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镜与微信的PBL+CBL模式在皮肤科住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曹宇 王建锋 +3 位作者 吴敏 何素敏 孙洪波 刘涛峰 《安徽医专学报》 2025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皮肤镜和微信教学平台的PBL+CBL教学模式在皮肤科住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级-2020级在医院皮肤科轮转3个月的住培学员62人,观察组学员(33人)采用基于皮肤镜和微信的PBL+CBL教学模式,对照组学员... 目的:探讨基于皮肤镜和微信教学平台的PBL+CBL教学模式在皮肤科住培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级-2020级在医院皮肤科轮转3个月的住培学员62人,观察组学员(33人)采用基于皮肤镜和微信的PBL+CBL教学模式,对照组学员(29人)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采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临床能力考核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学员对教学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员基于岗位胜任力评分的临床能力考核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其中体格检查、病例分析、皮肤镜及辅助检查、文献查阅及学习能力、医患沟通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皮肤科住培教学中,基于皮肤镜和微信的PBL+C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住培医师的岗位胜任力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PBL+CBL教学 皮肤镜 微信 皮肤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褐斑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晨 张虹亚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6期886-889,共4页
黄褐斑属中医"肝斑","黧黑斑","面尘"等范畴,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特征为色素对称性沉着,呈蝶翅状,轻者为淡黄或浅褐色,点片状散布于而颊两侧;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因素、日晒、妊娠、化妆品使用... 黄褐斑属中医"肝斑","黧黑斑","面尘"等范畴,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特征为色素对称性沉着,呈蝶翅状,轻者为淡黄或浅褐色,点片状散布于而颊两侧;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因素、日晒、妊娠、化妆品使用不当、口服避孕药等是本病的诱因。黄褐斑病程较长,发展缓慢,以中青年女性多见,严重影响美观,现已成为医学和美容界共同面临的难题。西医治疗多不甚理想,且易复发。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日益显示出优势,笔者就黄褐斑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概况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玲 王建锋 刘涛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21期44-46,共3页
目前针对中医中药作用于银屑病的机理,国内外研究尚未明确。为了探究其作用机制,文章主要综述了近5年来中医中药对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等作用的实验研究,以改进中医中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 目前针对中医中药作用于银屑病的机理,国内外研究尚未明确。为了探究其作用机制,文章主要综述了近5年来中医中药对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等作用的实验研究,以改进中医中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丰富中医中药理论。而且对将来开展相关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剖析与瞻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银屑病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卿中亚 刘涛峰 《中医外治杂志》 2014年第4期43-45,共3页
湿疹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皮损多样且具有渗出倾向、瘙痒、易于反复发作为特征。中医称之为湿疮。湿疹根据皮疹和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急性期常见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液等,多对称分布。亚急性期以结痂及... 湿疹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皮损多样且具有渗出倾向、瘙痒、易于反复发作为特征。中医称之为湿疮。湿疹根据皮疹和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急性期常见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液等,多对称分布。亚急性期以结痂及鳞屑为主,伴少量渗液。慢性期则以皮肤粗糙增厚,按之较硬,呈暗红或紫色,皮损表面附有鳞屑。而慢性湿疹则病程较长,时轻时重常达数年,甚至更长,且伴有剧烈瘙痒,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现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活血祛风法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36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建锋 张虹亚 +5 位作者 曹宇 刘涛峰 何素敏 鲍陶陶 吴敏 陈晓雯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养阴活血祛风法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将69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的同时,治疗组予以养阴活血祛风中药口服,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观察养阴活血祛风法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将69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在使用降糖药的同时,治疗组予以养阴活血祛风中药口服,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单个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症状、体征总积分及降低瘙痒面积、瘙痒持续时间、干燥、鳞屑、抓痕血痂积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养阴活血祛风法能有效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活血祛风法 皮肤瘙痒症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消肿洗剂熏蒸联合中医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云贞 李春鸟 《陕西中医》 2016年第7期897-898,共2页
目的:探讨清热消肿洗剂熏蒸、中医辨证论治口服中药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诊治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患者在阿维A胶囊治疗基础上采用清热消肿洗剂熏蒸联合中... 目的:探讨清热消肿洗剂熏蒸、中医辨证论治口服中药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诊治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患者在阿维A胶囊治疗基础上采用清热消肿洗剂熏蒸联合中医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治疗,而对照组只采用单纯阿维A胶囊治疗,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为70.8%,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1月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度指数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1月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度指数较低(P<0.05)。鳞屑、红色斑疹、浸润程度单项评分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清热消肿洗剂熏蒸、中医辨证论治口服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有良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清肺饮合二至丸加减治疗经前痤疮疗效观察
