敏性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4期114-115,共2页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并对两组患儿咳嗽缓解和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肺功能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用药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布地奈德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瑞 白芸 吕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VE)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96例VE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48例)和试验组(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48例)。对照组使用...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VE)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96例VE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48例)和试验组(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48例)。对照组使用更昔洛韦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大脑前、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及搏动指数(PI)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半乳糖凝集素-9(Gal-9)水平均降低,神经营养因子-3(NT-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VE患儿的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昔洛韦 干扰素 病毒性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