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庆市棉花种植气象条件分析
1
作者 王文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5期244-244,246,共2页
对安庆市棉花生长发育过程所需要的气象条件及存在的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御对策及棉花种植建议,以期提升安庆市棉花种植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棉花种植 气象条件 气象灾害 对策 安徽安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信息服务在安庆市农村、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
2
作者 张建军 张金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23期161-162,共2页
安庆是农业大市,亦是气象灾害频发、多发之地,历年来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均较严重。为将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市气象部门把农村、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的气象信息服务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将市公共气象服务的重点延伸至全市农村... 安庆是农业大市,亦是气象灾害频发、多发之地,历年来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均较严重。为将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市气象部门把农村、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的气象信息服务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将市公共气象服务的重点延伸至全市农村、农业生产的广大区域。面对新的形势,气象部门正在全面贯彻"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新理念,在利用气象信息资源为农服务、实施防灾减灾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能力,提升农业气象信息的传播效率,帮助农民群众利用气象信息趋利避害,合理安排农业生产,确保农作物高产丰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信息服务 作用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市降水相态识别判据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丽 徐朋飞 +1 位作者 吴胜平 董方有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1期30-37,共8页
利用1999—2014年11月至翌年3月安庆站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分析了安庆站不同降水相态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雨雪转换过程中影响系统的配置及转变,选取雨雪转换、降雪和冰粒(包括冻雨)3种天气现象,研究不同降水相态与特性层温度... 利用1999—2014年11月至翌年3月安庆站逐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分析了安庆站不同降水相态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雨雪转换过程中影响系统的配置及转变,选取雨雪转换、降雪和冰粒(包括冻雨)3种天气现象,研究不同降水相态与特性层温度及厚度层结的关系。结果表明:1999—2014年安庆市固态降水集中出现在11月至翌年3月;有降水相态转换的过程中,将850hPa及以下各层温度与地面温度结合对降水相态转变的识别具有更好的效果,当T_(850hPa)≥-4℃、T_(925hPa)≥-4℃、T_(1000hPa)≥-1℃、T_(地面温度)≥1℃时可以判定降水相态为降雨,各层温度继续降低将出现雨转雪,直接降雪在以上指标的基础上需要850hPa的温度降至-6℃及以下;H_(850—700hPa)和H_(1000—850hPa)厚度层结雨雪转换的临界值分别为154dagpm、129dagpm,低于此值则为雪,反之为雨;0℃层高度也可以作为降水相态转换的指标之一,当0℃层高度下降至1000hPa左右时为雨转雪;降水过程中逆温层普遍存在,各种降水类型的区别在于冰粒(冻雨)在850—700hPa之间存在一个0℃以上的暖层,而降雪需要逆温层温度小于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相态 雨雪转换 影响系统 厚度层结 逆温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迁站对比观测资料差异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阳小群 顾卫 +2 位作者 郑皖生 周宏健 吴福正 《农业灾害研究》 2016年第2期39-42,共4页
利用2013年安庆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新旧站的气温、相对湿度、风、深层地温等资料,对安庆气象站迁站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总结了新、旧站址各气象要素差值的形成原因,认为新旧站址周围环境不同、下垫面性质不同、观测场海拔高度不... 利用2013年安庆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新旧站的气温、相对湿度、风、深层地温等资料,对安庆气象站迁站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总结了新、旧站址各气象要素差值的形成原因,认为新旧站址周围环境不同、下垫面性质不同、观测场海拔高度不同是造成观测数据有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国家基本气象站的资料序列延续和订正提供参考,为有关气象科技服务提供新、旧站址气象资料差异性订正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站 对比观测 差值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市近十年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天气学模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丽 葛红卫 +2 位作者 金高松 董方有 黄洋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9年第6期64-70,共7页
