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身体育视域下大学体育中武术套路教学研究
1
作者 徐军 张斌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22-128,共7页
为了解决大学武术套路教学面临的问题,采取实地调查与在线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当前大学武术套路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武术套路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终身... 为了解决大学武术套路教学面临的问题,采取实地调查与在线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当前大学武术套路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武术套路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大学武术套路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体育思想 大学体育 武术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体育公共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
2
作者 温健伟 林红 +1 位作者 夏宏武 程昭 《运动-休闲(大众体育)》 2021年第22期73-75,共3页
为探究大学体育公共课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本文以安徽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问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提出建议,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 大学体育 公共课 体质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习练动力分析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昭 周振茂 汪宗保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56-64,共9页
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高校所需思索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优秀率的提高、健康水平的提升需要学生主动持续的习练,主动习练需要动力的维护和加持,该文在分析学生习练动力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思想... 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高校所需思索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优秀率的提高、健康水平的提升需要学生主动持续的习练,主动习练需要动力的维护和加持,该文在分析学生习练动力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思想正确引导、做好宣传解读、过程部署管理、平台利用构建、资源开发创建、团队构建、氛围创造中探索促进学生自觉进行日常习练的策略,以期引起各方对大学生体质测试习练动力的重视,科学地对学生习练动力进行构建与维护,保持学生良好的习练习惯和习练动力,进而推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健康测试 习练 动力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外科考教学对提升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夏宏武 方文发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45-148,共4页
为探究高校开展户外科考活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五届科考队的100名队员为研究对象,利用定量统计法探讨了户外科考活动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科考训练可显著提升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 为探究高校开展户外科考活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五届科考队的100名队员为研究对象,利用定量统计法探讨了户外科考活动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科考训练可显著提升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高校开展户外科考2点建议.研究结果可促进国内高校开展户外科考活动,并为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科考 高校体育 学生体质 身体机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实践经验及启示
5
作者 张莹 张毅恒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9,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美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历程、实践经验,并提出启示。美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经历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时期。实践经验: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营造良好产业环境;注重技术创新驱动,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美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历程、实践经验,并提出启示。美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经历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时期。实践经验: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营造良好产业环境;注重技术创新驱动,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品牌价值赋能竞争,塑造市场竞争优势;产业融合拓展边界,构建“户外+”生态网络。启示:坚持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打造共生化产业环境;促进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形成合理化产业结构;挖掘产品与服务竞争核心,塑造战略化产业品牌;激发业态与模式持续创新,推动融合化产业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户外运动产业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尚武精神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启示
6
作者 王凤 张斌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尚武精神包含民族面对压迫时的反抗精神以及勇于探索与创新的勇气。弘扬尚武精神有利于激发民族凝聚力、促进文化创新、强化民族自信心以及传承民族精神。弘扬尚武精神推进民族文化传承,要加强尚武精神教育、深化尚武精神与民族文化的... 尚武精神包含民族面对压迫时的反抗精神以及勇于探索与创新的勇气。弘扬尚武精神有利于激发民族凝聚力、促进文化创新、强化民族自信心以及传承民族精神。弘扬尚武精神推进民族文化传承,要加强尚武精神教育、深化尚武精神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研究、拓展弘扬尚武精神的实践平台、加强弘扬尚武精神的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深化尚武精神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武精神 民族文化 文化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华佗五禽戏品牌构建策略与传播路径研究
7
作者 徐军 张斌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87-93,共7页
华佗五禽戏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文化传承价值.文章基于华佗五禽戏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播、传承中的品牌化建设意义,提出诸如创新产品形态、讲述品牌故事、建立品牌体系等华佗五禽戏品牌构建策略,以此... 华佗五禽戏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文化传承价值.文章基于华佗五禽戏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播、传承中的品牌化建设意义,提出诸如创新产品形态、讲述品牌故事、建立品牌体系等华佗五禽戏品牌构建策略,以此筑牢品牌传播基础.同时,从教育培训、媒体宣传、主题产品创新和国际交流等维度构建传播路径,期望能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品牌构建 非遗传播 华佗五禽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营造与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姚文超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4-48,共5页
