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2021年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叶康保 汪世靖 +2 位作者 张黎 孙权 胡文彬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5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统计分析2019—2021年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用药处方,具体对其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 目的统计分析2019—2021年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用药处方,具体对其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9—2021年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呈逐年升高趋势,氯硝西泮、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用药频度(DDDs)始终位居前3位。第二类精神药品DDC值基本保持稳定,略有上涨。DDC值均<4元。销售金额与用药人数同步性良好。结论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结构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管理干预,确保医师规范用药,以提高药物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类精神药品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日平均费用 排序比 氯硝西泮 右佐匹克隆 唑吡坦
原文传递
霍山石斛多糖抑制帕金森病模型神经炎性损伤作用研究
2
作者 尚小龙 徐陈陈 +5 位作者 董健健 慈春玲 张良杰 金洪洋 李婕 王训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345-2349,I0001,共6页
目的研究霍山石斛多糖(DHP)对帕金森病(PD)模型神经炎性损伤的作用。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将小胶质细胞BV-2分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干预正常培养)、模型组[以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DHP组(先行2~400 mg/L DHP干预,后加模... 目的研究霍山石斛多糖(DHP)对帕金森病(PD)模型神经炎性损伤的作用。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将小胶质细胞BV-2分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干预正常培养)、模型组[以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DHP组(先行2~400 mg/L DHP干预,后加模型组相同剂量MPP+诱导),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30只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DHP组,每组10只。设置DHP等效治疗剂量即350 mg/kg为DHP组。造模完成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双蒸水0.5 mL,1次/天,持续2周;DHP组灌胃0.5 mL DHP溶液,浓度为15.4 g/mL,1次/天,持续2周。通过平衡木实验和转棒试验观察小鼠平衡能力、肌力以及运动协调力;ELISA检测小鼠中脑组织IL-1β和IL-18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中脑黑质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和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BV-2细胞模型组IL-1β水平显著升高[(76.32±6.18)ng/L比(51.12±4.72)ng/L,P<0.05];与模型组比较,DHP组IL-1β水平降低(P<0.05),且在2.0~100.0 mg/L内呈剂量依赖性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通过平衡木时间显著延长(P<0.05),在棒时间缩短(P<0.05),中脑组织IL-1β[(190.10±14.68)ng/L比(80.46±15.18)ng/L]和IL-18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DHP组通过平衡木运动时间缩短(P<0.05),在棒时间延长(P<0.05),DHP组中脑组织IL-1β[(89.69±14.31)ng/L]和IL-18水平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脑黑质Iba-1表达显著升高(P<0.05),TH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DHP组中脑黑质Iba-1表达显著降低(P<0.05),TH表达升高(P<0.05)。结论DHP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进而降低PD模型神经炎性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属 帕金森病 霍山石斛多糖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黑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在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董健健 程楠 韩咏竹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2期2120-2122,共3页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为一类缓慢起病、病程呈进行性发展、预后不良的疾病。近年来,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但是,临床上对于该类疾病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发机制也未完全清楚。随着体细胞重编程技术的进步,疾病特异性诱导性...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为一类缓慢起病、病程呈进行性发展、预后不良的疾病。近年来,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但是,临床上对于该类疾病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发机制也未完全清楚。随着体细胞重编程技术的进步,疾病特异性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被逐渐应用于神经变性疾病发病机制、药物筛选及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然而,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尚处于早期级阶段,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及产生效率较低等问题,未来研究人员将致力于建立安全、高效、符合临床标准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变性疾病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体细胞重编程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肌电图引导A型肉毒毒素面深部肌群注射治疗神经性棘红细胞增多症1例