利用2005—2017年安庆市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时降水量资料以及高空探测资料,分析安庆市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建立安庆市短时强降水天气学模型。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城郊差异明显,以城区次数为最多,其次是山区。短时强降... 利用2005—2017年安庆市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时降水量资料以及高空探测资料,分析安庆市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建立安庆市短时强降水天气学模型。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空间分布城郊差异明显,以城区次数为最多,其次是山区。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年发生总站次没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但有较大差异;月发生站次以7月为最多,其次是6月和8月;日分布具有明显的单峰型特征,午后到傍晚为高发时段。短时强降水强度以20~30 mm/h为主,超过50 mm/h的较少,但总体上出现次数呈增加趋势,并且强度也有所增强。短时强降水天气模型主要分为冷锋型、短波槽型、台风低压型、副高控制型,以短波槽型占比为最多,每个类型短时强降水的触发机制均不相同,但大部分均存在高低空急流或者超低空急流;本地具有湿层深厚和大气层结不稳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天气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8年安庆市气候变化及其与厄尔尼诺/拉尼娜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丽 徐朋飞 +1 位作者 吴义红 陈绪财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2期149-153,157,共6页
该文基于安庆市1961-2018年降水和气温数据以及Ni?o3.4指数,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及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安庆市多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安庆地区气温和降水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厄/拉事件有一定的周期性,... 该文基于安庆市1961-2018年降水和气温数据以及Ni?o3.4指数,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验及相关性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安庆市多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安庆地区气温和降水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厄/拉事件有一定的周期性,东部型多于中部型,且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在增多;安庆市年降水量呈增多的趋势,年平均气温明显升高,且有突变发生;降水对厄/拉事件的响应大于气温,且响应具有滞后性;厄/拉事件衰减年比发展年更易出现降水和气温异常,其中厄尔尼诺衰减年汛期的降水量异常以偏多为主,拉尼娜衰减年以偏少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拉尼娜 气候变化 M-K检验 相关性 滞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防治概况及检疫控制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唐学友 章炳旺 +6 位作者 陈春秋 周桃棣 何学平 徐进峰 江潮 何木兰 张磊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期173-173,127,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安庆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防治概况及检疫控制措施。
关键词 水稻 条斑病 防治 检疫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安庆地区气象要素高密度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崔世锋 刘立群 程正飞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15期122-123,共2页
高空气象探测在揭示大气结构、建立大气科学理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上起着重要作用。高空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气压、湿度、风,其中高空温度的变化规律尤为复杂,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深入研究高空温度、气压、湿度的结构特征对了解我国高... 高空气象探测在揭示大气结构、建立大气科学理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上起着重要作用。高空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气压、湿度、风,其中高空温度的变化规律尤为复杂,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深入研究高空温度、气压、湿度的结构特征对了解我国高空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理论、实际意义及潜在的气候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 气象要素 分布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年安庆地区PM2.5时间分布特征及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洋 吴胜平 陈绪财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9期105-107,共3页
利用2015—2018年安庆市4个国家环境监测站点的PM2.5监测资料,研究该地区PM2.5质量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了解PM2.5质量浓度的月变化、日变化特征,并利用同期安庆站气象资料分析了PM2.5质量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庆市PM2.5质... 利用2015—2018年安庆市4个国家环境监测站点的PM2.5监测资料,研究该地区PM2.5质量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了解PM2.5质量浓度的月变化、日变化特征,并利用同期安庆站气象资料分析了PM2.5质量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庆市PM2.5质量浓度呈现出冬季高、夏季低的特点,日变化呈双峰单谷型。降水对于PM2.5的清除效果非常显著;风速与PM2.5质量浓度的关系比较复杂,当小时平均风速为1级时,PM2.5质量浓度最高;在冬季,风速越大,PM2.5质量浓度越高;水平能见度在1~4km时,PM2.5质量浓度最高;受到水雾的影响,当能见度低于1km时,PM2.5质量浓度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时间分布 气象条件 安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波段雷达探空的逆温特征统计分析——以安庆市为例
10
作者 崔世锋 阳小群 +1 位作者 顾卫 邱年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3期88-91,共4页
