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路卵形曲线设计新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开明 韩占林 《交通世界》 2016年第29期6-7,共2页
提出K形曲线设计公路线形新技术,适用于卵形、凸形曲线和线元拟合设计。针对K形线进行概述,分析了与汽车行驶轨迹曲线的符合性,介绍了具体设计方法,并以算例为说明。新技术较以往采用回旋曲线段的卵形曲线设计方法,有便捷、适应性强等特... 提出K形曲线设计公路线形新技术,适用于卵形、凸形曲线和线元拟合设计。针对K形线进行概述,分析了与汽车行驶轨迹曲线的符合性,介绍了具体设计方法,并以算例为说明。新技术较以往采用回旋曲线段的卵形曲线设计方法,有便捷、适应性强等特点,可改善公路的不良线形,显著提高行车安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形线 设计 公路线形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探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成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7年第1期106-106,共1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公路工程建设使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缺陷严重影响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从出现的问题入手,找出具有针对性的高填...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公路工程建设使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缺陷严重影响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从出现的问题入手,找出具有针对性的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应用方法。这是提高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质量的关键,相关人员应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以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高填方路基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公路建设和环境保护
3
作者 刘金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7年第1期153-153,共1页
高速公路工程具有距离长、占地多的特点,其施工期可能的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噪声和扬尘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废污水对地表水体的影响等;在营运期可能的环境影响主要为车辆行驶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影响、服务设施的废污水对... 高速公路工程具有距离长、占地多的特点,其施工期可能的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噪声和扬尘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废污水对地表水体的影响等;在营运期可能的环境影响主要为车辆行驶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影响、服务设施的废污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等。根据项目施工期及营运期对高速公路沿线环境的影响范围与程度,从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水、气、声以及固体废弃物六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从而减少或避免项目建设对区域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对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都有很大的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建设 路域生态 影响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治理研究
4
作者 蒋勇 张世勋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23年第6期73-75,共3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治理的相关问题。公路工程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不良影响,为了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及治理。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治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探讨了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治理的相关问题。公路工程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不良影响,为了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及治理。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治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保障公众利益、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加强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治理的工作,以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 治理 环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质量的对策