4
作者 吕园园 赵静 +2 位作者 许亚娟 韩永升 王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神经性棘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临床罕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舌、面部不自主运动,进行性舞蹈样运动障碍,精神症状,认知功能下降及其他多系统损害[1],给患者及其家庭生活带来极大困扰。本文报告1例因VPS13A基因突变而致的神... 神经性棘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临床罕见的锥体外系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口、舌、面部不自主运动,进行性舞蹈样运动障碍,精神症状,认知功能下降及其他多系统损害[1],给患者及其家庭生活带来极大困扰。本文报告1例因VPS13A基因突变而致的神经性棘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在我院超声与EMG引导下给予A型肉毒毒素(BTX-A)面深部肌群注射治疗,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女,37岁,因“渐进性不自主咬牙、弄舌样动作3年”于2022年10月13日入院。患者于2019年初无诱因下出现不自主咬牙动作,当时症状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外系疾病 不自主运动 舞蹈样运动 多系统损害 棘红细胞增多症 A型肉毒毒素 肌群 精神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型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1例
5
作者 慈春玲 张良杰 +7 位作者 华磊 薛本春 饶娆 年娜 王伟 舒山 汪世靖 王训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2期1597-1599,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7岁,未婚,高中文化,无业。因“反复发作性全身抽搐、意识丧失6年,下肢不自主抖动3年”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多次入住我院。2015年7月(21岁)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口唇紫绀,持续3~5...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7岁,未婚,高中文化,无业。因“反复发作性全身抽搐、意识丧失6年,下肢不自主抖动3年”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多次入住我院。2015年7月(21岁)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口唇紫绀,持续3~5 min,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2016年5月患者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予“丙戊酸钠缓释片,拉莫三嗪”口服治疗,具体剂量不详,此后未再发作。2018年6月(24岁),患者漏服抗癫痫药后再次出现前述症状发作,且逐渐出现行走趔趄、磕绊,行走不稳,需拄拐辅助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症 Kufs病 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 CLN6基因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联合青霉胺对TX乳鼠神经元P38MAPK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
6
作者 徐陈陈 董健健 +2 位作者 程楠 王训 喻绪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90-495,共6页
目的研究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ALA)联合青霉胺(Penicillamine,PCA)对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模型TX乳鼠神经元P38 MAPK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本实验乳鼠神经元通过原代方法分离培养所得,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LA组、PC... 目的研究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ALA)联合青霉胺(Penicillamine,PCA)对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模型TX乳鼠神经元P38 MAPK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本实验乳鼠神经元通过原代方法分离培养所得,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LA组、PCA组及联合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治疗前后活性氧释放量及JC-I荧光强度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经药物作用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色素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的表达。结果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可知ALA、PCA及联合用药均能减少神经元内ROS释放量且其MFI分别为59.29±1.22、53.19±1.34及52.46±1.23,增进JC-1的荧光强度(P<0.01),且同ALA组和PCA组比,联合组ROS释放量明显降低,JC-1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乳鼠神经元内P38MAPK,Cyt C,Caspase 9,Caspase 3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LA组、PCA组及联合组乳鼠神经元内P38 MAPK,Cyt C,Caspase 9,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联合组P38 MAPK,Cyt C,Caspase 9,Caspase 3蛋白含量较LA组及PCA组减少。