7
作者 毕如愉 刘涛峰 王建锋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471-473,共3页
目的:观测枇杷清肺饮合二至丸加减治疗经前痤疮的效果。方法: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枇杷清肺饮加减口服同时予以复方黄柏液外涂,治疗组用枇杷清肺饮合二至丸。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枇杷清肺饮合二至丸... 目的:观测枇杷清肺饮合二至丸加减治疗经前痤疮的效果。方法: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枇杷清肺饮加减口服同时予以复方黄柏液外涂,治疗组用枇杷清肺饮合二至丸。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枇杷清肺饮合二至丸加减治疗经前痤疮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痤疮 枇杷清肺饮合二至丸 对照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掌跖脓疱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维天 张虹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9期882-884,共3页
掌跖脓疱病是慢性复发性疾病,局限于掌跖,表现为在红斑基础上周期性发生无菌性小脓疱,伴角化、鳞屑。本病属中医“瘑疮”范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疮》记载“此证生于指掌之间,形如茱萸,两手相对而生。亦有成攒者,起黄... 掌跖脓疱病是慢性复发性疾病,局限于掌跖,表现为在红斑基础上周期性发生无菌性小脓疱,伴角化、鳞屑。本病属中医“瘑疮”范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疮》记载“此证生于指掌之间,形如茱萸,两手相对而生。亦有成攒者,起黄色白脓疱,痒痛无时,破津黄汁水,时好时发,极其疲顽”。《诸病源候论·瘑疮候》载“瘑疮者……多著手足间,递相对,如新生茱萸子。痛痒抓搔成疮,黄汁出,浸淫生长,坼裂时瘥时剧,变化生虫,故名瘑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跖脓疱病 中医治疗 慢性复发性疾病 外科心法要诀 诸病源候论 医宗金鉴 小脓疱 无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合用治疗多发性跖疣临床观察
9
作者 李啸宇 吴敏 +1 位作者 刘涛峰 何志宏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274-27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用温水泡洗患足后疣体处用咪喹莫特乳膏外搽,治疗组中药煎水泡洗患足后疣体处用咪喹莫特乳膏外搽。结果:愈显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方法: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用温水泡洗患足后疣体处用咪喹莫特乳膏外搽,治疗组中药煎水泡洗患足后疣体处用咪喹莫特乳膏外搽。结果:愈显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疣体数量评分和疣体大小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及症状积分均降低,治疗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较好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跖疣 中药 咪喹莫特乳膏 对照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寒包火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10
作者 桂茫 刘涛峰 +1 位作者 周光泽 许玲 《四川中医》 2024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寒包火型银屑病(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桐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寒包火型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外用卡泊三醇软膏,对照组口服阿维A胶囊,观察组... 目的:探讨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寒包火型银屑病(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桐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寒包火型P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外用卡泊三醇软膏,对照组口服阿维A胶囊,观察组服用麻防犀角地黄汤,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及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CD4+辅助型T1细胞/T2细胞(Th1/Th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6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0.00%,与对照组的83.33%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程迁延、秋冬疕重、受寒疕重中医证候积分和PASI评分、DLQI评分分别为(3.60±0.75)分、(3.24±0.76)分、(3.29±0.22)分、(28.12±4.95)分和(11.52±1.82)分,低于对照组的(4.49±0.87)分、(4.01±0.78)分、(3.54±0.30)分、(33.25±5.09)分和(13.97±2.03)分(P<0.05);观察组IL-23、IL-17水平为(2.25±0.37)pg/mL和(7.13±1.19)pg/mL,低于对照组(3.43±0.51)pg/mL和(9.04±1.36)pg/mL,Th1/Th2为(4.91±0.79),高于对照组(3.52±0.58)(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43.33%(P<0.05)。结论: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寒包火型Ps疗效确切,可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防犀角地黄汤 寒包火型 银屑病 临床疗效 白介素-23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晶微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红霞 张虹亚 +4 位作者 王建锋 李云 姚凤霞 张清洱 刘涛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4-217,共4页
目的研究纳晶微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8月医院皮肤科收治的痤疮患者116例。并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纳晶微针疗法进行治疗... 目的研究纳晶微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8月医院皮肤科收治的痤疮患者116例。并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纳晶微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面膜外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瘢痕、皱纹、粗糙度及光滑度指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斑、色沉指数及ECCA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后满意率情况。