5
作者 熊玉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7年第1期129-129,共1页
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公路工程施工最为重要的施工工序就是对路基路面的压实阶段。压实的质量可以保证整条公路路基路面的刚度和强度,对公路的使用寿命有效的延长... 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公路工程施工最为重要的施工工序就是对路基路面的压实阶段。压实的质量可以保证整条公路路基路面的刚度和强度,对公路的使用寿命有效的延长。本文就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相关要点进行分析,希望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路基路面压实 施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研究
6
作者 张世勋 蒋勇 《建筑与装饰》 2023年第20期103-105,共3页
本文针对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并提供了科学、规范、透明、公正的监管模型。本文旨在提高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效率和质量,维护公... 本文针对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并提供了科学、规范、透明、公正的监管模型。本文旨在提高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效率和质量,维护公共利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实现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质量安全监管 监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用作公路缓和曲线的K型曲线数学模型及其特点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潘兵宏 王开明 +3 位作者 赵胜林 陈林圻 胡炜 温长鹏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41,共9页
为了克服曲线法设计的局限性,解决长期困扰公路线形设计中的一些技术难题,以传统回旋线数学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适应能力更强、更符合车辆行驶轨迹与驾驶人行为特征的K型曲线以代替传统回旋线作为公路用缓和曲线。首先,对传统回旋线的... 为了克服曲线法设计的局限性,解决长期困扰公路线形设计中的一些技术难题,以传统回旋线数学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适应能力更强、更符合车辆行驶轨迹与驾驶人行为特征的K型曲线以代替传统回旋线作为公路用缓和曲线。首先,对传统回旋线的参数特点、曲率变化特点及航向角与弦切角的变化关系进行分析,并以航向角与弦切角的变化关系为基础建立了K型曲线参数方程,对方程中各参数对其影响进行分析;其次,通过K型曲线的参数方程推导得出任意点曲率半径的数学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解法讨论在不同参数取值情况下,K型曲线曲率半径与弧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弦长m值与弦切角a值固定时,选取适当的航向角与弦切角的比值k值,可调节K型曲线曲率半径随弧长的变化速率,提高了在地形困难地区公路线形设计的灵活性;在公路线形设计中采用K型曲线代替传统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不仅能够改善不良线形、增加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同时其便捷、适应性强等特点还可显著提高公路线形的设计效率与设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线设计 曲线设计 K型曲线 公路线形 公路设计新技术
原文传递
K型线与回旋线在卵形曲线上行车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潘兵宏 谢振江 +2 位作者 赵胜林 王开明 温长鹏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研究K型线作为公路缓和曲线的可行性,对比分析K型线和回旋线在卵形曲线中车辆横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横向荷载偏移率及横向加速度变化率4种指标的差异,分析车辆在K型线上行驶的行车稳定性。根据K型线数学模型和设置方法,求解K型线... 为研究K型线作为公路缓和曲线的可行性,对比分析K型线和回旋线在卵形曲线中车辆横向加速度、横摆角速度、横向荷载偏移率及横向加速度变化率4种指标的差异,分析车辆在K型线上行驶的行车稳定性。根据K型线数学模型和设置方法,求解K型线的逐桩坐标,并将其导入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建立小客车在K型线上行驶的仿真模型。通过改变缓和曲线起、终点曲率半径大小,从K型线和回旋线的线形变化情况,车辆操纵稳定性以及驾驶人舒适性3个方面对小客车在不同半径卵形曲线上的行驶状态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设计指标的情况下,K型线平面线形的弯曲程度稍缓于回旋线,且圆曲线半径越小,两者弯曲程度差异越大;车辆在K型线上的行驶轨迹曲率为均匀连续的非线性变化,可用作过渡2种不同的线形;K型线起、终点曲率半径比值越小,K型线扁平程度参数k值越大,K型线的曲率变化情况越接近于线性变化;车辆在K型线上的横向加速度变化率在曲线前半段小于回旋线,在后半段大于回旋线,当设计指标符合路线设计规范的规定时,其横向加速度变化率满足驾驶人舒适性要求;车辆在K型线上的稳定性参数始终小于回旋线,能够满足车辆稳定性要求,且稳定性更好。该研究证明K型线可作为缓和曲线引入公路卵形曲线线形设计,增加公路平面设计曲线类型,增加路线设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线设计 曲线设计 K型线 仿真模型 行车稳定性
原文传递
矩阵杠杆法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开明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9-179,共11页