结论 ALA联合PCA可促进铜排出,降低高铜诱导的线粒体损伤,降低高铜神经毒性,延缓神经元凋亡,改善WD神经系统损伤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WILSON病 氧化应激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附2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饶娆 韩永升 +6 位作者 韩咏竹 薛本春 王伟 杜益刚 徐银 韦玉国 韩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并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存在ECG乏氏试验、皮肤交感反应、卧立位血压异常,提示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2...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并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存在ECG乏氏试验、皮肤交感反应、卧立位血压异常,提示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2例患者均在二巯基丙磺钠治疗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改善。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并发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报道少见,其病因尚不明确;经二巯基丙磺钠驱铜相关治疗后症状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转导在神经元损伤中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丁超 王训 程楠 《安徽医学》 2014年第3期397-399,共3页
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神经变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全球数千万人的健康。虽然目前已有一些方法用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但用于预防和治愈这类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案依旧匮乏。目前研... 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神经变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全球数千万人的健康。虽然目前已有一些方法用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但用于预防和治愈这类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案依旧匮乏。目前研究发现通过细胞信号转导机理的研究能够使我们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阐明这类疾病的部分机理,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转导通路在神经元损失中作用也被逐步发现,其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药物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JUN氨基末端激酶 神经变性疾病 脑血管疾病 神经遗传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被引量:8
9
作者 舒山 程楠 韩咏竹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0期1891-1894,共4页
肠道菌群是人体健康和疾病转换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素,它不仅参与了脑-肠轴活动,还可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相关疾病的发病起到关键作用。该文综述了肠道菌群在CNS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并且概括了微生态制剂和粪便微生物移植技术在CNS疾病中... 肠道菌群是人体健康和疾病转换过程中重要的环境因素,它不仅参与了脑-肠轴活动,还可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相关疾病的发病起到关键作用。该文综述了肠道菌群在CNS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并且概括了微生态制剂和粪便微生物移植技术在CNS疾病中的应用前景。目的在于提高临床医师对肠道菌群与宿主关系的认识,为CNS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中枢神经系统 微生态制剂 粪便微生物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神经元轴突与树突变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雅楠 董健健 +1 位作者 程楠 韩咏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7期87-89,共3页
自噬通过形成自噬小体,对细胞内一些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受损的细胞器降解,以保持细胞内环境的动态稳定。神经细胞内蛋白质的异常堆积是大多数神经变性病最常见的病态产物。神经元树突和轴突是神经元胞体的延伸及形成突触的基础,对细胞... 自噬通过形成自噬小体,对细胞内一些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受损的细胞器降解,以保持细胞内环境的动态稳定。神经细胞内蛋白质的异常堆积是大多数神经变性病最常见的病态产物。神经元树突和轴突是神经元胞体的延伸及形成突触的基础,对细胞的信号传导起关键作用。神经元轴突和树突变性常出现在神经变性病的早期,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而自噬是清除神经变性病中异常蛋白质的关键途径,对保持内环境稳态有不可替代作用。因此,通过激活神经元自噬可以缓解神经元树突与轴突变性。本文将从自噬在轴突与树突中的合成与转运,自噬对轴突与树突变性的调控作用以及自噬与突触形成的相关性等方面阐述自噬在神经元轴突与树突变性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轴突 树突 神经变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山石斛多糖对帕金森病小鼠运动障碍、神经元受损及星形胶质细胞衰老的改善作用
11