利用L波段探空雷达数据,分析了安庆2011—2020年逆温基本特征。结果表明,08:00、20:00逆温层平均出现的层数分别为1.9、1.5层,发生的频率分别为85.4%、79.7%。接地逆温发生的频率低于脱地逆温。统计期间内逆温出现的频率呈缓慢上升趋势... 利用L波段探空雷达数据,分析了安庆2011—2020年逆温基本特征。结果表明,08:00、20:00逆温层平均出现的层数分别为1.9、1.5层,发生的频率分别为85.4%、79.7%。接地逆温发生的频率低于脱地逆温。统计期间内逆温出现的频率呈缓慢上升趋势。接地逆温层顶平均高度为222 m,08:00接地逆温层厚度大于20:00逆温层厚度,第一脱地逆温层起始高度及层顶高度的变化区间跨度大,厚度是接地逆温层厚度的1.6倍。逆温强度有微弱上升趋势并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逆温强度小、次数少,冬季强度大、次数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庆 接地逆温 脱地逆温 频率 厚度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市森林火险等级的确定和中、短期预报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文玉 李利玲 +1 位作者 刘长山 张苏 《森林防火》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9-31,共3页
本文根据安庆市的林地分布和天气气候特点,从剖析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入手,确定划分森林火险等级的气象要素综合因子,以森林火险等级作为预报对象,分析高、低火险等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天气形势演变的关系,寻找出森林火险等级变化... 本文根据安庆市的林地分布和天气气候特点,从剖析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入手,确定划分森林火险等级的气象要素综合因子,以森林火险等级作为预报对象,分析高、低火险等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天气形势演变的关系,寻找出森林火险等级变化的中期预报模式,利用日本和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制作森林火险等级的中期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险等级 森林火灾 预报对象 防火期 中期预报 短期预报 天气气候 气象条件 火险级 数值预报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市气温变化若干特征及城市热岛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立群 朱月霞 顾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821-18823,共3页
[目的]对安庆市气温变化的若干特征及城市热岛效应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安庆市以及周边气象台站和城郊区域自动站的气温资料,统计分析安庆站气温年变化特征以及区域一致性,使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对安庆站年平均气温进行突变检验,分... [目的]对安庆市气温变化的若干特征及城市热岛效应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安庆市以及周边气象台站和城郊区域自动站的气温资料,统计分析安庆站气温年变化特征以及区域一致性,使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对安庆站年平均气温进行突变检验,分析热岛效应对安庆站气温的影响。[结果]受站址迁移及城市建设影响,自1977年至2009年,安庆站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1990年中期以后,上升更为显著;Mann-Kendall检验表明,安庆站气温在1993年前后存在明显突变,受城市化影响,安庆站平均气温较郊区高0.8℃,最低气温增温更为显著;城市热岛效应春季最强,夏秋季次之,冬季最弱。[结论]了解了城市化发展对安庆市气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突变 城市热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市寒潮过程的气候特征分析
13
作者 张丽 《贵州气象》 2017年第6期36-42,共7页
利用1960—2016年安庆市8个气象站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对安庆市寒潮活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安庆市近56 a寒潮发生频次从西北部的山区向东南方向的沿江地区逐渐减少,其中山区明显多于其它地区;寒潮发生频次年际波动大,... 利用1960—2016年安庆市8个气象站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对安庆市寒潮活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安庆市近56 a寒潮发生频次从西北部的山区向东南方向的沿江地区逐渐减少,其中山区明显多于其它地区;寒潮发生频次年际波动大,并且年代际、年际寒潮和强寒潮发生次数均呈现出线性减少的趋势;全市各站寒潮的初日山区早于其它地区,山区终日较其它地区推迟;单站寒潮以2月、3月和11月发生频次最高,其月分布特点是岳西2月、11月出现次数最多,其余市县3月份出现次数最多,次数最少的出现在1月或10月;冬季寒潮发生次数要多于春季和秋季;特强寒潮主要出现在山区及地理位置最北部的桐城,一次特强寒潮过程中有3个站或以上达到特强寒潮标准的过程仅有4次;气候变暖是安庆市寒潮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时空分布 年际变化 安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市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变化特征
14
作者 顾卫 钱俊 周朋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2期143-143,145,共2页
根据安庆市气象观测站(1978 2017年)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前后变化特征及影响。发现安庆市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为波动性缓慢增长与大汛小旱交替控制的规律,同时存在1999年大汛后连续10a内降水量显著减少的异常现... 根据安庆市气象观测站(1978 2017年)的降水量和蒸发量的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前后变化特征及影响。发现安庆市降水量年际变化趋势为波动性缓慢增长与大汛小旱交替控制的规律,同时存在1999年大汛后连续10a内降水量显著减少的异常现象;进入21世纪后16a出现1次降水量波峰。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安庆地区蒸发量呈缓慢减少态势;到90年代前中期,达到年蒸发量最低谷,之后仍维持低蒸发量水平,在2013年才出现1次相对较大的蒸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分析 降水量 蒸发量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市雷暴气候统计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林 余漠全 +1 位作者 黄洋 王文斌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1期17-19,53,共4页