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4.83%(55/58),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81.03%(47/5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瘢痕、皱纹、粗糙度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光滑度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红斑、色沉治疗指数及EC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10.34%(6/5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29.31%(17/58),观察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达到94.83%(55/58),对照组总满意率达到82.76%(48/58),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上所述,纳晶微针联合中药面膜对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进行治疗,提高了临床治疗疗效,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较小,而且操作简便,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但临床治疗周期较长,后期维持治疗也值得临床医生重视,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晶微针 中药面膜 痤疮 凹陷性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抑制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的活力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建锋 张虹亚 +4 位作者 刘涛峰 吴敏 曹宇 吴玲 何素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1-446,共6页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活力、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实验检测(0、10、50、100、200、300)μg/mL黄芩苷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48h后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率,实时定...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活力、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实验检测(0、10、50、100、200、300)μg/mL黄芩苷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48h后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率,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KI抗原67(ki67)、Fas、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 1、Jagged 1和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 1)蛋白水平。结果黄芩苷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活力,呈剂量依赖性;200μg/mL黄芩苷显著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凋亡,阻滞于S期,抑制ki67水平,增加Fas和caspase-3水平,下调Jagged 1蛋白含量,上调Notch1、 Hes 1蛋白水平。结论黄芩苷能显著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活力,促进凋亡,可能是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银屑病 角质形成细胞 NOT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玫瑰痤疮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何素敏 刘涛峰 +2 位作者 张虹亚 王建锋 高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58-1461,共4页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玫瑰痤疮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观察盐酸米诺环素(MINO-HCL)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玫瑰痤疮患者分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A组)62例、丘疹脓疱型(B组)60例、肥厚增生型(C组)50例。所有患者均...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玫瑰痤疮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观察盐酸米诺环素(MINO-HCL)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玫瑰痤疮患者分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A组)62例、丘疹脓疱型(B组)60例、肥厚增生型(C组)50例。所有患者均予 14 C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率。将每型患者再分为治疗组(口服MINO-HCL和红蓝光照射)和对照组(仅口服MINO-HCL),1个月后观察皮损消退情况。结果丘疹脓疱型和肥厚增生型患者HP阳性率明显高于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和丘疹脓疱型患者HP转阴率均明显高于肥厚增生型患者。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和丘疹脓疱型患者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和丘疹脓疱型患者显效率高于肥厚增生型患者。结论 HP感染可能是玫瑰痤疮丘疹脓疱型患者的重要发病因素,口服MINO-HCL和红蓝光照射联合治疗对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和丘疹脓疱型患者疗效高,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幽门螺杆菌 14C尿素呼气试验 盐酸米诺环素胶囊 红蓝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凉血法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血清P物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建锋 曹宇 +2 位作者 章纬 刘涛峰 张虹亚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4-28,共5页
目的 探讨清热凉血法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 将43例血热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在外用尿素乳... 目的 探讨清热凉血法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 将43例血热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在外用尿素乳膏的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口服清热凉血方剂,对照组予以口服复方氨肽素片,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四条目瘙痒问卷(four-item itch questionnaire,FIIQ)评分、血清SP和VEGF水平,并评估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ASI、FIIQ评分、SP水平、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清热凉血法能有效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缓解瘙痒,降低血清SP和VEGF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凉血法 银屑病 血热证 复方氨肽素片 P物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解肌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敏 张虹亚 +5 位作者 刘涛峰 刘小平 孙洪波 王建锋 曹宇 章纬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牛蒡解肌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脾胃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患者口服牛蒡解肌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对照组患者口服蒲地蓝消炎片,疗程8周。每4周观察1... 目的观察牛蒡解肌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脾胃湿热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患者口服牛蒡解肌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对照组患者口服蒲地蓝消炎片,疗程8周。每4周观察1次临床疗效,并按照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进行评分。结果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GAG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GAG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牛蒡解肌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脾胃湿热 牛蒡解肌汤 薏仁附子败酱散 蒲地蓝消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解毒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6
