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安康市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宗妍 徐优文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290-293,共4页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安康汉滨区10个镇农村妇女的宫颈癌筛查,了解当地农村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妇科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出现异常或可疑细胞涂片时做阴道镜检查并取活组织检查...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安康汉滨区10个镇农村妇女的宫颈癌筛查,了解当地农村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妇科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出现异常或可疑细胞涂片时做阴道镜检查并取活组织检查。结果宫颈癌筛查10 149例,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中,正常9 875例,发现异常细胞274例(2.70%),其中不能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167例(1.6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87例(0.86%),不能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14例(0.1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6例(0.05%)。所有细胞学异常者均进行阴道镜及活组织病理检查,共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16例,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6例,包括宫颈浸润癌4例。采用多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在不同年龄段宫颈脱落细胞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57,P=0.000);不同年龄段宫颈癌前病变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41,P=0.002)。结论安康汉滨区10个镇农村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发病率较高,需加强宫颈癌知识的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妇女 宫颈癌 筛查 脱落细胞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HA基因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自噬在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迁移及糖酵解中的作用
2
作者 陈良凤 吕小慧 +1 位作者 王建 马园园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2期37-46,共10页
目的探讨自噬通过调控乳酸脱氢酶A(LDHA)和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和糖酵解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使用厄尔平衡盐溶液(EBSS)饥饿处理诱导人卵巢腺癌细胞系SK... 目的探讨自噬通过调控乳酸脱氢酶A(LDHA)和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和糖酵解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使用厄尔平衡盐溶液(EBSS)饥饿处理诱导人卵巢腺癌细胞系SKOV3细胞诱导自噬。细胞实验分组1为:Control组、EBSS组和EBSS+3-MA组;细胞实验分组2为:EBSS+NC-shRNA组、EBSS+LDHA-shRNA1组和EBSS+LDHA-shRNA2组;细胞实验分组3为:EBSS+NC-shRNA组、EBSS+β-catenin-shRNA1组和EBSS+β-catenin-shRNA2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Transwell实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等检测并统计分析有关表达量的情况。结果Control组和EBSS组及EBSS+3-MA组间细胞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表达量相对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900,P<0.01)。Control组和EBSS组及EBSS+3-MA组间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细胞数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448.000、1405.000、111.000、132.200,P<0.01)。Control组和EBSS组及EBSS+3-MA组间细胞的LDHA mRNA、GLUT1 mRNA、LDHA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11.400、66.940、154.200,P<0.01)。NC-shRNA组和LDHA-shRNA1组及LDHA-shRNA2组间细胞的LDHA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200,P<0.01)。Control组和EBSS组及EBSS+3-MA组间细胞的β-catenin、p-β-catenin磷酸化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6.500、222.200,P<0.01)。NC-shRNA组和β-catenin-shRNA1组及β-catenin-shRNA2组间细胞的β-catenin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000,P<0.01)。结论饥饿诱导的自噬激活可促进卵巢癌的侵袭、迁移能力及糖酵解活性,其机制可能与自噬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并上调LDH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自噬 乳酸脱氢酶A 糖酵解 Β-连环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优质护理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红梅 余玲 杜小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6期162-163,共2页
品管圈(QCC)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的小圈团体,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并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管理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 品管圈(QCC)是指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的小圈团体,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并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管理形式,目的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要求护理人员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且向专业方向发展[1]。具体涉及护理人员的态度、患者的接受程度以及对住院的满意度等相关问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产科护理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产科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许霞光 秦红霞 曾广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科围手术期管理的内容、实施方式,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8年1~12月共收治住院病人1160例,其中剖宫产554例,实施围手术期日常健康教育贯穿于孕妇从入院至治愈出院进行评价、总结的全过程。结果通过实...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科围手术期管理的内容、实施方式,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8年1~12月共收治住院病人1160例,其中剖宫产554例,实施围手术期日常健康教育贯穿于孕妇从入院至治愈出院进行评价、总结的全过程。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的健康知识水平,促进了母乳喂养,增强了孕产妇及家属对围手术期情况、新生儿喂养及护理知识的了解,密切了医患关系,收到了良好效果。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医护质量,提高围手术期的保健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创造温馨的沟通环境,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及建立健康保健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产科 围手术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质酸对产科剖宫产孕产妇术后炎性因子IL-6、IL-10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赟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对产科剖宫产孕产妇术后炎性因子IL-6、IL-10和TNF-α的影响,为临床预防术后粘连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拟行剖宫产术的23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0例,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透明质酸,...