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研究进展
1
作者 郭运然 张海燕 肖洪波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2期157-161,共5页
脑卒中是包含出血性和梗死性脑血管病等的临床综合症状,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升高是脑血管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继发引起患者的身心损伤。目前临床中西医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方法多种多样,积极合理有效的治疗可大幅缓解... 脑卒中是包含出血性和梗死性脑血管病等的临床综合症状,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升高是脑血管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继发引起患者的身心损伤。目前临床中西医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方法多种多样,积极合理有效的治疗可大幅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近几年中西医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肌张力增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肌张力增高 中西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庆军从“心-脾-肾”轴论治膝骨关节炎经验
2
作者 丁桂园 任明莉 +1 位作者 朱瑾 朱庆军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75-78,共4页
膝痹病的生成变化,皆由“心-脾-肾”轴失衡为枢,其中以心脉不和为要,脾运失职、肾气不固次之,治则以三脏同调共治、紧扣病机为主。朱庆军医师以“心-脾-肾”轴为准则,调摄气血阴阳之主干,设立辨治之体系,治本不失其机,方可奏效。
关键词 “心-脾-肾”轴 膝骨关节炎 补益气血 化痰除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探究
3
作者 钱孟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34-37,共4页
分析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治疗中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认知康复训练的应用价值,以期进一步提升疾病治疗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将2021年5月-202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3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法予以分组,各15例。对照... 分析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治疗中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认知康复训练的应用价值,以期进一步提升疾病治疗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将2021年5月-202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3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法予以分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认知康复训练,研究组实施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认知康复训练,使用舒尔特量表、韦氏记忆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MBI)对两组患者注意力、记忆力、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治疗,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正确删除字母个数更多、错误删除字母个数更少、完成所需时间更短(P<0.05);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量表总分及记忆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MMSE、MOCA、以及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实施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认知康复训练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注意力及记忆力,提升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至正常生活,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认知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会穴实按灸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韩成程 肖洪波 +3 位作者 朱宗俊 管媛媛 苏悦 葛苗苗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0期2034-2036,共3页
目的观察百会穴实按灸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予百会穴实按灸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部... 目的观察百会穴实按灸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予百会穴实按灸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FDI量表包括FDIp和FDIs)评分进行观察,同时观察炎症因子[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并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的HB分级、FDI评分、hs-CRP、IL-6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会穴实按灸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降低炎症反应,比单纯针刺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癖 周围性面瘫 百会穴实按灸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庆军主任从神论治小儿多动症经验撷菁 被引量:1
5
作者 汪雅婷 杨梦梦 +1 位作者 叶辉 朱庆军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544-1547,共4页
小儿多动症是临床上的儿科常见病,情志不畅、外伤、饮食不洁、劳倦过度、调护不当等因素均可导致此病的发生。小儿多动症是神经发育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与精神因素紧密相关,多数患者常伴有精神异常表现。朱庆军老师临床数十载... 小儿多动症是临床上的儿科常见病,情志不畅、外伤、饮食不洁、劳倦过度、调护不当等因素均可导致此病的发生。小儿多动症是神经发育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疾病,其发病与精神因素紧密相关,多数患者常伴有精神异常表现。朱庆军老师临床数十载,认为小儿多动症发病与“神”紧密相关,临床上常采用中药、针刺等方法从“神”论治,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躁动 小儿多动症 从神论治 朱庆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健脾滋阴安神汤治疗30例脾虚湿盛型睡眠障碍疗效观察
6
作者 宁雪婷 肖洪波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258-1262,1267,共6页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健脾滋阴安神方治疗脾虚湿盛型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一科门诊就诊的脾虚湿盛型睡眠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健脾滋阴安神方治疗脾虚湿盛型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一科门诊就诊的脾虚湿盛型睡眠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取穴百会、印堂、四神聪、太阳(双侧)、内关(双侧)、神门(双侧)、三阴交(双侧)、太冲(双侧)等,采用平补平泻法,1次/d,每周连续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健脾滋阴安神方,药物组成为酸枣仁、合欢皮、薏苡仁、黄芪各15 g,柴胡、陈皮、熟地黄、山萸肉、茯苓、牡丹皮、木香、桂枝各10 g,炙甘草6 g。1剂/d,水煎2次取汁200 ml,100 ml/次,早晚分服,共4周。4周后,采用中医证候积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进行睡眠质量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PSQ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入睡困难、易醒、多梦和困倦乏力积分及PSQI量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及PSQI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健脾滋阴安神方对于改善脾虚湿盛型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等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障碍 通督调神针刺法 健脾滋阴安神汤 针药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刺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朱宗俊 饶美林 +4 位作者 刘华胜 张靓男 王雅 陈瑞全 肖洪波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4年第6期749-753,共5页