本文针对连续梁应用现有方法,有手工解算繁琐,不易在计算机上实现运算等缺陷问题展开研究,建立了依据杠杆原理的一种新的解算体系方法——矩阵杠杆法。具体方法是,以某一荷载作用跨作为基本静定结构,撤去其余全部支座,将要计算的某一支... 本文针对连续梁应用现有方法,有手工解算繁琐,不易在计算机上实现运算等缺陷问题展开研究,建立了依据杠杆原理的一种新的解算体系方法——矩阵杠杆法。具体方法是,以某一荷载作用跨作为基本静定结构,撤去其余全部支座,将要计算的某一支座与荷载作用跨构成两跨连续梁,或带悬臂梁的两跨连续梁基本结构,撤去的支座以单位荷载作用在基本结构上构成解算体系,根据未知量的个数构建杠杆法方程和系数矩阵,在基本结构上求解出系数δij和自由项ΔiP,对号入座进入系数矩阵,求解系数矩阵得出各支座反力。本文给出了基本结构在集中荷载、力偶荷载、局部均载、线性荷载、单位荷载作用下,杠杆法方程系数δij和自由项ΔiP计算方法公式,并附算例对解算体系方法作了进一步说明。研究结果表明,矩阵杠杆法对解算连续梁,和与连续梁外部约束相同的一类超静定结构十分简便,一个结构组合确定后,所有杠杆法系数δij可一次完成求解,而自由项ΔiP计算更加简便,仅是关于荷载作用点x一个变量的函数式或积分式,实现了一步求解;另一特点是结果精确,可对力法、位移法计算结果进行校验;再者,矩阵杠杆法的计算,基本为重复性计算,容易在计算机上实现运算。矩阵杠杆原理法不依赖于结构刚度位移基本假定求解超静定结构,是结构力学求解超静定结构理论方法上的创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 杠杆法 求解 连续梁 支座反力
原文传递
一种桥梁偏载系数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开明 董婷 黄厚明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2-254,共3页
本文简要分析了桥梁偏载作用下力学状况,提出抗力矩法这一桥梁偏载系数和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新方法。即从桥梁支座抗力矩m'等于作用的偏载力矩m,根据抗力分布形态直接求算抗力分布数值,从而计算整体式梁桥的偏载系数和多片梁横向分... 本文简要分析了桥梁偏载作用下力学状况,提出抗力矩法这一桥梁偏载系数和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新方法。即从桥梁支座抗力矩m'等于作用的偏载力矩m,根据抗力分布形态直接求算抗力分布数值,从而计算整体式梁桥的偏载系数和多片梁横向分布系数。新方法与目前整体式梁桥偏载系数采用经验系数法比较,力学意义明确,简明便捷,适于对多种布载情况进行快速计算分析。本文提供的算例,通过与偏心压力法的比对计算证明了新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偏载 系数 计算 新方法
原文传递
一种求解连续梁支座反力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开明 韩占林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求解连续梁支座反力的新方法 -杠杆法。即,把连续梁视为一杠杆,梁上作用荷载对杠杆支点的力矩,由在支座上引起的杠杆作用力力矩平衡,从而推导出求解支座反力算式,实现对连续梁支座反力的求解。文章给出了杠杆法求解两跨... 该文提出了一种求解连续梁支座反力的新方法 -杠杆法。即,把连续梁视为一杠杆,梁上作用荷载对杠杆支点的力矩,由在支座上引起的杠杆作用力力矩平衡,从而推导出求解支座反力算式,实现对连续梁支座反力的求解。文章给出了杠杆法求解两跨、三等跨连续梁支座反力的方法和公式,并采用与力法的比对算例,对新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杆法 求解 连续梁支座反力
原文传递
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加固处理的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维焕 胡朋 《运输经理世界》 2022年第28期125-127,共3页
为有效解决公路路面破损、公路地基松动、公路路面塌陷的问题,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应深入分析探讨相关的公路地基技术,不断突破创新公路建设手段,保证公路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基于此,就公路工程中路基加固处理相关技术做出分析,希望能... 为有效解决公路路面破损、公路地基松动、公路路面塌陷的问题,公路工程施工单位应深入分析探讨相关的公路地基技术,不断突破创新公路建设手段,保证公路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基于此,就公路工程中路基加固处理相关技术做出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公路工程工作者提供一些工作建议和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路基加固 混凝土施工技术
原文传递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在公路工程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维焕 胡朋 《运输经理世界》 2023年第2期31-33,共3页
为提高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的整体设计流程,以及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如拌和、摊铺、碾压等施工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技术 生产工艺 应用技术 公路工程
原文传递
正方形截面扭转切应力分析计算
14
作者 王开明 黄厚明 +1 位作者 石雄伟 郗弘昇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5-257,共3页
本文采用截面应力分析的方法从实心圆截面扭转入手,推导出实心圆截面最大切应力计算公式,与目前使用的公式一致。将这一方法运用到矩形,得到正方形截面扭转最大切应力计算公式,并与目前采用的经验公式进行比对计算验证,得到相同的结果... 本文采用截面应力分析的方法从实心圆截面扭转入手,推导出实心圆截面最大切应力计算公式,与目前使用的公式一致。将这一方法运用到矩形,得到正方形截面扭转最大切应力计算公式,并与目前采用的经验公式进行比对计算验证,得到相同的结果。通过对扭转变形和破坏特点分析,提出了扭转作用中扭锥存在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 正方形截面 切应力计算 扭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