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对产科剖宫产孕产妇术后炎性因子IL-6、IL-10和TNF-α的影响,为临床预防术后粘连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拟行剖宫产术的23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0例,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透明质酸,对照组118例未进行特殊处理。结果术后第1天血清炎性因子IL-6、IL-10和TNF-α的表达水平,实验组分别为(441.6±37)ng/L、(2 011.5±213)ng/L和(51.2±9.1)ng/L;对照组分别为(1 293.84±64)ng/L、(4 592.8±304)ng/L和(98.5±11.4)ng/L;术后第7天血清炎性因子IL-6、IL-10和TNF-α的表达水平,实验组分别为(173.8±18)ng/L、(1 217.6±108)ng/L和(31.7±7.8)ng/L;对照组分别为(312.6±26)ng/L、(1 922.4±156)ng/L和(54.8±9.5)ng/L,两组间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粘连21例,发生率为17.5%,而对照组为49例,发生率为41.5%,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使用透明质酸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因子IL-6、IL-10和TNF-α的表达,减少术后粘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剖宫产 炎性因子 术后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158例独生子女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安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273-1275,共3页
目的探讨某医院158例独生子女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态度行为,并分析调查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某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58例独生子女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问卷调查填写,根据填写结果记录分析所有患者其... 目的探讨某医院158例独生子女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态度行为,并分析调查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某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58例独生子女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问卷调查填写,根据填写结果记录分析所有患者其年龄、体温、生育史、体重指数等一般临床资料以及母乳喂养行为(KAP)的情况,并分析该群体母乳喂养的KAP及影响因素。结果母乳喂养平均得分为(7.96±2.18)分,及格率为74.28%,医护人员指导为主要母乳喂养知识来源渠道(58.47%)。产妇对母乳喂养的态度评测平均得分(11.28±2.16)分,96.20%的产妇母乳喂养持积极态度,52.53%的产妇认为可坚持6个月母乳喂养,87.97%的产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感兴趣,70.89%的产妇愿意主动解决母乳喂养中遇到的问题,62.03%的产妇表示对母乳喂养有信心。产妇对母乳行为的平均得分为(9.61±2.97)分。结论独生子女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态度、行为、影响因素具有相关性,其母乳喂养态度、母乳喂养行为受喂养知识、家人对母乳喂养的态度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生子女产妇 母乳喂养 问卷调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麻及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安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B09期282-283,共2页
目的探讨并观察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分娩的产妇11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采用硬膜外持续麻醉,研究组产妇给予腰一硬联... 目的探讨并观察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分娩的产妇11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采用硬膜外持续麻醉,研究组产妇给予腰一硬联合麻醉,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情况、镇痛效果以及产后Apger评分等。结果经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顺产率以及产后出血量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意义;研究组Apger评分(7.4±1.3)显著低于对照组(9.2±1.5),P〈0.05,差异有意义;研究组产妇的罗哌卡因总用量为(9.6±4.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7.4),P〈0.05,差异有意义;研究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为(3.4士1.1)明显短于对照组(15.0±5.4),P〈0.05,差异有意义。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产科分娩镇痛具有镇痛效果好、起效快、麻药用量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可有效减轻分娩痛苦,对胎儿无影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腰麻 联合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康汉滨区农村妇女阴道炎的患病现状
8
作者 吴宗妍 徐优文 韩晓兵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7年第3期61-64,共4页
目的了解陕西省安康汉滨区10个镇农村妇女常见的三种阴道炎患病情况,探索常见阴道炎的防治措施,并为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以10149名安康汉滨区农村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妇科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结果对1014... 目的了解陕西省安康汉滨区10个镇农村妇女常见的三种阴道炎患病情况,探索常见阴道炎的防治措施,并为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以10149名安康汉滨区农村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妇科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结果对10149名安康汉滨区农村妇女进行阴道炎筛查,其中正常总例数7229例,占总数的71.23%;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共3920例,占参加筛查人数的28.77%,分别为345例、336例、2239例,检出率分别为3.11%、3.40%、22.06%。结论安康汉滨区10个镇农村妇女阴道炎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地区部分乡镇位置偏远,妇女文化程度低,自我保健知识、妇科疾病防治知识缺乏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常见阴道炎知识的宣教,提高妇女对阴道炎预防及治疗的意识,有效减轻阴道炎对妇女的身心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妇女 阴道炎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3
9
作者 王安 徐优文 吴晓荣 《西部医学》 2017年第5期666-669,共4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方式,研究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纳入在本院分娩的164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瘢痕阴道组52例和瘢痕剖宫组112例,比较两组产后指征、并发症、新...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方式,研究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纳入在本院分娩的164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瘢痕阴道组52例和瘢痕剖宫组112例,比较两组产后指征、并发症、新生儿情况。同时将瘢痕剖宫组患者与同期114例无瘢痕子宫且首次行剖宫产孕妇(首次剖宫组)和同期134例首次阴道分娩的孕妇(首次阴道组)进行比较。