作者 张培 董健健 +2 位作者 徐陈陈 汪世靖 程楠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35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霍山石斛多糖(DHP)对帕金森病(PD)小鼠运动障碍、神经元受损及星形胶质细胞衰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NC组、MOD组、DHP100组、DHP350组,每组10只;MOD组、DHP100组、DHP350组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 目的探讨霍山石斛多糖(DHP)对帕金森病(PD)小鼠运动障碍、神经元受损及星形胶质细胞衰老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NC组、MOD组、DHP100组、DHP350组,每组10只;MOD组、DHP100组、DHP350组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PD小鼠模型,DHP100组、DHP350组建模后分别灌胃给予100、350 mg/kg的DHP各0.5 mL,1次/天,连续2周。通过平衡木实验通过时间、悬挂实验悬挂时间、转棒实验停留时间评估各组运动能力,免疫荧光检测小鼠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和星形胶质细胞核纤层蛋白B1(Lamin B1)荧光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中脑Lamin B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相对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中脑p16^(INK4a)、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RNA相对表达量。将小鼠星形胶质细胞C8-D1A细胞分为三组,正常组用不含血清的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模型组用0.6 mmol/L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作用24 h,DHP组用8μg/mL DHP预处理12 h后加入0.6 mmol/L MPP+作用24 h。收集三组细胞培养基,作用于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比较SH-SY5Y细胞存活率及三组细胞周期比例、β-半乳糖苷酶(β-gal)阳性率、端粒酶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MOD组停留时间、悬挂时间及中脑TH阳性神经元数量、Lamin B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通过时间延长,IL-1β、IL-6蛋白及p16^(INK4a)、MMP-3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均<0.05)。与MOD组比较,DHP100组、DHP350组停留时间、悬挂时间及中脑TH阳性神经元数量、Lamin B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通过时间、IL-1β蛋白及MMP-3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且DHP350组停留时间、通过时间、IL-1β蛋白及MMP-3 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更明显(P均<0.05)。DHP350组IL-6蛋白及p16^(INK4a)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MOD组、DHP100组,MOD组小鼠中脑黑质星形胶质细胞中Lamin B1荧光表达量均低于NC组、DHP100组、DHP350组(P均<0.05)。加入正常组、DHP组、模型组细胞条件培养基的SH-SY5Y细胞存活率依次降低,两两比较P均<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G0/G1期细胞比例及β-gal阳性率升高,S期细胞比例及端粒酶表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DHP组G0/G1期细胞比例及β-gal阳性率降低,S期细胞比例及端粒酶表达升高(P均<0.05)。结论DHP可以减轻PD小鼠的运动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衰老,从而减轻神经元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石斛多糖 细胞衰老 运动功能障碍 星形胶质细胞损伤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son病患者的丘脑核体积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张兵 胡文彬 《安徽医学》 2023年第6期635-640,共6页
目的探讨Wilson病(WD)的丘脑核体积,以及其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的61例WD患者(WDs)纳入WDs组。同期,在本院中招募33例健康对照(HCs)纳入HCs组。通过影像学处理软... 目的探讨Wilson病(WD)的丘脑核体积,以及其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的61例WD患者(WDs)纳入WDs组。同期,在本院中招募33例健康对照(HCs)纳入HCs组。通过影像学处理软件Freesurfer对两组对象的结构像进行丘脑核的分割处理并获得相应的体积。采用统一肝豆状核变性评定量表中的神经功能评分(UWDRS-N)从言语、静止性震颤、面部表情、肌僵直、步态以及姿势等运动症状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对象的丘脑核体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WDs组的丘脑核体积与UWDRS-N得分的关系。P值通过错误发现率(FDR)校正,且<0.05。结果WDs组的双侧腹后外侧核(VPL)、腹内侧核(VM)、腹外侧核后部(VLp)、腹外侧核前部(VLa)、腹前核大细胞部(VAmc)、腹前核(VA)、界核(L-Sg)、下侧枕(PuM)、内侧枕(PuI)、前枕(PuA)、带旁核(Pt)、束旁核(Pf)、中央旁核(Pc)、腹内侧重聚区(MV(Re))、内侧大细胞部(MDm)、内侧小细胞部(MDl)、外侧膝状体(LGN)、中央外侧核(CM)、中央内侧核(CeM)、丘脑前腹侧核(AV)、后侧核(LP)、背外侧核(LD)、中央外侧核(CL)以及右侧外侧枕(PuL)的体积较HCs组均缩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侧MDm(β=-4.29,FDR-P<0.001)的体积与UWDRS-N得分呈负相关。结论WDs的丘脑核萎缩涉及到丘脑前核、以及丘脑外侧、腹侧、板内、内侧和后侧的多个核群。其中,MDm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关系密切,可能在WDs运动症状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丘脑核 神经功能损害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铜蓝蛋白血症研究进展
13
作者 许亚运 方明娟 王共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0-304,共5页
无铜蓝蛋白血症(aceruloplasminemia,ACP)是一种罕见的、成人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缺乏、铁代谢障碍为主要特征,典型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糖尿病、视网膜病”三联征,颅脑MRI显示基底节、丘脑、... 无铜蓝蛋白血症(aceruloplasminemia,ACP)是一种罕见的、成人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缺乏、铁代谢障碍为主要特征,典型临床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糖尿病、视网膜病”三联征,颅脑MRI显示基底节、丘脑、齿状核、皮质广泛对称的T2加权像低信号,确诊依靠基因检测。治疗以铁螯合剂为主,部分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改善不理想。临床应提高对ACP的识别,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铜蓝蛋白血症 遗传性铜蓝蛋白缺乏症 铁代谢障碍 血浆铜蓝蛋白 糖尿病 视网膜病 铁螯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倾向Wilson病患者的注意偏向特征及与反刍思维的关系研究