目的 观察关刺对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2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 目的 观察关刺对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2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同时进行经颅磁刺激(TM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关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评定2组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并运用超声评估偏瘫侧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的肌肉厚度(MT),最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2组均无脱落病例;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4,P=0.003);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MAS评分、MT值(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均下降(P<0.05),FMA-UE评分、MBI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关刺治疗能够改善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提高上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利于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痉挛 上肢 关刺 经颅磁刺激 日常生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赵新新 肖洪波 +4 位作者 陈瑞全 雍启正 李博 杨永晖 汪宗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6期167-17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住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康复一科病房的脑卒中足内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住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康复一科病房的脑卒中足内翻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刀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足内翻的症状评分表及十米最大步行速度(10MWS)评定患者足内翻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足内翻的症状评分、10MW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10MWS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足内翻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刀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足内翻症状,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疗法 脑卒中 足内翻 神经肌肉电刺激 弓弦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内针联合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9
作者 吴琦 肖洪波 +1 位作者 龚悦诚 储著红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皮内针联合经颅磁刺激(TMS)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一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 目的探讨皮内针联合经颅磁刺激(TMS)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一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皮内针组(20例)以及联合组(20例)。对照组方案为脑卒中基础治疗和吞咽训练治疗3周,皮内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皮内针治疗3周,联合组在皮内针组基础上加用经颅磁刺激治疗3周。观察比较三组治疗3周后洼田饮水试验(WST)及改良吞咽能力评价量表(MMASA)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WST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皮内针组WS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WST评分低于对照组及皮内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MMASA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皮内针组及联合组MMAS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MMASA评分高于皮内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针有利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恢复,且联合经颅磁刺激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内针 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机器人联合头针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瑞全 肖洪波 +1 位作者 朱宗俊 陈董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5期71-74,共4页
目的观察上肢机器人联合头针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一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头针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上肢机器人联合头针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一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头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上肢机器人训练,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主动角度重现测试值(AAR)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FMA、M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肩关节前屈30°、60°AAR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机器人联合头针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头针 脑卒中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六合针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验案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萍 王维春 朱庆军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11-713,共3页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是由脑血管病变所导致的一种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该病发病率也随着心脑血管病的增多而逐渐上升,然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手段,而中医针刺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文章介绍运用太极六合针法治疗...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是由脑血管病变所导致的一种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该病发病率也随着心脑血管病的增多而逐渐上升,然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手段,而中医针刺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文章介绍运用太极六合针法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验案,太极六合针法采取“四步通调”布针法,形成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取穴量少,疼痛刺激轻,通调全身气血经络,平衡脏腑阴阳,以驱疾患,疗效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震颤 太极六合针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选穴规律
12
作者 刁静娴 肖洪波 李梦元 《大医生》 2022年第24期34-38,共5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来探究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post-stroke pseudobulbar paralysis,PSPBP)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资料库(CNKI)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有关针刺治疗PSPBP随机对照试验的所有中文文献...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来探究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post-stroke pseudobulbar paralysis,PSPBP)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资料库(CNKI)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有关针刺治疗PSPBP随机对照试验的所有中文文献,建立一个文献分析数据库系统,并使用Microsoft Excel 2021软件,对单个穴位的使用频次、部位分布及归经等情况进行分析,借助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3.0软件对高频使用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列入45篇文献,其中包含45条针灸处方、51个十四经腧穴和6个经外奇穴。全部穴位的总运用频次为280次。①选穴频次前15位的穴位为风池、廉泉、翳风、完骨、金津、玉液等。阳经的使用频率(42.5%)高于阴经(16.4%)。处方中常用的三条经脉为足少阳胆经(54次)、任脉(40次)、督脉(39次)。取穴以交会穴(43.6%)为主,其次是络穴(11.8%)。②高频腧穴聚类分析法可分成4类。③关联规则分析表明,相关度最大的一组腧穴是“廉泉-风池”,支持度为73.3%。结论近10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选穴以足少阳胆经、督脉、任脉穴位为主,穴位选择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临床上可以根据数据挖掘得出的关联性和聚类分析结果来进行正确且合理的取穴与组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 腧穴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庆军运用太极六合针“培土生金”法治疗慢性鼻炎经验拾萃