高校体育作为五育并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培育路径。纵观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环境塑造,即德育融合、渗透、协同中,仍存在理论改革不彻底、实践教学不充分、创新体系落实不到位等困境。... 高校体育作为五育并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培育路径。纵观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环境塑造,即德育融合、渗透、协同中,仍存在理论改革不彻底、实践教学不充分、创新体系落实不到位等困境。尝试通过完善协同合作机制、宣导多元体育文化、构建科学评估激励机制等优化策略,促进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频推进,为高校体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环境塑造及优化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体育教学 教学环境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防控背景下健身气功八段锦对高校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斌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97-101,共5页
目的:观察高校疫情防控封校背景下健身气功八段锦运动对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利用《亚健康状态自测量表》从安徽中医药大学筛选出90名亚健康状态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散步组、八段锦组,30例/组。对照组学生按照学校... 目的:观察高校疫情防控封校背景下健身气功八段锦运动对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利用《亚健康状态自测量表》从安徽中医药大学筛选出90名亚健康状态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散步组、八段锦组,30例/组。对照组学生按照学校日常规定生活学习,不进行任何干预活动;散步组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外还每日进行自由散步1.5h,连续30d;八段锦组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基础上每日增加1.5h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训练,持续30d。观察并对比3组学生试验前和试验结束后《亚健康状态自测量表》评分的变化。结果:八段锦组亚健康恢复率为50.00%(15/30),高于对照组的13.33%(4/30)和散步组的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试验前、后亚健康评分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散步组和八段锦组试验前、后亚健康评分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八段锦组较散步组、对照组试验后亚健康状态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散步组与对照组试验后比较,得分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能够显著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亚健康恢复率,且效果优于日常散步活动。在高校推广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于疫情背景下丰富校园文体活动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都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健身气功八段锦 高校学生 身心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医中伤的致因探讨运动损伤的预防
10
作者 程昭 夏宏武 +1 位作者 汪宗保 李俊杰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95-97,108,共4页
中医伤的致因多种,主要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个方面,从中医伤的致因中探索运动损伤影响因素,运动中避免六淫外侵、七情内困、不内外因所害,做到宽以待人,合理适度,防微杜渐等,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发展与恶化,维护运动安全。
关键词 中医 运动损伤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教育训练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11
作者 张亮 《运动-休闲(大众体育)》 2022年第9期91-93,共3页
得益于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发展,新教育趋势下原本边缘的体育教育训练教学重新回归教育主流,开辟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培养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体育教育也因过去被忽视而成为重点建设体育教育训练,本文根据新教育... 得益于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发展,新教育趋势下原本边缘的体育教育训练教学重新回归教育主流,开辟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培养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体育教育也因过去被忽视而成为重点建设体育教育训练,本文根据新教育趋势下的要求,对高校体育教育训练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若干体育教育训练改革策略,以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力求找到正确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育 训练研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视角下当代体育锻炼误区分析与对策探讨
12
作者 夏宏武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0期163-166,共4页
随着全民运动意识的提高,运动项目和方法也逐渐多样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在热衷于体育锻炼的同时,适度锻炼和根据个人体质调整训练方法的重要性却常常被忽视。该文将从中医视角出发,借助中医理论中关于气、血、阴阳平衡与五行学说... 随着全民运动意识的提高,运动项目和方法也逐渐多样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在热衷于体育锻炼的同时,适度锻炼和根据个人体质调整训练方法的重要性却常常被忽视。该文将从中医视角出发,借助中医理论中关于气、血、阴阳平衡与五行学说,阐释恰当运动对于健康的积极意义,以及不当运动方式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同时,该文提出对应的建议和解决之道,希望能够帮助人们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运动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锻炼 气血阴阳理论 体医融合 对策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武术课程“双线”融合教学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斌 张猛 王凤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23-128,共6页
通过线上线下“双线”融合教学模式开设相关课程,搭建相关教学模式和体系,形成相关考核制度,已经成为各高校常态化的课程建设路径之一.包括武术课程在内的高校课程“双线”融合教学模式在经历了解释性研究与应用探索阶段之后,目前已进... 通过线上线下“双线”融合教学模式开设相关课程,搭建相关教学模式和体系,形成相关考核制度,已经成为各高校常态化的课程建设路径之一.包括武术课程在内的高校课程“双线”融合教学模式在经历了解释性研究与应用探索阶段之后,目前已进入较为成熟的融合发展阶段.文章基于对部分高校武术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情况的调研,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武术课程教学的新策略,探索了“双线”融合创新路径,设计了“双线”融合教学模式,构建了武术课程的线上教学体系,以期实现武术课程教学质量中“量”与“质”的全面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融合 高校武术课程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骨交互视阈下传统功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思路探讨
14
作者 姚文超 林红 +2 位作者 夏宏武 李梦醒 张雷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37-342,共6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质量,寻求有效的防治手段具有现实意义。以肌-骨交互作用为切入点,肌骨交互机制作为传统功法防治POP的新靶点,探讨传统功法防治POP的研究思路,太极拳调...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质量,寻求有效的防治手段具有现实意义。以肌-骨交互作用为切入点,肌骨交互机制作为传统功法防治POP的新靶点,探讨传统功法防治POP的研究思路,太极拳调养气息,强壮肌肉筋骨;五禽戏调腑通络,提高腰椎稳定性;易筋经动静结合,降低跌倒风险;八段锦形气意同调,补肾强筋壮骨。传统功法一方面可提高骨密度、增强骨强度,另一方面提高肌肉质量和力量,加强机械作用传导促进骨代谢,双向调控肌肉-骨骼并形成闭合式循环回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肌-骨交互 太极拳 五禽戏 八段锦 易筋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骨质增生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15