作者 何素敏 吕忠敏 +6 位作者 刘涛峰 吴敏 王建锋 孙洪波 曹宇 章纬 张虹亚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口服自拟凉血解毒汤和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对照组仅口服自拟凉血解毒汤,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玫瑰糠疹...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口服自拟凉血解毒汤和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对照组仅口服自拟凉血解毒汤,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玫瑰糠疹严重程度评分(pityriasis rosea severity score,PRSS),皮疹止痒、停发、消退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RSS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PRSS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疹止痒时间、皮疹停发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中药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疗效优于单用口服中药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糠疹 窄谱中波紫外线 凉血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晶微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女性黄褐斑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陈红霞 张虹亚 +3 位作者 刘涛峰 李云 姚凤霞 张清洱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32-34,共3页
目的观察纳晶微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42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1例。治疗组接受纳晶微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对照组接受自制中药面膜外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皮损总积分。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纳晶微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42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1例。治疗组接受纳晶微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对照组接受自制中药面膜外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皮损总积分。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皮损总积分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晶微针与中药面膜联用的疗效优于中药面膜单用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钠晶微针 中药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消风散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涛峰 白云飞 +6 位作者 张虹亚 孙洪波 王建锋 吴敏 何素敏 曹宇 章纬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观察消风散加减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风热型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口服依巴斯汀,治疗组口服依巴斯汀和消风散加减方,疗程2周。治疗前、治疗7d末... 目的观察消风散加减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风热型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口服依巴斯汀,治疗组口服依巴斯汀和消风散加减方,疗程2周。治疗前、治疗7d末、治疗14d末,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the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治疗7d和14d末,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和治疗7d末,两组UAS及DLQ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末,两组UAS和DLQ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末和14d末,两组UAS和DLQI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治疗14d末,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荨麻疹痊愈时间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风散加减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其长期疗效优于单用依巴斯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风散 荨麻疹 风热型 依巴斯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联合祛疣糖浆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素敏 张虹亚 +5 位作者 刘涛峰 王建锋 孙洪波 吴敏 曹宇 章纬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祛疣糖浆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口服胸腺肽和祛疣糖浆,联合外用α-2b干扰素凝胶和0.1%维A酸乳膏,对照1组口服祛疣糖浆和外用上述两种药膏,对照2组仅外用上述两种药膏,3个月...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祛疣糖浆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口服胸腺肽和祛疣糖浆,联合外用α-2b干扰素凝胶和0.1%维A酸乳膏,对照1组口服祛疣糖浆和外用上述两种药膏,对照2组仅外用上述两种药膏,3个月后观察皮损消退情况。结果 3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组,对照1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2组。结论口服胸腺肽和祛疣糖浆,联合外用α-2b干扰素凝胶和0.1%维A酸乳膏具有协同抗病毒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疣 胸腺肽 维A酸 干扰素 祛疣糖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敏 张虹亚 +5 位作者 刘涛峰 孙洪波 王建锋 曹宇 何素敏 章纬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42例)。治疗组患者口服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方,对照组患者口服丹参酮胶囊,疗程8周。每4周观察1次临床疗效,并采用痤疮综合分... 目的观察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42例)。治疗组患者口服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方,对照组患者口服丹参酮胶囊,疗程8周。每4周观察1次临床疗效,并采用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进行评分。结果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GAG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GAG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方治疗痰瘀互结型痤疮的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痰瘀互结型 薏苡附子败酱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