利用1951—2013年安徽省安庆市雷暴观测资料,分析安庆市近63年雷暴的气候变化趋势、初终日分布、突变和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安庆市平均雷暴日数总体呈略下降趋势,夏、秋季雷暴日数下降趋势明显;雷暴有很强的季节性,集中出现在... 利用1951—2013年安徽省安庆市雷暴观测资料,分析安庆市近63年雷暴的气候变化趋势、初终日分布、突变和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安庆市平均雷暴日数总体呈略下降趋势,夏、秋季雷暴日数下降趋势明显;雷暴有很强的季节性,集中出现在3—9月份,以7月份出现最多;雷暴初日普遍在2月下旬,终日普遍在8月下旬,雷暴初终日年际间差异大;雷暴日数1980年之前呈上升,之后呈下降的气候变化趋势;雷暴日数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存在准2年、3~6年、5~10年以及准16年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气候特征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MORLET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9年安庆市地温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燕 何敏发 周宏健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5期204-205,209,共3页
本文利用安庆站1961—2019年共59年的逐日5、10、20、40 cm平均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安庆站地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层年平均地温变化相似,各层的年平均地温呈增温趋势;春季... 本文利用安庆站1961—2019年共59年的逐日5、10、20、40 cm平均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安庆站地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层年平均地温变化相似,各层的年平均地温呈增温趋势;春季各层地温呈增温趋势,其他季节无明显增降温趋势;各层地温的月变化总体呈现抛物线变化,冷月份中,距离地表越深温度越高;暖月份中,距离地表越深温度越低。M-K突变检验表明,5 cm地温于2001年发生突变,地温显著升高,其他层次未发生突变。利用小波分析可以看出,各层地温59年来存在3~5年高频振荡周期和8~14年低频振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 变化特征 线性倾向估计 小波分析 M-K突变检验 安徽安庆 1961—201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1-2010年安庆市日照特征分析
17
作者 郑燕 董方有 何敏发 《中国航班》 2020年第10期90-90,共1页
本文利用安庆市国家基本气象站1981—2010 年共 30a 的逐日日照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对安庆站日照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日照 变化特征 线性倾向 安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褐飞虱发生与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葛红卫 金高松 +1 位作者 卢丽萍 辛惠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4342-4344,共3页
利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病虫测报站1986-2005年褐飞虱常规观测资料,与同期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天气形势、气温、降水、湿度均对褐飞虱的迁入、繁殖、存活有影响,天气背景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褐飞虱对水稻的危害.
关键词 气象因子 褐飞虱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安庆地区高空风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崔世锋 程正飞 吴月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1803-11805,共3页
利用新一代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雷达采集安庆地区高空风观测资料,并根据这些观测资料分析该探测站点高空风速、风向频率分布、风的时次变化规律和风稳定度等。结果表明,安庆地区行星边界层上空处在明显的西风带环流中,风向稳定,风速自... 利用新一代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雷达采集安庆地区高空风观测资料,并根据这些观测资料分析该探测站点高空风速、风向频率分布、风的时次变化规律和风稳定度等。结果表明,安庆地区行星边界层上空处在明显的西风带环流中,风向稳定,风速自9000~14000gpm高度为大风区,行星边界层和平流层风向为偏东风。该统计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高空风场、气候变化、城市规划和农业生产等提供重要的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风 矢量风 稳定度 时次变化 安徽省安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庆沿江河谷地区风能资源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江大纯 汪勇进 +3 位作者 苏化敏 陈龙虎 杨应红 周倍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838-12840,12849,共4页
利用安庆地区1971-2003年9个站点风速气候资料和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沿江河谷地区陈岭、白岭洲风塔精细资料,研究了安庆沿江地区风能资源特征。结果表明:风能分布存在区域差别,安庆沿江河谷地区(尤其是望江、宿松)环境风速比较稳... 利用安庆地区1971-2003年9个站点风速气候资料和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沿江河谷地区陈岭、白岭洲风塔精细资料,研究了安庆沿江地区风能资源特征。结果表明:风能分布存在区域差别,安庆沿江河谷地区(尤其是望江、宿松)环境风速比较稳定,西北部大别山区风速下降明显。全区风能普遍较高,受地形和气候共同影响,安庆市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江河谷西部,望江、宿松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80-90W/m2,年有效小时数超过3 600 h。对陈岭风塔风力数据的计算分析可以看出,其10 m高度处的年平均风速为3.93m/s,风能密度达到113 W/m2,50 m高度处年平均风速为5.46 m/s;年有效风力时数为6 600 h,年平均风功率密度294 W/m2,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河谷 风能密度 有效风速时数 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