13
作者 杨梦梦 叶辉 +1 位作者 汪雅婷 朱庆军 《大医生》 2023年第24期107-110,共4页
慢性鼻炎为临床常见疾病,以鼻塞、喷嚏、流涕为主要症状。朱庆军老师认为慢性鼻炎其病在肺,而本在脾,临床治疗中基于五行相生理论,将传统脏腑辨证与太极六合针法相结合,辨证施治,治疗慢性鼻炎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 慢性鼻炎 太极六合针 培土生金 针刺经验 朱庆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火灸联合个性化膀胱管理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刘丹 王馨语 +2 位作者 雍启正 汪珊珊 肖洪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88-091,共4页
探讨雷火灸联合个性化膀胱管理在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中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N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在此之上观察组开展雷火灸联合个性化... 探讨雷火灸联合个性化膀胱管理在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中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N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在此之上观察组开展雷火灸联合个性化膀胱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经过2周和4周的干预,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残余尿量显著减少,膀胱容量显著增加,尿失禁次数明显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也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 雷火灸联合个性化膀胱管理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表现出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减少残余尿量和尿失禁次数,降低尿路感染风险,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膀胱管理 神经源性膀胱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热熨对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平衡能力的影响
15
作者 马媛媛 尹慧 +1 位作者 杨冬青 李冬静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5年第10期721-726,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热熨对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平衡能力的影响,为临床促进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提供更多参考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卒中恢复期... 目的观察中药热熨对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平衡能力的影响,为临床促进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提供更多参考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良肢位摆放手法联合常规针灸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药热熨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量表、三级评定法、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等评估患者的肢体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纳入的66例患者中对照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51.02±8.34)岁,观察组33例,男21例,女12例,年龄(49.65±8.21)岁。干预前,2组患者Brunnstrom上肢运动功能、Brunnstrom下肢运动功能、坐位平衡、站立平衡、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runnstrom上肢运动功能为Ⅰ级0例、Ⅱ级及以上33例,Brunnstrom下肢运动功能为Ⅰ~Ⅲ级1例、Ⅳ级及以上32例,坐位平衡功能为Ⅰ~Ⅱ级0例、Ⅲ级33例,站立平衡功能为Ⅰ~Ⅱ级1例、Ⅲ级32例;对照组患者Brunnstrom上肢运动功能为Ⅰ级10例、Ⅱ级及以上23例,Brunnstrom下肢运动功能为Ⅰ~Ⅲ级14例、Ⅳ级及以上19例,坐位平衡功能为Ⅰ~Ⅱ级9例、Ⅲ级24例,站立平衡功能为Ⅰ~Ⅱ级11例、Ⅲ级22例,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9.39~15.51,均P<0.05);观察组患者ADL评分为(80.25±8.89)分,高于对照组的(69.97±8.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P<0.05)。结论中药热熨可有效改善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改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步行移动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卒中恢复期 中药热熨 良肢位摆放 肢体功能 平衡能力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博 王冬冬 +5 位作者 乔晓迪 袁爱红 蒋平 徐久平 杨骏 张庆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及针刺安全性。方法:将42例CP/CPPS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21例,脱落1例)和假针刺组(21例)。针刺组穴取双侧中髎、会阳、肾俞、三阴交行针刺治疗,中髎、会阳...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近期、远期疗效及针刺安全性。方法:将42例CP/CPPS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21例,脱落1例)和假针刺组(21例)。针刺组穴取双侧中髎、会阳、肾俞、三阴交行针刺治疗,中髎、会阳针刺60~80 mm,肾俞、三阴交直刺30 mm;假针刺组穴取双侧肾俞、中髎、会阳旁开2 cm非经非穴点和三阴交旁开非穴点(脾经和肾经连线中点),均直刺2~3 mm。两组均留针30 min,前4周隔日1次,每周3次,后4周每周2次,共治疗20次。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4周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和尿流率,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CPSI疼痛不适、排尿症状、生活质量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随访时,针刺组患者NIH-CPSI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针刺组NIH-CPSI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假针刺组(P<0.05,P<0.01)。治疗后,针刺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刺组患者平均尿流率高于假针刺组(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5.0%(15/20),高于假针刺组的42.9%(9/21,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缓解CP/CPP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且疗效持续、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针刺 尿流率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肖洪波主任医师针药并用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经验
17
作者 雍启正 卢尹凤 +4 位作者 万自成 邹坤霞 朱宗俊 陈瑞全 肖洪波(指导)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20-23,共4页
介绍肖洪波主任医师针药并用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经验。其认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机以血虚风燥、虚实夹杂、营卫失和为主,在本病的诊治过程中,应注重整体观念,治病求本,选取曲骨为枢纽性穴位,重视“调气”及“调神”,精选穴位,... 介绍肖洪波主任医师针药并用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经验。其认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病机以血虚风燥、虚实夹杂、营卫失和为主,在本病的诊治过程中,应注重整体观念,治病求本,选取曲骨为枢纽性穴位,重视“调气”及“调神”,精选穴位,针药并用,内外合治,临床疗效确切。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针药并用 临床经验 肖洪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