14
作者 闻晓 白雪 +5 位作者 王共强 马心锋 林康 金平 施倍倍 韩咏竹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9期1004-1008,共5页
目的 探究抑郁倾向Wilson病(WD)患者的注意偏向特征及与反刍思维的关系。方法 招募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收治的WD患者51例,根据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将其分为抑郁组(≥5分,30例)和非抑郁组(≤4分... 目的 探究抑郁倾向Wilson病(WD)患者的注意偏向特征及与反刍思维的关系。方法 招募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收治的WD患者51例,根据贝克抑郁量表(BDI)评分将其分为抑郁组(≥5分,30例)和非抑郁组(≤4分,21例)。比较两组反刍思维量表(RRS)评分及情绪Stroop范式试验结果,并分析观察指标间的关联性。结果 抑郁组在RRS的症状反刍、反省深思、强迫思考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对负性词的反应时间显著慢于非抑郁组(P<0.05);两组对中性词及正性词的反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D患者对负性词反应时间与BDI评分、RRS总分、RRS的症状反刍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对正性词和中性词反应时间与BDI评分、RRS总分及RRS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DI评分、RRS总分、RRS的症状反刍维度得分是WD患者对负性词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抑郁倾向WD患者会过多关注负性情绪信息,反刍思维可能是导致抑郁倾向WD患者负性情绪注意偏向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注意偏向 抑郁 反刍思维 情绪Stroop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son病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黎 王共强 +3 位作者 许彬 王玉梅 汪萍 韩咏竹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5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以及社会支持问卷对75例WD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进行研究,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Logistic回... 目的探讨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以及社会支持问卷对75例WD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进行研究,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家属的SF-36各维度得分与一般情况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分的相关性。结果 WD患者家属SF-36各维度除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外均低于正常人群(P<0.05、P<0.01)。家属性别与生理功能得分呈负相关、与精力得分呈正相关(P<0.05),生理职能、情感职能与患者性别呈负相关(P<0.05、P<0.01),躯体疼痛与患者临床类型、家属年龄呈正相关(P<0.05),一般健康状况、精力得分与客观支持得分呈正相关(P<0.05、P<0.01),社会功能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 WD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群相对较低,且与家属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及患者的性别、临床类型密切相关,临床上宜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肝豆状核变性 患者家属 生活质量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肾脏损害的判断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君霞 何志超 +1 位作者 王训 杨任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肾脏损害的判断指标。方法分别检测168例HLD患者(HLD组)和40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尿液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肾脏损害的判断指标。方法分别检测168例HLD患者(HLD组)和40名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尿液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微量白蛋白(mAlb)的水平和血清胱抑素C(CysC)、m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血清Ⅳ型胶原(Ⅳ—C)的水平。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分析各项指标曲线下面积(AUC)。结果HLD组患者尿液NAG、RBP、α1—MG、β2一MG、GSTs、mAlb水平和血清CysC、TGF-β1、PCⅢ、Ⅳ—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RBP的AUC(0.983)最大,其次是CysC(0.974)、Ⅳ—C(0.938)、PCIII(0.929)、β2-MG(0.811)、NAG(0.783)、GSTs(0.763)、TGF-β1(0.69)和α1—MG(0.635),mAlb的AUC最小(0.602)。结论尿液RBP水平和血清CysC、Ⅳ—C、PCⅢ水平是反映HLD患者肾脏损害较为全面且准确性较高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肾脏损害 视黄醇结合蛋白 血清胱抑素C Ⅲ型前胶原 Ⅳ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似Creutzfeldt-Jakob病影像学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1例报告
17
作者 饶娆 杜益刚 +5 位作者 汪炜民 夏昆 徐银 薛本春 韩永升 韩咏竹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9-240,共2页