结果瘢痕阴道组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发热率、新生儿窒息率和住院天数显著低于或少于瘢痕剖宫组(P<0.05);而两组产褥病率、新生儿体重、窒息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剖宫组患者前次剖宫产和本次剖宫产比较,瘢痕子宫、胎儿窘迫、胎位异常、产程停滞、先兆子宫破裂、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和社会因素手术指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差异不显著(P>0.05);瘢痕阴道组和首次阴道组分娩结局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瘢痕剖宫组产后24h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显著多于首次剖宫组(P<0.05),而两组产褥病率和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可显著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产妇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对新生儿伤害小,在严格掌控阴道试产指征和严密监测产程情况下,应鼓励瘢痕子宫妊娠产妇首选阴道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再次妊娠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第1天凝血状态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程光清 付扬喜 +3 位作者 马晓蕾 张雪 陈群 王安 《安徽医学》 2017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第1天凝血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出生的早产儿165例为研究对象,将早产儿出生第1天按照胎龄不同分为早期早产儿(胎龄28~31+6周)44例,中期早产儿(胎龄32~33+6周)50例...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第1天凝血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出生的早产儿165例为研究对象,将早产儿出生第1天按照胎龄不同分为早期早产儿(胎龄28~31+6周)44例,中期早产儿(胎龄32~33+6周)50例以及晚期早产儿(34~36+6周)71例。另选取正常足月儿5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上述早产儿及产妇临床资料及凝血状态。结果不同胎龄早产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凝血酶时间(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3组早产儿相比,足月儿PT、APTT、TT下降,FIB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早产儿产妇及足月儿产妇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出生第1天凝血功能较足月儿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胎龄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清L-精氨酸水平检测对妊高症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汪海瑛 杨金光 李红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52-56,共5页
目的评估血清L-精氨酸的浓度在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症(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PIH)发展中是否起到作用,分析其作为临床预测指标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共纳入186例妊娠期孕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症(PIH)的孕妇为实验组,健康孕妇为对照组... 目的评估血清L-精氨酸的浓度在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症(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PIH)发展中是否起到作用,分析其作为临床预测指标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共纳入186例妊娠期孕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症(PIH)的孕妇为实验组,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对比健康孕妇和妊娠期高血压症孕妇(FPIH)在妊娠期不同阶段血清L-精氨酸以及脐带血血清L-精氨酸的浓度,分析血清L-精氨酸和脐带血血清L-精氨酸在妊娠期高血压发展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在年龄(X^2=2.426,P=0.119;t=1.218,P=0.229)和妊娠前吸烟(X^2=2.088,P=0.148)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的BMI(X^2=8.772,P=0.003)和孕产次(X^2=6.083,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试者妊娠不同阶段的血清L-精氨酸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脐带血血清L-精氨酸的浓度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孕产次不同的受试者,脐带血血清L-精氨酸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BMI和以及是否吸烟等特征不同的受试者,血清L-精氨酸浓度和脐带血血清L-精氨酸浓度无显著差异。血清L-精氨酸浓度和脐带血血清L-精氨酸浓度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其对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效能较低。结论妊娠期孕妇L-精氨酸水平与PIH的发展与BMJ和孕产次存在相关性。但由于样本量限制,L-精氨酸对PIH的诊断效能分析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症 血清L精氨酸 妊娠期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环扎术后未足月胎膜早破环扎线拆除时机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董欣 吴梦敏 +3 位作者 李春芳 黄谱 王安 李雪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扎术(CC)后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环扎缝线拆除时机对延长妊娠时间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康市中心医院行CC后发生PPROM的19例孕妇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扎术(CC)后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环扎缝线拆除时机对延长妊娠时间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康市中心医院行CC后发生PPROM的19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破膜后是否24小时内拆除缝线,分为早期拆线组(11例)和延迟拆线组(8例),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及母儿结局。结果:(1)两组孕妇在年龄、孕产次、环扎孕周、破膜孕周、环扎类型及产前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宫缩抑制剂使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延迟拆线组孕妇的破膜至分娩的时间间隔显著长于早期拆线组(246.4±104.5小时vs.157.5±67.1小时,P<0.05)。延迟拆线组绒毛膜羊膜炎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分娩前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产前发热的发生率,与早期拆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孕妇的分娩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死亡、新生儿感染、新生儿儿科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患者发生PPROM后延迟拆除环扎缝线可延长破膜至分娩的时间间隔,而母儿感染率未见显著增加,是否延迟拆线对母体及新生儿的结局可能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扎时机 未足月胎膜早破 子宫颈机能不全 子宫颈环扎术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38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23
13
作者 秦红霞 许霞光 曾广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755-756,共2页
关键词 产后出血/护理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杜顺珍 靳亚妮 王仲奇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741-1743,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经临床确诊的异位妊娠住院病例98例,随机分入腹腔镜手术组47例、剖腹手术组51例,记录术前病史、术中情况、住院时间,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经临床确诊的异位妊娠住院病例98例,随机分入腹腔镜手术组47例、剖腹手术组51例,记录术前病史、术中情况、住院时间,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剖腹手术组(P<0.01),静脉用抗生素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剖腹手术组(P<0.01)。结论异位妊娠患者选用腹腔镜手术优于剖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剖腹手术 异位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式产前健康教育对改善产妇分娩认知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华 秦红霞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6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进式产前健康教育在改善产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本院定期产检的初产妇128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和试验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给予改进式健康教育。