作者 焦俊凯 黄欣悦 +1 位作者 陈继明 裴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83-187,共5页
本文通过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治疗骨质增生症的文献分析确定中医药治疗骨质增生症的可行性,并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辩证分析和利用SPSS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归纳出骨质增生症的常见中医证型和临床研究中已被证实的能够发挥良好治疗效果的中医... 本文通过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治疗骨质增生症的文献分析确定中医药治疗骨质增生症的可行性,并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辩证分析和利用SPSS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归纳出骨质增生症的常见中医证型和临床研究中已被证实的能够发挥良好治疗效果的中医组方思路、方剂、高频中药和辅助用药。为临床治疗骨质增生症提供一定的思路。以期望中医药在临床上治疗骨质增生症时能够发挥出更好和更大的作用。骨质增生症的中医证型可分为六种,中医药疗效突出,高频药物集中,有规律可循。中医药治疗骨质增生症相较于西医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大的优势。其辩证用药对于指导临床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骨质增生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式太极拳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被引量:4
16
作者 程昭 周振茂 夏宏武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1-117,共7页
24式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文化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应从24式太极拳传承故事、技术动作、战术技击、修炼要素视角出发,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 24式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文化的智慧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应从24式太极拳传承故事、技术动作、战术技击、修炼要素视角出发,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学生道德修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式太极拳 课程思政 修身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特发性震颤患者认知功能与身体活动水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忠兴 蔡俊 张鹏程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71-74,共4页
通过老年女性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 ET)患者认知功能和身体活动水平的测量,研究其认知功能与身体活动水平的相关性.采用老年体力活动量表(PASE)对100例ET女性患者进行自我报告的身体活动评估.研究结果表明:PASE评分越低,年龄越大... 通过老年女性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 ET)患者认知功能和身体活动水平的测量,研究其认知功能与身体活动水平的相关性.采用老年体力活动量表(PASE)对100例ET女性患者进行自我报告的身体活动评估.研究结果表明:PASE评分越低,年龄越大,维持直线行走步态难度越大;总震颤评分越高,MOCA评分越低;总震颤评分、MOCA评分、直线行走步态中偏离直线的步数和轻度、中度身体力活动具有相关性.ET女性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和运动特征(震颤和不平衡)、身体活动水平相关,有一定的临床监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震颤 身体活动 平衡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教融合模式在高校篮球俱乐部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涛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82-85,共4页
赛教融合模式为篮球俱乐部教学创新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抓手。为了构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俱乐部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篮球水平实现均衡发展,高校应加强对俱乐部教学的重视、投入和监管。通过完善制度管理,强化各管理主体职责,健全协调... 赛教融合模式为篮球俱乐部教学创新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抓手。为了构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俱乐部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篮球水平实现均衡发展,高校应加强对俱乐部教学的重视、投入和监管。通过完善制度管理,强化各管理主体职责,健全协调育人机制,营造“面向人人”的竞赛环境,合理设置竞赛考评指标,侧重保障机制整合与协调,从而多措并举地提升篮球俱乐部教学的育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教融合 篮球俱乐部 篮球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体能锻炼对学生体能素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涛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1期127-131,共5页
为剖析体能锻炼对学生体能素质的影响,促进学生的运动素质,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测试项目为指标,探讨体能锻炼对学生体质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50... 为剖析体能锻炼对学生体能素质的影响,促进学生的运动素质,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测试项目为指标,探讨体能锻炼对学生体质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50×8米折返跑、跳绳和加单腿平衡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提出体能锻炼方式的建议。结果表明,综合性体能锻炼对进行实验的学生各项身体素质都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学生体能素质均优于专项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能锻炼 统计学分析 影响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按摩与针灸配合策略用于高龄脑卒中患者对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8期1746-1749,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与针灸配合策略用于高龄脑卒中患者对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78例高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与针灸配合策略用于高龄脑卒中患者对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78例高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除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外还接受中医穴位按摩、针灸治疗。观察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步行状态、日常活动能力变化情况及总体康复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FMA评分及步态状况、Holden步行功能分级、ADL分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同时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步速、步频及步幅也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步行功能分级中0-Ⅱ级、Ⅲ级患者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Ⅳ-Ⅴ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ADL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高龄脑卒中患者中医针灸和穴位按摩,可有效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步行状态的恢复效果,提高日常活动能力,获得更理想总体康复效果,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高龄 穴位按摩 针灸 运动功能障碍 日常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