肝豆状核变性为铜代谢障碍所致的遗传性疾病,而Creu—tzfeldt—Jakob病(CJD)是人类最常见的朊蛋白病,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影像学类似CJD的报道罕见,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CREUTZFELDT JAKOB病 影像学表现 遗传性疾病 铜代谢障碍 朊蛋白病 CJ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驱铜治疗对WD患者肝脏剪切波弹力成像与肝纤维化肝功能检测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刘娅 胡文彬 +9 位作者 严彦 苏贝晴 李瑶瑶 蒋雨晨 吴君霞 喻绪恩 王训 胡纪源 韩咏竹 杨任民 《安徽医学》 2025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 探讨联合驱铜治疗对Wilson病(WD)患者的肝脏剪切波弹力成像与肝纤维化、肝功能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87例住院W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 目的 探讨联合驱铜治疗对Wilson病(WD)患者的肝脏剪切波弹力成像与肝纤维化、肝功能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87例住院W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使用金属络合剂等西药联合中药肝豆片驱铜治疗的患者作为联合治疗组(n=45),单纯使用金属络合剂等西药驱铜治疗的患者作为西医治疗组(n=42);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脏剪切波弹力成像检测值(pSWE)、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NP)及Ⅳ型胶原蛋白(C-Ⅳ)等肝纤维化指标,总胆汁酸(TBA)、清蛋白(AL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肝脏剪切波弹力成像检测值与肝纤维化、肝功能检验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驱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剪切波弹力成像测值、C-Ⅳ及TBA及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D患者肝脏剪切波弹力成像测值与IV型胶原蛋白及总胆汁酸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驱铜治疗可改善WD患者的肝脏损害,并且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剪切波弹力成像 肝纤维化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与脑小血管病患者步态障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查溪静 李彬 +6 位作者 李晓艳 钟文文 李霞 姜丹 尹世杰 王训 曹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2-646,共5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步态障碍的特点及脑微出血病灶的数目、部位与步态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2例CSVD患者,根据合并脑微出血情况分为CSVD伴脑微出血组(n=29)和CSVD不伴脑微出血组(n=73)。另选择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头颅MR...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步态障碍的特点及脑微出血病灶的数目、部位与步态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2例CSVD患者,根据合并脑微出血情况分为CSVD伴脑微出血组(n=29)和CSVD不伴脑微出血组(n=73)。另选择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头颅MRI检查无CSVD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30)。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定量步态参数测定,比较脑小血管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步态参数的差异性。测定的步态参数包括步长、步速、步频、双脚支撑相百分比等,统计分析比较CSVD患者脑微出血病灶数目及部位与步长、步速、步频、双脚支撑相百分比等步态参数的相关性。结果CSVD伴脑微出血组较正常组步长缩短、步速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VD不伴脑微出血组较正常组步长缩短、步频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VD伴脑微出血组与CSVD不伴脑微出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脑微出血病灶数目与步长呈负相关(r=-0.295,P=0.001),与双脚支撑相呈正相关(r=0.225,P=0.011),即脑微出血病灶数目越多、步长更短、双脚支撑相更长。额叶、颞叶和深部的脑微出血与步长变短、步速减慢相关(P<0.05)。结论脑微出血作为独立因素和CSVD患者的步态障碍有相关性。额叶、颞叶和深部脑微出血病灶与步态障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脑微出血 步态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ke-Davidoff-Masson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凌 徐银 韩永升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3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Dyke-Davidoff-Masson综合征(DDM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1例表现为难治性癫痫的DDMS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并总结2002~2022年间国内外报道的93例DDMS临床资料。结果:报道1例DDMS患者存在难治性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伴... 目的:探讨Dyke-Davidoff-Masson综合征(DDM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1例表现为难治性癫痫的DDMS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并总结2002~2022年间国内外报道的93例DDMS临床资料。结果:报道1例DDMS患者存在难治性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伴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颅脑CT示右侧颅骨增厚,颅脑MRI示右大脑半球萎缩。总结94例DDMS患者临床资料,发现癫痫是其主要表现之一(约占80.0%),儿童期DDMS左侧大脑半球更易受累(约占75.9%)。结论:DDMS具有特异性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ke-Davidoff-Masson综合征 大脑半球萎缩 癫痫 颅脑影像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