比较2组产妇认知行为、分娩... 目的探讨改进式产前健康教育在改善产妇产时认知行为及分娩结局中的效果。方法将在本院定期产检的初产妇128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和试验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给予改进式健康教育。比较2组产妇认知行为、分娩方式、产后2小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改变。结果试验组产妇健康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9.03%/46.97%),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产妇心理状况及产时应对行为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妇自然分娩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及总产程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产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5.16%/78.79%),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晚期采用改进式产前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孕妇产时认知行为,改善分娩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晚期 护理干预 认知行为 分娩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时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顺珍 王仲奇 +1 位作者 尹红 秦云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43-44,共2页
目的 评价宫腔镜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32例IUD取出困难或失败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定位取器,取器前阴道后穹窿均放置米索前列醇片600 μg.结果 用宫腔镜定位取出126例,占95.4... 目的 评价宫腔镜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32例IUD取出困难或失败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定位取器,取器前阴道后穹窿均放置米索前列醇片600 μg.结果 用宫腔镜定位取出126例,占95.45%,无一例发生子宫大量出血、穿孔等,126例中IUD位置正常33例、部分嵌顿56例、残留21例、移位至子宫肌层及浆膜层16例.结论 宫腔镜在应用于IUD取出困难中具有“直观准确、安全微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宫内节育器 米索前列醇 绝经期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6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福利 陈良凤 +1 位作者 张颖 王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20期3006-3009,共4页
目的:探讨钙结合蛋白S100A6(calcyclin,Cacy)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卵巢癌病理组织标本中S100A6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S100A6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S100A6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因素... 目的:探讨钙结合蛋白S100A6(calcyclin,Cacy)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卵巢癌病理组织标本中S100A6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S100A6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S100A6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100A6表达水平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的卵巢癌患者中S100A6高表达比例为66.7%,而在高分化的卵巢癌患者中S100A6高表达比例为15.4%,有统计学差异(P<0.05)。S100A6表达水平与手术分期有关,随着手术分期的增加,S100A6表达水平也随之明显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我们还发现,S100A6表达水平和腹水、淋巴结转移有关。在出现腹水和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患者中,S100A6高表达的比例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100A6表达和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临床评价病情进展和随访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钙结合蛋白S100A6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性前置胎盘致子宫次全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8
作者 秦红霞 杜小花 刘新梅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1562-1562,共1页
关键词 胎盘 前置 子宫切除术 手术后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围产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0
19
作者 杜小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围产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95例PIH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干预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围产期血压变化情况,统计妊娠结局...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围产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95例PIH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干预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围产期血压变化情况,统计妊娠结局并采用SF-36生活质量表评估产妇分娩后生活质量。结果分娩前2组血压较入院时下降,且干预组舒张压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胎儿窘迫发生率6.3%(3/48),低于对照组的25.5%(1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围生儿死亡4例(8.5%),干预组无围生儿死亡。出院时,2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分娩后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稳定PIH产妇血压,改善妊娠结局和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综合护理干预 围产期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FIGO Ⅲ期、Ⅳ期)卵巢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行性争议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良凤 郑福利 +2 位作者 乔谷媛 刘淑娟 王建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7期55-59,共5页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致死率最高的肿瘤,尽管其发病率低于子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但死亡率却位居首位。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术后以铂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是目前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对晚期卵巢癌而言,满意的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是非...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致死率最高的肿瘤,尽管其发病率低于子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但死亡率却位居首位。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术后以铂类药物为主的化疗是目前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对晚期卵巢癌而言,满意的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常难以达到满意肿瘤减灭效果及合并严重手术并发症。为了增加晚期卵巢癌满意的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比率、减少手术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NACT),借以改善晚期卵巢癌手术条件,提高满意肿瘤细胞减灭率。针对晚期卵巢癌的NACT目前尚存在许多争议,对于患者术后后续化疗的耐药性及5年存活率的改善等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本文就晚期卵巢癌术前NACT可行性问题作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卵巢恶性肿瘤 新辅助化疗 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